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农研究百年回顾.ppt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9483407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农研究百年回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三农研究百年回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三农研究百年回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三农研究百年回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三农研究百年回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8/9,2019/8/9,1,1,三农研究百年回顾,中国人民大学孟宏斌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2019/8/9,孟宏斌,2,一、中国三农问题研究百年历程,(一) 20世纪上半期:第一次研究高潮,(二) 20世纪5070年代:国内研究的停滞,(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二次研究高潮,2019/8/9,孟宏斌,3,(一) 20世纪上半期:农村的衰败与三农问题研究的第一次高潮,国外研究介入国内研究进展,2019/8/9,孟宏斌,4,背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党统治时期不仅没能遏制农村衰败、克服农村危机,反而全面激化了自晚清以来乡村社会中所凸现出的全部矛盾,酿成农村空前的

2、社会与政治大动荡。, 日益严重的农村与农民问题,引起了当时的知识界和政府的广泛关注,试图寻找治病的良方,由此在三四十年代形成了本世纪中国三农问题研究的第一次高潮,2019/8/9,孟宏斌,5,1. 国外力量的研究介入,这种研究可分为两类,(1)学术性研究。主要是当时一些在大学任教的西方学者,运用西方社会学理论对中国乡村进行的学理研究。,(2)政策性研究。主要是为本国制定政策提供依据。,2019/8/9,孟宏斌,6,广东潮州凤凰村调查,时间:1918-1919年,由上海沪江大学社会学教授D.H.库尔普指导的广东潮州凤凰村调查。内容:涉及地势、人、卫生、种族、经济、治理、风俗、 社团、教育、美术、

3、娱乐、宗教等方面,是一次较完整、系统的农村社会调查。结果:1925年用英文在美国出版,书名为华南农村生活(Country Life in South China ),2019/8/9,孟宏斌,7,7省17县五年调查,19201925年,卜凯(金陵大学农科教授)对中国7省17县2866个农场进行为期5年的详细调查。 1933 年他出版了中国农家经济一书。,他通过调查发现中国贫困在于农场面积的零细,生产力的薄弱,总根源是人口过剩,人口过密。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是实行人口节制。,2019/8/9,孟宏斌,8,日本人的华北调查,时间:1939-1943年间,日本南满铁路株式会社的研究人员对华北村庄的调查

4、研究目的:“弄清楚中国的社会概况以便改造它的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并为日本贯彻中国政策制定一个范围广泛的计划”调查内容:村落概况、家庭成员、土地所有权、租用制度、土地买卖、商品交换、农村借贷、水利、税收和县行政研究结果:在20世纪50年代以中国农村惯行调查(6卷)为题出版 目前在日本及美国的大学里保存的满铁调查报告和文章有10514种之多。,2019/8/9,孟宏斌,9,2. 国内的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1)政治研究。出于救国救民的政治需要而研究三农问题,其中以毛泽东和梁漱溟为代表。,(2)学术研究。从学术上研究中国三农问题并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思路,其中以费孝通为代表 。,2019

5、/8/9,孟宏斌,10,(1)政治研究派毛泽东和梁漱溟为代表,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探索为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毛泽东十分重视实地调查,如20年代对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30年代江西的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40年代主持的陕西省农村调查等等。这些调查不仅为制定农村政策提供了直接依据,而且在调查方法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2)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道路”梁漱溟之所以提出“乡村建设”,而不赞成共产党的农民革命,是基于其对中国国情的独特理解。,2019/8/9,孟宏斌,11,毛泽东的社会调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6年3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中国红色政权为

6、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兴国调查等(1930年)但晚年少了。“我这个人就是官大了,从前在江西那样的调查研究,现在做的少了。”,2019/8/9,孟宏斌,12,第一阶段,主要是游学形式1917年7-8月,他和同学萧子升以步行的方式漫游了湖南长沙、宁乡、益阳、元江、安乡等五县农村,沿途了解农村的许多风土人情,与各阶层人士的交谈,加深了他对于中国乡村社会的认识。,毛泽东社会调查三阶段,1918年春,毛又与蔡和森沿着洞庭湖南岸和东岸的农村调查,了解当地的情况,2019/8/9,孟宏斌,13,1927年党内出现了对农民运动责难的言论,毛泽东依旧相信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 他于1927年1

7、-2月间,在湘潭、湘乡等五县作了长达32天的调查,这次调查奠定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两篇重要文献的资料基础。以后毛泽东又作了许多的乡村调查,比较著名的有寻乌报告、长岗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等。,第二阶段,是毛泽东乡村调查理论的形成期,2019/8/9,孟宏斌,14,第三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乡村调查,比较重要的有二次: a. 50年代农业合作化时期,多次到农村考察,写成了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b. 1961年1月,毛泽东直接组织和领导三个调查组,分赴广东、湖南、浙江开展农村调查。3月在毛泽东的主持下,中央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1960年前后的大跃进

8、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中国农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毛泽东逐渐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2019/8/9,孟宏斌,15,梁漱溟(1893-1988),梁漱溟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浸染,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使梁漱溟洞识到,西化道路不可能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梁漱溟提出“乡村建设”,而不赞成共产党的农民革命。 乡村建设是中华文明复兴的起点和基础 解决乡村问题进而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出路是通过乡村建设复兴中华文明,2019/8/9,孟宏斌,16,梁漱溟(1893-1988)乡村建设理论,乡村建设主要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三方面,而首要任务是要进行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有两条途径:“技

9、术改进”和“经济的改进”,就必须举办各项合作社,在国民党地方派的支持下,先是举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培养有志于乡村建设的知识精英,后又于1931年到山东省邹平从事社会实验梁漱溟希望造就乡村领导精英、推动乡村建设运动,最终流于空想,2019/8/9,孟宏斌,17,(2)学院研究派-以费孝通为代表,20世纪上半期,一些学者从纯学术上研究中国三农问题,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并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思路。在梁漱溟探索同时,一些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也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对中国农村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批判了梁漱溟等人的观点。,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翰笙、薛暮桥、千家驹、孙治方等人,他们的文章主要发表在中国农村杂志上,因

10、此又被称为“中国农村派”。他们认为梁漱溟等人看到了农村问题,但未找到问题的根源,因此不可能有医治问题的良方。,2019/8/9,孟宏斌,18,杨开道(18991981),中国社会学家,号导之,1899年6月7日生于湖南新化。1920年2月进入沪江大学预科部学习,同年9月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农科1924年6月大学毕业,8月赴美留学,先后在艾奥瓦农工学院和密歇根农业大学学习农村社会学,分别于1925年和1927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27年 4月回国后,先后任大夏大学、复旦大学、中央大学农学院社会学教授,燕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兼系主任、法学院院长,2019/8/9,孟宏斌,19,杨开道,1928年组织燕

11、大社会学系学生到清河镇调查,并于1930年在清河镇建立实验区。同年组织发起成立中国社会学社。1948年初任上海商学院教授和合作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武汉大学农学院院长、华中农学院筹委会主任和院长、中国科学院湖北分院筹委会副主任、湖北省图书馆馆长和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农村社会学(1929)、社会研究法(1930)、社会学研究法(1930)、社会学大纲(1931)、农场管理学(1933)、农场管理(1933)、农业教育(1934)、农村问题(1937)、中国乡约制度(1937)、农村社会(1948)等,2019/8/9,孟宏斌,20,杨开道:农村生活不发达原因及改善办法,原因(5条)教

12、育不良经济困难工作太忙农民没有组织没有社会生活, 只有家庭生活,办法(11条) 提高农民知识 改良农事 注意农村经济 便利交通 扩大农村范围,提倡农民组织 培养农村领袖 提倡社会服务 生活社会化 游戏生活的提倡 生活艺术化,2019/8/9,孟宏斌,21,晏阳初 (1890-1990),晏阳初,1890年生于中国四川巴中,后留学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1943年,在美国纽约“哥白尼逝世四百周年纪念”大会上,被国际学术界选为“世界上为社会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十大伟人”之一。 晏阳初也是获此殊荣的惟一一位亚洲人 与之共享殊荣的,有爱因斯坦、莱特兄弟、杜威博士等。,2019/8/9,孟宏斌,22,晏

13、阳初“平民教育运动”,19261936年率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简称“平教会”)在河北定县搞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运动实验,2019/8/9,孟宏斌,23,晏阳初,晏阳初持教育救国的主张 曾以河北定县为“社会实验室”,治本固本,使学术与政治合流,“乡村建设”运动从此也广为人知提倡大学教育也走乡建之路 他认为,如果大学教育能够源源不断地为乡村建设培育人才,乡建运动才有可能发扬光大。而大学教育的基础之一就是发扬“国族精神”,2019/8/9,孟宏斌,24,晏阳初:乡村改造运动的十大信条,深入民间 与平民共同生活,向平民诚心学习 共同计划,共同工作 从他们所知开始,用他们已有改造 以表证来教学,从实

14、干来学习,不是装饰陈列,而是示范模范 不是零零碎碎,而是整个体系 不是枝枝节节,而是统盘筹划 不迁就社会,应改造社会 不是救济,而是发扬,2019/8/9,孟宏斌,25,李景汉(1895-1986),中国社会学家,1917年赴美留学,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获社会学硕士学位。1924年回国后任北京社会调查所干事。1926年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委员会社会调查部主任,兼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2019/8/9,孟宏斌,26,李景汉的社会调查,1928年应晏阳初之邀,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区调查部主任。 19351944年历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调查组主任

15、、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1944年赴美国国情普查局进修。1947年出席纽约国际人口会议。19491952年任辅仁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52年以后,历任北京财经学院、北京经济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1979年被聘为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 1984年被聘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顾问。,2019/8/9,孟宏斌,27,李景汉代表作,李景汉一生作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在定县的调查是中国知识分子运用西方社会学方法进行实地调查的典范之一,是中国首次以县为单位的系统调查。调查以翔实的资料,在国内外产生深远的影响主要代表作 北京人力车夫现状的调查、北京无产阶级的调查、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实地调查

16、方法、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北京郊区乡村家庭生活调查札记等,2019/8/9,孟宏斌,28,陈翰笙(18972004),陈翰笙,江苏无锡人。早年留学美国、德国,1921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24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24年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任教期间,经李大钊介绍参加革命,1925年已是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李大钊被捕后被迫出走苏联。1928年回国后,曾在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担任领导工作。1933年发起成立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次年该会成立后任理事长,2019/8/9,孟宏斌,29,陈翰笙主持的调查,他先在城市中做了上海日本纱厂包身工制的调查, 1929年回故乡无锡, 组织了

17、一批进步青年先后在河北保定、河南许昌、山东潍县、安徽二十里堡和广东的24个县, 进行了周密细致的经济调查, 掌握了大量的中国农村经济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在南京主持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組 1929年7月-1930年8月对无锡、保定和广东调查,写了中国的地主与农民( 1930)工业资本和中国农民(1939),2019/8/9,孟宏斌,30,陈翰笙主持的调查,是较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系统调查研究中国经济现状和进行理论分析的学者之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按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等进行分类统计, 详细地剖析了中国农村的土地租佃、雇佣和借贷关系, 以及各类农户的生产生活状况,大量的调查材料

18、表明, 当时的中国, 是个落后的农业国, 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0%。 因此, 农村的经济问题是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2019/8/9,孟宏斌,31,陈翰笙主持的调查,大量的事实证明, 在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下, 农村经济受到帝国主义和农村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 更面临着破产的危胁结论是中国社会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社会, 纯粹的封建主义已经过去, 纯粹的资本主义尚未形成, 正在转变时期的社会前资本主义社会陈翰笙明确指出, 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要解决中国的问题, 必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进行土地革命是解决农村问题唯一正确的道路,2019/8/9,孟宏斌,32,吴文藻(1901-1985),吴

19、文藻,江苏江阴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 1917年考入清华学堂,1923年赴美国留学,进入达特默斯学院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后又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并荣获了校方颁发的“最近十年内最优秀的外国留学生”奖状。,2019/8/9,孟宏斌,33,吴文藻,吴文藻广泛介绍西方社会思想和人类学的各种流派,力求把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结合起来提倡社区研究,强调实地调查和坚持社会学和民族学中国化等方面的业绩更为突出具有远见,注重培养人才。中国当代知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林耀华、李安宅、瞿同祖等,均出其门下,得到悉心教诲,2019/8/9,孟宏斌,34,费孝通(19

20、102005),1910年生于江苏吴江,早年师从社会学家吴文藻,俄裔人类学家史禄国。 1936年出国留学前,费孝通在家乡江苏吴江开弦弓村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细致调查。1936年,费孝通负笈英伦,师从人类学泰斗马林诺夫斯基。此后,在其导师人类学功能派大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写出了题为中国农民的生活长江流域农村生活的实地调查的博士论文。,他的博士论文中国农民的生活以及后来的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差序格局”理论使他赢得了国际声誉。曾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和英国皇家人类学会赫胥黎奖章,2019/8/9,孟宏斌,35,费孝通-学院研究派的经典代表,江村经济被公认为是我国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

21、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江村: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江村经济的著作 不仅从社会学角度深入细致地描述了中国一个村庄的农民生活, 而且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观点:以恢复中国农村企业,增加农民收入,来解决中国的农村和土地问题。,2019/8/9,孟宏斌,36,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1939) 内地农村 (1946) 乡土中国 (1948) 乡土重建 (1948) 生育制度 (1947) 小城镇四记 (1985) 费孝通社会学论文集 (1985) 行行重行行 (1989) 另有大量论文,代表作,2019/8/9,孟宏斌,37,费孝通主要观点,中国乡村经济是工农混合的乡土经济 乡土和农民社会是他对中国社会的基本

22、认识 差序格局 小城镇构架城乡关系的桥梁 发展模式与区域发展是其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2019/8/9,孟宏斌,38,乡土中国主要观点摘录,1. 乡土本色土地属固定物 世代聚村而居 对外 孤立隔膜 乡土社会对内 熟悉团结2. 农民“愚”的解释: 智力低下:“笨”是经验缺乏并非自身资质差缘故,2019/8/9,孟宏斌,39,乡土中国主要观点摘录,3. 不用文字空间格局 “面对面的文盲社会”,熟人社会直接会意时间格局世代间生活格局大体相当,语言传递世代经验,不需文字。,2019/8/9,孟宏斌,40,乡土中国主要观点摘录,4. 差序格局如同石子投入水中一般,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愈推愈远,愈推愈

23、薄”究竟波纹能推多远并非完全整齐划一,通常波纹“范围的大小也要依靠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亲属关系 地缘关系,2019/8/9,孟宏斌,41,(二)5070年代:国内研究停滞与国外研究进展,国内研究停滞国外研究深入,2019/8/9,孟宏斌,42,国内研究停滞,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50年代初的土地改革之后,迅速转入农村集体化。农业集体化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增加生产,解决日益增多的人口吃饭问题;二是为工业化提供积累;三是实现大体均等,避免两极分化。,2019/8/9,孟宏斌,43,国内研究停滞,从此一直到70年代末,对中国三农问题认识的主线是围绕农业集体化展开的,并由此上升到意

24、识形态的重大分歧和争论。由于这一时期三农问题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除了农民革命和农民战争的主题外,到1979年前,在中国境内有关中国三农问题的研究基本停顿下来。,2019/8/9,孟宏斌,44,国外研究影响较大,绝大多数西方学者对中国乡村的研究都或多或少到中国乡村进行过实地考察,有的在乡村一个社区驻住和生活相当长时间,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乡村问题进行研究。,(1)1956年,葛迪斯来到费孝通所描写过的“江村”,并撰写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生活,对革命前后开弦弓村的社会变化进行了描述、比较与分析。(2 )1959年,旅美华人杨庆堃根据自己50年代初在广州郊区鹭江村的调查,写成出版共产主

25、义过渡初期的一个中国农村。,2019/8/9,孟宏斌,45,国外研究影响较大,(3 ) 1966年,威廉韩丁出版了他以40年代革命根据地的调查为基础的翻身: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纪实80年代初,威廉韩丁又根据他对人民公社时陕西长弓村(晋东南张庄)的再次调查,出版了深翻:一个中国农村的继续革命。,2019/8/9,孟宏斌,46,国外研究影响较大,(4)50-70年代,柯鲁克夫妇出版了关于太行山区十里店的三部著作,即 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1959),讲述了十里店从1937年至1947年所经历的土地改革过程; 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以日记体的方式记录了柯鲁克夫妇于1948年月到月在十里

26、店目睹的土地改革复查、整党和民主选举过程; 阳邑公社的头几年,讲述了19581960年在十里店地区所展开的公社化运动。,2019/8/9,孟宏斌,47,国外研究影响较大,(5)19751978年, 美国汉学家陈佩华(Anti Chan)、Jonahan Unger和Richard Madsen 对广东陈村的研究。 他们三人对26位流入香港的陈村知青和村民进行了223次深入访谈, 撰写了陈村:毛泽东时代一个中国农民社区的现代史(1984 )和一个中国村落的道德和权力(1984)。 两本书对陈村的社会权力结构和干部权力的道德基础等进行了深入分析,2019/8/9,孟宏斌,48,国外研究影响较大,(

27、6)爱德华弗里德曼(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政治系主任),从1978年5月开始对河北省五公村进行了长达10年的调查, 在10年中他先后12次到中国,对这个村及有关部门进行调查,与数百名干部和村民进行了长达数千小时的访谈和讨论。弗里德曼对我国建国后20年的社会变革及其影响和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2019/8/9,孟宏斌,49,(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改革开放和第二次研究高潮出现,背景内容人物,2019/8/9,孟宏斌,50,背景,首先,1978年开始发动的农村改革,揭开了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的帷幕。 2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和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

28、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包产到户,到乡镇企业,再到村民自治,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 同时,此前在农村中掩蔽和积累的各种问题、矛盾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也逐步显露,甚至激化,这些都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019/8/9,孟宏斌,51,背景,其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三农问题研究创造了宽松的意识形态环境。其三,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大量引入,为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广阔理论资源。在此情景下,在学术界和政府政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入,形成了本世纪第二次高潮。,2019/8/9,孟宏斌,52,内 容,80年代前期,主要是围绕

2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的农村经济研究。80年代中后期,主要是围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和人口流动及其所引起的社会变革而进行的农村社会研究。90年代,开始围绕村民自治兴起农村政治体制研究。,2019/8/9,孟宏斌,53,主要成果,林毅夫:制度、技术和中国农业发展陆学艺:改革中的农民问题陈吉元: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吴怀连:农村社会学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张厚安和徐勇: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2019/8/9,孟宏斌,54,黄宗智(Huang Phllip C.C.),美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毕业,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

30、矶分校历史系教授,中国研究中心创办主任(1986-1995年),近代中国季刊(Modern China)创办编辑(1975年至今),主要研究明清近代社会经济史、法律制度史主要著作有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民事审判与民事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的发展等,2019/8/9,孟宏斌,55,提出著名的“内卷化” (“过密化”)的概念在明清时期的中国(以江南最为典型),由于人口压力而导致资源紧张,只能依靠不断地增加生产要素来提高产量,这导致劳动密集化、劳动边际报酬递减、劳动生产率下降。但内卷并不意味着单位土地绝对产出的减少,因为农户可以通过采用内卷的运作方式即通过妇女、儿童、老

31、年劳动力及成年男子闲暇劳动力的更充分利用,来提高农场总产。由此得出了“没有发展的增长”(内卷型增长)的著名论断。,黄宗智,2019/8/9,孟宏斌,56,温铁军:教育农民,还是接受农民教育,温铁军,男,祖籍河北昌黎,1951年5月出生于北京。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兼职担任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理事长兼院长,2019/8/9,孟宏斌,57,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2000),1949年生,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8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教于上海市城建学院,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2019/8/9,孟宏斌,58,中国农村问题的复杂,从经济层面上看,一是“人多地少”。

32、这一最显著的中国国情就集中体现在农村,中国农村中农业人口之众,是举世无双的。二是如何实现粮食中长期的供需平衡,三是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政治层面上看,中国农村如何实现从“为民作主”过渡到真正的民主,从村民变为公民,从等级依附转变为平等合作协商,这仍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任务。,2019/8/9,孟宏斌,59,中国农村问题的复杂,从文化层面上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农村根深蒂固,至今在相当大一部分的农村社区仍然生生不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从社会层面上看,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也是世所罕见的,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差别很大,彼此长期共存。,2019/8/9,孟宏斌,60,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

33、2003年第6期当代杂志,发表了安徽作家陈桂棣、春桃夫妇耗时3年完成的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这篇报告文学一面世,即引起巨大反响。本书于2006年在柏林获得世界报告文学尤利西斯奖一等奖,其德文版在德国出版后引起了巨大反响。,2019/8/9,孟宏斌,61,中国农民调查,全书用文学方式记述了农村税费改革的起因与推行的全过程,展现了农村税费改革的艰难曲折过程。内容多是“禁区”和第一次披露的幕后新闻,特别是披露了曾惊动中央的几起重大涉农案件,所涉及的人物上至中央领导、省市地方大员,下至农村基层干部、广大农民,绝大多数都点出了真名实姓。,2019/8/9,孟宏斌,62,中国农民调查,第一章 殉道者 第二

34、章 恶人治村 第三章 抗税案始末 第四章 漫漫上访路 第五章 古老而沉重的话题 第六章 天平是怎样倾斜的 第七章 达标,形象工程和其它,第八章 弄虚作假之种种 第九章 寻找出路 第十章 天降大任 第十一章 破题 第十二章 敢问路在何方 跋:并非尾声 大幕正在拉开,2019/8/9,孟宏斌,63,开篇讲个涉农大案:利辛县路营村农民丁作明带头向县委反映村干部乱收提留款、农民负担过重等问题,被村干部及乡领导记恨,在派出所被活活打死。固镇县小张庄村干部横征暴敛,村民上访要求清算村财务账目,刑期未满就当上村干部的村委会副主任竟然带着儿子,在众目睽睽下向村民清账小组的代表大开杀戒,造成四死一伤。,2019

35、/8/9,孟宏斌,64,个涉农大案临泉县王营村党员王俊彬等人向上级组织反映村干部乱摊牌、乱集资、乱罚款,结果整个村庄遭到执法部门镇压,1000多名村民逃到邻省,王俊彬被开除党籍,被公安部门作为犯罪分子通缉追捕,最后惊动中央,蒙冤的农民最终讨回公道。,2019/8/9,孟宏斌,65,中国农民调查两作者被诉案开庭2004-08-09 14:46 发表于:记者的家 原告为:原安徽临泉县县委书记,现任阜阳市政协副主席的张西德! 香港明报报道说,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之所以受理此案,是因为考虑到张西德本人是阜阳市重要官员,另外他的儿子在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担任法官。 8月2号法庭就案情举行证据交换的时候,拒绝

36、媒体采访,民众旁听。 法律专家说,这明显违背了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开举证,质证”的原则。,2019/8/9,孟宏斌,66,二、 30年农村改革实践历程,(一) 1978-1988年,是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二) 1988-1998年,是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停滞阶段”,出现了“三农综合症”。,(三) 1998年10月至今,是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2019/8/9,孟宏斌,67,第一阶段,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特别是从1982-1986年的一号文件表明,农村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就是 (1)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物质利益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调整国家

37、、集体和农民个人的分配关系,再造农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使亿万农户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2)必须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民主权利 通过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和“村民自治”制度,再造基层社会的民主权威,使广大农民群众当家作主。,2019/8/9,孟宏斌,68,第一阶段,正如有的学者所提出的,“80年代农村发展的实质是把农业的三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留在农村内部转化了,当时叫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这样就形成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又拉动了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使整个国家出现了内需拉动型的增长。这是8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黄金时期” 。,2019/8/9,孟宏斌,69,198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

38、创纪录的40730.5万吨,比1978年增长33.65% 棉花总产量达到625.8万吨,比1978年增长1.89倍油料总产量达到1191万吨,比1978年增长1.28倍 糖料总产量达到4780万吨,比1978年增长1.01倍,农业丰收,2019/8/9,孟宏斌,70,1984年,中国水果总产量达到984.5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33.27%猪牛羊肉总产量达到1540.6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78.04%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从2.5亿下降到1.3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农业丰收,2019/8/9,孟宏斌,71,财产关系重构,1978年全国人民公社三级核算单位共拥有集体财产总额14335

39、亿元,其中地产12665亿元(按当时0.97公顷计,每公顷仅值13101.75元、固定资产1614亿元(其中社队企业固定资产230亿元)、集体存款和公共存粮折款55.67亿元, 84年大队、生产队两级全部分到农民手中,公社一级转化为乡镇所有,是后来发展乡镇企业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启动资本,2019/8/9,孟宏斌,72,农民家庭财产,1978年,农民户均不超过500元的住房,32.09元的货币存量,不超过30公斤的余粮,以及少量简单农具1984年,农户户均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580元,到兼业化普遍发展的1985年增加到了792.53元,2019/8/9,孟宏斌,73,第二阶段,中国整个改革的

40、重心已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国务院机构改革,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步子明显放慢了。 尽管党中央、国务院就如何搞活农村金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增加农业投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这些改革几乎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2019/8/9,孟宏斌,74,第二阶段,所以,从1997年开始,全国农民收入增长出现了连续4年的下滑趋势(1997年至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分别为4.6%、4.3%、3.8%、2.1%), 而从1985年到200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也由1:1.9上升到1:3.1,成为当今世界贫富差距最大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41、 由此直接推动中国政府不得不作出了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决策彻底废除农业税!,2019/8/9,孟宏斌,75,第二阶段,我国在这一时期的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最值得关注的是三件事。其一,是从1987年11月由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通过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到1998年11月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亿万农民实行自治,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这在我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从来没有过的” 。,2019/8/9,孟宏斌,76,第二阶段,其二,是从1986年到1992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23个省份确定了290个县级单位进行县

42、乡机构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尤其是像山东莱芜、诸城、河南新郑、山西隰县、湖南华容、内蒙古卓资、福建石狮、四川邛崃、广东顺德、甘肃定西等地初步摸索出了一套“小机构、大服务”的宝贵经验,2019/8/9,孟宏斌,77,第二阶段,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同志作出表态:即“在适当的时候,中央编制委员会将根据中央和国务院批准的机构改革方案,对县级机构改革做出全面的部署”。但是,这场自下而上发起的县乡机构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没过多久就销声匿迹了。,2019/8/9,孟宏斌,78,第二阶段,其三,是从1986年到1996年,各地农村掀起了一股“撤乡并镇、并村”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风暴,使全国的乡镇建制一下子由911

43、38个减少到43112个,行政村数量也由94万多个迅速减少到74万个,村干部总人数则由455.9万人减少到259.2万人。“如此大规模的乡镇精简并没有产生激烈的社会震荡,乡镇改革可与包产到户、乡镇企业一起并称为农村改革的三大奇迹”。,2019/8/9,孟宏斌,79,抓好“粮袋子”和“菜篮子”,1994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9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尤其是抓好粮棉油生产和“菜篮子”工程,争取94年农业有个好收成。199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省一级政府要把当地粮食供求平衡的责任担负起来,落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2019

44、/8/9,孟宏斌,80,第三阶段,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从现在起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 这标志着全党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了,但直到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形势仍然处于一种“走下坡路”的被动状态。,2019/8/9,孟宏斌,81,第三阶段,究其根源就在于,我国未能从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全局通盘考虑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更没有制定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总体规划”。因此,决不能就农业谈农业,而必须考虑整个农村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乡关系、城乡

45、一体化的问题。总之,要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重新认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2019/8/9,孟宏斌,82,第三阶段,从2002年10月召开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近30年来的农村改革和发展快速推进的阶段,迎来了“第二个黄金时期”。推进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重大调整。从2003年开始到2005年年底,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取消了农业税和“三提五统”,每年可为农民减轻负担1200多亿元.,2019/8/9,孟宏斌,83,第三阶段,从2004年开始,国家对农民实行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又使9亿农民直接得到了中央财政

46、的有效支持;中央财政和省级地方财政不仅承担了农村义务教育和乡村基层组织的全部经费支出,而且还为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乡村道路改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了资金支持。 “近两年农村形势比较好,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群众高兴”。,2019/8/9,孟宏斌,84,增加农民收入 保持农村稳定,1998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突出抓好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稳定这两件关系全局的大事。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发生着新的阶段性变化。主要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要抓住这个机遇,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切实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2019/8/9

47、,孟宏斌,85,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200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200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推进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阶段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抓紧抓好。 同时指出实行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农业、保护农民积极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继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农村的又一项重大改革。,2019/8/9,孟宏斌,86,多予,少取,放活,200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

48、时期,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会议强调,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总的指导思想是“多予,少取,放活”。,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19/8/9,孟宏斌,87,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2004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但在工业化达到

49、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研究了“十一五“期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绝不单纯是搞新村建设,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行。,2019/8/9,孟宏斌,88,积极发展现代农业,200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讨论稿)。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