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比喻和通感的区别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喻想要说的某一件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它的表现形式是“ 本体 +喻词+ 喻体” 。暗喻和借喻不过是这一形式的变格使用。比喻重在“ 喻” ,即通过喻体来表现本体,在形式上必然要涉及甲乙两种事物。所谓“ 相似点” 也只能是甲乙两种事物的共同特征。如“无边的草原是这样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 ”一句, “海洋” 所以能表现“ 草原”,是因为它具有 “一望无际 ”和“ 平展” 这一特点,而这一特点必须是“ 草原” 也具备的。再如“ 半空中挂着一条两尺来宽的白带子,随风飘动” 一句, “白带子” 之所以能表现“ 瀑布” ,是因为他具有
2、 “白” 而“ 宽” 的特点,而这一特点也必须是“ 瀑布”所具有的。通感又叫移觉或联觉,它是将一种感官感觉的事物通过另一感官表达出来的辞格。它只有本体而没有喻体和相似点。其表现形式为“ 本体:甲感觉乙感觉”。如“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本体是“ 草坂” ,它不可能具有“幽情 ”的特征。但 “绿茸茸的草坂” 不仅仅是 “幽情” ,二者给人的感觉很强烈,一经沟通, “充满幽情的乐曲 ”悦耳动听之声,使 “绿茸茸” 的感觉也触手可及。又如“ 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一句,本体“ 热带的天气” 不可能具有“ 响” 的特征,但 “热带的天气” 不
3、仅“ 亮” 而且“响”,温度觉与听觉一经沟通,其 “毒” 倍增, “叫人害怕” 。以上可以看出,比喻和通感各有不同的特点。比喻的基本点是“ 相似性” ,通感的基本点是“ 相通性” 。比喻离不开本体、喻体和相似点,三者是统一的,而通感却不具备这些特点。在通常的情况下,比喻和通感常综合运用,阅读时要加以区别。如“ 回顾只是茫茫的一片,那样的平坦,连一个 坎儿井 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就使偶尔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微弱的白光,也早融入了那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得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烘烘的火响” ,这一句中 “热空气在作烘烘的火响”是哦比喻和通感的综合运用。作为比喻,他的本体是 “热空气” ,喻体
4、是“ 火” ,相似点是“热 ”。但同时, “热空气” 还在“ 响” ,这就是运用了通感,它把人的听觉、温度觉调动起来,全句给人以动的感觉。又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一句也是比喻和通感的综合运用。作为比喻,它的本体是“ 清香” ,喻体为 “歌声” ,相似点是“ 渺茫” 、 “时断时续” 。但同时,这一句用本是嗅觉形象的“ 缕缕清香 ”用听觉形象“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表现出来,又属于通感。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区别。这二都有相交的地方,也就是说在通感里有两种其中的一种就是比喻的通感,另一种是形容的通感,在比喻里包括一种特殊的比喻就是通感比喻,通感的比喻是一种比喻,它不同于一般的比喻,一般的比喻侧重于形似,而通感的比喻侧重用一种感觉比喻另一种感觉,如:荷花飘来缕缕的情香,仿佛远处高楼了传来渺茫的歌声,这里就用歌声比喻花香,是两种不同的感觉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