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8 页广安区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班级_ 座号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联苯的结构简式: ,下列有关联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 6 个碳碳双键B它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容易被强氧化剂氧化C联苯的一硝基取代产物的 3 种D它和蒽( )同属于芳香烃,两者互为同系物2 某温度下反应 的平衡常数 ,现向此温度下的真空容器中充入、 及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反应正好达平衡B.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 反应向某方向进行一段时间后D. 反应向某方向进行一段时间后3 CO2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乙烯:2CO 2(g) + 6H2(g
2、) C2H4(g) + 4H2O(g)。0.1MPa 时,按 n(CO 2)n(H 2)=1 3 投料,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的关系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 0B曲线 b 代表 H2OCN 点和 M 点所处的状态 c(H 2)不一样 D其它条件不变,T 1、0.2MPa 下反应达平衡时 c(H 2)比 M 点大4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1 的 NaHSO4溶液: c(H +)=c(SO 42-)十 c(OH -)B含有 AgCl 和 AgI 固体的悬浊液: c(Ag +)c(C1 -)=c(I -)第 2 页,共 8 页CCO 2的水溶液:
3、 c(H +)c(HCO 3-)=2c(CO 32-)D含等物质的量的 NaHC2O4和 Na2C2O4的溶液:3c (Na +)=2c(HC 2O4-)+ c(C 2O42-)+c(H 2C2O4)5 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常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知道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A金属镁失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则金属钠失火也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B碳酸钠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钠的大,所以碳酸钙的溶解度也比碳酸氢钙的大C铁可以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所以钠也可以置换出氯化铜溶液中的铜D铁制器皿在潮湿的空气中迅速生锈,所以家庭用的铝制品也要经过
4、防腐蚀处理6 分类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A. 电解质:明矾、一水合氨、硫酸钡B. 酸性氧化物: 、 、 、C. 混合物:铝热剂、矿泉水、水玻璃、漂白粉D. 同素异形体: 、 、金刚石7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焊接铁轨: 2Fe + Al2O3 2Al + Fe2O3B工业固氮: N2 + 3H2 2NH3 C用纯碱除油污:CO 32-+H2O HCO3-+ OH- D用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检验 Cl2:Cl 2 + 2I- 2Cl-+I28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
5、应速率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 同温同压下,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 不同9 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B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10五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及产物略去),其中 Q、M、N 含有某种相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高温、高压高温催化剂第 3 页,共 8 页A若 Q 为 N2,则 X 可能为氢
6、气 B若 Q 为 A1(OH) 3,则 Y 可能为稀硫酸C若 Q 为 Fe,则 Y 可能为稀硝酸 D若 Q 为 NaHCO3,则 X 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11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种类的是A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 B二氧化硫通入石灰水中C硫酸中加入锌粉 D铁在硫蒸气中燃烧12由铁、锌、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 10g,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铁 B锌 C铝 D镁13已知在 和 条件下, 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B. ;C. ;D. ;14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
7、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向 a 试管中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B可将饱和碳酸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C试管 b 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D实验时加热试管 a 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 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任何酸BSiO 2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它在常温下不与 NaOH 溶液反应第 4 页,共 8 页C因高温时 SiO2与 Na2CO3反应放出 CO2,所以 H2SiO3酸性比 H2CO3强DCO 2通入水玻璃中可得硅酸16分子式为 C7H14O
8、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且生成的醇没有相同的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酸和醇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A12 种 B16 种 C24 种 D28 种17化合物 A 经李比希法和质谱法分析得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36,分子式为 C8H8O2。A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 个峰且面积之比为 1223,A 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关于 A 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 A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消耗 2 mol NaOHBA 在一定条件下可与 4 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C符合题中 A 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只有 1 种
9、D与 A 属于同类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只有 2 种18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AHCl BCH 3COONa CFeCl 3 DNaCl19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实现直接转化的是( )AMgMgOMgCl 2Mg(OH) 2 BC uCuC l2Cu(NO 3) 2Cu(OH) 2CFeFe 3O4Fe(OH) 3Fe 2O3 DNaN a2O2Na 2CO3NaCl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2 的 H2SO4与 pH1 的硝酸溶液中 c(H )之比为 110B0.2 molL 1 与 0.1 molL1 醋酸中 c(H )之比为 21C100 时,纯水的 pH6,显酸性D100 mL pH
10、3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锌反应后,所得 H2 的质量相等二、填空题21(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编号 第 5 页,共 8 页(2)试用表中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 (3)实验室中可观察到装置中 A 瓶的溶液褪色,C 瓶的溶液不褪色。B 瓶溶液的作用是 ; C 瓶溶液的作用是 。 (4)装置 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 。 (5)装置 中所盛的溶液是 ,可验证的产物是 。 22一氯甲烷也叫甲基氯,常温下是无色气体,密度为 0.9159 g/cm3,熔点为97.73,沸点
11、为24.2,18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280 毫升/毫升水,与乙醚、丙酮或苯互溶,能溶于乙醇。在实验室里可用如图装置制取一氯甲烷,制备装置的分液漏斗和烧瓶中分别盛有甲醇和浓盐酸。试填写下列空白:(1)制备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_。(2)装置 b 的作用是_。(3)已知,卤代烃能发生碱性水解,转化为醇,装置 e 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4)检验气体产物 CH3Cl 的方法是:在 e 的逸出口点燃 CH3Cl 气体,火焰呈蓝绿色(与其它烃燃烧现象有明显区别),CH 3Cl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5)实验结束后,d 中收集到的液体中含有_。23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开,写成两个“半
12、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还原反应式”。如 Fe+Cu2+=Fe2+Cu,可拆写为氧化反应式:Fe-2e =Fe2+,还原反应式:Cu 2+2e -=Cu。装置第 6 页,共 8 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将反应 Zn+2H+=Zn2+H2拆写为两个“半反应式”:氧化反应式:_,还原反应式:_。(2)将反应 2Fe3+Cu=2Fe2+Cu2+拆写为两个“半反应式”:氧化反应式:_,还原反应式:_。(3)已知某反应的两个“半反应式”为:氧化反应式 CH4+10OH-8e-= +7H2O,还原反应式3CO22H 2O+4e-=4OH-,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_ 。24化合物 X 是
13、一种香豆素衍生物,可以用作香料,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1)A 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_。(2)B 生成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G 的结构简式是_ 。(4)F 的结构简式是 。D 的分子式是 C7H8O,与 F 互为同系物。D 的结构简式是_。 (5)X 的分子式是 C13H14O2,X 与足量 NaOH 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是 _。(6)E 可以经多步反应合成 F,请写出一条可能的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_第 7 页,共 8 页广安区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14、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C A A B A C C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A B D C C C C A二、填空题21(1) C+2H2SO4(浓) 2SO2+CO2+2H2O(2 分)(2) (2 分)(3) 将 SO2全部氧化吸收(2 分) 验证产物中 SO2已被 B 瓶溶液全部氧化吸收(2 分)(4)无水 CuSO4(或变色硅胶) (5)澄清石灰水(2 分) CO 2(2 分)22CH 3OH+HCl CH3Cl+H2O 防止倒吸 NaOH+HCl=NaCl+H2O、NaOH+CH 3Cl CH3OH+NaCl 2CH3Cl+3O2 CO2+2H2O+2HCl 甲醇、盐酸、一氯甲烷23Zn-2e -=Zn2+ 2H+2e-=H2 Cu-2e-=Cu2+ 2Fe3+2e-=2Fe2+(或 Fe3+e-=Fe2+) CH4+2O2+2OH-= CO32 +3H2O24羧基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