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话说长白山,管艳珍,1983年夏,邓小平同志登上长白山极顶,题写“长白山“、“天池“横幅,并发出赞叹:“人生不上长白山,实为一大憾事!”,一、长白山概貌长白山是我国与五岳齐名、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的关东第一山,因其主峰白头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积雪为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她位于欧亚大陆东端、吉林省东南部,地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白山地区境内,在中朝两国边境上,主峰海拔2691米,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总面积8000余平方公里。著名的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部,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口湖,荣获海拔最高的火山湖吉尼斯世界之最。天池四周奇峰林立,池水碧绿清澈,是松
2、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的三江之源。从天池倾泻而下的长白飞瀑,是世界落差最大的火山湖瀑布,它轰鸣如雷,水花四溅,雾气遮天。如今的长白山已经成了旅游休闲的胜地,各地游客云集于此、流连忘返。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和长白山比,桂林山水太秀气。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和长白山比,五岳还不够大气。长白山以天池为代表,集瀑布、温泉、峡谷、地下森林、火山熔岩林、高山大花园、地下河、原始森林、云雾、冰雪等旅游景观为一体,构成了一道亮丽迷人的风景线。大自然赋予了它无比丰富独特的资源,使之成为集生态游、风光游、边境游、民俗游四位一体的旅游胜地。,二、长白山的形成,神话传说:民间传说天池原是太白金星的一面宝镜。西王母
3、娘娘有两个花容月貌的女儿,谁也难辨姐妹俩究竟谁更美丽。在一次蟠桃盛会上,太白金星掏出宝镜说,只要用它一照,就能看到谁更美。小女儿先接过镜子一照,便羞涩地递给了姐姐。姐姐对着镜子左顾右盼,越看越觉得自己漂亮。这时,宝镜说话了:“我看,还是妹妹更漂亮。”姐姐一气之下,当即将宝镜抛下瑶池,落到人间变成了天池。还有一个传说,说长白山有一个喷火吐烟的火魔,使全山草木枯焦,整日烈焰蔽日,百姓苦不堪言。有个名叫杜鹃花的姑娘,为了降服作孽多端的火魔,怀抱冰块钻入其肚,用以熄灭熊熊大火,火灭后山顶变成了湖泊。 科学考证:在亿万年以来的地质历史上,长白山地区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最初,这里被海水淹没。到处是一片汪
4、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的上升,海水退出,地表重新露出水面,在阳光、雨水和气候变化等外力作用下,地面岩石遭受风化和破坏,最后长白山还经历了火山爆发和冰川的雕塑,形成今天的地貌景观。,三、满族起源传说神化,满族起源传说 圆池,又称天女浴躬池。位于白头山东侧红土山,即布库里山下,面积约一公顷,又叫布库里湖。因为湖形浑圆,当地人称它为圆池。清朝的时候,人们尊圆池为生“龙”圣地。 关于天女浴躬池,这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有三个天女,大姐叫恩古伦,二妹叫正古伦,三妹叫佛古伦。姐妹三人在天上住久了,觉得没意思,商量要找一个好地方去玩玩。选来选去。选中了长白山。一天,姐妹三人来到圆池,看到清莹的湖水如明镜,
5、瓦兰瓦兰的,朵朵白云在水中浮动;池周围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群芳争艳,百鸟争鸣,加上风和日丽,青云缭绕,真是高兴极了,索性入池沐浴。忽然一只神鹊口衔朱果放在佛古伦的衣服上。佛古伦浴后穿衣服时发现这颗红果,想品尝一下滋味,不料红果刚放到嘴边,就自己滑入腹中。佛古伦吃了朱果以后,生得一个男孩,一降生便能说话,相貌奇特,佛古伦给他取姓爱新觉罗,名布库里雍顺。并给爱新觉罗一只小船,然后自己腾空而去。后来,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顺图们江而下,与人结合,传下后代。据说满族由此而来,长白山是金、清时代皇室祖先的发祥地。后人为纪念这落凤之地,生龙之功,把园池又叫天女浴躬池、布库里湖,并在园池西北角树立一座碑碣(ji
6、e),名曰天女浴躬碑。,四、长白山的历史,长白山有语言和文字留传下来的历史,最早可以前追溯到4000多年前。 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就曾经有所记载。这部书传说是大禹之子伯益所著,详细地记载着其父大禹王治水时所经过之地。长白山又名不咸山,不咸在蒙古语中是神仙之意,在东北居住的各少数民族-肃慎、沃沮、扶余、鲜卑、高句丽、蒙古、契丹等,都对东北境内这座最大的高山景仰和神化,许多有关天女不孕而生的神话都寄托在这里,因此,都称这座山为仙山。 直到东北的契丹族和女真族定鼎中原,建立起辽王朝和金王朝之后,对于东北的第一座高山,才算出现了规范化的称呼-长白山。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中原建立起金朝的
7、女真族,一直把长白山作为他们的发祥地,经常要对长白山顶礼膜拜,以求保佑其国运昌隆,帝祚(zu)永延。 到了清代,对于长白山的崇仰更是登峰造极,不仅聘文人为其编造了仙女吞朱果而生爱新觉罗氏之先人的神话;而且树立柳条边封禁长白山区为圣地,禁止民人进山放牧、狩猎和采参。清代的几位有作为的皇帝康熙、乾隆、嘉庆都亲自来东北祭礼其祖先的发祥地-长白山。他们虽然没有登到长白山天池之畔,瞻仰其祖先的诞生之地,但有的已经到了周边地区(吉林市的大、小船厂、开原县的威山堡等地)。而且,还写了大量的咏赞和祭告长白山的诗文。康熙有望祀长白山的诗和祭千长白文(两篇),乾隆有祭告长白山文五篇,嘉庆有长白山告祭祝文二篇,写得
8、都是有声有色,叹为观止的。,可见,长白山有着厚重而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竭力保护着她的古老、纯洁和自然之美。 而统治中华267年的满清王朝对长白山的保护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清政府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两次对长白山区下令封禁,200多年的封禁,起到了保护自然生态免遭破坏的作用,给后人留下这么一块原始自然生态的圣土。 长白山形成了峻岩、奇峰、天水、瀑布、温泉、河流以及遮天蔽日的林海,成为当之无愧的华夏名山。1980年列入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 2007年5月8日,长白山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五、长白山名胜,长白山天池,
9、长白山瀑布,锦江大峡谷,灵光塔,六、丰富的物产,山葡萄,五味子,蓝莓,2007年9月3日,在第三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长白山人参王”评选颁奖拍卖会上,一棵当年采于吉林省抚松县的300多年野山参摘取桂冠,并报出1080万元的拍卖底价。,鹿茸片,红松子,灵芝,平贝母,松花粉,七、长白山诗篇,长白山是一座资源丰富的自然宝库,也是一座底蕴丰厚的文化宝库。历代文人从金元到明清,以长白山为题材写的诗歌、散文甚多,不胜枚举,许多佳作,脍炙人口,现仅将各朝各代的代表作列举出一二。 康熙的祭告长白山文说:“惟神杰峙东,维协扶景运。疏江汇海,荐瑞凝祥。”。“乾隆所写的祭告文章:“奥我清初,肇长白山。扶虞
10、所锤,不显不灵。周八十里,潭曰闼门。鸭绿、混同、爱滹(hu)三水出焉。 金代中期最大的文人赵秉文曾著有称绝于一时的长诗长白山行:“长白山雄天北极,白衣仙人常出没。王龙垂爪落苍崖,四江飞下天绅白。匹马渡江龙飞天,云起侯王化千百 。” 元代诗人王结长诗辽东高节妇中,也着力地描述了长白山:“天东长白近蓬瀛,缥缈仙人玉雪清。凤去紫箫声己绝,青鸾独跨上瑶京。” 。李白的高句丽: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李白还有一首送王孝廉觐省:宋词亦然。张元干的念奴娇 题徐明叔海月吟笛图中直写:“山拥鸡林,江澄鸭绿,四顾沧溟窄。”“明镜池开秋水净,冷浸一天空翠。隋炀帝的纪辽东之二如下:秉旄仗节定辽
11、东,俘馘变异风。清歌凯捷丸都水,归宴洛阳宫。策功行赏不淹留,全军藉智谋。讵似南宫复道上,先封雍齿侯 。,白山市委编著的长白山诗词选,卷首是江泽民总书记1998年3月19日,劲挥椽笔写下的为长白山诗词选所作七绝二首并序:一九九一年一月,第三次到吉林,旧地重游,倍感亲切。恰逢雾凇奇景,满城冰挂,欣然秉笔,写下“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一九九八年三月,“两会“期间,吉林同志索句京华,忆及旧景,思于今事,吟成七绝二首。一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二又是神州草木春,同商国计聚京城。满堂共话中兴事,万语千言赤子情。,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薛礼征
12、东”、抗联英雄杨靖宇四保临江战役等都为长白山增添了钢筋铁骨的英雄魅力,而长白山天池水怪更为长白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八、结束语,了解长白山,就是解读家乡、解读东北厚重的历史,爱长白山,就是爱生我养我的黑土地。长白山文化,堪称博大精深,它是整个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长白山文化,是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农耕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相结合的物质文化,也是军政合一的政治文化,同时也是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薛礼征东”、抗联英雄杨靖宇四保临江战役等都为长白山增添了钢筋铁骨的英雄魅力,而长白山天池水怪更为长白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坚信,开发建设长白山文化,一定会促进家乡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改变家乡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面貌。愿长白山文化能够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