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9 页峰峰矿区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班级_ 座号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2018 版高考总复习专题九课时跟踪训练】甲苯与氢气完全加成后产物的一氯代物的种类数是( )A2 种 B4 种 C5 种 D7 种2 【2017 届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西气东输”中的“气”指的是石油气B生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值较高的可燃气体,该过程属于生物化学转化C煤干馏的主要产物为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3 有 4 种有机物: CH 3-CH=CH-CN,
2、其中可用于合成结构简式为 的高分子材料正确的是( )A B C D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单质的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BNH 4Cl 属于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中只存在离子键C在 N2、CO 2 和 SiO2 物质中,都存在共价键,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D金刚石和足球烯(C 60)均为原子晶体5 汽车发动机中生成 NO 的反应为:N 2(g) + O2(g) 2NO(g), t时,K = 0.09。在 t下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 N2(g) 和 O2(g) 模拟反应,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起始时,反应速率:丙 甲乙B平衡时,c (NO):甲丙乙 C平衡时,N
3、2 的转化率:甲乙D平衡时,甲中 c(N 2) = 0.4 molL-1起始浓度 甲 乙 丙c(N 2)/molL -1 0.46 0.46 0.92c(O 2)/molL -1 0.46 0.23 0.92第 2 页,共 9 页6 分子式为 C5H10O3 的有机物与 NaHCO3 溶液反应时,生成 C5H9O3Na;而与金属钠反应时生成C5H8O3Na2,则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A10 B11 C12 D137 现取 m 克铝镁合金与一定浓度的稀硝酸恰好完全溶解(假定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 NO),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b mol/L NaOH 溶液,当滴加到 V
4、 mL 时,得到沉淀质量恰好为最大值 n 克,则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nm )g恰好溶解后溶液中的 NO3 的物质的量为 mol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生成 NO 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L与合金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A5 项 B4 项 C 3 项 D2 项8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对其化学性质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A能被银氨溶液氧化B能使 KMnO4 酸性溶液褪色C1mol 该有机物只能与 1mol Br2 发生加成反应D1mol 该有机物只能与 1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9 在一定温度下, 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
5、 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t/min 0 2 4 6 8 100.0 9.9 17.2 22.4 26.5 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 的平均反应速率:B. 的平均反应速率:C. 反应到 时,D. 反应到 时, 分解了 50%10今有一包铁粉和铜粉混合粉末,为确定其组成,现提供 4mol/L 的 FeCl3 溶液(其他用品略),某合作学习小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如下(假定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第 3 页,共 9 页组别 VFeCl3(aq)/mL 100 100 100 100混合粉末质量/g 6 13.2 24 36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 0 1.28
6、12.8 24.8A第组溶液中 c(Fe 3+) =3.0 mol/L B第组剩余固体是铜铁混合物C第组反应后的滤液中 c(Fe 2+)=6 mol/L D原混合粉末中 n(Fe): n(Cu)=3:211【2017 届广东省普宁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有关有机物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可以与酸、碱或重金属盐反应B芳香烃都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CCH 3CH2OH 与氢溴酸不能反应D石油的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等不饱和烃12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能发生氧化反应B乙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最后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和液溴反应C煤干馏得到的煤
7、焦油可以分离出丙,丙是无色无味的液态烃D丁发生催化氧化得到的产物不能与金属钠反应13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纯醋酸加水稀释,经实验测定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第 4 页,共 9 页A. a、b、c 三点溶液的 pH:B. a、b 、c 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C. 若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量 a 处的 pH,测量结果偏小D. 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a、b、c 三点的溶液各 ,用 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14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类型为消去反应B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三种C可用 Br2/CCl4 鉴别乙苯和苯乙烯D乙苯和苯乙烯
8、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均为 715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下图所示,对乙醇在各种反应中应断裂的键说明错误的是( )A和金属钠作用时,键断裂B在 Cu 的催化作用下和 O2 反应时,键和断裂C与乙酸、浓硫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时,键断裂D与乙酸、浓硫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时,键 断裂1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以苯甲醇为原料可制取苯甲酸 B苯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可水解 D分子式为 C5H12O 的醇共有 8 种结构17下面提到的问题中,与盐的水解无关的正确说法是A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必须用橡胶塞而不能用玻璃塞B明矾或 FeCl3 可作净水剂C厨房中常用碳酸钠
9、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第 5 页,共 9 页D可用碳酸钠与醋酸制取少量二氧化碳18混合动力汽车(HEV)中使用了镍氢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 M 为储氢合金,MH 为吸附了氢原子的储氢合金,KOH 溶液作电解液。关于镍氢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充电时,阴极附近 pH 降低B电动机工作时溶液中 OH 向甲移动C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NiOOHH 2Oe Ni(OH ) 2OH D电极总反应式为:MNi(OH) 2 MHNiOOH 19摩拜单车利用车篮处的太阳能电池板向智能锁中的锂离子电池充电,电池反应原理为:LiCoO2 + 6C Li1 -xCoO2+LixC6。示意图如右。下列说法正
10、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Li1-xCoO2 +xLi+xe-=LiCoO2B该装置工作时涉及到的能量形式有 3 种C充电时锂离子由右向左移动D放电时,正极质量增加20有容积不同的 X、Y 两密闭容器,X 中充满 CO 气体, Y 中充满 CH4、O 2、N 2 的混合气体,同温同压下测得两容器中气体密度相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Y 容器中 CH4、O 2、N 2 的质量之比可以为 16 3BY 容器中 CH4、O 2、N 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 13 6C两容器中所含气体分子数一定不同D两容器中所含气体的质量一定不同二、填空题充电放电第 6 页,共 9 页21已知:25
11、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 (CH 3COOH)1.810 5 ,K(HSCN)0.13;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sp(CaF 2)610 10 。25 时,2.010 3 mol/L 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 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 c(HF)、c(F )与溶液 pH 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25 时,将 20 mL 0.10 mol/L CH3COOH 溶液和 20 mL 0.10 mol/L HSCN 溶液分别与 20 mL 0.10 mol/L NaHCO3 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反应初始阶段,两种
12、溶液产生 CO2 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 3COO )_c(SCN )(填“”、“ ”或“”)。(2)25 时, HF 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 Ka_。 (3)4.010 -3 mo l/L HF 溶液与 4.010-4mol/L CaCl2 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混合液 pH 为 4.0 后(忽略调节时混合液体积的变化),_沉淀产生。(填“有”或“ 无 ”)。22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氨的性质讨论: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像 H2 那样还原 CuO 呢?他们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该小组的活动并完成下列研究:
13、(一)制取氨气(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2)在实验室中,还可以用浓氨水与_(填写一种试剂)快速制取少量氨气;(3)有同学模仿排饱和食盐水收集氯气的方法,想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你认为能否达到目的?_(填“能”或“否”),理由是_ 。(4)检验铵盐中的阳离子时,取少量铵盐于试管中,_则证明铵盐中有该 NH4+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3如下图所示(B 中冷却装置未画出),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以体积比约 1:3 混合通入含水 8%的碳酸钠中制备 Cl2O,并用水吸收 Cl2O 制备次氯酸溶液。第 7 页,共 9 页已知:Cl 2O 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 HC
14、lO;Cl 2O 的沸点为 3.8,42以上分解为 Cl2 和 O2。(1)实验中控制氯气与空气体积比的方法是_。为使反应充分进行,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_。(2)写出装置 B 中产生 Cl2O 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若 B 无冷却装置,则进入 C 中的 Cl2O 会大量减少。其原因是_。(3)装置 C 中采用棕色圆底烧瓶是因为 _。(4)已知次氯酸可被 H2O2、FeCl 2 等物质还原成 Cl 。测定 C 中次氯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方案为: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 20.00 mL 次氯酸溶液,_。(可选用的试剂:H 2O2 溶液、FeCl 2 溶液、AgN
15、O 3 溶液。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电子天平,真空干燥箱)24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 对海水中 的氧化。其科学小组进行 与含 溶液反应的相关研究:(1) 将 氧化生成 的过程由 3 步反应组成: 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 氧化 生成 的反应_。(2) 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 的浓度减少一半时所需的时间(t)如下表所示。已知: 的起始浓度为pHt/minT/30 40 50 6020 301 231 169 5830 158 108 48 1550 31 26 15 7 增大能加速 分解,表明对 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是_。根据表中数据,推测 在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依次增大的顺序为_(填字母代号)第 8
16、 页,共 9 页a. 40、 b. 10、 c. 30、(3) 在 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反应 的B. 利用该反应可以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C. 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D. 25时,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 固体,平衡常数 K 小于 680(4)将 溶于 中,得到紫红色的溶液,再加入一定浓度的 溶液,现象如图所示:上层溶液中含碘元素的微粒有_(用化学符号表示)。由实验现象可推测关于 溶解性的结论是_。第 9 页,共 9 页峰峰矿区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7、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D A B C A D C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A AC AC D C D A D B二、填空题21HSCN 的酸性比 CH3COOH 强,其溶液中 c(H )较大,故其溶液与 NaHCO3 溶液的反应速率较快 103.5 (或 3.5104 ) 无22Ca(OH) 2+2NH4Cl CaCl2+2NH3+2H 2O CaO(或 NaOH 固体或碱石灰均可) 否 NH3 极易溶于水 加入 NaOH 溶液,加热,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NH4+OH- NH3+H 2O23通过观察 A 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调节流速 搅拌、使用多孔球泡 该反应放热,温度升高 Cl2O 会分解 HClO 见光易分解 加入足量的 H2O2 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用电子天平称量沉淀质量24 (1). (2). (3). b、a、c (4). B (5). 、 、 (6). 在此温度下, 在 KI 溶液中的溶解性比在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