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 学,何孔潮 毕节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 Email: Tel:15117513030,主要 内容,第一节 教学与教学论 第二节 教学过程 第三节 教学原则 第四节 教学方法 第五节 教学组织形式 第六节 教学评价,第一节 教学与教学论,一、教学的概念 (一)教学的内涵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具体而言,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二)教学与教育、智育和课程的关系,1.教学与教育 2.教学与智育 3.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二、教学的作用与基本任务,(一)教学的作用 1.教学对社会发
2、展的促进作用 2.教学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二)教学的基本任务,1.使学生系统掌握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 3.培养并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三、教学观的构成和演变,教师与学生 侧重交往 教师与内容 侧重传授 学生与内容 侧重实践 三角形的图例。(。),(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四
3、、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1.行为主义教学论 2.认知教学理论 3.人本主义教学理论,1.行为主义教学论,代表人物:华生 主要观点: (1)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 (2)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学生的行为是受行为结果影响的,若某种行为得不到强化,它就会消失。,(3)程序教学的方法。包括: 小步骤进行; 呈现明显的反应; 及时反馈; 自定步调学习。,2.认知教学理论,代表人物:布鲁纳、奥苏伯尔 主要观点: (1)理智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2)动机-结构-程序-强化原则 动机原则: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愿望。,结构原则:教师要认识到教学内
4、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 程序原则:按最佳顺序呈现教学内容。 强化原则:要让学生适时地知道自己学习的结果,不应提供太多强化,从外部奖励转化为内部奖励。,(3)学科知识结构。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 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内部规律 。,(4)发现教学法。 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的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获得相应的知识,形成或改造认知结构的过程。,3.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 主要观点: (1)教学目标。教育要培养“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 (2)非指
5、导性教学过程。,(3)意义学习 无意义学习:指所学的材料是没有个人意义的,不涉及情感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仅涉及经验积累和知识增长。 意义学习: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意义学习包括四个要素: 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 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 3)学习是渗透性的(行为、态度、个性) 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第二节 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一)教学活动的主体性要素 (二)教学活动的条件性要素 (三)教学活动的过程性要素 1.教学的目的任务 2.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和手段 4.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5.教学效果的评价,二、教学过程的本质,学生在教师指
6、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的特殊认知过程。 这里的个性:指个人的动机、需要、基础、兴趣、特长、倾向性、学习的风格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的组合。,三、教学过程的规律,(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的规律 (三)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四、教学过程的环节,(一)心理准备 (二)领会知识 (三)巩固知识 (四)运用知识 (五)检查效果,第三节 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与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二、中小学
7、常用的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的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A.含义: 指教学必须授予学生以科学的知识,要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保证知识的科学性 挖掘知识的思想性 教师素养的高水平,(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A.含义:指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应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B.要求 教学应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学
8、习间接经验为主; 理论知识的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的实际促进知识的理解; 重视理论知识的运用发展能力。,(三)直观性原则,A.含义: 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直观性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等,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B.要求 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直观和讲解结合起来。 关注直观形象展示的目的。,(四)巩固性原则,A.含义: 指教学应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这些基本知识、技能持久地保留在记忆中,并在需要时能准确地再现出来,加以运用。 B.要求 使学生清晰地感知教材。 合理组织复习,加强记忆。,(五)启发诱导原则,A.含义: 指教师在教学过
9、程中,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要求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引导学生学会思维。 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六)循序渐进原则,A.含义: 指教学要按照一定的逻辑系统,根据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B.要求 按照材料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讲授的内容要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进行。 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习惯。 教学中要处理好渐进和骤进的关系,(七)因材施教原则,A.含义:指教师从学生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年龄
10、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B.要求 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情况。 针对不同学生选择不同方法。 注意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衔接问题。 区分不同教学内容,第四节 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包含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二、常用教学方法简介,(一)讲授法 (二)问答法 (三)演示法 (四)参观法 (五)欣赏法 (六)练习法 (七)实验法,(一)讲授法,含义: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四种方式:讲述、讲解、讲演、讲读,优点: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
11、用,节约教学时间,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连贯的知识 缺点:易导致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运用讲授法要注意:,(1)要科学组织讲授内容。 (2)讲授形式要富有启发性。 (3)讲究语言艺术。,(二)问答法,含义:按一定教学要求,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教学方法。 优点: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易于使学生保持注意; 缺点:只适用于从已知到未知。,运用问答法要注意:,(1)要认真准备,精心设问。 (2)要善于启发诱导。 (3)营造良好谈话氛围。 (4)要做好归纳、小结。,(三)演示法,含义:指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12、,使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 优点:激发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注意:演示是手段,不是目的,不可为演示而演示。,运用演示法要注意:,(1)要做好演示前的准备。 (2)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 (3)要讲究演示的方法。,(四)参观法,含义: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实验需要,组织和指导学生到实地直接观察、研究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优点:形象、直观,便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局限:受教学时间和场地影响,运用参观法要注意:,(1)要有准备。 (2)要有指导。 (3)要有总结。,(五)欣赏法,含义: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实验需
13、要,组织和指导学生到实地直接观察、研究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优点:形象、直观,便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局限:受教学时间和场地影响,运用欣赏法要注意:,(1)引起学生欣赏的动机和兴趣。 (2)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 (3)要注意学生在欣赏活动中的个别差异。 (4)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六)练习法,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以达到对知识的消化和巩固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基 本 要 求,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严格要求,运用练习法要注意,(七)实验法,含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操作仪器设备而获得知识,养成技能
14、技巧的方法。 优点:学会操作仪器;培养科研能力,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局限:受学校教学设施条件的影响,运用实验法要注意:,(1)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2)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要求与做法。 (3)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 (4)做好实验后的小结。,(八)实习法,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获得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基 本 要 求,作好实习作业的准备,作好实习作业的动员,作好实习作业过程中的指导,做好实习作业的总结,运用实习法要注意:,第五节 教学组织形式,一、教学组织形式及其发展演变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按一定要求
15、组合起来进行教学活动的结构。,(一)个别教学,一种不限制入学年龄和修业年限,把不同年龄和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组织到一起,教师分别对每一个人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优点: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 缺点:所教学生数量有限。,(二)班级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优点效率高;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 缺点不能照顾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
16、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班级空间的排列形式1、主要的表现形式秧田式,特点:(1)学生相互干扰少(2)教师便于观察控制、发挥主导作用(3)不利于学生交往,特点: (1)增加了师生交往 (2)提供相同的视觉通道(3)师生更多交往与互动 (4)受场地限制,2、马蹄形式,特点: (1)增加了师生互动 (2)增进了学生间的联系与交往,3、模块式:,(三)设计教学法,由学生自发地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 优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充学生的知识范围,锻炼实际工作能力。 缺点降低了班级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降低了教师的作用,不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四)道尔顿制:,自学、独立作业。 优点
17、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 缺点大多学生尚未具备独立学习和作业能力,如果没有教师系统讲解,会使学生浪费时间而无收获,学不到系统的知识;要求有较好的教学设施与条件,一般学校不具备。,(五)分组教学,是按学生智力水平或学习成绩水平分组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有两种基本类型,即校内分组和班内分组。,二、教学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一)课堂教学的特点与评价 1.课堂教学(班级授课)的特点 有班、课、时三个特点 (1)以班为单位 (2)按课来教学 (3)在固定时间进行教学,2.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优点: (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2)有利于发挥集
18、体的教育作用。 (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不足: 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不能灵活安排教学活动。,(二)课堂教学的类型与结构,1.课堂教学的类型 单一课和综合课 2.课堂教学的结构,三、教学的其他形式,(一)现场教学 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事情发生或活动开展的现场进行的教学。 (二)个别教学 (三)复式教学,四、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一)教学设计(备课),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做好3项工作: 1. 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教师掌握教材有一个深化过程,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学生的兴趣、需要
19、与思想状况,以及方法和习惯等; 3. 研究教学方法: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课的类型,如何安排每一节课的活动,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还要考虑学生的学法。,4.制订教学进度计划 写好3种计划: A. 写好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所作的总的准备和制订的总计划; B. 写好课题(单元)计划:包括课题名称、课题教学目的、课时划分、每一课时的教学任务与内容、课的类型与主要方法; C. 写好课时计划(即教案)。,*上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必须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育原则,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二)课堂教学(上课),此外还应注意以下要求: 1.
20、目的明确; 2. 内容正确(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 3. 方法恰当; 4. 组织得好、积极性高; 5. 语言规范、板书工整。,教师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有目的、有重点,及时布置。 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要多样化,各作业题的难度要依次增加。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确有困难时才可以求助教师、家长或同学。 对作业必须认真批改。 问题:批改作业的方式有哪些?,(三)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后的教导工作: 目的让学生个人领悟、消化、运用和巩固掌握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自学能力,为过渡到下一节新课的学习作好准备。 工作 A. 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B. 做好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
21、作。,(四)课外辅导,(五)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1.学业成绩的检查一般分为考查与考试两类 2.学业成绩的评定有评分和评语两种形式 3.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的基本要求,第六节 教学评价,一、教学评价概述 (一)教学评价概念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二)教学评价的基本功能,1.导向与激励 2.诊断与反馈 3.评估与证明 4.教学与研究,二、教学评价的类型,(一)预定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时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以便对症下药、
22、因材施教。,(二)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情况的及时评价。其目的是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质量。,(三)反应性评价,反应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教师为了掌握学生学习进展而采用的检查、测验活动。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获得反馈信息,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于进一步开展教学活动。,(四)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也称终结性评价。其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三、教学评价的原则,(一)方向性与发展性原则 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
23、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二)科学性与客观性原则,教学评价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不能主观臆断、搀杂个人情感。客观性评价是评价能否发挥功能的基础,应避免成见效应。,(三)全面性与一致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基于被评对象的真实状况,做出完整的、连贯的价值判断。不宜过分突出某一项目评价而忽视其他方面;不应出现前后不衔接甚至相悖的评价现象。,(四)可行性与实效性原则,指评价方案在实施时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和标准符合实际并能为广大师生所理解和接受,同时,评价工作应基于被评价对象的真实状况,能做出有效的判断。,(五)公平性与宽松性原则,在评价活动中,评价指标的制定要体现公平性,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处理要体现公正平等,评价过程要注重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体现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