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6 页雨花区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班级_ 座号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已知 34Se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e 位于第 4 周期第A 族 B原子半径:Br Se PC热稳定性:HClH 2Se HBr D酸性:HClO 4 HBrO4 H2SeO42 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B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
2、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3 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 N 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 NAB标准状况下,22.4 L 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 NAC标准状况下,22.4 L 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 NAD24 g O 2分子和 24 g O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4 下列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Fe 3 、K 、S 2 、Cl BAl 3 、HCO 3 、SO 42 、Cl CK 、NH 4 、SiO 32 、 NO3 DK 、Cl 、SO 42 、NO 35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时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
3、时放出气体的一组是AFe 3 、Cl 、Na 、NO 3 BOH 、Ba 2 、NO 3 、K CNa 、SO 42 、Cu 2 、Cl DHCO 3 、Cl 、Na 、Ca 26 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食品包装中常放入有硅胶和铁粉的小袋,防止食物受潮和氧化变质B硅酸可以由 SiO2和水反应直接制得CSiO 2既能和 NaOH 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D在水,酸溶液和碱溶液中,硅酸均难溶7 已知乙炔(C 2H2)、苯(C 6H6)、乙醛(C 2H4O)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则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60% B91% C 84% D42%8
4、 常温下,向 20.00 mL 0.100 molL1 CH3COONa 溶液中逐滴加入 0.100 0 molL1 盐酸,溶液的 pH 与所第 2 页,共 6 页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 所示溶液中:c(CH 3COOH)c (Cl ) c(OH )c(H )B点所示溶液中:c(Na )c(Cl )c(CH 3COO )c(CH 3COOH)C点所示溶液中:c(CH 3COOH)c (Na )c(H )c(CH 3COO )D整个过程中可能出现:c(H )c(Na )c(CH 3COOH)c(CH 3COO )9 下列关于弱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5、弱电解质需要通电才能发生电离B醋酸溶液达到电离平衡时,不存在 CH3COO +H+ CH3COOHCH 2SO4是共价化合物,所以它是弱电解质;NaOH 是离子化合物,所以它是强电解质D弱电解质溶液中,既有溶质分子,又有溶质电离出来的离子10某一有机物 A 可发生下列变化:已知 C 为羧酸,且 C、E 不发生银镜反应,则 A 的可能结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4 种 B3 种 C 2 种 D1 种1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又能导电的是( )A硝酸钾溶液 B液态的氯化氢C熔融的氯化钠 D金属铜12【2018 版高考总复习专题九课时跟踪训练】甲苯与氢气完全加成后产物的一氯代物的种类数是( )A2 种
6、B4 种 C5 种 D7 种13已知还原性 IFe 2+I 2,在水溶液中 I2可被 Cl2氧化为 IO3。向含溶质 a mol 的 FeI2溶液中通入 b mol Cl2,充分反应(不考虑单质与水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 a=2b 时,反应后的离子浓度之比: c(Fe 2+)c(I ) c(Cl)=11 1B当 3a=2b 时,发生的离子反应: 2Fe2+4I3Cl 22Fe 3+2I 26ClC当 13a=2b 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2Fe2+4I+ 13Cl 2+ 12 H2O =4 IO3+26Cl+ 2Fe3+24 H+D若反应后溶液中 I2与 IO3的物质的量为 1:1
7、,则反应中转移电子 3.5bmol14关于 a:0.1mol/L NH4Cl 溶液和 b:0.1mol/L NH 3H2O 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溶液中存在的微粒种类: ab 第 3 页,共 6 页Bc( NH4+):ab Cc( OH-):acb Ba=db=c Cb=ca=d Db=cad18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硅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B二氧化硅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又能与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C制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D长石(KAlSi 3O8)用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 K2OAl2O36SiO219 某小组以
8、石膏(CaSO 42H2O)为主要原料制备(NH 4) 2SO4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 B 是 NH3,可循环利用B操作中,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分液漏斗C操作中,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纯净的( NH4) 2SO4第 4 页,共 6 页D整个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CaSO4CO 22NH 3H 2OCaCO 3(NH 4) 2SO420【湖南省永州市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酸和乙醇均能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B碘酒可使蛋白质变性,医疗上常用作消毒杀菌C乙稀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均属于氧化反应D糖类、油脂
9、、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二、填空题21通常用饱和 NaHCO3溶液除去混在 CO2中少量的 HCl 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也不能用Na2CO3溶液吸收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2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取 m g 固体样品进行加热,完全分解产生 CO2112mL;另取 m g 固体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 150mL 稀盐酸时产生 CO2112mL,过量时产生 CO2448mL(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1)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 ;(2)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23研究钠及其化合物有重要意义。(1)实验室配制 0.1molL-1
10、的碳酸钠溶液 480mL,根据配制溶液的过程,回答问题:实验中除需要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其他玻璃仪器是_。实验中需用托盘天平(带砝码)称量碳酸钠固体_g。第 5 页,共 6 页某同学配制 Na2CO3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有_A B C D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B容量瓶使用前没有经过干燥,瓶中有少量的水C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2)过氧化钠保存不当容易变质生成 Na2CO3。某过氧化钠样品已经部分变质,请你设计实验,限用一种溶
11、液和水,证明过氧化钠已经部分变质:_(说明操作、现象和结论)。24有下列化学仪器: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量筒;容量瓶;胶头滴管;细口试剂瓶;标签纸(1)现需要配制 450mL 1molL1硫酸溶液,需用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1.84gcm3的浓硫酸 mL 需用 mL 容量瓶(2)从上述仪器中,按实验使用的先后顺序,其编号排列是 (3)定容: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 12cm,改用 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如果不小心加多,应该 (4)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对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 不变”)用以稀释硫酸的烧杯未洗涤, 未经
12、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第 6 页,共 6 页雨花区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D D D A C A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C D D C D B B D B二、填空题21通常用饱和 NaHCO3溶液除去混在 CO2中少量的 HCl 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HCO3=H2O+CO2 ;也不能用 Na2CO3溶液吸收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O2+CO32+H2O=2HCO3 22(1
13、)1:1 2 分(2)0.10mol/L 2 分(不保留 2 位有效数字的答案得 1 分)235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5.3 A AD 取少量样品于一洁净试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加入BaCl2(或 CaCl2)溶液,充分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 Na2O2已经变质24有下列化学仪器: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量筒;容量瓶;胶头滴管;细口试剂瓶;标签纸2-1-c-n-j-y(1)现需要配制 450mL 1molL1硫酸溶液,需用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1.84gcm3的浓硫酸 27.2 mL需用 500 mL 容量瓶(2)从上述仪器中,按实验使用的先后顺序,其编号排列是 (3)定容: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 12cm,改用 胶头滴管 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如果不小心加多,应该 ;重新配制 (4)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对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 不变”)用以稀释硫酸的烧杯未洗涤, 偏低 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偏高 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