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厦门市 2018 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3 月)数学(文)试题第卷(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集合 ,则( )A. B. C. D. 【答案】D【解析】集合 ,故选 D.2. 已知为虚数单位, ,若 ,则 ( )A. B. 0 C. 2 D. 4【答案】B【解析】故选 B.3. 甲乙两名同学分别从“象棋” 、 “文学” 、 “摄影” 三个社团中随机选取一个社团加入,则这两名同学加入同一个社团的概率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由题意,甲乙两名同学各
2、自等可能地从“象棋”、 “文学”、 “摄影” 三个社团中选取一个社团加入,共有 种不同的结果,这两名同学加入同一个社团的有 3 种情况,则这两名同学加入同一个社团的概率是 .故选 B.4. 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焦距为 ,则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A. B. C. 或 D. 或【答案】C【解析】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可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即焦距为当 时, ,即 ,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当 时, ,即 ,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故选 C.点睛:(1)已知双曲线方程 求渐近线: ;(2)已知渐近线 ,设双曲线标准方程 .5. 设 满足约束条件 则 的最小值是( )A. B. 0 C.
3、1 D. 2【答案】C【解析】约束条件 对应的可行域如图所示:平移直线 ,由图易得,当经过点 时,目标函数 最小,最小值为 1.故选 C.6. 把函数 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再把所得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 2 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的图象,则 的一个可能值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函数函数把函数 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再把所得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 2 倍,纵坐标不变,得到的函数解析式为 .函数当 时,故选 D.7. 已知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函数的解析式可能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由图可得函数 的定义域是 ,当 时
4、, ,故排除 B,D 选项;由图象可得函数图象不关于原点对称,而选项 C 为奇函数,故排除 C.故选 A.点睛:函数图象的识辨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从函数的定义域,判断图象的左右位置;从函数的值域,判断图象的上下位置;(2)从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图象的变化趋势 ;(3)从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图象的对称性;(4)从函数的特征点,排除不合要求的图象利用上述方法排除、筛选选项8.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由三视图画出如图所示的直观图:该几何体是直三棱柱 ,其中 , , ,四边形 是正方
5、形,则将该直三棱柱补全成长方体,如图所示:该长方体的体对角线为 ,则外接球的半径为该几何体外接球的表面积是故选 A.点睛:空间几何体与球接、切问题的求解方法(1)求解球与棱柱、棱锥的接、切问题时,一般过球心及接、切点作截面,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与圆的接、切问题,再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寻找几何中元素间的关系求解;(2)若球面上四点 构成的三条线段 两两互相垂直,且 ,一般把有关元素“补形”成为一个球内接长方体,利用 求解9. 已知 ,则 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 , ,故选 B.10. 公元 263 年左右,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为计算圆周率建立
6、了严密的理论和完善的算法,所谓割圆术,就是不断倍增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求出圆周率近似值的方法.如图是利用刘徽的割圆术”思想设汁的一个程序框图,若输出 的值为 24,则判断框中填入的条件可以为( )(参考数据: )A. B. C. D. 【答案】C【解析】模拟执行程序可得: , ,不满足条件, , ,不满足条件, , ,因为输出 的值为 24,则满足条件,退出循环,故判断框中填入的条件为 .故选 C.11. 矩形 中, , 为 中点,将 沿 所在直线翻折,在翻折过程中,给出下列结论:存在某个位置, ; 存在某个位置, ;存在某个位置, ; 存在某个位置, .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 【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如图所示的矩形 :翻折后如图: .对于,连接 ,交 于点 ,易证 ,设 ,则 , ,所以 ,则 ,即 , ,所以翻折后易得 平面 ,即可证 ,故正确;对于,若存在某个位置, ,则 平面 ,从而平面 平面 ,即 在底面 上的射影应位于线段 上,这是不可能的,故不正确;对于,若存在某个位置, ,则平面 ,平面 平面 ,则 就是二面角 的平面角,此角显然存在,即当 在底面上的射影位于 的中点时,直线 与直线 垂直,故正确;对于,若存在某个位置,因为 ,所以 平面 ,从而 ,这与已知矛盾,故不正确.故选 C.12. 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 ,若 ,则的最大值为( )A.
8、B. C. 3 D. 4【答案】A【解析】 ,即 .当 ,即 时, 取得最大值为故选 A.第卷(共 90 分)二、填空题(每题 5 分,满分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已知向量 ,若 ,则 _【答案】【解析】 ,且故答案为 .14. 已知 ,则 _【答案】【解析】 ,即故答案为 .15. 若函数 在 上单调递增,则 的取值范围是_【答案】【解析】函数 在 上单调递增 在 上恒成立 在 上恒成立 ,当且仅当 ,即 时取等号故答案为 .16. 已知 是圆 上两点,点 在抛物线 上,当 取得最大值时,_【答案】【解析】依题意可得,当 是圆 的切线时 取得最大值, 即 是圆 的切点, 设
9、,.圆圆心 ,半径为 1令 ,则 .当 时, ,即函数 在 上为减函数;当 时, ,即函数 在 上为增函数. ,即 . ,即此时 最大. ,即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味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2)记数列 求数 的前 项和 .【答案】 (1) ;(2)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设条件可得 ,从而解出 与 的值,即可求出数列 的通项公式;(2)由(1)得数列 的通项公式, 根据数列的特性采用分组求和法即可求得前 项和 .试题解析:(1)由条件可得: 消去 得: ,解得 或 (舍) ,所以所以 .(2)由(1)得:所以数列 的前 项和为:.18. 为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情况,某学校随机抽取了 50 人进行统计分析,把这 50 人每天阅读的时间(单位:分钟)绘制成频数分布表,如下表所示:若把每天阅读时间在 60 分钟以上(含 60 分钟)的同学称为“阅读达人” ,根据统计结果中男女生阅读达人的数据,制作出如图所示的等高条形图.(1)根据抽样结果估计该校学生的每天平均阅读时间(同一组数据用该区间的中点值作为代表) ;(2)根据已知条件完成下面的 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 的把握认为“阅读达人”跟性别有关?附:参考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