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公司消防培训教材.ppt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9492490 上传时间:2019-08-1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7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消防培训教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公司消防培训教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公司消防培训教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公司消防培训教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公司消防培训教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公司消防培训教材2006年11月15日,目 录,消防法律与法规,消防法规体系消防法规是指国家机关规定的有关消防管理的一切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委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消防法规体系包括以下几部分: 1.消防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是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唯一一部具有国家法律效力的专门消防法律,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其中有关消防的条例。 2.行政法规、行政规章2002年2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属于行政法规。1994年1月25日公安部发布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属于行政规章。2001年11月14日公

2、安部发布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属于行政规章。 3.地方法规、地方规章2006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是浙江省第一部有关消防安全的地方性法规。 4.消防技术标准消防技术标准可分为规范和标准两大类,这些规范和标准一般都是强制性的。常用建筑、设备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 GBJ 84-85 )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98 )建筑灭火器设置设计规范 ( GBJ 140-90 )常用标准有:固定灭火系统标准、灭火剂标准、防火材料标准、消防灭火器标准等

3、。,我国的消防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中国消防法相关条例1.第五条 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火灾、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2.第十四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 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二) 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三) 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四) 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五)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六)

4、 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3.第十六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 建立防火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二) 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三) 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四) 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4.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消防法律与法规,消防基础知识,燃烧 物质燃烧具备的三个条件 一定数量的可燃物 一定数量的助燃

5、物-氧或氧化剂 一定量的点火能量爆炸 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使温度。压力增加或使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 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物理爆炸:如蒸汽锅炉、液化石油气钢瓶等的爆炸。 化学爆炸:炸药的爆炸,氢气等可燃气体、液体蒸汽和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等。,燃烧三角形,消防基础知识,火灾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称为火灾。 根据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 4968-85)的规定,将火灾分为A、B、C、D四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炼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6、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等引起的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铝镁合金火灾等。 E类火灾:电器火灾。火灾等级标准划分 按照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财物直接损失金额,火灾划分为三类。 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户数50户以上;烧毁财物损失100万元以上。 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含3人)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户数30户以上;烧毁财物损失30万元以上。 一般火灾:不具有上列两项情形的燃烧事故。,消防基础知识,灭火的基本原理 所谓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

7、程。 灭火的基本方法 冷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如用水灭火) 窒息灭火:降低燃烧区内氧气的浓度 (如用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汽灭火) 隔离灭火:把可燃物与点火源以及氧气隔离开来 (如用泡沫灭火) 化学抑制灭火:通过化学反应降低火焰中H OH O 等自由基浓度。根据灭火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类型的灭火剂 水 泡沫 干粉 二氧化碳 卤代烷,相对应的灭火器 消火栓 水型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卤代烷灭火器,注:液态的水不扑救油类、金属类、电器类火灾,能扑救的火灾类型 A A B A B C D E B C E A C E,公司消防系统介绍,IS部部长,财务部部长,资材部部长,品技

8、部部长,PC部部长,物流总经理,消防专员,委 员,东芝信息机器(杭州)有限公司消防组织机构图,P C B部部长,设 计 中 心所长,公司消防系统介绍,公司消防组织网络图,义务消防队组成 灭火突击组 疏散救护组 警戒观察组 通讯联络组,公司消防系统,公司消防系统介绍,公司消防系统介绍,公司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火灾危险性、重要程度是不同的,但其中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后能影响整个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列为消防重点部位。 危险化学品仓库 LPG室(煤气房) 动力栋 厨房 计算机室 消防控制室 西门警卫室 物流仓库(TLGH) 制造现场,现场揭示板,注:初次进入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请先看现场揭示板,严格遵守

9、揭示板的注意事项.,灭火逃生自救常识,常见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方法,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应注意: 1.手不能握住喇叭筒后面的钢管,防止冻伤. 2.不能对准人喷射,防止人员受伤. 3.在室内使用后,要及时进行通风,防止人员窒息中毒.,常见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灭火逃生自救常识,室内消火栓操作方法,确保接头牢固,逆时针旋转,确保水带拉直,注意:出水时反作用力非常大, 一定要握紧水枪.,灭火逃生自救常识,工厂内逃生方法,1.平时多注意厂房内的安全出口,及疏散路线图. 2.利用最近的疏散楼梯进行有序的疏散. 3.根据安全出口门上的的疏散指示图进行逃生. 4.遇

10、到平时用封条封住的安全出口门,请揭掉封条,击掉锁罩,打开安全出口门进行逃生. 5.逃出工厂后,远离火灾现场集中到空气清新,安全的地方.,注意事项:1.切忌慌乱.判断火势来源,采取与火源相反方向逃生.2.不要乘坐升降机(电梯)逃生.2.逃生后不要轻易返回起火区域.,疏散指示图,应急安全出口门,封条,锁罩及锁,灭火逃生自救常识,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措施,报警方法,首先拨通火灾报警电话119,讲清起火的详细地点、起火燃烧的物质、火势的大小;留下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到路口接应消防人员。,员工宿舍楼逃生方法,灭火逃生自救常识,1.要镇定情绪,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切不可惊慌失措。2.由于火灾产生的烟气温度高,

11、一般往上浮,可采取俯身行走,伏地爬行,用湿手巾蒙住口鼻,这样可减少烟毒危害。,3.若楼房底层着火,住上层的人自然只能从楼梯跑。面对着火的楼梯,可用湿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屏住呼吸,从火中冲过去。如逃出后身体衣服着火,简单的办法是用水泼灭,或就地打滚。,4.若楼梯已被大火封住,应立即跑到屋顶通过另一单元的楼梯出来,也可以从阳台抱住水管或利用竹竿下滑逃生。,5.若这些逃生之路也被切断,应退回屋内,关闭通住燃烧房间的门窗,并向门窗上泼水,以延缓火热发展,同时打开未受烟火威胁的窗户抛一些醒目的或落地有声的物品,向楼外发出求救信号,等待外部救援。,员工宿舍楼逃生方法,灭火逃生自救常识,6.如生命受到严重

12、威胁,又无其它自救办法时,也可用绳或用撕开的被单连接起来,将其固定在物体上,使人向楼下逃至无火的楼层或地面。,火灾案例分析,()厨房火灾 火灾发生时间:2005年10月18日 4:47左右 起火 火灾发生地点:期 食堂热加工区 火灾发生经过:4:47左右10月18日4点47分左右,食堂员工在食堂热加工区将早餐用的油炸食品从锅里捞出来时,油滴到锅外部引起火、并导致锅内的油起火。下足室的保安接到食堂的联系后,立即和其他的保安一起拿起灭火器到食堂灭火。4:49 消控室接到火灾警报后、确认火灾发生。4:50 消控室马上联系总务课长和消防安全担当。并起动了消防联动设备、到现场灭火。总务课长向相关部门下达了灭火指示。保安用灭火器及室内灭火栓将厨房的火灭掉,但排风管道内还有少量明火。继续灭火。5:05 总务课长下达报警指示同时通报。5:05 使用屋顶消火栓从管道内注水灭火。5:10 消防队到达。但火已扑灭,确认现场后返回。 火灾直接经济损失:433,000RMB 火灾事故原因:由于食堂工作人员过于慌张,没有关闭排风机,排风机风门继续动作。因此排风管的一部分由于压力差异变形,并把火吸入到没有受到阻挡的管子里,管子里的残余油污造成了2次起火。原因分析: 人为的因素 设备、器皿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