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1 页,共 16 页榆社县外国语学校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如图,半圆的直径 AB=6,O 为圆心,C 为半圆上不同于 A、B 的任意一点,若 P 为半径 OC 上的动点,则 的最小值为( )A B9 C D92 设集合 , ,则 ( )ABCD3 在ABC 中,A、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是 a、b、c若 sinC+sin(BA)=sin2A,则ABC 的形状为(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4 “ ”是“圆 关于直线 成轴对称图形”的( )3ba 05622ayx
2、bxy2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圆的一般方程、圆的几何性质、常用逻辑等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突出化归能力的考查,属于中等难度5 “x0”是“x 0”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直线 l平面 ,直线 l平面 ,则 B若直线 l平面 ,直线 l平面 ,则 C若直线 l1,l 2 与平面 所成的角相等,则 l1l2D若直线 l 上两个不同的点 A,B 到平面 的距离相等,则 l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2 页,共 16 页7 已知函数 f(x+1 )=
3、3x+2,则 f(x)的解析式是( )A3x1 B3x+1 C3x+2 D3x+48 若 f(x)=x 22x4lnx,则 f(x)0 的解集为( )A(0,+) B(1, 0)(2,+) C(2,+) D(1,0)9 下列四个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经过定点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 表示0,Pxy00ykxB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点 、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1,2,Px121121yxxy表示C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 表示1yabD经过定点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 表示0,Abkx10由直线 与曲线 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AB1CD11如果函数 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且
4、最小值为 3,那么 f(x)在区间上是( )A增函数且最小值为 3 B增函数且最大值为 3C减函数且最小值为3 D减函数且最大值为312已知命题 p:“1,e ,alnx ”,命题 q:“ xR,x 24x+a=0”若“pq” 是真命题,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A(1,4 B(0,1 C1,1 D(4,+ )二、填空题13若 的展开式中含有常数项,则 n 的最小值等于 14幂函数 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则 122)3)(mxxf( ,0m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3 页,共 16 页15无论 m 为何值时,直线( 2m+1)x+(m+1)y7m 4=0 恒过定点 16 在 中,角 、 、 所对应
5、的边分别为 、 、 ,若 ,则 _17设 是空间中给定的 个不同的点,则使 成立的点 的个数有_个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将直线 y= 与直线 x=1 及 x 轴所围成的图形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圆锥,圆锥的体积 V 圆锥= ( ) 2dx= x3| = 据此类推:将曲线 y=x2 与直线 y=4 所围成的图形绕 y 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旋转体,该旋转体的体积 V= 三、解答题19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平面 PAB平面 ABCD,ABCD,ABAD ,CD=2AB,E 为 PA 的中点,M 在 PD 上(I)求证:ADPB;()若 ,则当 为何值时,平面 BEM平面 PAB?
6、()在(II)的条件下,求证:PC平面 BEM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4 页,共 16 页20如图,已知 AC,BD 为圆 O 的任意两条直径,直线 AE,CF 是圆 O 所在平面的两条垂线,且线段AE=CF= ,AC=2 ()证明 ADBE;()求多面体 EFABCD 体积的最大值21已知中心在坐标原点 O 的椭圆 C 经过点 A(2,3),且点 F(2,0)为其右焦点(1)求椭圆 C 的方程;(2)是否存在平行于 OA 的直线 l,使得直线 l 与椭圆 C 有公共点,且直线 OA 与 l 的距离等于 4?若存在,求出直线 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2【南通中学 2018 届高三 10 月
7、月考】设 , ,函数 ,其中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曲线在 点 处的切线方程为 .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5 页,共 16 页()求实数 、 的值;()求证:函数 存在极小值;()若 ,使得不等式 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23本小题满分 12 分 设函数 ()lnxfea讨论 的导函数 零点个数;()fxfx证明:当 时,0a()2la24已知 P(m,n)是函授 f(x)=e x1 图象上任一于点()若点 P 关于直线 y=x1 的对称点为 Q(x,y),求 Q 点坐标满足的函数关系式()已知点 M(x 0,y 0)到直线 l:Ax+By+C=0 的距离 d= ,当点 M 在函数 y=h(x)图象
8、上时,公式变为 ,请参考该公式求出函数(s,t)=|se x1 1|+|t ln(t 1)|,(sR,t 0)的最小值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6 页,共 16 页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7 页,共 16 页榆社县外国语学校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解:圆心 O 是直径 AB 的中点, + =2所以 =2 , 与 共线且方向相反当大小相等时点乘积最小由条件知当PO=PC= 时,最小值为2 =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结合图形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 【答案】 C【解析】 送分题,直接考察补集的概念, ,故选 C。3
9、 【答案】D【解析】解:sinC+sin(B A)=sin2A ,sin(A+B)+sin(B A)=sin2A,sinAcosB+cosAsinB+sinBcosAcosBsinA=sin2A,2cosAsinB=sin2A=2sinAcosA,2cosA(sinAsinB)=0,cosA=0,或 sinA=sinB,A= ,或 a=b,ABC 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形状的判断,涉及三角函数公式的应用,本题易约掉 cosA 而导致漏解,属中档题和易错题4 【答案】 A【解析】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8 页,共 16 页5 【答案】B【解析】解:当 x=1 时,满足
10、 x0,但 x0 不成立当 x0 时,一定有 x0 成立,“x 0”是“x 0”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6 【答案】B【解析】解:A 选项中,两个平面可以相交, l 与交线平行即可,故不正确;B 选项中,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正确;C 选项中,直线与直线相交、平行、异面都有可能,故不正确;D 中选项也可能相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平面与平面,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基础7 【答案】A【解析】f (x+1)=3x+2=3(x+1) 1f( x) =3x1故答案是:A【点评】考察复合函数的转化,属于基础题8 【答案】C【解析】解:由题,f(x)
11、的定义域为( 0,+ ),f( x)=2x 2 ,令 2x2 0,整理得 x2x20,解得 x2 或 x1,结合函数的定义域知,f( x)0 的解集为(2,+ )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9 页,共 16 页故选:C9 【答案】B【解析】考点:直线方程的形式.【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方程的表示形式,对于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只能表示斜率存在的直线;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只能表示斜率存在的直线;直线的饿两点式方程不能表示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直线的截距式方程不能表示与坐标轴平行和过原点的直线,此类问题的解答中熟记各种直线方程的局限性是解答的关键.11110【答案】 D【解析】 由定积分知识可得 ,故选 D。1
12、1【答案】D【解析】解:由奇函数的性质可知,若奇函数 f(x)在区间上是减函数,且最小值 3,则那么 f(x)在区间上为减函数,且有最大值为 3,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之间的关系的应用,比较基础12【答案】A【解析】解:若命题 p:“1 ,e,alnx ,为真命题,则 alne=1,若命题 q:“xR,x 24x+a=0”为真命题,则=16 4a0,解得 a4,若命题“pq” 为真命题,则 p,q 都是真命题,则 ,解得:1a4故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1,4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10 页,共 16 页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合命题与简单命题之间的关系,利用条件先求
13、出命题 p,q 的等价条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答案】5【解析】解:由题意 的展开式的项为 Tr+1=Cnr(x 6) nr ( ) r=Cnr =Cnr令 =0,得 n= ,当 r=4 时,n 取到最小值 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二项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项式的项,且能根据指数的形式及题设中有常数的条件转化成指数为 0,得到 n 的表达式,推测出它的值14【答案】【解析】【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幂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属于中档题.幂函数定义与性质应用的三个关注点:(1)若幂函数 是偶函数,则 必为偶数当 是分数时,一般将其先化为根式,再判断;(2)若幂yxR函数 在 上
14、单调递增,则 ,若在 上单调递减,则 ;(3)在比较幂0,0,0值的大小时,必须结合幂值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函数,借助其单调性进行比较. 115【答案】 (3,1) 【解析】解:由(2m+1 )x+(m+1)y 7m4=0,得即(2x+y 7)m+(x+y4)=0,2x+y 7=0,且 x+y4=0,一次函数(2m+1 )x+ (m+1)y 7m4=0 的图象就和 m 无关,恒过一定点 由,解得解之得:x=3 y=1 所以过定点(3,1);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11 页,共 16 页故答案为:(3,1)16【答案】【解析】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答案:17【答案】1【解析】【知识点】平面向量坐
15、标运算【试题解析】设设 ,则因为 ,所以 ,所以因此,存在唯一的点 M,使 成立。故答案为:18【答案】 8 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12 页,共 16 页【解析】解:由题意旋转体的体积 V= = =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给出曲线 y=x2 与直线 y=4 所围成的平面图形,求该图形绕 xy 轴转一周得到旋转体的体积着重考查了利用定积分公式计算由曲边图形旋转而成的几何体体积的知识,属于基础题三、解答题19【答案】 【解析】(I)证明:平面 PAB平面 ABCD,ABAD,平面 PAB平面 ABCD=AB,AD平面 PAB又 PB平面 PAB,ADPB (II)解:由(I)可知,AD平面 PA
16、B,又 E 为 PA 的中点,当 M 为 PD 的中点时, EMAD,EM平面 PAB,EM 平面 BEM,平面 BEM平面 PAB此时, (III)设 CD 的中点为 F,连接 BF,FM由(II)可知,M 为 PD 的中点FM PCABFD,FD=AB,ABFD 为平行四边形ADBF ,又EMAD,EMBF B,E,M,F 四点共面FM 平面 BEM,又 PC平面 BEM,PC 平面 BEM【点评】本题考查了线面垂直的性质,线面平行,面面垂直的判定,属于中档题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13 页,共 16 页20【答案】 【解析】()证明:BD 为圆 O 的直径,ABAD ,直线 AE 是圆 O
17、所在平面的垂线,ADAE ,ABAE=A,AD平面 ABE,ADBE;()解:多面体 EFABCD 体积 V=VBAEFC+VDAEFC=2VBAEFC直线 AE,CF 是圆 O 所在平面的两条垂线,AECF ,AEAC,AFACAE=CF= ,AEFC 为矩形,AC=2,S AEFC=2 ,作 BMAC 交 AC 于点 M,则 BM平面 AEFC,V=2V BAEFC=2 = 多面体 EFABCD 体积的最大值为 【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线线垂直,考查体积的计算,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21【答案】 【解析】解:(1)依题意,可设椭圆 C 的方程为 (a0,b0),且可知左焦点
18、为F(2,0),从而有 ,解得 c=2,a=4,又 a2=b2+c2,所以 b2=12,故椭圆 C 的方程为 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14 页,共 16 页(2)假设存在符合题意的直线 l,其方程为 y= x+t,由 得 3x2+3tx+t212=0,因为直线 l 与椭圆有公共点,所以有 =(3t ) 243(t 212)0,解得 4 t4 ,另一方面,由直线 OA 与 l 的距离 4= ,从而 t=2 ,由于2 4 ,4 ,所以符合题意的直线 l 不存在【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椭圆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22【答案】() ;
19、()证明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导函数研究函数的切线,得到关于实数 a,b 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可得 ;()结合()中求得的函数的解析式首先求解导函数,然后利用导函数讨论函数的单调性即可确定函数存在极小值;试题解析:() , ,由题设得 , ;()由()得 , , ,函数 在是增函数, , ,且函数 图像在 上不间断,使得 ,结合函数 在 是增函数有:)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15 页,共 16 页递减 极小值 递增函数 存在极小值 ;() ,使得不等式 成立,即 ,使得不等式 成立(*),令 , ,则 ,结合()得 ,其中 ,满足 ,即 , , , , , , 在 内单调递增,
20、 ,结合(*)有 ,即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23【答案】【解析】: ,因为定义域为 , ()xafe(0,)有解 即 有解. 令 , ,()0xfx xhe()1)xe当 ,()0()hh所以,当 时, 无零点; 当 时,有唯一零点.a,f 0a由可知,当 时,设 在 上唯一零点为 ,fx,)0x当 , 在 为增函数;0(,)(xfx()0当 , 在 为减函数.0,f,00xxae0 00 00()lnln(ln)ln2lx xaafe ae24【答案】 精选高中模拟试卷第 16 页,共 16 页【解析】解:(1)因为点 P,Q 关于直线 y=x1 对称,所以 解得 又 n=em1 ,所以 x=1e (y+1) 1 ,即 y=ln(x1)(2)(s,t)=|se x1 1|+|t ln(t 1)1|=,令 u(s)=则 u(s),v(t)分别表示函数 y=ex1 ,y=ln (t1)图象上点到直线 xy1=0 的距离由(1)知,u min(s)=v min(t)而 f(x)=e x1 ,令 f(s)=1 得 s=1,所以 umin(s)= 故 【点评】本题一方面考查了点之间的轴对称问题,同时利用函数式的几何意义将问题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然后再利用函数的思想求解体现了解析几何与函数思想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