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8 页周至县高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班级_ 座号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现有一组有机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部分反应物和产物省略,涉及的化学反应均源于教材。甲 乙 丙 丁 戊 己已知甲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M r(己)M r(戊 )28,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上述有机物的组成元素相同B甲、乙、丁均能发生银镜反应C戊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己D除去己中少量杂质戊的方法:加入 NaOH 溶液,蒸馏2 A2、B 2、C 23 种单质和它们离子间能发生下列反应2A- + C2 = 2C- + A2 2C- + B2 = 2B- + C2
2、, 若 X-能与 C2 发生反应 2X- + C2 = 2C- + X2 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化性 B2C 2A 2 B还原性 X-C -B -CX 2 与 B-能发生反应 DB 2 与 X-能发生反应3 某一有机物 A 可发生下列变化:已知 C 为羧酸,且 C、E 不发生银镜反应,则 A 的可能结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4 种 B3 种 C 2 种 D1 种4 五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及产物略去),其中 Q、M、N 含有某种相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 Q 为 N2,则 X 可能为氢气 B若 Q 为 A1(OH) 3,则 Y 可能为稀硫酸C若 Q 为 Fe,
3、则 Y 可能为稀硝酸 D若 Q 为 NaHCO3,则 X 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5 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 2 页,共 8 页ANO 2 溶于水生成硝酸,所以 NO2 是酸性氧化物B硝酸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C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含有 NO2D硝酸与木炭的反应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6 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若表面水膜呈中性,则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 2O+O2+4e 一 = 4OH 一B在潮湿的空气中,黄铜(铜锌合金)制品比纯铜制品更易产生铜绿C金属制品在海水中比淡水中更容易发生腐蚀D从本质上看,金属腐蚀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
4、被氧化的过程7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太阳能热水器 B火力发电 C发动机中燃料燃烧 D中国古代制陶8 【2017 届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西气东输”中的“气”指的是石油气B生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值较高的可燃气体,该过程属于生物化学转化C煤干馏的主要产物为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9 在 0.1 molL1 CH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 3COOH CH3COO 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5、B加入少量 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 0.1 molL1 HCl 溶液,溶液中 c(H +)减小D加入少量 CH3COONa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0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MgO BH 2SO4 CNaOH DKNO 31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目的 实验方案A 比较 Mg、Al 的金属性 将去除氧化膜的镁条、铝片分别放入沸水中B 鉴别 MgCl2 和 AlCl3 溶液 将过量稀氨水分别滴入 MgCl2 和 AlCl3 溶液中第 3 页,共 8 页C 证明苯环对羟基活性的影响 分别向苯和苯酚溶液中滴加饱和溴水D 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将不同浓度的
6、KMnO4 溶液、稀 H2SO4 与同浓度的 H2C2O4 溶液混合12【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 2018 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下列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类型A CH3COOHCH 3CH2OH CH3COOCH2CH3 酯化反应B CH4Cl 2 CH3ClHCl 置换反应C CH2=CH2Br 2 CH3CHBr2 加成反应D Br2 HBr取代反应AA BB CC DD1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工业合成氨 酸碱中和反应 水蒸气变成液态水 固体 NaOH 溶于水 Na 在 Cl2 中燃烧 食物腐败 浓 H2SO4 稀释A
7、B C D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 2、 SO2 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B常温下,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CFe 与稀 HNO3、稀 H2SO4 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 Fe 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分别充满 HCl、NH 3 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15下列表示化学过程的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BaSO 4 投入水中后建立的沉淀溶解平衡:BaSO 4 Ba2+SO42-BAlCl 3 溶液与 NaAlO2 溶液混合:A1 3+A1O2-+3H2O 2Al(OH ) 3CHCO 3-的电离:HCO 3-+H2O
8、 CO32-+H3O+DNa 2SO3 的水解:SO 32-+2H2O H2SO3+2OH-1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A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颜色没有变为蓝色 不是加碘食盐第 4 页,共 8 页B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 Ba(NO 3) 2溶液,无现象,再滴加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含有 ClC 室温下,用 pH 试纸分别测 0.100 molL-1 CH3COONa溶液和 0.100 molL-1 Na2S 溶液的 pH,后者 pH 大 酸性:H 2SCH 3COOHD 将气体 X 分别通入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9、两溶液均褪色 气体 X 一定是 C2H4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照下,1 mol 甲烷和氯气完全取代需要 2 mol 氯气B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浓硫酸、浓硝酸分别发生取代反应能生成溴苯、苯磺酸和硝基苯CCH 3COOCH2CH3 和 CH3CH2OOCCH3 具有相同的沸点DCH 3CHO、HCOOH、HCOOCH 3 都能发生银镜反应18下列有关“电离平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分子的浓度和离子的浓度相等B. 电离平衡时,由于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C. 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D. 电
10、解质达到电离平衡后,各种离子的浓度相等19某 溶 液 中 可 能 含 有 下 列 6 种 离 子 中 的 某 几 种 : Cl-、 SO42-、 HCO3-、 Na+、 K+、 Mg2+, 所 含 离 子的 浓 度 均 相 等 。 为 了 确 认 溶 液 的 组 成 , 进 行 了 如 下 实 验 :取 200ml 上 述 溶 液 , 加 入 足 量 Ba( OH) 2 溶 液 , 反 应 后 将 沉 淀 过 滤 、 洗 涤 、 干 燥 , 得 沉 淀4.88g。 向 沉 淀 中 加 入 过 量 的 盐 酸 , 有 2.33g 沉 淀 不 溶 。关 于 原 溶 液 组 成 的 结 论 , 不
11、正 确 的 是A 一 定 存 在 SO42-、 HCO3-、 Mg2+, 至 少 存 在 Na+、 K+中 的 一 种B 为 了 确 定 是 否 存 在 Cl-, 可 向 溶 液 中 加 入 硝 酸 酸 化 的 硝 酸 银 溶 液C c( HCO3-) =0.05mol/L D 4.88g 沉 淀 中 含 有 3 种 成 分20【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 2017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己烷、四氯化碳 B乙酸、乙醇、四氯化碳C苯、乙醇、四氯化碳 D溴苯、乙醇、乙酸二、填空题21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
12、益,第 5 页,共 8 页而且还能防止环境污染,现按以下方式进行:已知 F、H 均是具有香味的液体,F 为 E 的三聚合物,并具特殊的六元环状对称结构,试填空:(1)A 的名称_;D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_。(2)EG 的化学方程式_ 。(3)GH 的化学方程式_。(4)F 的结构简式:_。22Li CuO 二次电池的比能量高、工作温度宽,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军事和空间领域。(1)LiCuO 电池中,金属锂做 极 。(2)比能量是指消耗单位质量的电极所释放的电量,用来衡量电池的优劣。比较 Li、Na、Al 分别作为电极时比能量的大小: 。(3)通过如下过程制备 CuO。过程,H 2O2
13、的作用是 。过程产生 Cu2(OH) 2CO3 的离子方程式是 。过程,将 CuSO4 溶液加到 Na2CO3 溶液中,研究二者不同物质的量之比与产品纯度的关系(用测定铜元素的百分含量来表征产品的纯度),结果如下:已知:Cu 2(OH) 2CO3 中铜元素的百分含量为 57.7%。二者比值为 1:0.8 时,产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产生该杂质的原因是 。 第 6 页,共 8 页 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LiCuO 二次电池以含 Li+的有机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其工作原理示意如下。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23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
14、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甲同学欲用下图所示实验来证明 是 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该实验_(填“能”或“不能”)达到目的,原因是_。(2)为探究 的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乙同学分别量取 1% 加入容器中,在一定质量范围内,加入不同质量的 ,测量所得气体体积,数据如下:的质量/g 0.1 0.2 0.440s 末 体积 49 61 86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3)为分析 和 对 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三支试管中均盛有)试管 I II III滴加试剂 5 滴 5 滴 5 滴 0.3产生气泡情况 较快产生细小气泡 缓慢产生细小气泡 无气泡产生CuOLi Li+丙丙丙丙丙丙Li+丙丙第 7 页
15、,共 8 页结论是_,实验 III 的目的是_。(4)查阅资料得知:将作为催化剂的 溶液加入 溶液后,溶液中会发生两个氧化还原反应,且两个反应中 均参加了反应,试从催化剂的角度分析,这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和_(按反应发生的顺序写)。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分别检测出溶液中有二价锰、二价铁和一价铜,由此得出选择作为 分解反应的催化剂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24现有下列 4 种重要的有机物: 请回答:(1)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_(填序号)。(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_(填序号)。(3)能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_(填序号)。(4)写出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发生硝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6、:_。第 8 页,共 8 页 周至县高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C C C B A C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D C D C B A C B C二、填空题21纤维素 CH3OCH3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 22(1)负(2)LiAlNa (3) 氧化剂 2Cu 2+ + 2CO32- + H2O = Cu2(OH) 2CO3 + CO2 Cu(OH) 2 或 4 Cu(OH) 2CuC
17、O3 等当 Na2CO3 用量减少时, c(CO 32-)变小,CO 32-水解程度变大,c(OH -)/ c(CO 32-)增加,c(OH -)对 产物的影响增大。 Cu 2(OH) 2CO3 2CuO + CO2 + H2O (4)CuO + 2e + 2Li+ = Cu + Li2O23 (1). 不能 (2). 因为没有确认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3). 在一定质量范围内, 质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4). 和 对 的分解均有催化作用,且 比 催化效果好 (5). 做对比实验,证明 对 的分解没有催化作用 (6). (7). (8). 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具有氧化性,且其氧化性强于 ;催化剂被还原后所得物质又能被 氧化生成催化剂。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