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行政唐润锋《浅谈腐败的预防机制》.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428328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唐润锋《浅谈腐败的预防机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行政唐润锋《浅谈腐败的预防机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行政唐润锋《浅谈腐败的预防机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行政唐润锋《浅谈腐败的预防机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行政唐润锋《浅谈腐败的预防机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 14相 沟 通 学 生 毕 业 论 文专 业 名 称: 行政管理 : 020114300505 准 考 证 号 码指 导 老 师: 胡培业 : 唐润锋 学 生 姓 名论 文 题 目: 浅谈腐败的预防机制 评语:该论文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具有一定的现实研究意义。研究过程中该生能多渠道广泛查阅、研究相关文献资料,主动按照论文撰写要求,按照规定的标准按时提交论文,论文撰写态度认真。结构安排科学合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各部分之间联系比较紧密,观点表述也基本准确,论证内容比较具有说服力,全文内容能始终紧扣主题来写,对问题的分析比较透彻,总体基本符合专业要求,在论证过程中基本上运用了专业基

2、本知识原理来分析文中的主要问题,参考的文献资料符合主题要求,但不足之处主要是缺乏自己原创的内容,少数观点论证不深刻和全面。论文总体上基本符合毕业论文要求,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评分 75 指导老师签名 论文答辩评价:答辩组评定成绩及答辩委员签名:学生联系电话: 15992989930 2 / 14浅谈腐败的预防机制【内容摘要】本文在开头阐明了腐败的涵义,也阐明了腐败都是权力过分集中、监管部门成为了摆设,监管不到位,官员法制意识不够强所致,以及提出了腐败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危害性,腐败不仅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建设,还危及政治稳定导致经济损失导致社会的风气败坏。在正文中通过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与频度,以保

3、证腐败不敢“露头” ,加大法治思想和宣传和教育,以保证基层防腐思想遍布等。在结尾总结性的提出了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严厉打击腐败分子,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教育,发挥案件查处在预防和遏制腐败中的警示作用。【关键词】腐败、腐败涵义、腐败防止措施3 / 14目录【内容摘要】 .2【关键词】:腐败、腐败涵义、腐败防止措施 .2引言 .3一、 腐败的涵义 .4二、 腐败产生的原因 .4(一) 监管成为摆设 .4(二) 权利的过分集中 .4(三) 权治高于法治 .5三、 腐败行为的表现形式 .5(一) 根据腐败主体的数量划分 .5(二) 根据腐败性质的严重程度划分 .5(三) 根据对腐败行为的

4、价值评价划分 .6四、 腐败现象的危害 .6(一) 腐败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建设 .6(二) 腐败危及政治稳定导致经济损失 .7(三) 腐败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 .7五、 腐败的防止措施 .7(一) 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与频度 .7(二) 创新政治体制与监督体制 .8(三) 科学节俭海内外反腐经验 .8(四) 制定举报保护激励机制 .9(五) 建立基层网络举报机制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4 / 14引言腐败问题是世界政治一直都在关注的问题。腐败对政府职能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不仅仅是政府职能严重滞后,还会是人民对政府产生不信任。说到腐败,全世界形成围剿腐败之势,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将反腐败列为国策,甚至

5、作为政府廉洁和国家现代化的标志。反腐倡廉国际合作成为流行的趋势,就国家而言,反腐倡廉运动也是一浪高过一浪,从而促进我国反腐倡廉的建设。一、腐败的涵义腐败的本意是指事物的腐烂、变质,用于反映某些食物腐朽衰败所产生的质变。腐败最本质的涵义,是指运用公共权力谋取死人利益的行为。腐败概念引入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主要是指社会机体的权力的异化和腐烂变质,表现为国家公职人员及从事公务活动的相关组织及其人员的社会公共道德以及行为规范的退化和堕落。 金太军、李雪卿在行政腐败 解读与治理一书中指出:“腐败这一命题涵盖它包含了四项基本内容:第一,腐败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级管理机构以及工作人员尤其是各级官员;第

6、二,腐败目的是微利谋取私利;第三,腐败的手段是非法用权;第四,腐败的最终结果表现为一种行为,以区别于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社会进步中的衰落。我认为就中国当前实际而言,将腐败行为人定义为是国家机关及和各类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包括受此类机关、单位委托从事公务的组织和人员更为合适。腐败,就是这些腐败行为人为满足私欲、谋取私利或局部利益而实施的严重违背纪律和法律,侵犯人民利益并造成恶劣政治影响的蜕化变质行为。腐败的本质是对人民赋予的权力、对公共权力的滥用。二、腐败产生的原因(一)监督成为摆设监督制度不健全,使一些党员干部“钻制度的空子” ,从而滋生了腐败问题。当前我国的政治体制中,主要依靠纪检部门对政府官员的

7、腐败行为进行监督,但由于同级纪检部门又隶属于同级的党委,从而导致了监督的乏力。虽然我国宪法规定人大对“一府两院”具有监督问责的权力,但由于许多人大代表素质不够或不敢言,或者虽然说了但由于势单力薄也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再者许多人大代表本身就是相关的政府官员,所以人大对政府官员的监督也只是流于形式,同时预防和监督腐败的机制、方式也偏少,故不能腐败分子形成强烈的监督震慑作用。(二)权利的过分集中权力过分集中,而且缺乏严格的监督是导致腐败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级党和政府领导人,权利是很大的,掌握这么大的权力,如何使用?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以权谋私,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有的人不是把权力5 /

8、14看作是人民所赋予的,理应为人民谋利,而是作为自己私有,滥用职权,谋取私利。权力大而且缺乏监督机制,必然导致腐败。要防止权力的滥用现象,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体制,实现权力的制衡才能办得到。(三)权治高于法治法制的不健全是文革导致严重后果的原因之一,这是历史的教训。一个国家法治化程度有多高,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依法办事,照章行事本应该顺理成章,但中国现实社会中处处表现着长官说了算的权力意志,没有体现出合法制度的严肃性和制度执行的确定性,有时合法制度和章程成为摆设。河南的“眼花”错案、山西吃空饷女副县长案就是典型例子。再看现实中的强拆强迁现象、置死守耕地红线基本国策于不顾的全国各地随处可见的

9、侵占良田现象等也是权高于法的长官意志的体现。长官意志不能体现权力部门对社会和大众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乱用职权的体现,是权高于法的体现。滋生腐败也就必然。三、腐败行为的表现形式(一)根据腐败主体的数量划分(1)根据腐败主体的数量不同将腐败分为个人腐败、制度腐败和整体腐败。个人腐败是指被视为隐蔽的、零星的和投机取巧式的犯罪活动,这种活动偶然发生在一个政治或行政的环境中。制度腐败是指腐败是一种经常性的或标准的活动。整体腐败是指在整个政治制度中,公职和官方权威被公开用来为个人谋取私利服务,它无所不在。(2)根据腐败主体的数量不同将腐败分为个案性腐败与结构性腐败。个案性腐败是指在监督制裁腐败行为的法

10、律制度比较完善,道德舆论对腐败的谴责比较强的情况下,个别人以身试法的个别腐败行为,而且这种腐败行为一经出现,就难逃法网的制裁和道德舆论的谴责。结构性腐败是指由具体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所导致的“法外腐败制度”所产生的腐败,实际是领导干部默许的腐败。(3)根据腐败行为主体的不同将腐败分为个体腐败与集体腐败。集体腐败是拥有一定公共权力的机构中的一些人或集体成员,共同利用本机构的公共权力谋取本单位成员私利的行为。集体腐败与个人腐败的共性表现在两者都是以权谋私,其差异在于前者的参与人不是单个的,而是以单位集体名义出现,涉及单位众多乃至全体成员,而以公权谋得的私利也为集体成员所均得。(二)根据腐败性质的严重

11、程度划分(1)官僚主义。表现形式主要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思想僵化,墨守陈规,办事拖拉,互相推诿,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等等。这类腐败现象是大量的,属于思想教育和道德建设要解决的问题。(2)违反党纪、政纪和违反法律但不构成犯罪。表现形式主要有: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经商办企业,从事有偿的中介活动,利用职权为配偶、子女和其他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优惠条件;在经济实体中兼职并领取报酬,公款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买卖股票;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金或有价证券,接受下属单6 / 14位或其他企事业单位赠送的信用卡,或用公款办理信用卡归个人使用;用公款获取各

12、种俱乐部会员资格,参与高消费娱乐活动;违反规定购买和更换进口豪华小汽车;违反规定压低价买住房,用公款超标准为个人装修住房,等等。这类腐败现象也相当普遍,属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党纪、政纪处理范围内的问题。(3)触犯刑律构成犯罪。表现形式主要有:贪污,行贿,受贿,索贿,徇私舞弊,挪用公款,玩忽职守,敲诈勒索以及“卖官鬻爵” ,等等。这类腐败现象数量虽少,但性质严重,危害极大,是反腐败斗争的重点,必须依法制裁。(三)根据对腐败行为的价值评价划分根据人们对腐败行为的价值评价为标准将各种腐败行为分成三类,即:紫色腐败、黑色腐败、灰色腐败。(1)紫色腐败,亦可称为决策腐败,表现为位高权重者并非为满足个人私

13、欲的随心所欲决策,而是决策后因敷衍塞责给党的事业、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由于它的后果并不一定具有蓄意性或谋私性,因而不把它视为犯罪。但紫色腐败的后果却很严重,大者将影响国家发展和国计民生;小者也将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造成灾难性影响。这类腐败从表面上看都是“谋公”中出现的损失或失误,但它却是一种间接谋私行为或具有谋取某种功利的强烈隐蔽性,表现为决策失误、用人失察,为局部利益牺牲全局利益,违背了“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的宗旨和原则。(2)黑色腐败,亦可称为权力腐败,表现为拥有一定权力者为了满足某种私欲而故意乱用或滥用职权的行为。黑色腐败者一般都是有权或有势者,主观上具有功利性和故意性的目的

14、,他们把权力变成了为自己谋取种种实惠和好处的魔杖。这类腐败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在黑暗中进行,在背地里交易,一旦曝光就足以定罪量刑。(3)灰色腐败,亦可称为吏治腐败,表现为履行政府或企事业管理职能的部门和单位借工作之便,向办事人员或单位索取财物和好处的行为。下级以财、物、色贿赂或讨好上级,以吃、喝、玩、乐、赌诱使上级搞腐败,使一些干部由被动腐败变为主动腐败。许多单位和地方都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搞起了所谓“内外有别”:对内强调按规矩、按制度办事,对外讲究灵活,投其所好,给其所要,只要能够保证本单位、本地区、本部门利益不受损失。这些行为虽然一般不构成犯罪,但由于与群众关系密切,严重地影响和败坏了

15、党风,直接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威信,破坏了办事规矩和原则,不可等闲视之。四、 腐败现象的危害(一)腐败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建设腐败现象的盛行往往会打断国家政治民主化地进程,出现向传统的政治体制回顾这种倒退现象。民主的政治体制在其诞生之初,一般都比较脆弱,腐败现象的盛行更加剧了这种脆弱性,甚至会葬送新生的政治体制。这是因为传统守旧势力乃至激进派都对民主的政治体制心怀不满,一旦时机成熟,他们都力图摧毁这种体制。虽然其目的各有不同,前者是为了重温昔日旧梦,后者是为7 / 14了推进激进的改革,但都对民主政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腐败的盛行为他们提供了在好不过的时机,他们往往利用民众的不满情绪煽动暴乱或发动政变

16、,推翻民选的代议制政府,中止宪法的实行,推行独裁统治,此外,面对民众的抗议浪潮,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们往往转而求助于独裁专制的高压手段,从而断送民主的政治体制。腐败现象的猖獗即损害了新生的民主机构或制度的声誉,也破坏了他的正常运行,因而也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建设。在腐败盛行的条件下,由于丧失了民众的信任,统治者只能依靠独裁专制和高压手段来维持其统治。实行独裁专制和高压统治往往扼杀了民主政治发展的条件。自由权利是民主政治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二)腐败危及政治稳定导致经济损失政治稳定是我国走向现代化地一个重要条件。如果一个国家在政治上动荡不定,内乱频仍,政权频繁更迭,那么它的现代化建设就无从谈

17、起。所以说,政治腐败直接破坏着国家的政治稳定。这不仅仅是危及了国家的政治稳定,还导致了国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腐败不利于国家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大投资,这些腐败分子往往把公共财富作为目标,通过各种手段损公肥私。他们丧失了公共目标和公共责任感,一心为自己谋取利益,挖空心思利用手中的职权来中饱私囊。更有一些腐败的人为了达到私人目的甚至直接破坏国家的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实施;腐败现象扩大了收入分配上的不平等,激化了社会矛盾。从而打击了人们通过劳动获得的正当收入的积极性,但这被腐败活动本身直接破坏了。腐败分子的非法收入与他们的工作成绩和劳动贡献毫无关系,而是与他们利用职能聚敛财富的程度成正比;腐败对经济

18、体制变革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们都知道,租金是政府对经济实行的干预和控制的产物。在经济领域中以寻求租金为中心的各种腐败活动的猖獗是政府对经济实行的过度干预的结果,导致了非法活动的猖獗和家具经济领域的混乱现象。在我国,倒买倒卖、走私贩私、行贿受贿、贪污盗窃等一系列非法活动的猖獗,严重的影响到国家的发展计划和经济政策的执行,影响到收入的公平分配和经济活动的高效率,对国家的物价政策造成了损失。(三)腐败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腐败严重违反了道德规范。这是因为公职人员在从事腐败活动时,把自己的个人利益或小集团利益置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之上。他们为了现实自己的私人目的,不惜损害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这种行为践踏了社

19、会公共道德,表明腐败的公职人员利己主义思想的恶性膨胀。当公职人员不再关心国家目标和公共利益的实现而一心谋取私利的时候,当社会各个阶层都只关心一己之私利而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漠不关心的时候。整个社会就会丧失它的凝聚力。 腐败是在法律和纪律松弛情况下的大量发生的。它使人们对法律和权威持怀疑和蔑视的态度,直接降低了人们的守法意识。法律规范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以保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不受侵犯的重要手段。而腐败行为本身则是对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的直接挑战。当一些公职人员违反法律规定,利用职权为自己捞取各种好处又没有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时,其它公职人员也会产生侥幸心理,纷纷模仿这种行为。法律和纪律在制止腐败行为

20、方面的软弱无力,使公职人员对它的权威性产生怀疑,降低了他们奉公守法的自觉性。它使人们公然无视和违反法纪而自行其是,人们为谋取私利而置法律政纪于不顾,我行我素,8 / 14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五、腐败的防止措施(一)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与频度目前,国家已经制定出台了许多政策、法令来约束惩治腐败分子,但腐败现象似乎仍在蔓延,可以看出,惩治腐败的力度仍要加大,强度更要增强。当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面前不能人人平等的事件时有发生,使法律成为一纸空文,失去威慑的本色,应有的强制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因此,对于腐败分子,绝不能姑息迁就,而应毫不留情,从严惩处。对于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反对四项基本原则,

21、或严重丧失政治立场的党员干部应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并开除党籍处分;对于贪污受贿、失职渎职或违反其他财经纪律的腐败分子,应没收其非法所得并视情节轻重进行党内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创新政治体制与监督体制腐败是制度漏洞的表现,反腐败本质上就是不断完善和创新制度的过程。医治腐败的根本途径和突破口就是构建国家廉政制度。一个国家不论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采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腐败的程度多么严重,建立国家廉政制度对于医治腐败仍具有普遍性意义。这既是人类反腐败智慧的结晶,又是最有效的反腐败措施。 当前,中国廉政制度建设的重点在于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完善党的内部运行机制、政府职能的转变。在滋生

22、腐败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以制度创新来根治腐败,使腐败由“低风险、高回报”转变为“高风险、低回报” 。首先,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是廉政制度建设的突破口,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中国廉政制度建设的实际需要,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坚持干部选拔任用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对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和经济审计、逐步推行领导干部交流、回避制度、加强组织人事部门的自身建设等。其次,从党的内部建设来看,党需要“自我改革、自我创新、自我转型、自我建设” ;从党面对的外部挑战来看,党需要“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主动转型、从严建设” 。党内民主制度的建立,就是党为遏制腐败而构建的一种预防机

23、制。因此,我们要完善党内外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强化党员干部的组织生活制度、健全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制度、完善党的举报和申诉制度等。最后,就政府职能转变而言,就是要逐步建立与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相适应的制度与机制。换言之,就是要建立、完善与创新制度,逐步实现政府由“越位” 、 “缺位” 、 “错位”到“定位” 、 “到位” 、 “正位”的转变,从计划手段、行政手段调节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调节为主,从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从而在源头上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与温床。(三)科学节俭海内外反腐经验关于腐败和反腐败,世界上一些国家已经提供了不少理论和经验。我国可以直

24、接借鉴一些科学的理论和宝贵的成功经验,基于国际反腐败的经验来看,反腐败成功的重要条件: 一是公开透明的权力运作。透明是监督的前提,如果权力行使暗箱操作,监督也就无从谈起。权力只有在公众的眼皮地下运作才是9 / 14最安全的,腐败也只有在人数和相互间利益制约多的环境里才最不容易发生。二是反贪机构的科学设置,新加坡和香港等地反贪的成功,具有相对独立性、授权充分、职业化和专业化兼备的反贪机构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反贪局设置在检察院之下或以内,就形不成检察院对反贪局的外部监督机制,这是我国法律监督制度的一种欠缺。所以说,反贪机构独立设置,最大的好处还在于可以强化反贪司法体制,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

25、败斗争的力度。 三是舆论监督的充分保障。透明国际的调查显示,各种监督中,舆论监督最为有力。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对腐败行为的特殊监督作用。舆论监督通过新闻媒介和舆论载体可以把各种腐败现象向社会曝光,让社会批评、监督。 四是彻底反贪的政治决心。反贪不仅是体制机制的科学设置,也考验着政府反贪的决心。我国必须要有清除腐败的非凡勇气和决心,并对反腐败工作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才能使反腐败斗争收到长期的成效。这些成功经验,都可以直接为我国所借鉴。当然,借鉴国外反腐经验,也要讲科学性。反腐败要积极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四)制定举报保护激励机制举报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为配合反腐败斗争而建

26、立的一项制度。它的建立,有力地推动着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举报制度建立以来,在检查机关办理大案要案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近年来检查机关查办的贪污、贿赂等罪案 80%的线索都是来自于群众举报。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腐败现象的复杂化、顽固化,举报制度的缺陷和疏漏日益凸显,严重损伤了广大群众举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我国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为此,我们必须完善举报制度,健全举报的利益激励机制,保障机制,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要充分而持久地发挥举报的作用,必须进一步完善举报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经济保障,是举报人产生举报动机和完成举报过程的重要动力;政治保障,加强保密工作,这是对举报人保护的

27、基本手段,也是对举报人最好的保护;法律保障,在各级人大建立举报权益法律受助中心,制定严禁打击报复的法规,规定打击报复的具体标准;社会保障,建立社会志愿者服务组织,律师志愿者无偿提供法律服务,帮助举报人解决生活困难。(五)建立基层网络举报机制信访是基层人民群众发挥督察权的有力武器,完善信访制度。 信访办可以将信访工作的重心前移到基层,可以从农村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选聘一定数量的信息员,经常走访农村基层群众,真实掌握农村群众对各级干部党风廉政等问题的反映和意见,真正畅通农民表达意愿的渠道。 而且要建立一个成熟的完善的、畅通的、有效的举报网络。各级地方财务可开设专项拨款,完善各类举报渠道,建

28、立完善的举报网络。设立电话信访,网站信访,QQ 信访,微博信访等公共信访平台。10 / 14结论腐败是社会存在的毒瘤,是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和认同度。目前,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既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又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既发扬优良传统,又坚持改革创新;既严厉惩治腐败,又有效预防腐败,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整体推进、健康发展。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

29、新局面。11 / 14参考文献1金太军,李雪卿等,行政腐败:解读与治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2林吉吉, 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 ,法律出版社 1997 年 6 月版第 74 页。3沉吟, 腐败三色论 , 领导科学(郑州)1997 年 12 期,第 26 页。4陈兴良, 腐败的成因及其抗制 , 法律科学(西安)1995 年第 6 期,第 34页。5傅明贤, 论我国领导干部反腐廉政的监督约束机制 ,引自反腐倡廉机制研究 ,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7 年 7 月版,第 151 页。6郭佳, 中国大趋势 ,华龄出版社 1996 年 5 月版,第 137 页。7张德利, 反腐败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

30、研究参考1997 年第 4 期,第 9页。8刘志坚.论腐败产生的制度原因及法律对策J安阳大学学报, 2003(1):239龙吉泽.国外反腐败招数J.湖南农机,2010(8):36 12 / 14华南师大自学考试本科教育相沟通班毕业论文(设计)申请表申请日期:姓名 唐润锋 性别 男 专业名称 行政管理准考证号 020114300505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单位邮编 512100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南华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联系地址 邮编15992989930联系电话 Email 13 / 14自报选题注:以下 3 个选题一般情况是安排第一个。1、浅谈腐败的预防机制2、 政务公开的制度分析3、 行政道德的效用分析以下不用填写确定选题完成时间指导老师联系电话答辩时间论文答辩题目高职高专院校名称: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论文题目:浅谈腐败的预防机制指导老师 胡培业 学生姓名 唐润 锋 准考证号02011430050514 / 14论文答辩题目1.2.3.答辩组评定成绩 答辩委员(签名):学生联系电话: 159929899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