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7 页商城县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班级_ 座号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重庆市第八中学 2017 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下列反应中,反应类型与其他反应不同的是( )A乙烯水化法制乙醇 B苯制备硝基苯C实验室制乙酸乙酯 D油脂的皂化反应2 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简易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含 C、H、O、N 四种元素。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式为 C3 H7O2N B能发生取代反应C能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不能跟 NaOH 溶液反应3 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0.1mol/L NaHCO
2、3 溶液与 0.1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 )c(CO 32 )c(HCO 3 )c(OH )BC 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 不变c(CH3COO )c(CH3COOH)c(OH )C室温下,pH=2 的盐酸与 pH=12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 )+c (H )c(NH 4 )c(OH )D0.1mol/L CH 3COOH 溶液与 0.1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OH )c( H )+c(CH 3COOH)4 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反应原理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都可以用来鉴别乙
3、苯和苯乙烯 B乙苯、苯乙烯均能发生取代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C乙苯的一氯取代产物有共有 5 种D乙苯和苯乙烯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最多均为 75 将淀粉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完全反应后,取袋内液体分第 2 页,共 7 页别与碘水、新制 Cu(OH) 2(加热)和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分别是A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 B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C无现象、红色沉淀、无现象 D无现象、变黑色、显黄色6 已知常温下 0.1 mol/L NaHSO3 溶液 pH7,将 10 mL 0.1 mol/L Ba(OH ) 2 溶液缓慢滴加到 10 mL 0.1 mol
4、/L NaHSO3 溶液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 0.1 mol/L NaHSO3 溶液中 HSO 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B当加入的 Ba(OH) 2 溶液体积小于 5 mL 时,溶液中的反应为:2HSO Ba 2+ 2OH BaSO32H 2OSO 3 3C滴加过程中,溶液中白色沉淀不断增加D当加入 Ba(OH) 2 溶液体积为 7.5 mL 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 +) c(SO ) c(OH ) c(H +)3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无论乙烯的加成,还是乙烯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都与分子内含有碳碳双键有关B无论使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还是酸性 KMnO4 溶液都
5、可以鉴别乙烯和乙烷C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相同D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的化学性质活泼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反应 H2(g)Cl 2(g)=2HCl (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 H 不同B可逆反应的 H 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C甲烷的燃烧热 H890 kJmol1 ,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2O 2(g)=CO 2(g)2H 2O(g) H890 kJmol 1D在稀溶液中:H (aq ) OH (aq )= H2O(l) H573 kJmol1 ,若将含 0.5 molH2SO4 的浓硫酸与含 1 mol NaOH 的
6、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为 57.3 kJ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的沸点低于丙烷B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CH 2=C(CH 3) 2 的名称是 2-甲基-2-丙烯D对二甲苯的核磁共振氢谱有 2 个吸收峰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甲酸共有 4 种同分异构体(含苯环且包括苯甲酸)B相同条件下的沸点:乙二醇乙醇乙烷甲烷CCH 3COOCH3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 2 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第 3 页,共 7 页D两种不同的氨基酸在缩聚反应时可生成不少于 4 种的聚合物11已知乙炔(C 2H2)、苯(C 6H6)、乙醛(C 2H4O)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则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7、为A60% B91% C 84% D42%12用硫酸铜晶体配制 480mL 浓度为 0.5mol/L 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 60.0g 硫酸铜晶体B如果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对配制结果没有影响,因为没有使用游码C如果定容时俯视所配溶液浓度会偏高D在转移溶液后,可以不用洗涤玻璃棒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 2 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任何酸BSiO 2 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它在常温下不与 NaOH 溶液反应C因高温时 SiO2 与 Na2CO3 反应放出 CO2,所以 H2SiO3 酸性比 H2CO3 强DCO 2 通入水玻璃中可得硅酸14【2017
8、届河北省八所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将 10 mL 某气态的烃,在 60 mLO2 里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体积为 45mL 的混合气体,则该烃可能为( )A甲烷 B乙烷 C丙烷 D丁烯15下列陈述、陈述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 陈述 陈述A NaHCO3 溶于水能电离生成 Na+和 HCO3- NaHCO3 是电解质B Al2O3 既可溶于盐酸,又能溶于烧碱溶液 Al2O3 可用作耐火材料C 铁比铝更易被腐蚀 铝比铁活泼D 铝的最外层电子较钠多 钠的金属性强于铝16中科大陈乾旺教授等人发明 RTX 合成金刚石的新方法,化学原理为: 2 23Na+O()+()NaCO 一 定 条 件
9、 金 刚 石 石 墨(未配平) 该方法比 1955 年人工首次制得金刚石的旧方法容易得多。10180C .2Pa() 石 墨 金 刚 石。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反应 中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B新方法利用的是物理变化,旧方法利用的是化学变化C在反应中每生成 12g 金刚石需要消耗 23g 金属钠D反应 和反应 中所得的金刚石都是还原产物第 4 页,共 7 页17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验证 RX 为碘代烷,把 RX 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待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B检验苯中是否混有苯酚:在样品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振荡,看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C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混合气体
10、与 H2 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变为乙烷D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 170,将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可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乙烯1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对其化学性质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A能被银氨溶液氧化B能使 KMnO4 酸性溶液褪色C1mol 该有机物只能与 1mol Br2 发生加成反应D1mol 该有机物只能与 1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19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时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时放出气体的一组是AFe 3 、Cl 、Na 、NO 3 BOH 、Ba 2 、NO 3 、K CNa 、SO 42 、Cu 2 、Cl DHCO 3 、Cl 、Na 、Ca 220将 16.8 g 铁和 0.3 mol Br2 充分反应,加水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 a mol Cl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 a=01 时,发生的反应为 :2Fe2+Cl2=2Fe3+2Cl-B当 a=045 时,发生的反应为: 2Fe2+4Br-+3Cl2=2Fe3+2Br2+6Cl-C若溶液中 Br-有一半被氧化时,c(Fe 3+):c(Br -):c( Cl-)=l:1:3D当 0(1)(3)23(1)A (2)C (3)B A (4)A、B24H +OH-=H2O、CO 32-+H+=HCO3- 224 NaOH、Na 2CO3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