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一历史学法指导新墩中心学校 陈 强一、培养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爱好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自觉学习的先导。有历史兴趣的同学不必说,缺乏历史学习兴趣的同学,该怎样培养兴趣呢?明确学习目的是根本。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决非一时一段的努力所能达到的。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只有注重学习方法,方能事半功倍,适应形势的要求。在学习方法上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把握学习的各个环节 学习过程有哪些环节,并非每个同学心中有数。要想提高学习效率,课前预习、课中听讲笔记思考质疑、课后
2、及时练习复习等环节一个都不能落下。课前预习有助于课中针对性地学习,突破重点难点,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课中听讲要认真、要始终有激情。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讲,指望下课后再复习,这是本末倒置的,也是行不通的。在时间上每节课应着重抓住两个环节,一是一节课的开始。预备钟一响,就应迅速进教室,做好准备工作以便迅速进入听讲角色。二是一节课的后半部分。这时人已较困,注意力难以继续集中,希望能自我暗示,提醒自己保持注意力。作笔记能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同时也是一次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过程,十分重要。思考和质疑是搞好学习的关键。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质疑
3、”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我们的学生面子观很重,不愿质疑,这是学习的一大碍。至于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新知识在初期是最易遗忘的,此后就逐渐难以忘记。所以课后要及时复习。2.学会动脑筋 动脑筋话好说,事难做。如何动脑筋?如学习时我们不就事论事,而是能站在一定高度看问题;再如学习时我们可以先联系相关、相近或相反的知识,再把它们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点,最后升华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联系比较升华”就是一个开启思路、动脑筋的好路子。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注重学习历史概念 历史基本概念源于历史事实,它是构成历史知识体系的基本细胞。概念的学习必须结合政治常
4、识方能完整准确理解。 4.区分课本中一般性的叙述和归纳性的结论 在读历史课本时,喜欢把课本从头到尾一直读下来,动脑筋不多。考试时总是自己想破脑壳找结论,结果还往往是错的。其实,好多典型精彩的结论课本已经给出,只要我们在读书时多用点心注意区分课本中一般性的叙述和归纳性的结论就行了。 5.理清主线,建构体系历史知识的特点是具体性、过去性,且知识点繁杂。其实任何一门知识之所以被称为科学,就是因为它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学习历史时我们要善于抓住其学科体系。科学的知识体系,能帮助我们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我们驾驭具体知识的能力。6.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
5、题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将辩证唯物主义引入社会历史领域而产生的一种科学的理论。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第三、存在决定意识。 第四、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 第五、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任何历史人物、政党、团体、历史活动、制度、措施等都必须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必将灭亡。除以上几个基本规律外,我们分析历史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本质的观点和方法,还必须掌握以下几对关系:个性和共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继承和发展、偶然性和必然性、
6、因果关系、矛盾关系等。7.化死为活巧记忆历史学科的记忆量要求特别大,如何记忆?除了理解记忆外,历史有很多具体知识点是无法通过理解来记忆的,如某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同一时期几个思想家的思想等等,这些实际上是些“死”知识。这些 “死”知识可以通过下面方法来巧记。 数字代表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通过一个或几个数字概括出来,形成要点。提取字头法: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头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谐音趣味记忆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关键字词法: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如:我们可将形成的过程用几个关键字掌握:即开始;进一步;大大加深;完全陷入。 概括记忆法:就是将某一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三、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吃苦精神。要想成功,先学会吃苦,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爱迪生说过:“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一分灵感加九十九分汗水” 。谁不祈盼成功?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奥秘在于,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吃苦。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成绩是来自日积月累的结果。荀子在劝学篇中就曾这样论述勤与学的关系:“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勤奋的人,不一定都能领略成功的喜悦,但他们的心灵却比任何人都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