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4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翻译时间:2014-7-18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ISO)是由各国标准化机构(ISO成员机构)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机构若对某专案感兴趣,就有权派代表参加为该项目而成立的技术委员会,与ISO有密切关系的官方或非官方的国际性组织也可参加有关工作。ISO与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IEC)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保持密切合作的关系。用于开发本文件及那些
2、旨在进一步维护本文件的程序在ISO/IEC导则第1部分有阐述。应特别注意不同的批准准则需要不同类型的ISO文件。本标准依据ISO/IEC导则第2部分的编写规则起草,见www.iso.org/directives。注意:本标准中的某些元素可涉及到专利权。ISO不负责识别任何这样的专利权问题。在文件开发过程中的任何专利权识别的细节将在引言和(或)ISO专利声明清单中被承认,见www.iso.org/patents。本文档中使用的任何商品名称是为了方便用户的信息,不构成背书。对ISO特定术语含义的解释和相关符合性评估的表达,以及有关国标标准化组织遵守WTO原则的贸易技术壁垒(TBT)的信息,请参见以
3、下链接:Foreword -Supplementaryinformation.负责本标准的委员会是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下面的SC1环境管理体系小组委员会。这已在技术上修订的第3版将废止并替代第二版(ISO14001:2004)。注意这段文字(这将不包括在公开的国际标准):2 / 46本文已经准备使用高层次结构,相同的核心文本和常用术语及核心定义,旨在使实施多个ISO管理体系标准的用户受益,如ISO / IEC导则第1部分统一的ISO补充(2014)附录SL的附件2。附录SL的文本是通过使用黑色字体显示在文本的主体(第1至10章)。所有其他文本显示为蓝色字体。这只是便于分析,将不
4、会纳入ISO 14001标准的最终版本。引言0.1 背景实现全球系统内环境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子系统之间的平衡被认为是为了满足我们现今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三大支柱”的可持续性的概念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越来越严格的立法背景,对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的压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低,废弃物管理、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退化内,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问责制的社会预期已经发生变化。这导致了组织采用一种环境管理的系统方法,通过实施旨在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柱”的环境管理体系。0.2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本标准旨在为组织提供一个系统的框架,以保护环境,并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与社会
5、经济需求的平衡作出响应。它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使一个组织通过以下方式提高环境绩效: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和目标;识别其活动、产品和服务可导致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考虑其背景、并考虑到其重要环境因素、威胁和机遇所带来的风险及其合规性义务,建立系统的过程;3 / 46增强其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建立运行控制,以管理其重要环境因素和合规性义务;评价环境绩效,适用时,并采取措施。环境管理的系统方法可为最高管理者提供信息,以建立长期的成功并通过以下方式创造选项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防止或减少对环境不利的影响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条件对组织潜在的不利影响;协助符合合规性义务;提高环境绩效; 使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
6、控制或影响组织设计、制造、交付、消费和废弃的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可避免在周期内将环境的负担意外地转移到其他地方; 可从实施增强组织的市场地位的环境无害的替代品,实现财务和运营的效益; 与相关的相关方沟通环境信息。0.3 成功因素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取决于由最高管理者领导的组织中各层次和职能的承诺。他们可以利用机遇减少或消除环境影响,特别是那些具有战略性和竞争力的影响。最高管理者可通过将环境管理融入业务流程,战略和决策,将它们与其他业务进行优先级排列,并将环境治理纳入其整体的管理体系,从而有效地把握这些机遇。一个组织可以通过对本标准的成功实施,使相关方确信组织已建立了一个适当的环境管理体系。然而
7、,采用本标准本身并不能保证取得最佳的环境结果。两个可从事类似的活动但可具有不同的合规性义务、环境方针承诺、环境技术应用和环境绩效目标的组织,但都可符合本标准的要求。4 / 46环境管理体系的详细程度、复杂程度、文件规模及所需的资源,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如组织的背景,组织的规模和所在地,组织的合规性义务,体系覆盖的范围,以及组织的活动性质、产品和服务,包括组织的环境因素和潜在影响。0.4 策划、实施、检查、处置方法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运行模式是休哈特发现而由戴明推广而流行的策划、实施、检查和处置(PDCA)的思想。PDCA模式演示了组织通过使用反复的过程从而实现持续改进。它可应用于一个管理体系及其每
8、一个单独的要素。关于PDCA的含义可简要说明如下:策划:建立所需的目标和过程,以实现组织的环境方针所期望的结果;实施:对所策划的过程予以实施;检查:依据环境方针,包括其承诺、目标、和运行控制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其结果;处置:采取措施持续改进。本标准将PDCA思想纳入一个新的框架,如图1所示。图1 本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模式0.5 本标准的内容 领导(5)支持和运行(7,8)策划(6) 绩效评价(9)改进(10)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2)组织的背景(4) EMS的预期结果内部和外部问题(4.1) 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4.3/4.4)实施处置 检查策划5 / 46本标准包括为了满足组织所面
9、临的环境挑战,并为新的和现有的用户提供价值的修订。它还包括为了符合ISO管理体系标准1)的要求的修订。这些要求包括一个高层次的架构,相同的核心文本,以及含有核心定义的常同术语,旨在有利于用户实施多个ISO管理体系标准。本标准的主体,条款1至条款10,包含了用于符合评价的要求。附录A提供了防止误解ISO/DIS 14001:2014的要求的资料性说明。附录B识别了本标准(ISO14001:2004)的前一版和本版之间的完全的技术对应关系。关于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指南包含在ISO140042)。1)详见ISO/IEC导则第1部分,合并的ISO补充,ISO专用程序,第五版,2014,附录SL,附件2和
10、附件3。2)ISO14004的修订工作正在进行中。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为组织寻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的框架,目的是以一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柱”的方式管理其环境责任。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为环境,组织及其相关方提供价值。符合组织的环境方针,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包括:增强环境绩效;符合合规性义务;实现环境目标。6 / 46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组织,无论大小、类型和性质,并适用于组织确定其可控制或影响考虑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待环境因素。它并未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也不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义务。本标准可整体或部分被用于改进环境管理,但旨在使
11、其所有要求都能够被纳入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并不排斥地落实,如果组织声称符合本标准。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包含此条款是保持与其他ISO管理体系标准的条款编号一致。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组织有其自身职能与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以实现其目标(3.16)的个人或团体注1:组织的概念包括,但不仅限于独立贸易商、公司、集团企业、商行、企事业单位、机关、合伙、慈善组织或机构、或部分或组合、是否合并、公共或私人。3.2最高管理者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3.1)的一个人或一组人注1:最高管理者拥有在组织内授权和提供资源的权力。注2:如果管理体系(3.3)的范围仅覆盖
12、组织的一部分,那么最高管理者是指那些指挥和控制组织的那部分的人。3.3管理体系7 / 46组织(3.1)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一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注1:一个管理体系可以表述一个单独的学科或若干个学科(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注2:体系的要素包括组织的架构、角色和职责、策划和运行、绩效评价和改进。注3:一个管理体系的范围可以包括整个组织、组织特定和识别的职能、组织特定和识别的部门,或跨越一组组织的一个或多个部门。3.4环境管理体系管理体系(3.3)应用于管理环境因素(3.9)、合规性义务(3.22)的符合性,以及应对威胁和机遇所带的风险(3.18)的那部分3.5相关方可以
13、影响,受到影响,或认为自身受到决定或活动影响的个或组织(3.1)注1:相关方可以包括与组织的环境绩效(3.13)有关或受影响的个人和团体。注2:“认为自身受到影响”是指知觉已经使组织知晓。注3:相关方可以包括顾客、社会组织、供应商、监管机构、非政府组织、投资者、员工。3.6环境方针由其最高管理者(3.2)就关于组织的环境绩效(3.13)作正式表述的组织(3.1)的意图和方向3.7文件信息8 / 46需要组织(3.1)控制和保持的信息,以及包含这些信息的媒介注1:文件信息可以是任何格式和媒介,以及任何来源。注2:文件信息可以指:环境管理体系(3.4),包括相关过程(3.26);为了组织运行所产生
14、的信息(也可以称为文件);结果获得的证据(也可以称为记录)。3.8环境组织(3.1)运行周围的事物,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类和它们的相互关系注1:在此背景下环境可以从组织内延伸到所在地、区域或全球系统。注2:环境可以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气候术语或其他特征来描述。3.9环境因素组织(3.1)进行交互或能与环境(3.8)发生交互作用的活动或产品或服务的要素注1:环境因素可引起环境影响(3.10)。一个重要环境因素是一个具有或能够具有重要环境影响。注2:重要环境因素由组织应用一个或多个准则确定。3.10环境影响对环境(3.8)变化,造成有害的或有益的,全部或部分组织(3.1
15、)的环境因素(3.9)3.11环境条件9 / 46在某一时间点确定的环境(3.8)的状态或特征3.12绩效可测量的结果注1:绩效可以是有关定量或定性的发现。注2:绩效可以是有关活动、过程(3.26)、产品(包括服务)、体系或组织(3.1)的管理。3.13环境绩效与环境因素(3.9)的管理相关的绩效(3.12)注1:在环境管理体系(3.4)的背景下,结果可以对组织的环境方针(3.6)、环境目标(3.17)或其他准则使用指标来测量。3.14污染预防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3.10)而采用(单独或综合)过程(3.26)、实践、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
16、、排放或废弃。注1:污染预防可包括根源消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和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再生和处理。3.15生命周期从原材料的采集或从自然资源的生成到报废处理的一个产品系统连续的和相互联系的阶段。10 / 46注1:生命周期包括活动、产品和服务,并可能包括采购的货物和服务,以及产品的报废处理和服务的交付,例如,设计,制造,运输,包装和最终使用用或处置。来源:ISO14044:2006,3.1,修改 -指“报废的处理”,而不是“最终处置”,增加的注1。3.16目标实现的结果注1:目标可以是战略的、战术的或运行的。注2:目标可以涉及到不同学科(如财务、健康和
17、安全、环境目的)和应用于不同层次(如战略、组织范围、项目、产品、服务和过程(3.26)。注3:目标可以用其他方式阐述,例如:作为一个预期结果、目的、运行准则,作为一个环境目标(3.17),或使用其他有类似意思词语(如目的、目标、指标)。3.17环境目标组织(3.1)依据其环境方针(3.6)设立的目标(3.16)3.18风险不确定性对目标(3.16)的影响注1:影响是指与预期的偏差下面的或负面的。注2:不确定性是指理解或认识一个事件及其结果或可能性的相关信息的缺乏,甚至是部分的状态。注3:风险通常被表述为潜在的“事件”(如在ISO导则73:2009 的3.5.1.3的定义)和“后果”(如在ISO
18、导则73:2009的3.6.1.3的定义),或两者结合。11 / 46注4:风险通常是用一事件的一组后果(包括环境的变化)和相应的发生的“可能性”(如在ISO引导73:2009 的3.6.1.1的定义)来表示。3.19能力应用知识和技能获得预期结果的本领3.20有效性完成策划的活动并获得策划结果的程度3.21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注1:“通常隐含”是指组织(3.1)和相关方(3.5)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注2:规定要求是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信息(3.7)中阐明。注3:法律法规要求以外的需求成为义务时,组织决定遵照执行。3.22合规性义务组织(3
19、.1)必须或选择遵守的要求(3.21)注1:义务可以来源于强制性的要求(3.21),例如适用的法律法规,或自愿的承诺,例如组织或企业的标准、合同关系、良好管治原则和社会及道德标准。【来源于ISO/DIS 19600:2014,3.31】3.23符合12 / 46满足要求(3.21)3.24不符合未满足要求(3.21)注1:与合规性义务(3.22)有关的不符合包括本标准的要求和组织(3.1)为其自身建立的另外的环境管理体系(3.4)要求。3.25纠正措施为消除不符合(3.24)原因和防止再发生所采取的措施3.26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注1:过程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
20、成文件。3.27测量确定某个数值的过程(3.26)3.28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3.26)注1:内部审核是由组织(3.1)自己或由外方以组织的名义进行。注2:审核可以是多体系审核(结合两个或多个体系)。13 / 46注3:独立性可以由来自被审核活动责任的自由性或来自偏见和利益冲突的自由性加以证明。注4:“审核证据”包括与审核准则有关并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及其他信息,以及“审核准则”是一组方针、程序(3.30)或要求(3.21),用于与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依据,如ISO19011中的定义。3.29持续改进以提高绩
21、效(3.12)的经常性的活动注1:增强关于环境管理体系(3.4)的使用绩效,是为了提高与组织的环境方针(3.6)一致的环境绩效(3.13)。注2:活动不必同时或不间断发生于所有方面。3.30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3.26)所规定的途径注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3.31监视确定某个体系、某个过程(3.26)或某项活动的状态注1:要确定状态,有可能需要检查,监督或仔细观察。3.32外包(动词)对外部组织(3.1)执行组织的功能或过程(3.26)的一部分作出安排14 / 46注1:尽管外部组织是在管理系统(3.3)的范围之外,但外包的功能或过程是在管理体系的范围之内。3.33指标
22、运行、管理或条件的情况或状态可测量的表现【来源于ISO14031:2013,3.15】4 组织的背景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组织应确定其有关宗旨和影响其获得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外部和内部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环境条件影响的能力或受组织的影响。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组织应确定: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相关方;与这些相关方有关的需求和期望(如:要求);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成为合规性义务。4.3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在确定这个范围时,组织应考虑:4.1所提及的外部和内部问题;4.2所提及的合规性义务;其组织单位、功能和物理边界;其活动、产品
23、和服务;其运动控制和影响的权限和能力。15 / 46范围一旦被确定了,有重要环境因素(见6.1.2)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应纳入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之内。这范围应作为文件信息保持并可被相关方获得。4.4 环境管理体系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以增强其环境绩效。建立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其背景的知识。5 领导5.1 领导和承诺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表明领导作用和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承诺:承担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责任;确保制定的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符合组织的战略方向和背景;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融入到组织的业务过程;确保环境管理体系所
24、需资源的获得;传达有效环境管理和满足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获得其预期的结果;指导和支持员工为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贡献;促进持续改进;支持其他管理者展示其领导作用,适用于他们各自职责领域。注:本标准所提及的“业务”可以广泛理解为那些活动是组织存在的目的的核心。5.2 环境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制定、实施和保持环境方针,在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其:a)适合16 / 461) 组织的宗旨;2) 组织的背景,包括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b)提供建立环境目标的框架;c)包括对环境的保护承诺,包括对污染预防和其他具体组织的环境承诺。注:其他具体保护环境的承诺可包括可
25、持续资源的使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或其他相关的环境问题(见4.1)。d)包括对遵守合规性义务的承诺;e)包括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以增强环境绩效的承诺。环境方针应:作为文件信息保持;在组织内传达,包括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可为相关方所获得。5.3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相关角色的职责和权限在组织内得到分配和沟通,以便于有效进行环境管理。最高管理者应分配职责权限:a)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包括环境绩效。6 策划6.1 应对威胁和机遇所带来的风险的措施6.1.1 总则组织应策划和实施一个过程以满足
26、6.1的要求。17 / 46在策划环境管理体系的6.1时(即6.1.2-6.1.4),组织应考虑4.1所提及的问题和4.2所提及的要求。组织应保持文件信息,在必要的情况下确信这个过程已经按策划进行。6.1.2 重要环境因素在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组织应:a) 识别环境因素和从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相关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它可控制或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影响;b) 考虑到:1)变更,包括已纳入计划的或新开发的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2)识别异常的或潜在的紧急情况。组织应确定那些对环境具有或可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组织应在组织的内各层次和职能间的传达其重要环境因素。组织应保持其以下
27、方面的文件信息:用于确定其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环境因素和相关的环境影响;重要环境因素。注:重要环境因素可导致与不良的环境影响(威胁)或有益的环境影响(机会)相关的风险。6.1.3 合规性义务组织应:a)识别并建立渠道获得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合规性义务;b)确定这些合规性义务如何应用于组织。组织应保持其合规性义务的文件信息。18 / 46注:合规性义务可对组织潜在导致不良影响(威胁)或有益影响(机会)相关的风险。6.1.4 威胁和机遇所带来的风险组织应确定与需要应对的威胁和机遇所带来的风险:给予环境管理体系能够获得其预期结果的保证;防止或减少负面效果,包括潜在的外部环境条件影响组织;实现持续改进。
28、组织应保持与所需应对的威胁和机遇所带来的风险的文件信息。6.1.5 采取措施的策划组织应策划:a) 采取措施应对威胁和机遇所带来的风险(见6.1.4),重要环境因素(见6.1.2)和合规性义务(见6.1.3);b) 如何:整合和实施措施融入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6.2 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策划6.2.1 环境目标组织应在有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环境目标: 考虑到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及其合规性义务; 考虑威胁和机遇所带来的风险。在开展这些目标时,组织应考虑其可选的技术方案和财务、运行和经营需求。环境目标应:a) 可测量(适用时);b) 可监视;19 / 46c) 可传达;d) 适用时
29、可更新。组织应保留关于环境目标的文件信息。6.2.2 实现环境目标的措施策划在策划如何实现其环境目标时,组织应确定: 做什么; 需要什么资源; 谁负责; 何时完成; 如何评估结果,包括指向实现可测量环境目标(见9.1.1)的过程监视指标。组织应考虑如何将实现环境目标的措施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7 支持7.1 资源组织应确定并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7.2 能力组织应: 确定其控制下影响其环境绩效的工作人员所需的能力;确保这些人员在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验的基础上能够胜任;适用时,采取措施以获得所需的能力,并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注:适用的措施可包括,例如:为当前聘用
30、人员或胜任的雇用或合同人员提供培训,师傅或重新分配。组织应保留适当的文件信息作为能力的证据。7.3 意识20 / 46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应认识到: 环境方针; 重要环境因素和与他们工作有关的实际或潜在的影响; 他们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所作的贡献,包括提高环境绩效的好处; 不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合规性义务的含义。7.4 沟通7.4.1 总则组织应为有关环境管理体系的内部和外部沟通策划和实施一个过程,包括: 沟通什么; 何时沟通; 与谁沟通; 如何沟通。在策划其沟通过程时,组织应: 考虑到其合规性义务; 确保传达的环境信息与环境管理体系内生成的信息相一致,并且是可靠的。组织应对其环境管理
31、体系相关的沟通作出回应。适用时,组织应保留作为其沟通证据的文件信息。7.4.2 内部沟通对于其环境管理体系,组织应:a) 组织的各层次和职能间的沟通,适用时,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的变更;b)确保其沟通过程能够使任何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都对持续改进作出贡献。7.4.3 外部沟通21 / 46组织应对外沟通的相关环境管理体系的信息,由其沟通过程所确定,并依据其合规性义务的需求。7.5 文件信息7.5.1 总则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应包括:a)本标准所需的文件信息;b)组织确定作为环境管理体系的效性所需的文件信息。注:不同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信息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可以不同,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和活动、过程、
32、产品和服务的类型;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人员的能力。7.5.2 创建和更新在创建和更新文件信息时,组织应确保适当的:识别和描述,例如:标题、日期、编制人或参考号码;格式(如语言、软件版本、图像)和介质(如纸、电子);评审和批准的适宜性和充分性。7.5.3 文件信息控制环境管理体系和本标准所要求的文件信息应予以控制,以确保:a)在需要的地点和时间,它是可获得的和适宜使用的;b)它是充分受保护的(如免受丧失保密性、使用不当,或失去完整性)。对于文件信息的控制,适用时,组织应专注于如下活动:分发、访问、检索和使用;贮存和保存,包括易读性的保存;22 / 46变更控制(如版本控制);保留和处置。
33、组织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信息,应得到适当的识别和控制。注:访问可以意味着一个决定关于仅允许评审文件信息,或允许和受权查看并变更文件信息。8 运作8.1 运作的策划和控制组织应策划、实施和控制满足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所需的过程,并通过以下方式实施6.1和6.2所确定的措施:为过程建立准则;按照准则实施过程的控制,以防止偏离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合规性义务。注:控制可包括工程控制、程序、文件化程序等。他们可实施以下的层次(如消除、替代、管理),也可单独或组合使用。组织应控制策划的变更并评审意外变化的后果,适用时,采取措施减少任何不良影响。组织应确保外包过程受控或可施加影响。应用于
34、这些过程的控制或影响的类型和程度应在环境管理体系中加以规定。从符合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组织应:a) 适用时,确定产品和服务采购的环境要求;b) 适用时,建立控制以确保环境的要求在其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交付,使用和报废的处理在设计过程中被考虑;c) 向包括承包商的外部供应商传达相关的环境要求;23 / 46d) 考虑在产品或服务的交付期间、使用期间和产品的报废处理过程中需提供有关潜在千重要环境影响的信息。组织应保留文件信息,在必要的情况下确信这个过程已经按策划进行。8.2 应急准备和响应组织应建立和实施一个程序规定潜在的环境紧急情况和潜在的事故响应措施。组织应:a)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作出响
35、应;b)采取与紧急情况或事故和潜在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相适应的措施,以减少环境紧急情况的后果;c)采取措施防止环境紧急情况和事故的发生;d)可行时,定期演练此程序;e)定期评审此程序,必要时对此程序进行修订,特别是当事故、紧急情况或演练发生后。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 总则组织应确定:什么需要监视和测量,相关的:1)其可有一个重要环境因素的运行;2)其合规性义务;3)运行控制;4)组织的环境目标的进展,采用指标;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的方法,适用时,以确保有效的结果;24 / 46采用适当的指标评价其环境绩效的准则;何时应进行监视和测量;何时应分析与评价监视和测量的结
36、果。适用时,组织应确保所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经过校准或验证,并予以妥善维护。组织应评价其环境绩效,并为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评价提供管理评审(见9.3)的输入。组织应保留适当的文件信息作为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结果的证据。组织应与内部和外部沟通有关其环境绩效的信息,例如其沟通过程所确认的和其合规性义务所要求的。9.1.2 合规性评价组织应策划和实施一个过程,以评价其合规性义务的符合性。组织应:确定其合规性评价的频率;评价合规性,必要时采取措施;保持与其符合合规性义务状况的认识和理解。组织应保留文件信息作为合规性评价结果的证据。9.2 内部审核9.2.1 组织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提供
37、关于环境管理体系的信息是否:a)符合:1)组织自身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2)本标准的要求;b)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9.2.2 组织应25 / 46a) 策划、建立、实施和保持包括频次、方法、职责、策划要求和报告的审核方案,审核方案应考虑有关过程环境的重要性、威胁和机遇所带来的风险和以往审核的结果。b) 规定每次审核的准则和范围;c) 选择审核员和实施审核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d) 确保审核结果报告给相关管理层;组织应保留作为审核方案的实施和审核结果的证据的文件信息。9.3 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
38、审应考虑包括:a)以往管理评审措施的状况;b)在以下方面的变化: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外部和内部问题的变化;合规性义务;其重要环境因素和威胁和机遇所带来的风险;c)目标的实现程度;d)关于组织的环境绩效的信息,包括以下方面的趋势:不合格和纠正措施;监视和测量结果;合规性义务的符合性;审核结果;e)来自外部相关方的沟通信息;f)持续改进的机会;26 / 46g)保持一个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所需资源的充足性。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关于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结论;有关持续改进机会的决议;环境管理体系变更的任何需求,包括资源需求;当目标不能实现时,必要的措施;任何对组织的战略方向的影
39、响。组织应保留作为管理评审结果的证据的文件信息。10 改进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当不符合发生时,组织应:a)应对不符合,并适用时:采取紧急措施控制和纠正不符合;减少不良环境影响;处理后果;b)评价消除不符合原因所需的措施,以便不合格不再发生或发生在其他地方,通过:评审不符合;确定不符合的原因;确定是否存在类似的不符合或有可发生;c)确定和实施任何所需的措施;d)评审所采取的任何纠正措施的有效性;e)如有必要,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变更。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不符合的影响重要性相适应,包括环境影响。27 / 46组织应保留以下文件信息作为证据:不符合的性质和任何后续采取的措施;任何纠正措施的结果。1
40、0.2 持续改进组织应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提高环境绩效。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使用指南A.0 总则本标准概述了一个强大,可信和可靠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本附录中给出的附加文本是完全的资料性信息,目的是防止包含在本标准内的要求被误解。而这信息表述与这些要求相一致,但并不打算以增加,减少,或以任何方式修改它们。用户不应孤立标准的其他条款阅读本标准的一个特定句子或条款。某些条款和其他条款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关系。A.1 范围本标准不包含第1条款的说明资料。A.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不包含第2条款的说明资料。A.3 术语和定义第3条款中定义的术语有一个专门的技术含义,并
41、在本标准中作为规范使用。本条款提供了一些对在管理体系标准中常用词的进一步解释,以帮助用户理解它们的含义,并有助于翻译。28 / 46方案:执行计划的一系列步骤、项目和活动。设计:编制形式、适合或功能的东西。目的:指导策划的措施的预期(想要的或期望的)结果。确定:建立或发现。定义:陈述或描述正确的性质、范围或正在考虑中的意义。识别:建立某物的身份。为了避免误解,下面提供了选择的概念的澄清。“注”列入本标准各条款是资料性的。“持续”表示发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时间,但时间间隔是中断的(不像“连续的”表示持续时间无中断)。因此,“持续”这个词是合适的改进的背景下使用。“考虑”这个词的意思是需要想一想,
42、但可以拒绝,“考虑到”意思是需要想一想,但不可以拒绝。“适当”和“适用”这两个词是不可互换的。“适当”意思是适宜(到),并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自由,而“适用”意思是有关的或可的应用,并意味着如果可以做到的,它应该做到。本标准使用术语“相关方”,术语“利益相关者”的同义词,因为它代表了相同的概念。“确保”这个词的意思是可以委派职责,但不能确保它进行问责。本标准采用了一些新的术语。下面提供一个简要的说明,以帮助新用户和那些已经使用本标准之前版本的用户。“文件信息”取代本标准以前版本采用的名词“文件”和“记录”。为了区分通用术语“文件信息”的意图,本标准现在采用 短语“保留文件信息作为 的证据”表29
43、/ 46示记录的意思,并且“保留文件信息”意味着文件以外的记录。短语“作为的证据”并不是要求以满足法律证据要求;其目的仅是为了表明需要保留客观证据。从“识别”到“确定”的改变是为了协调与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术语,不是改变本标准的以前版本的意图。“确定”这个术语意味着一个导致认识的发现过程。“预期结果”这个术语意思是组织打算通过实施其环境管理体系达成包括环境绩效的提高、合规性义务的符合性和环境目标的实现的目的。这些都是最小的,核心的成果,并且组织可以为其环境管理体系设立附加的预期结果。“合规性义务”这个短语取代了本标准之前版本所采用的“法律要求和其他组织赞同的要求”短语。这个变更被认为更容易理解,并
44、且没有改变本标准以前版本的意图。采用“任何”这个词意味着选择和挑选。A.4 组织的背景A.4.1 理解组织的背景4.1旨在提供可影响组织管理其环境责任方式的重要问题的高层次的,概念的理解,无论这影响是正面或负面的。问题对组织来说是重要的议题,辩论和讨论的问题或变化的环境,影响着组织实现其为其环境管理体系设定的预期结果的能力。关于组织的背景的内部和外部问题可包括,但不限于:a)与气候,空气质量,水质,土地使用,现有的污染,可用的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的环境条件,这些环境条件不仅可影响组织的目的,还可被其环境因素影响;b)无论是国际,国家,区域或地方的外部的文化、社会、政治、法律、监管、财务、
45、科技、经济、自然和竞争的背景;c)组织的内部特征或条件,如它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战略方向,文化和能力(人员,知识,过程,体系)。30 / 46理解组织的背景导致用于指导其努力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其环境管理体系(见4.4)的认识。需应对(见6.1.5)和管理(见6.2、8.1、8.2和9.1)组织或环境管理体系(见6.1.4)的威胁和机遇所带来的风险引起的内部和外部的问题。适用时,组织可文件化其对组织背景的认识。A.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组织被期望获得一个那些内部和外部相关方所表达的需求和期望的总体理解(即,高层次的,不详细的),这些需求和期望已被确定为是相关的,以便所获得的认识可
46、在确定其合规性义务时被考虑。组织被期望考虑相关方已知的需求和期望,为了确定这些需求和期望是相关的。在相关方认识到其自身受组织的决定或组织与环境绩效相关的活动影响的情况下,组织考虑相关的需求和已通过一些途经向组织表达或公开的期望。相关方的要求不是组织必需的要求。一些相关方的要求所反映的需求和期望是强制性的,因为这些要求已经被监管机关或甚至法院判决纳入法律、法规、许可证和执照。其他的要求组织可决定自愿同意或采纳,(如订立合同关系,或制定自愿行动)。一旦组织采纳这些要求,他们就成为组织的要求,即合规性义务,并在组织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需考虑到(见4.4)。一个更详细层次的对其合规性义务的分析在6.1.3进行。适用时,组织可文件化其对相关方要求的认识。A.4.3 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旨在澄清环境管理体系适用的空间和组织的边界,特别是如果该组织是在给定位置的较大组织的一部分。组织具有界定其边界的自由和灵活性。组织可选择在整个组织中或在组织的特定部分实施本标准,只要组织的那部分的最高管理者受权建立环境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