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设计基础之,静,力,学,模,块,平面力系的平衡,引 言,力系平面内作用在物体上力的总称(力的集合),根据力的作用线是否共面可分为:,平面力系空间力系,根据力的作用线是否汇交可分为:,汇交力系平行力系任意力系,平衡力系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保持平衡的力系,平面力系的平衡,平面力系的平衡,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平面汇交力系,一级目录,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平面力系的平衡,平面汇交力系,过渡页,平面汇交力系1、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2、合力投影定理;3、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过渡页,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研究方法:几何法
2、,解析法。,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 汇交于一点的力系。,正文,LOGO,平面汇交力系,Fx=Fcosa ; Fy=Fsina = F cosb,说明:(1)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为代数量;(2)力的指向与坐标轴的正向一致时,力的投影为正值,否则为负。,正文,平面汇交力系,由图可看出,各分力在x 轴和在y轴投影的和分别为:,合力投影定理: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FRx,F2x,F1x,F3x,F4x,x,y,o,正文,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合力为零。,两个独立方程可求解两个未知量,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各力在两个
3、任选的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等于零。,正文,平面汇交力系,(3)合理选取坐标系,列平衡方程求解;,(4)对结果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讨论。,(1)选取研究对象;,(2)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图;,几点说明:,(1)投影轴常选择与未知力垂直,最好使每个方程中只有一个未知数;,(2)未知力的方向可以先假设,如果求出负值,说明与假设相 反。对于二力构件,一般先设为拉力,如果求出负值,说 明物体受压力。,解析法解题步骤:,正文,平面汇交力系,例题1 已知:P,a ,求:A、B处约束反力。,解: (1)取刚架为研究对象,(2)画受力图,解上述方程,得,(3)建立坐标系,列方程求解,P,正文,平面汇交力系,解:研究A
4、B杆 画出受力图 列平衡方程,例题2 已知 P=2kN 求Scd , Ra,正文,平面汇交力系,解平衡方程,由EB=BC=0.4m,,解得:,;,平面汇交力系,平面任意力系,过渡页,平面力偶系,平面力系的平衡,平面力偶系,过渡页,平面力偶系1、力矩的概念;2、合力矩定理;3、力偶和力偶矩;4、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平面力偶系,过渡页,平面力偶系,力矩:,是度量力对刚体转动效应的物理量。,扭矩扳手,正文,LOGO,平面力偶系,力臂,矩心, 平面内力对点之矩是代数量,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且与矩心位置有关。, 当F=0 或 h=0 时, =0。,说明:, 力对点之矩不因力的作用线移动而改变。, 互
5、成平衡的两个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为零。,正文,平面力偶系,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所 有各分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即:,正文,平面力偶系,解:用力对点的矩法,例题3 已知:如图 F、Q、l, 求: 和,应用合力矩定理,正文,平面力偶系,解:,例题4 已知:如图 F、R、r, , 求:,应用合力矩定理,正文,平面力偶系,解:,例题5 已知:如图 q、l, 求: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线位置。,正文,平面力偶系,解:,例题6 已知:如图 q、l, 求: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线位置。,注:三角型分布载荷的合力大小等于该三角型的面积,合力的作用线通过该三角形的几何中心。,正文,平面力偶
6、系,力 偶,力偶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平行力组成的力系。,力偶臂力偶的两力之间的垂直距离。,力偶的作用面力偶所在的平面。,正文,平面力偶系,力 偶 矩,力偶矩, 度量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力偶矩与力矩具有相同的性质。,力偶的三要素: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力偶的作用面。,正文,平面力偶系,平面力偶的性质,性质1:力偶中两个力在任意方向上的投影等于零,故力偶对物体不产生移动效应,性质2:力偶不能合成为一个力(没有合力),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力偶只能与力偶来平衡。力和力偶是两个基本力素。,正文,平面力偶系,平面力偶的性质,性质3:力偶对其所在平面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而与矩心 的
7、位置无关,因此力偶对刚体的效应用力偶矩度量。,由于O点是任取的,正文,平面力偶系,力偶的等效, 在同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力偶矩相 等,则两力偶彼此等效。,推论1:力偶对刚体的作用与力偶在其作用面内的位置无关;,推论2: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的转向不变,可以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而不改变力偶对刚体的作用。,M,M,力偶表示方法,正文,思考:,平面力偶系,力偶与力的异同,共同点:单位统一,符号规定统一。差异点:1.力矩随矩心位置不同而变化;力 偶矩对物体作用效果与矩心选取无关。 2.力偶矩可以完全描述一个力偶;力对点之矩不能完全描述一个力。,思考:1.如果某平面力系由多个力偶
8、和一个力组成,该力系一定不平衡。2.如果某平面力系由多个力和一个力偶组成,该力系一定不平衡。,正文,平面力偶系,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任意个力偶的情况,结论:平面力偶系合成结果还是一个力偶,其力偶矩为各力偶矩的代数和。,正文,平面力偶系,平面力偶系的平衡,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所有各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正文,平面力偶系,梁上除作用有力偶 M 外,还有反力FA,FB 。,解:以梁为研究对象。,因为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所以 FA=FB。,又 M = 0 即 M - FAd = 0所以 FA =FB = M / d,例题7 一简支梁作用一矩为M 的力偶,不计梁重,求二支座约束力。( AB= d
9、 ),正文,平面力偶系,因为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所以,力FA与FB构成一力偶,故FA= FB。列写平衡方程:,B,l,A,M =0,,解得,例题11 如图所示的工件上作用有三个力偶。已知三个力偶的矩分别为:M1=M2=10 N.m, M3=20 N.m;固定螺柱 A 和 B 的距离 l=200 mm 。求两个光滑螺柱所受的水平力。,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一级目录,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平面力系的平衡,平面任意力系,过渡页,平面任意力系1、力系的简化2、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平面任意力系,过渡页,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既不汇交为一点又不相互平行的
10、力系。,研究方法:,未知力系,已知力系,力系向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正文,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平面任意力系,1,力的平移定理,M=F. d=MB(F),定理:可以把作用于刚体上点A的力F平行移到任一点B,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这个附加力偶的矩等于原来的力F对新作用点B的矩。,正文,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平面任意力系,1,力的平移讨论,为什么钉子有时会折弯?,两圆盘运动形式是否一样?,单手攻丝,正文,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平面任意力系,1,平面一般力系向平面内一点简化,正文,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平面任意力系,1,平面一般力系向平面内一点简化,结论:平面任意力系向
11、作用面内任一点O简化,可得一个力和一个力偶,这个力等于该力系的主矢,作用线通过简化中心。这个力偶的矩等于力系对于点O的主矩。,正文,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平面任意力系,1,平面任意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汇交力系,合成,合成,FR=Fi,M=Mi,力线平移定理,正文,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为:,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力系的主矢 和主矩 MO 都等于零,2,正文,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2, 几点说明:,(1)三个方程只能求解三个未知量;,(2)二个投影坐标轴不一定互相垂直,只要不平行即可;,(3)投影坐标轴尽可能与多个未知力平行
12、或垂直;,(4)力矩方程中,矩心尽可能选多个未知力的交点。,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基本式,正文,例题12 已知:q, a , P=qa, M=Pa,求:A、B两点的支座反力?,解: 选AB梁为研究对象。, 画受力图, 列平衡方程,求未知量。,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2,正文,例题13 已知:Q=7.5kN, P=1.2kN , l=2.5m , a=2m , =30o , 求:BC杆拉力和铰A处的支座反力?,解:(1)选AB梁为研究对象。,(2)画受力图,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2,正文,(3)列平衡方程,求未知量。,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13、及应用,2,正文,(3)列平衡方程,求未知量。,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2,正文,(3)列平衡方程,求未知量。,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2,正文,二矩式,条件:x 轴不垂直于AB连线,三矩式,条件:A,B,C不在 同一直线上, 基本式(一矩式),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2,正文,任务实施:塔式起重机如图。机架重为W=200KN,作用线通过塔架的中心。最大起重量P=50KN,最大悬臂长为12m,轨道AB的间距为4m。平衡荷重Q=30KN,到机中心距离为6m。求:1、空载和满载时,轨道对机轮A、B的法向约束力;2、此起重机在空载和满载时会不会翻倒?,正文,解:选起重机为研究对象。,(1)要使起重机不翻倒,应使作用在起重机上的力系满足平衡条件。,满载时,为使起重机不绕点B翻倒,力系满足平衡方程 。在临界情况下,FA=0。求出的P3 值是所允许的最小值。,空载时,为使起重机不绕点A翻倒,力系满足平衡方程 。在临界情况下,FB=0。求出的P3 值是所允许的最大值。,起重机实际工作时不允许处于极限状态,要使起重机不翻倒,平衡荷重P3应在两者之间,即: 75KNP3 350KN,(2)取P3 =180KN,求满载时作用于轮子的反力FA和FB。由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解方程得,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