1、第 1 页,共 9 页古浪县第四中学校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班级_ 座号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层得无色油状液体,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在界面处上层呈红色下层呈蓝色,振荡时,有气泡产生,且红色消失。其原因是( )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来的硫酸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C有部分乙醇和浓硫酸作用生成乙烯 D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2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时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时放出气体的一组是AFe 3 、Cl 、Na 、NO 3 BOH 、Ba 2 、NO
2、3 、K CNa 、SO 42 、Cu 2 、Cl DHCO 3 、Cl 、Na 、Ca 23 室温下,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HCl 溶液,分别滴定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molL-1的三种碱(AOH、BOH 和 DOH)溶液,滴定的曲线 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滴定时,随着盐酸溶液的滴入,水电离出的 c(H )始终增 大B滴定至 P 点时,溶液中:c(Cl )c(B )c(BOH)c(OH )c(H )CpH=7 时,三种溶液中 c(Cl ) 相等D当中和百分数达 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AOH)c(BOH)c(DOH )c(H )c(OH )4 由 2 个CH 3、2 个C
3、H 2、1 个 和 1 个Cl 构 成的有机分子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4 种 B5 种 C 6 种 D9 种5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 3H6和 C4H8化学性质一定相似B甲烷的二氯代物(CH 2Cl2)有 2 种同分异构体C用碳酸钠溶液可一次性鉴别乙酸、苯和乙醇三种无色液体D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6 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结构,下列不可以作为事实依据的是A苯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B苯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C苯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与 H2反应生成环己烷 D邻二氯苯只有一种结构第 2 页,共 9 页7
4、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验证 RX 为碘代烷,把 RX 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待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B检验苯中是否混有苯酚:在样品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振荡,看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C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混合气体与 H2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变为乙烷D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 170,将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可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乙烯8 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A苯酚的水溶液呈酸性,说明苯环对羟基有影响,使得羟基变得活泼B甲苯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环活化了侧链上的甲基C苯酚和浓溴水发生反应产生沉淀,说明苯环对酚羟基产生影响D甲苯和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
5、说明侧链上的甲基活化了苯环的邻、对位9 【2017 新课标 2 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 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主要是由烃组成的混合物 B是加成反应,产物名称是二溴乙烷C包括裂化、裂解等过程 D主要发生物理变化1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B. 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C. 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程度较为完全D. 氨水应密闭保存,放置低温处12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6、。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平衡后加入 ,该反应的 增大B. 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 K 变大C. 平衡后再充入 ,达到新平衡时, 的百分含量变大D. 若反应前充入的 与 物质的量相等,达平衡时 的转化率比 的高13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过量的 NaOH 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 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A1:1 B1: 2 C1:3 D1:4第 3 页,共 9 页14将一定质量的 Mg 和 Al 的混合物投入 200 ml 稀盐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
7、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g 和 Al 的总质量为 9g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 mol/LC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 mol/LD生成的 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1.2 L15室温下,向 20.00 mL 0.8molL1一元酸 HA 溶液中滴入 0.8 molL1的 NaOH 溶液,溶液的 pH 和温度随加入 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0 molL 1HA 的溶液的 pH=0Ba、 b、c 三点,a 点混合溶液中 c(Na +)最大Ca、 b 两点的溶液中水的离子积 Kw(a)=K w(b)Dc 点时消耗 Na
8、OH 溶液的体积为 20.00mL16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iO 2通常用于通讯行业B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而碳酸钠可作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C明矾可用作净水剂D金属钠可用于冶炼钛等金属17下列水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 pH=7 的溶液 B. c(H +)=1.010 -7molL-1的溶液第 4 页,共 9 页C. c(H +)=c(OH -)的溶液 D. pH=3 的酸与 pH=11 的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1825时,用 0.1000mol/L 的 AgNO3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 V0mL 的且浓度均为 0.
9、1000molL 的 KCl、KBr及 KI 溶液,其滴定曲线入下图,(已知 25时,AgCl 、AgBr 及 AgI 溶度积常数依 次为 l.810-10、5.010 -13、8.310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 0= 45.00B滴定曲线表示 KCl 的滴定曲线C滴定 KCl 时,可加入少量的 KI 作指示剂D当 AgNO3溶液滴定至 60.00mL 时,溶液中 c(I -) -) -)19自然界的硫循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量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了酸雨的形成B土壤或水体中的 SO42-部分来自于降水C火山喷发不会增加大气中 SO2的含量D含硫有机物和含硫无机物可相互
10、转化20【2018 版高考总复习专题九课时跟踪训练】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 5 页,共 9 页A化学式为 C6H6O6B乌头酸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含 l mol 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 3 mol NaOH二、填空题21铝镁合金已成为飞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 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方案一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称取
11、 5.4g 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溶于 V mL 2.0 mol/L NaOH 溶液中。为使其反应完全,则 NaOH 溶液的体积 V _。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方案二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通常状况(约 20,1.01 105Pa)的体积。问题讨论(3)同学们拟选用图一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A 接(_)(_)接(_)( )接( )(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满。)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分液漏斗可旋转的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也不能顺利滴入锥
12、形瓶中。请你帮助分析原因_。实验结束时,在读取测量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时,你认为最合理的是_。(有几个选几个)。第 6 页,共 9 页A等待实验装置冷却后再读数B上下移动量筒 F,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C上下移动量筒 G,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D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4)仔细分析实验装置后,同学们经讨论认为以下两点会引起较大误差: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于是他们设计了图二的实验装置。装置中导管 a 的作用是_。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
13、分别为 V1 mL、V 2 mL。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mL。(用含V1、V 2的式子表达)22燃煤和汽车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产生雾霾的原因之一。消除汽车尾气是减少城市空气污染的热点研究课题。(1)已知:N 2(g)O 2(g)2NO(g) H180.5kJmol 1CO(g)1/2 O 2(g)CO 2 (g) H283kJmol 1则汽车尾气中 NO 和 CO 在催化转化器中相互反应成无污染的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时,c(CO 2)随温度(T)、催化剂的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当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若催
14、化剂的表面积 S1S 2,在图中画出 c(CO 2)在 T2、S 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的变化曲线_。(3)在一定温度下,将 2.0mol NO、2.4mol 气体 CO 通入到固定容积为 2L 的容器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右图所示:第 7 页,共 9 页有害气体 NO 的转化率为_, 015min NO 的平均速率 v(NO )=_mol/ (Lmin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0min 时,若改变反应条件,导致 CO 浓度减小,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_(选填序号)。a缩小容器体积 b增加 CO 的量 c降低温度 d扩大容器体积若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变,20min 时再向容器中充入
15、NO、N 2各 0.4mol,化学平衡将_移动(选填“向左”、“ 向右”或“不”),移动后在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的值是 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3有机合成制药工业中的重要手段。G 是某抗炎症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 (具有还原性,极易被氧化)(1)B 的结构简式为 _。(2)反应的条件为 _ ;的反应类型为 _ ;反应的作用是_ 。(3)下列对有机物 G 的性质推测正确的是 _(填选项字母)。A具有两性,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B能发生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C能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D1molG 与足量 NaHCO3溶液反应放出 2molCO2(4)D 与足量的 NaHCO3溶
16、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符合下列条件的 C 的同分异构体有 _种。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含有两个甲基第 8 页,共 9 页B能发生银镜反应C与 FeCI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 4 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6:2:2:1 的是_(写出其中一种结构简式)(6)已知:苯环上有烷烃基时,新引入的取代基连在苯环的邻对位;苯环上有峰基时,新引入的取代基连在苯一平的间位。根据题中的信息,写现以甲苯为原料合成有机物( )的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_。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目标产物。XY反 应 物 反 应 物24氮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请完成下列填空:(1)肼由 N、H 两种元素组成
17、,它常用作火箭推进剂。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分子中 N、H 原子的个数比为 12,肼的分子式为_ 。16g 肼分子中所含的氮原子数与标准状况下 _L N2中所含的氮原子数相等。(2)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图中方框内收集氨气的装置可选用_(填字母序号);尾气处理装置中使用倒扣漏斗的作用是_。(3)在盛有一定量浓硝酸的试管中加入 6.4g 的铜片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开始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该反应共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 2.24L,则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的 HNO3的物质的量为_。反应结束后铜片有剩余,再加入少量 20%的稀硫酸,这时
18、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第 9 页,共 9 页古浪县第四中学校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D A C C B D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C B D D B C D C B二、填空题212Al+2NaOH+2H 2O=2NaAlO2+3H2 97mL 偏高 E D G 镁、铝与稀硫酸反应放热且生成气体,使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变大 ACD 使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 V1-V2222NO(g)+2CO (g)=N 2(g)+2CO 2(g)H=-746.5kJmol -1; 40% 0.027mol/(Lmin ) c d 向左 0.1423 浓硫酸、浓硝酸、加热 取代反应 保护酚轻基,以防被氧化 C 16 种 或24N 2H4 11.2 Ca(OH) 2+2NH4Cl CaCl2 +2H2O+2NH3 C 防止烧杯中的水倒吸 Cu+4HNO3(浓) =Cu(NO) 3+2NO2+2H 2O 0.1mol 3Cu+8H+2NO3 =3Cu2+2NO+4H 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