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生活需要法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生活离不开法律,懂得治理国家需要法律。2能力目标: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和分析有关案例,培养学生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技能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生活离不开法律;树立法制观念,做自 觉守法、护法的好公民。【教学重点】生活离不开法律。【教学难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为什么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法律就在我们_。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_,而且需要_来调整。每一部法律都是应_而制定和颁布,
2、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 _。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_,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二、法治的脚步1.习惯与法律(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_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_遵守。(2)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_法律。2.法律的含义法律是_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_,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_。3.法治的含义法治就是依法对_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_,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2要服从
3、法律,_ _,依法办事。4.法治的意义(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_。(2)法治助推_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_。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体系,建设社会主义 国家。二、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一、选择题1.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这一浅显的说法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 B.法律来源于生活 C.生活离不开法律 D.法律能解决矛盾和纠纷2.在社会生活中,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 凡事都必须通过法律才能解决 法律渗透到
4、社会的方方面面 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权利,也明确规定了公 民必须履行的义务A. B. C. D.3.现代国家用法治替代绵延千年的人治。下列对法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法治就是从根本上否定人治 B.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C.法治要求国家的所有问题都必须靠法律来解决D.法 治就是要确立法律的权威,形成人人守法护法的风尚4.下列做法与法治要求不相符的是( )A.依法惩 治 制假售假的行为 B.张某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C.两名身穿便衣的民警未亮明身份即进入李某家搜查D.王某在网上传播谣言造成恶劣 影响,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 实现_的必由之路(
5、 )政治清明 社会公平 民心稳定 国家长治久安A. B. C. D.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我国要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B.实现中国梦,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3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7.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漫画中主旨的是( )A.罚款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B.坚持依法治国不符合当前社会实际C.坚持依法治国的道路漫长而艰巨D.我国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8面对社会生活中重霾频袭、跨界污染、源头告急等一系列环保难题,我国新环保法历经
6、四次审议,从立法宗旨到具体条文,都体现出我国依法治污,保障民生的民意。新环保法将每年的 6 月 5 日定为环境日,规定公民应当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 保义务,还确保了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新 环保法加大惩治力度,对违法 排放污染物等行为“按日计罚” 。(1)阅读材料,结合本课所学有关知识, 谈谈上述材料给了你哪些启示。(2)生活中,你准备怎样践行新环保法,为建设法治中国做贡献?第 1 课时1-5 CCCCD 6-7 CC8(1)生活需要法律。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 存和发展的空间。法律是用来管理社会的工具,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新环保法的实施体现了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对环境问题进行治理。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是实现政治清明 、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 治久安的必由之路。(2)示例:正确行使新环保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积极履 行新环保法规定的各项义务;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