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哪些材料?为什么?1、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 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这种刻苦精神,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2、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是全世界年 轻人的偶像。与其他 NBA 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 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黑人相比。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 时的体能。 负责给他洗衣服的 师傅说:“ 姚明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 ”3、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
2、有名的书法家。4、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 艺术大师。二、比较礼记檀弓中的 嗟来之食和吴晗写的谈骨气中的引用论据,两者的写法有何不同?嗟来之食礼记檀弓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 谢也,可食。 ”(译文: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 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的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
3、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 那个饥 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愿吃嗟来之食,才落地 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 终于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该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 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 ” )谈骨气 吴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 饿得快死了,有人 丢给他一碗 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 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 饿 死了。不食嗟来之食 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 碗饭,第二步怎 样
4、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 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三、如果我们用下面的例子来论证“失败是成功之母” ,该怎样叙述呢? (1)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 (2)四年里, 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 实验, 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 败,但是,他毫不气馁。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 发明炸药,减 轻工人们繁重的 负担。 (3)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生了极大的威力,在一旁的人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 (
5、4)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地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 乌黑,身上 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5)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大大减轻了挖土工人的 劳动强度。2四、阅读文理相通,才有后劲 ,写成为“高中应该取消文理分科”这个观点提供支撑的论据。文理相通,才有后劲苏步青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曾任浙江大学教授,复旦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在欧氏平面曲线整体几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几十年来,他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六十多篇,出版了几十部学 术专著。苏步青教授不仅是著名的数学家、科学家,而且还能诗善文。他认为:汉赋、
6、唐诗、宋 词、元曲都是我国文学的精华,诗词 在古代则是主要的文学表 现形式。今天,我们要繁荣文学事业, 发展民族文化,要认真学习、研究、 继承古诗词这一宝 贵的文化遗产,随着 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写诗填词要讲韵律、平仄,但不必太严,要有 现代生活气息,又不能太口语化。他热爱诗词,有很深的功底。一次,他在德国访问,住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的阿康饭店。店主人请他题词留念,他立即 挥毫写成一首七绝:“西来处处挹繁华,杜市阿康是我家。中德人民常友好,不愁前路有风沙。 ”这首诗赞颂了中德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抒 发了对所住饭 店的亲切感情,表达了 对发展两国人民友谊的坚强信念。翻 译讲明这首诗的含意后,店主人听
7、了非常高兴。苏步青教授能即席赋诗,绝非一日之功。他从小喜欢读诗,十二三岁开始学写诗。抗战时期又攻读宋词。这种文学修养,不仅有助于他的社会活 动,而且 对他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也有裨益。他工作繁忙,通常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当他疲倦 时,就吟诵诗词,借以换换脑筋,得到积极的休息。他不仅喜好诗词,还爱读古典散文、小说。他能绘声绘色地讲述聊斋志异中的每一篇故事,对于古文观止,他一读再读。他说, 这种文学爱好有助于他的科学活动。苏步青教授不光自己这样做, 为后生们作出榜样,而且 还利用一切机会大 讲学习语文的重要性。1979 年 12 月末,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一届年会在上海召开,苏步青教授
8、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大会,并在会上作了振聋发聩的报告。他说:“ 学好语文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以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只要数理化, 轻视语文显然是不对的。 ”他还向教育部长建议,如果允 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第一天考 语文,及格的再参加以后的考试,语文不及格的就淘汰了。第二天考外语,然后考数理化,政史地也要考。针对理工科大学生语文成绩不好, 论文缺乏逻辑性, 语言不通,错别字多,不了解祖国历史等问题,苏步青教授提出了加 强对理工科学生的文史知 识教育的问题,鼓励学生在休息时读点文学作品,也可以写小 说,学写 诗歌。这不仅有利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激发为祖国而奋斗的热情,而且有利于将来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有
9、利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撰写自己的研究成果。90 年代,他又指出,大学教育不必急于专业化,一定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把基础知识的面拓得尽可能 宽一点,做到文理相通,把大部分学生培养成 “通才”,才有后劲。五、补充材料两弹一星元勋中的钱学森一直强调,科学要跟艺术结合,搞科学工作的,应该学点艺术。一次,温家宝总理去看望钱学森,谈话快结束时,钱学森特意补充了一个教育问题:“我小的时候,父亲让我学理科,又让我学绘画、音乐。艺术上的修养对我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了我的科学素养。 ”有一次颁奖大会,钱老即兴演说,特殊提到了蒋英(钱老的夫人)给予他的帮助:“几十年来,蒋英(她是女高音歌唱家)给我介绍了音乐艺术,正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使得我丰富了对世界的熟悉,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艺术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更活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