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亲子怎样共读?父母与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称之为亲子共读。 “亲子共读”从狭义上来讲,指“ 亲” 与“子”选择一定的 阅读材料,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彼此共同阅读与对话。既然说是共读,表示念故事这个活动不是单方面的,不是因为你要在共读中,把你的一些想法或期望强加给孩子;而是要让孩子一起参与,并从中满足孩子的某些期望或期待。成年人与孩子共读,或在孩子身边自己读书,都给孩子树立了一个阅读的榜样,使儿童在阅读中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一、 亲子共读的益处 1. 培养了儿童良好的阅读态度 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李燕认为,亲子共读会使孩子从小体会到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阅读态度,这种良好的学习态度
2、将使孩子终生受益,会给孩子学习、社会适应、文化修养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这一过程也是孩子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与看电视被动地接受信息是有本质区别的。另外,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经常接触这种符号的孩子,其信息加工水平将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促进其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的发展。现在不少孩子从小就习惯于依赖具体的形象,形成视觉加工模式。在美国,有不少十几岁的孩子都不会阅读,这对他们将来的发展十分不利。 2亲子共读时间里,孩子不仅会接触到语言文字、图像,同时还听到父母绘声绘色的讲述,听觉器官也被调动了,这将提升孩子对信息的整体加工水平。 2. 亲子共读,让孩子体会阅读的价值,享受阅读的乐趣 从小听父母读书
3、的孩子,远在识字之前,就在父母膝上领略了书中世界的奥妙,对那个美好世界的向往,使孩子更有动力、更主动、更配合地去掌握阅读所需的各种基础。长久地听书、谈书,丰富了孩子的词汇量,也扩展了孩子的知识面,为孩子今后独立阅读时理解书中的内容打下了基础。听父母读书,也培养了孩子倾听的习惯,在电视节目大行其道的今天,孩子能够不靠喧闹画面的吸引,专心地倾听,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对今后孩子上学读书听课都很有好处,如增进感情、增强语言能力、学习协调沟通能力、增加知识、提升写作能力、经验传承交流、独立思考、休闲娱乐、培养亲子品格等。 3. 创造了良好的亲子沟通渠道,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亲子共读,使父母能和孩子共享童年
4、美好时光,也为个性不同的父母提供了一条亲子沟通的良好渠道。有的个性拘谨的父母不知该和孩子玩什么,这时候,打开一本好书,与孩子静静分享,是每个人都会做的。进而以书本为出发点,我们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通过选书、读书、谈书,父母拉着孩子软软的小手,带他步入世界,把自己的价3值观传达给孩子。而坐在父母的膝上与爸爸妈妈分享一本好书,将给孩子留下温馨的童年回忆。读书的教育意义不仅在于促使小孩子乐观地面对人生,同样对成人也很有启迪。让我们在日常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爱的教育” ,相互共勉。二、选择适龄的读物。(1)16 个月亲子共读的时机可溯自孩子的襁褓时期,或许你会怀疑孩子尚小,听不懂故事的意义,但
5、是孩子却能在和谐的声调中,感受父母对他的爱,进而得到安全感,因此,此一阶段所念的读物较少选择性,只要你喜欢的,都可念给孩子听。(2)6 个月2 岁此时孩子的眼睛已逐渐能看得清楚,且能欣赏声音,因此还可选用图画鲜艳、句子押韵、有节奏感的儿歌及童谣等书籍。(3)23 岁延续上一阶段并增加其内容。为使孩子喜欢,父母应反复念同一体裁,尽量配合其需求。另一方面,也继续提供其他书籍。此时也可向孩子介绍书本的结构,如:封面、作者、阅读的顺序、方向等,培养孩子连续看东西的能力。(4)35 岁此一阶段孩子充满了好奇心,吸收能力强。因此应选择各种类型、不同主题的书籍,以符合孩子的兴趣及需要。另4外,父母也应多给孩
6、子表达的机会,如训练他以看图说故事的方式来自我表达,并适时地给予奖励,此乃建立孩子自信心的良好机会。(5)5 岁以后此时孩子的兴趣更广泛了,所以读物的图画及内容、主题都要复杂些,如笑语、谜语、童话故事等,但故事内容不应太浅,在难度上应稍微超越孩子的程度。三、亲子共读的几种读法1、提问阅读法:让孩子带着疑问来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2、分角色扮演法:当孩子已经熟悉了书中的内容,爸爸、妈妈和孩子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来阅读故事书。3、重复阅读法:有些材料的阅读可以让孩子多次阅读,能够达到背诵的程度。4、想象阅读法:当家长给孩子读了某些故事或内容后,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故事中的人物将会如何
7、发展。相像阅读法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四、以身示范,给予孩子一个积极的暗示在亲子共读方面,家长首先要做到以身示范,给予孩子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为营造“书香家庭” 全家共同努力。首先,要不定期地全家齐出动逛书城,选择和购买每个人所喜爱的书籍。买回家后,大家都是如饥似渴地去阅读。5这样以来,就会给予孩子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父母喜爱阅读,孩子也不能落后,无形中就激励着孩子多读书。其次.亲子共读不一定就是父母和孩子非得面对面地坐下来一起共读。在家庭生活中,在孩子视线所及的范围或心理所能感受范围之内,例如:放学回来的第一眼,发现父母在看书,她也自觉地在完成自己的本职任务之后拿出书来阅读。我有一
8、位朋友,标准的家庭主妇,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和我女儿同龄,经常前两年经常为孩子的不听话好玩而苦恼,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每次当孩子回到家中的时候,她总会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去看书,有养生方面的也有菜谱方面的,在这位母亲的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之下,她的两个孩子也慢慢地爱上了读书,好习惯是相互影响的,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这就是父母的以身示范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再次,好书要和孩子一起分享,一起共读,在和孩子分享共读的过程不仅帮助孩子进一步提高认识,促进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让父母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孩子,为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增色。例如,在寒假里,女儿阅读我的红狐狸妹妹一书,很受感动,当然孩子的感动多是停留在
9、感性的层面,对深层次的教育意义理解不是很深刻。她极力推荐让我阅读,我也从中受到感动,但我的感动多是从理性的层面去思考。于是我和女儿之间交流彼此感动,在孩子感性感动的基础之上引导其去理性地认识其中的人和事。亲子共读,6这种方法最好。4.保证时间,选择一个合适的阅读时间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保证每天的阅读时间。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根据孩子的时间安排以及每个孩子生物钟的不同,合理安排每天的阅读时间。比如,可以把阅读时间放在中午午饭之后上学之前,也可以放在完成作业上床睡觉之前,或者每天睡觉之前,时间长短不限,如果太晚,看的时间就短,时间充足,看得时间就长,但保证十点钟准时睡觉,慢慢地,就会养成每天
10、必读一些书籍的习惯了。5观察孩子特性,适龄适量提供。每个幼儿由于生活背景、家庭环境不同,呈现独特的发展与学习模式。不过幼儿在本质上也有许多共通性,例如:心智发展、视觉能力,色彩感受力、理解能力、语文能力等,皆随着年龄而逐渐成熟。1 岁幼儿能欣赏单幅、不连贯的图片,插图需大而写实,内容则是他所熟悉的身边的事物。2 岁的幼儿处于命名期,喜欢问:“这 是什么?”色彩明朗、造型大而简单的看图辨物书很合适,具有押韵、节奏感的儿歌、童谣也很喜欢。3 岁之后,除了延续对儿歌、童谣的兴趣外,滑稽的内容颇吸引幼儿,由于好奇心、注意力、理解力越来越强,孩子可阅读不同形式和主题的书,在 4、5 岁阶段更能看图说故事
11、并尝试自我表达。76透过父母的声音,唤起爱的共鸣对孩子来说,父母念书给他听是最快乐的事情,因为是最值得信赖的人在对他说话;而且孩子自认为独占了父母亲,这对幼儿的意义是相当重要的。在亲子共读过程中,父母本身对图画书产生共鸣或感动等情绪,会自然地反映在声调中,影响听故事的幼儿。当搂着幼儿在怀里听故事的时候,亲子一起沉浸在图画书的世界里,幼儿此时的快乐,随年龄的增长,将扩大成对知识积极的探索。也正因如此,父母在念故事之前应先了解内容,共读时更应全心投入,若时机不当,宁可以其他方式替代也不应敷衍了事。7把握生活环境中的素材依据孩子的年龄、特性来准备图书是个根本途径,但平日的生活经验同样能变成共读的素材
12、,例如:杂志、照片、报纸、广告单等都可以运用。如将生活中的故事说给孩子听,谈论自己或孩子小时候有趣的事,或一起欣赏讨论杂志上的照片或广告单上的作品,看图编故事。扩充孩子的生活经验,能丰富共读的趣味。孩子经验过旅行、看展览、参观动物园、上菜市场、游泳等各式各样的活动后,会不知不觉地把自身的经验和书中事物联结,产生浓厚的兴趣。8善用故事录音带8选优良的故事录音带,或自己有空时先录好一些故事,当你实在无法亲自给孩子讲故事时,替换一下也是非常好的。儿童故事录音带多半以世界著名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或我国民间故事为主,但也有以多样化的世界、某种著名图画书为蓝本录制的故事等。父母应先了解内容,注意配音、配乐
13、是否自然、不造作,并且留意故事中不要以过多的音乐干扰孩子自由想象的空间,如此仔细选择过的录音带较能带来乐趣。有时把孩子小时候学语言或和大人对话念儿歌的声音录下来,也能造就另一番趣味。9参与的形式巧妙不同亲子共读强调的是父母的参与,但参与的形式倒不限定于“ 把孩子搂在怀中 ”的标准姿势,故事也不 见得限定每晚睡觉前一定要说多久。参与的形式可能是一起读或各读各的(感受到彼此的存在与愉快的阅读气氛),遇到合适的录音带,亲子可以一起听听别人说故事,不想说故事时,猜个谜语,玩玩语言接龙游戏(例如:吃饭+饭桌+桌布);聊聊一天生活中的事,都是非常温馨,又能增长见闻的。陪孩子一起进行课处阅读吧,哪怕只读一个故事的开头,只念一首小诗只谈作品的某个段落但是你将孩子从电子游戏,电影电视,偶像崇拜中夺了过来。将他拉到身边,成就了父母读书的愿望,也督促培养了孩子读书习惯的形成。9亲子共读,这是一件“多赢” 的事情,积 淀知识,修养品格,快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