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答辩课件,题目:xxxx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与思考,导 师: xxx教授 申 请 人: xxx,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院,答辩课件结构: 一、选题背景:主要论述论文选题的理论背景和教学实践背景; 二、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过程:主要介绍论文的资料收集,和研究写作过程; 三、论文结构:主要介绍论文的主要章节内容。 四、论文主要观点。主要介绍论文的理论基础、实践探索、反思。 五、致谢。,一、选题背景: 1、理论背景:主要依据是当前在教育界比较著名的“xxxx”理论。“xxxx”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在1999年创立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育实
2、践模式。xxxx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方法体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以这种理念为指导,在祖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实验,成效显著,获得了意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成果。,2、教学实践背景:(1)对xxxx的理念的研究,以及xxxx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正在教育领域中如火如荼的开展,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重视,领导重视、教师积极践行。,(2)我们学校所在的市,也积极推行xxxx,我们学校领导也非常重视,积极开展生本模式的教学教研,通过开展生本课堂展示课,xxxx评比课来推进教学改革。在生本教学改革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
3、题和困惑,主要是: 对xxxx理念的把握不到位,不全面; 对如何结合学科教学推行xxxx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比较困惑; 对如何应对改革过程中的出现的难题缺乏应对的措施。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式的探索成为我的论文的主要内容。,二、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过程:在确定好论文题目后,在我的导师王顶国教授的指导下,分成几个阶段,进行了论文写作的研究:1、第一阶段:2010年5月-2010年8月,理论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主要通过阅读理论专著,期刊论文,全面掌握xxxx的理念、基本观点,为论文的研究和写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第二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1月,实践与研究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主要是
4、带着课题研究的几个问题,一边着手实践,一边不断反思,为论文写作积累素材和作资料准备。,3、第三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1月,论文初步创作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主要是在导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论文的草稿写作。至2月底基本完成草稿达3万字。在这一阶段,特别要感谢导师的不断指导,鼓励,才得以初步完成论文。4、第四阶段:2011年2月-2011年4月,论文修改与定稿阶段。在导师王顶国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不断完善和修改论文,至4月10日,终于完成论文。,三、论文结构:这篇论文共分为4章: 第1章 xxxx的基本理念与内涵 1.1xxxx的定义1.2xxxx理念的结构体系1.3xxxx与传统师本教育的
5、对比 第2章 实施xxxx面临的现实背景 2.1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兴起 2.2数学教育教学和高中数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2.3高中生的学习特点 2.4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三、论文结构: 第3章 xxxx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3.1数学教学中生本课堂的实践探索3.2xxxx模式下的备课及课程处理3.3xxxx模式的课堂教学实录3.4数学教学中的成效与可喜变化 第4章 对xxxx实践问题的思考 4.1xxxx在课堂教学中的总结4.2关于两极分化的思考4.3xxxx模式对数学课堂的解放4.4以现代数学教学观看xxxx的意义,四、论文主要观点 第一部分:关于什么是xxxx (一)关于xxx
6、x理论定义关于什么xxxx郭思乐教授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精炼的概括,从而从多个不同层面描述了xxxx的内涵: (1)就课堂来说,xxxx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区别于为教者好教而设计的师本教育。 (2)就整体来说,xxxx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3)就原理来说,xxxx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 (4)就操作来说,xxxx是以学为本的教育。 (5)简单来说,xxxx就是以生为本的教育。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么xxxx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二)xxxx的内涵 1、xxxx的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 xxxx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
7、学生。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体。xxxx的特征之一,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 2、xxxx的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 xxxx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尊重,是xxxx的本质和基本原则。,3、xxxx的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xxxx的方法是全面依靠学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更把这种见解推到极致,他表达了一种信念,即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人的获得最终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把学生看做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xxxx体系的重要思想,就是要“依托学生资源来进行教育”,而获得事半功倍之效。 4、xxxx的课程观-小立课程 大作功夫所谓小立课
8、程,指的是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也就是大作功夫。,5、xxxx的教学观-教归于学 xxxx的教学观就是要做到:“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6、xxxx的评价观-功能与激励机制的统一 (1)xxxx的评价观:承认高考的必要性,是成熟性的考试,小学、初中、高中是成长期,尽量减少压制性的功能。教育需要评价。评价至少有两个功能:一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督促和鞭策学生学习。 (2)xxxx的评价内容 xxxx注意评价那些对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如学习态度,对第一层次的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和能力等。,(三)xxxx与传统师本教育对比特
9、点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得出xxxx体系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1)它力图不仅仅在方向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不满足于局部教学改革,而是探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整个体系问题,即xxxx是一个大的体系,因而具有彻底性; (2)对于传统的师本教育体系,在与之对比的基调上揭示xxxx的存在和意义,因而具有理念的根本性和鲜明性; (3)他提出了相应课程和教材的改革框架,指出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因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第二部分:xxxx实践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兴起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20世纪80年代以来
10、,世界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课程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与放映,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二)高中生的学习特点高中生的学习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来看,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征: 1、学习过程的实践性; 实践出真知,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即强调活动操作,强调直接经验,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知识获得的创造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创造新知,获得新经验的过程。3、学习活动的交
11、往性 高中生学习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三)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1、高中生认知的发展 (1)观察水平的迅速发展。 (2)注意力已达成人水平。 (3)记忆力已达成熟水平。 (4)思维水平进一步提高。 (5)高中阶段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进一步发展。,2、高中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高中阶段学生的情绪情感的内容比少年期更加丰富,也较深刻和复杂,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情绪的两极性突出。 (2)情绪的延续性。 (3)情感的内隐性与曲折性。,3、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高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自我评价逐渐趋于成熟。 (2)自尊心增强。 (3)自我调
12、控机制进一步完善。 (4)社会性进一步发展。,第三部分 xxxx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1、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生本课堂的发动阶段要想在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中推行全新的xxxx,首先要做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发动,从而统一学生的思想,激发与老师合作的强烈动机和愿望,共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本课堂的实践中去。具体的做好以下方面的思想动员: (1)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 (2)实验区的成功经验 (3)讲事实摆道理,动机激发,2、生本课堂的组织准备-操作的准备阶段 (1)教室桌椅位置的重新安排 在xxxx模式下教室桌椅的排列方式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排列方法,如对称式、马蹄式、新月式、圆桌会议式。
13、等等。 (2)将全班学生合理分组 依据:男女搭配、性格搭配、能力搭配,甚至考虑家庭因素的原则进行分组。以班主任为主,参考任课教师意见,固定的学习小组,要求不能因为学科不同而调整。一般4人人一组,不超6人;剩余最后一组必须是3人以上;其中优等生1-2人,中等生2-3人,差生1-2人,以利于组内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提高。 让学生给自己的小组起个响亮积极向上的名字,名称要响亮,。,(3)组建以课代表为主席的学习组织机构 把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要充分利用班级每一个学生资源特别是要发挥学生中的“小先生”作用。 把全班分10个小组,设置5个学术委员长职位,负责数学学习中重点、疑难点的探讨、研究和解决。 又设
14、纪检团、由5个学术委员长兼任,负责讨论的纪律讨论过程的掌控。,3、生本课堂-xxxx的实施阶段在进行xxxx模式上课前,教是首先要做好适应xxxx模式的备课。基本要求是:“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下面结合本节课时设计中的第2课时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具体说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施xxxx模式的具体过程。 第2课时 探索双曲线、抛物线及标准方程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及用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xxxx 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小组合作交流,4、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xxxx的要点 (1)教师讲得少。学生亲自动手的多。
15、 (2)教师对学生探讨的及时表扬是一种生命激励。在xxxx的课堂中,学生全部的学习潜力和学习热情是在获得切身成功的感受之后才完全激发出来的。 (3)教师在课堂上营造民主课堂,构建了新型师生关系。课堂上通过教师对学生的高度尊重,文明的语言,和蔼的风貌,严谨的作风,时刻影响着学生。,(4)较多的同学得到了成功和探究过程的体验。从而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新课程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5)激励机制的阶段性变化。 学生由初始阶段的加分和表扬这些外在激励,转变为获得知识、探究知识、分享交流的内在成就感。,5、数学教学中的成效与可喜变化 (1)课堂效率提高了。在课堂上,已不再是教师在讲,学生听
16、,而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在学。 (2)学生学业成绩的普遍提高。通过xxxx的应用,课堂的学习时间基本还给了学生,教师不再越俎代庖。 (3)学生越来越喜欢学习数学了。 (4)学生变得自信开朗起来。课堂上民主的气氛,成功的欢呼,热烈的鼓掌,使得学生不在固步自封, (5)学生与教师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建立起一种更加民主的、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第四部分对xxxx实践问题的思考 1、xxxx在课堂教学中的总结 (1)xxxx的第一要义是:要使学生自主学习; (2)xxxx的核心是:与“师本”相对立的“生本”; (3)xxxx的基本要求是:以学生好学为中心设计教学; (4)xxxx的根本方法是:实行彻底的“生本“课堂,激扬生命。,2、关于两极分化的思考 所谓两极分化现象指的是在开展xxxx教学中在不同学校,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生之间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3、xxxx模式对数学课堂的解放 xxxx的实施使得课堂教学活动回归教育教学的本原。 4、以现代数学教学观看xxxx的意义 现代数学教学观认为数学教学是一种特殊认知过程,是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的统一。,致 谢,对各位导师的悉心指导致以诚挚的谢意!,报告人: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