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HSE风险评价方法.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509104 上传时间:2019-08-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HSE风险评价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HSE风险评价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HSE风险评价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HSE风险评价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HSE风险评价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附件 1HSE 风险评价方法一、安全风险评价方法1.LEC 法作业条件危险分析(LEC)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方法。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是: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风险值 D=LEC,D 值大,说明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其赋值标准见下表:表 1.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 完全可以

2、预料(1次/周)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1次/20年)6 相当可能(1次/6个月) 0.2 极不可能(1次/大于20年)3 可能,但不经常(1次/3年) 0.1 实际不可能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1次/10年)表 1.2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 连续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0.5 非常罕见的暴露(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立即停止 作业)160320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制定管理方 案及应急预案)一级风险 需进一步分析70159 显著

3、危险,需要整改(编制管理方案) 二级风险 可进一步分析2069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三级风险 不需进一步分析注:LEC 法,危险等级的划分都是凭经验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应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2.MES 法MES 的适用范围很广,不受专业限制,可以看作是对 LEC 评价方法的改进。MES 法将风险程度 R 表示为:R=LS=MES.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事故后果;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概率 E 和控制措施的状态 M,这是L=ME。对于单纯的财产损失事故,不必考虑暴露问题,只考虑控制措施的状态 M,这时 L=M。其赋值标准见下表:表

4、2.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E) 分数值 控制措施的状态(M)10 连续暴露 5 无控制措施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有减轻后果的应急措施,包括警报系 统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1 有预防措施,如机器防护装置2 每月一次暴露1 每年几次暴露0.5 非常罕见地暴露表 2.2 事故后果(S)分数值 人身伤害 职业相关病症 财产损失10 有多人死亡 1000万元8 有1人死亡 职业病(多人) 100万元1000万元4 永久性失能 职业病(1人) 10万元100万元2 需要住院治疗,缺工 职业性多发病 1万元10万元1 轻微,仅需简单急救 身体不适 1万元表

5、2.3 风险等级划分 R=LS=MES分级 有人身伤害的事故(R=MES) 单纯财产损失的事故(R=MS)一级 180 3050二级 90150 2024三级 5080 812四级 2048 46五级 18 33.定性风险矩阵定性风险矩阵就是在矩阵中,后果对应的几率作图画出折线,与所导致的风险类型相对应,分别用不同的阴影表示。风险类别分为不可容忍的风险区域、需要考虑消减的风险区域和可进行正常操作但仍需继续改进的区域,见表 3.1表 3.1 风险矩阵图后果 可能性严重性人员P财产A环境E声誉R行业内未发生过行业内发生过本企业内发生过本企业发生过多次企业每年发生多次0 没有伤害没有损失没有影响没有

6、影响1 轻微伤害轻微损失轻微影响轻度影响2 小伤害小损失小影响有限影响3 重大伤害局部损失局部影像很大影响4 单独伤害主要损失主要影响国内影响5 多种灾害广泛损失广泛影响国际影响备注:绿色区域:表示可正常操作但仍需继续改进的区域;黄色区域:表示需要考虑消减风险的区域;红色区域:表示不可容忍风险的区域同一为害事件的发生,有时不可能对人、财产、环境和声誉都产生影响,或通常四个方面影响程度不会正好在同一个严重性的等级上,为简单起见,通常会把这可能造成的几个方面后果中最严重的那一方面的等级,作为这一事件的后果严重性等级。为了能相对准确地判定后果的严重程度,在中列出各种后果严重成都的分级定义(标准),以

7、便提高风险评价结果的可重复性,即不同的人来评价会得出相同和相近的结果。表 3.2 事故后果影响程度分级表对人的影响 P 定义0 没有伤害 对健康没有伤害1 轻微伤害 对个人继续受雇和完成目前劳动没有损害2 小伤害 对完成目前工作有影响,如某些行动不便或需要一周以内的休息才能恢复3 重大伤害 导致对某些工作能力的永久丧失或需要经过长期恢复才能重新工作4 单独伤害 个人永久丧失全部工作能力,也包括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多种灾难的可能(最多 3 个),如爆炸5 多种伤害 包括 4 种与事件密切联系的伤害,或不同地点或不同活动下发生的多种伤害(4 个以上)对财产的影响 A 定义0 没有损失 对设施没有伤害1

8、 轻微损失 对使用没有妨碍,只需要少量的修理费用(低于 1 万元)2 小损失 给操作者带来轻度不便,需要停工修理(估计修理费低于 10 万元)3 局部损失 设施部分组件损坏,修理可以重开始(估计修理费低于 100 万元)4 主要损失 设施部分功能丧失,停工(停工至少 1 周或估计修理费低于 1000 万元)5 广泛损失 设施全部功能丧失,广泛损失(估计修理费大于 1000 万元)对环境的影响 E 定义0 没有影响 没有财务影响,没有环境风险1 极小影响 可以忽略的财务影响,当地环境破坏在系统和工作范围内2 轻度影响 破坏大到足以影响环境,单项超过基本的或预设的标准3 局部影响 已知的有剧毒物质

9、有限排放,多次超过基本的预设的标准,并漏出了工作范围4 严重影响 严重的环境破坏,被责令将污染的环境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5 广泛影响 对环境的持续严重破坏或扩散到很大的区域,对承包商或业主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持续破坏预先规定的环境界限对声誉的影响 R 定义0 没有影响 没有公众反应1 轻度影响 公众对事件反应,但是没有公众表示关注2 有限影响 一些当地公众表示关注,受到一些指责;一些媒体有报道和政治上的重视3 很大影响 引起整个区域公众的关注;大量的指责,当地媒体大量反面的报道;国内媒体或当地、地区、国家政策的可能限制措施或许可证使用影响;引发群众集会4 国内影响 引起国家内公众的反应;持续不断的

10、指责,国家级媒体的大量负面报道或地区、国家政策的可能限制措施或许可证使用影响;引发群众集会5 国际影响 引起国际影响和国际关注;国际媒体大量反面报道或国际、国内政策上的关注;可能对进入新的地区得到许可证或税务上有不利,受到群众的压力;对承包商或业主在其他国家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4.半定量风险矩阵半定量风险矩阵在分级的同时,直接对各等级进行赋值,且一般各等级的级别就是这个级别的分值。如表 4.1 半定量风险矩阵中,将发生危害事件的可能性(F)和后果的危害性(C)分别分了五个等级,每个级别也赋予相同的分值,即 15 的级别对应分别赋予 15 的分值。表 4.1 半定量风险矩阵1 2 3 4 5严重性

11、 C可能性 F 伤害可以忽略,不用离岗轻微伤害,需要一些急救处理受伤,造成损失工时事故单人死亡或严重受伤多人死亡1 很不可能 1 2 3 4 52 不可能 2 4 6 8 103 可能 3 6 9 12 154 很可能 4 8 12 16 205 事故的发生几乎 不可避免 5 10 15 20 25风险评估时,根据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F)和后果的严重(C)分别取值,风险值 R=FC。当 R 为16 时,一般风险为三级;当 R 为 812 时,中度风险为二级;当 R 为 1525 时,重大风险为一级。评价人员针对不同的级别采取不同的风险消减和控制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因为上述矩阵法对危害事

12、件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规定过于笼统而不便于确定,却不同评价人员之间评价结果间会存在很大差异,可进一步对可能性的判定进行细化,从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频率、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员工胜任程度、防范、控制措施是否完备等详细分级,见表 4.2。同时,对危害事件的严重性从人员伤亡程度、财产损失、停工时间和对声誉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级见表 4.3.表 4.2 评估危害后果的严重性(C)分数 人员伤亡程度 财产损失 停工时间 对声誉的影响5死亡终身残废丧失劳动能力100万元 30天 引起公众的反应;持续不断的指责;国家级媒体的大量负面报道4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职业病慢性病住院治疗100万元 10天引起整个

13、区域公众的关注;大量的指责,当地媒体大量的反面报道;国内媒体负面报道,当地或国家政策的可能限制措施3 需要去医院治疗,但不需住院 10万元 1天一些当地公众表示关注,受到一些指责;一些媒体有报道和政治上的重视2 皮外伤短时间身体不适 1万元 半天 公众对事件有反应,但是没有表示关注1 没有受伤 无 没有误时 没有公众反应表 4.3 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F)分数 偏差发生频率 安全检查 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意识、技能、经验)防范、控制措施5 每天发生,经常 从来未进行检查 无操作规程不胜任(无任何培训、意识不够、缺乏经验)无任何防范或控制措施4 每月发生 偶尔检查或大检查 有,但只是 偶尔执

14、行 不够胜任 防范、控制措施不完善3 每季度发生 月检 有操作规程,只是部分执行 一般胜任有,但未完全使用(如个人防护用品)2 每年发生 周检 有,但偶尔不执行 胜任,但偶然出差错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1 偶尔或一年以上发生 日检 有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高度胜任(培训充分,经验丰富,意识强)有效防范控制措施二、环境因素评价的方法5.重要性准则法重要性准则法也叫“是非判断法”,事先规定一些用于判定的项目和判定准则,进行对比、衡量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1) 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物的排放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的;(2) 相关方对环境因素有合理投诉要求的;(3) 曾经发生过事故,至今未采取防范

15、控制措施的;(4)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重大污染事故,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5) 含有贵重金属的废弃物有能力回收而没有回收的;(6) 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品在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废弃过程中可能有重大影响的;(7) 有放射性物质的;(8) 国家控制或禁止使用的物质;(9) 一旦发生,其环境影响可能造成相关方投诉或付诸法律的;(10) 可能发生重大人身伤亡、财产损害、环境破坏的事故隐患。采用以上判定准则未被评为重要环境因素的,则采用矩阵法和多因素评分法继续评价。6.多因素评分法表 6.1 利用多因素评分法评价发生频率 影响范围 恢复能力持续性 公众关注 程度 评价因素等级划分 a c d e5

16、连续发生 全球或区域性破坏 不可恢复社会极度关注4 每天至每周一次 局部地区破坏 半年以上可恢复区域性极度关注3 每周至每月一次 厂区以外小范围一周至半年可恢复地区性极度关注2 每月至每年一次 厂区以内 一周内可恢复地区性一般关注1几乎不发生(或一年至多一次) 影响很小(操作者可处理) 一天内可恢复 不关注表 6.2 污染物排放浓度或总量与污染物排放标准值之比等级划分 排放与标准值之比 b 厂界噪声标准= pH 废弃物5 偶尔超标或90% -1dBpH8.5 或pH6.5 危险废弃物4 81%90% -3dB-1dB3 51%80% -5dB-3dB8pH8.5 或6.5pH7 工业废弃物2

17、31%50% -7dB-5dB1 30%以下或没规定 -7dB 7pH8 生活废弃物表 6.3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公式与评价标准评价公式 重要环境因素标准M=a+b+c+d+e M15或 M=a(b,c,d,e 中)最大值 M15或 M= a(b+c+d+e) M307.矩阵法表 7.1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矩阵表“三废”排放安全隐患或危害员工健康违反法律法规标准环境影响大环境影响小噪声污染环境影响大环境影响小浪费资源能源生态影响相关方加强管理或优化操作可改进或控制 改进的方案技术可行,有低费方案 近期改进有难度(技术不成熟及中费方案) 没有改进可能性(没有成熟技术或高费方案) 注:重要环境因素;一般环境因素;未来控制环境因素。分类分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