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卷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一、积累与运用。 (14 分)1、 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 分)美不胜( )收 觥( )筹交错 相形见 ch( ) 众目 kuku( )2、 根据课文默写。 (8 分) 望西都,意踌躇。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山坡羊 潼关怀古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醉翁亭记 )采菊东篱下, 。 (饮酒 )忽如一夜春风来,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 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2、诗句是: , 。3、简要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15 字) 。 (2 分)中国教师报2007 年 1 月 4 日报道,美国印第安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 们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员让 34 名少年玩 30 分钟的电子游戏,其中有的游 戏 是暴力的,有的是非暴力的。然后,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他们的脑部活动进行测试,检测他们对代表暴力行为和非暴力行为的词汇的反应,以及注意力集中的情况。结果发现,暴力电子游戏会给青少年的大脑带来影响,包括情绪激化,注意力集中能力下降等。4、名著阅读填空。 (2 分)名著 人物 其中的一个故事(名称)孙悟空二、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 5-7 题
3、。 (6 分)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5、 ”绿“、 ”红“分别代替什么?”绿肥“、 ”红瘦“又分别指什么意思?6、下面对词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 “浓睡不消残酒” ,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B 、 “试问卷帘人” , “试”字,表现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C、 “却道海棠依旧” ,侍女回答:海棠花还是那样。 “却”字,既表明侍女对窗外发生的变化的关心,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的愉
4、悦心情。D、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人毕竟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留有余地, “应是”正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7、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2 题。 (10 分)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为坻, 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5、悄 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2 分)潭中鱼可 ( )百许头 不可久居 ( ) 9、翻译下面句子。 (2 分)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10、 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 (2分)11、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 潭中的气氛。 (2分)12、简要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2 分)三、现代文阅读( 20 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17 题。 ( 10 分)吆喝(节选) 叫卖实际 上就是一种口 头广告,所以也得 变着法儿吸引 顾客。比如 卖一种用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 小玩艺儿赛活的。 ”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如城 厢里常卖
6、的一种近似烧卖的吃食,就介绍得十分全面: “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也有 简单些的,如“卤煮喂,炸豆腐 哟”。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儿的白薯”或“萝卜赛过梨” 。“葫芦儿冰塔儿” 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不管是山楂、荸荠还是山药豆的)形容得晶莹可人。 卖山里红(山楂)的靠戏剧 性来吸引人, “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 红色果子 有的小贩吆喝起来声音 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也许由于小时人家告诉我卖荷叶糕的是“ 拍花子的”( 拐卖儿童的),我特别害怕。他先尖声尖气地喊一声“一包糖来”,然后放低至少八度
7、,来一气 “荷叶糕”。 这么叫法的 还有个卖荞麦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 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 特别出色的是那种合 辙押韵的吆喝。我在小说邓山东里写的那个卖炸食的确有其人,至于他替学生挨打,那纯是我瞎编的。有个卖萝卜的这么吆喝:“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大” 就是一个铜 板。甚至有的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编起快板:“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东屋里瞧(那么)西屋里看,没有饽饽赏碗饭。”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 吆喝,就是“冰棍儿三分啦”。语气间像是五分的减成三分了,其实就是三分一根儿,可见这种带戏剧性的叫卖艺术并没失 传。1
8、3、结合语境,解释下面的词语。 (2 分)晶莹可人( )油嘴滑舌( )14、 “特别出色的是那种合辙押韵的吆喝。 ”“特别出色”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15、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会吓了个马趴?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也许,这一声“哟”在“我”的内心确实是一种惊恐,引来一阵颤栗,以致于“吓了个马趴” ,但从修辞上说,这里用的是夸张手法。、因为上文已有交代“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 ,对卖荷叶糕的吆喝“特别害怕” 。所以,当有人在背后突然发一声喊,自然很可能会“吓了个马趴” 。这样写也有一些幽默调侃的用意。、因为“卖荞麦皮”的看过去像是“ 拍花子的”( 拐卖
9、儿童的),叫得又“尖声尖气”,所以“我”趴在地上就既能躲过他的视线,又听不到他刺耳的吆喝声。16、下面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本文十分注意语段的衔接过渡,如上面第段的“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 ”就是一例。此句前主要写对吆喝的评论、概括、品析,自此句开始即转为主要写对吆喝的描写、叙述、介绍。、选文从叫卖作为一种口头广告的角度来写。这里写叫卖的文化内涵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的叫卖说明商品制作的工艺过程。如:“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 ”其二,有的叫卖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如卖山楂的喊:“就剩两挂啦。 ”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
10、紫红色果子。其三,叫卖的语言十分丰富,极富表现力。有的善用比喻,如“栗子味儿的白薯” 、 “萝卜赛过梨”等;有的合辙押韵,颇为动听,如“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 、 上述几段文字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17、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围绕“吆喝的价值”谈一二点认识。 (2 分)、2005 年 11 月 19 日,金陵 吆喝大赛决赛在南京市民俗博物 馆举行。初赛胜出南京民间的 22 位吆喝高手拿出自己的绝活参加角逐,争 夺南京民 间“吆喝王”桂冠。留住南京声音、展示老南京记忆中熟悉的老吆喝,令众多慕名而来的 观众大受震撼。南京市档案
11、局和市民俗博物馆对此次比赛进行全程记录,为南京吆喝留下影音、文字资料,并通过记录南京吆喝,从中整理出有关南京民风民俗的信息。 、2006 年 8 月 17 日,在北京王府井小吃一条街,一名老外被一家 传统小吃店的吆喝声所吸引,忍不住也穿上一身“ 店小二”服装,学起 “吆喝”来。他和老板一起在店门前招揽客人,吸引了许多游客观看。、大声吆喝,不仅能刺激 颅脑内的语言中枢,还因口腔离大脑甚近,张大嘴巴能刺激口腔,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尤其是老年人,经常大声吆喝能不断加强脑功能,使逐渐衰老的脑细胞焕发新生。同时,大声吆喝对神经系统的反刺激作用是全 脑性的,它可大大增强大脑两半球的通信功能,使人变 得更机
12、敏、智慧。、今年 70 多岁的臧鸿,是从老北京走 过来的北京老人,他的绝技是一口气能喊出 170多种老北京的叫卖声。在电影、电视剧中,在人们的婚丧嫁娶仪式上,往往是他的一嗓子,就把人们飘飘悠悠地带到了北京的往昔岁月。因此,人们叫他“中国吆喝大王”。(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 (10分)大地的耳朵(1)小时候,讨厌冬菇,嫌它丑。黑黑的一 朵,像巫婆身上诡谲的袍子,每每在饭桌上见到它,筷子总绕道而逃。弟弟受我影响,也把冬菇当敌人。(2)妈妈的拿手好菜是冬菇焖鸡,我一见便皱眉,觉得大好鸡肉被那可憎的冬菇白白糟蹋了,感觉上就好似香喷喷的一 锅白粥,无端掉入了黑漆漆的老鼠屎。(3)聪明的妈妈,
13、察 觉了我和弟弟的异状。有一回,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你们看,这像什么 ?”(4)我闷声闷气地应道:“黑色的鬼。”(5)弟弟鹦鹉学舌,也说:“ 像鬼,黑色的鬼。”(6)妈妈好脾气地应道:“冬菇不是鬼啦,它是大地的耳朵。”(7)嘿,大地的耳朵? 这个新鲜的比喻霎时把我和弟弟的好奇心全撩起来了,我俩齐齐竖起耳朵来听。(8)妈妈饶有兴味地说道:“人间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生,大地好奇,便把 长长的耳朵伸出地面来听。” 经妈妈这么一形容,那朵圆圆的冬菇落在眼里,果然像一只铆足全劲来偷听的耳朵。妈妈继续说道:“ 大地的耳朵,听 觉敏锐,你 们吃了它,同样可以拥有耳听千里的能力!”(9)耳
14、听千里?呜哇,太棒了呀!我和弟弟的筷子,都不 约而同伸向盘子里那一只只“大地的耳朵”(10)万万没有料到,这一吃,便上瘾了。品质上好的冬菇,硕大肥厚,一触及嘴唇,便有一种绵密温厚的感觉。在与鸡 肉长时间焖煮的过程中,它吸尽了肉的精华,吃起来像是一块嫩滑的黑色油膏,但又绝对没有脂肪那种油 腻感, 这种绚烂 的风采是独树一帜的。(11)盲目地相信冬菇有助听觉,吃着吃着,果然便养成了“耳听八面”的能力。然而,有 时,不小心听到了一些飞短流长 的谣言,听到了一些令人 义愤 填膺的负面消息,听到了一些叫人恶心的言谈,我便衷心希望,自己不曾吃过那么多的冬菇。(12)小小一道冬菇焖鸡,盛满 了童年的快乐回忆
15、, 还有温馨的 伦常亲情。每回闻到那一股熟悉的味道,母亲慧黠的笑容,便清晰浮现。我们在无数无数半真半假的故事中成长,我们在一则一则美丽的谎言里接受了许许多多原本为我们所抗拒的东西,那样的一个成长过程,幸福而美好。而全心全意的相信冬菇是“ 大地的耳朵”的那些岁月,是人生的无尘岁月,澄净明洁。(13)一日,我刻意用筷子夹起一 朵冬菇,微笑地 问:“看, 这 像什么?”(14)孩子缺乏我天马行空的想像力,老老 实实地应道:“ 像冬菇。”(15)我说:“不是啦,它 们是大地的耳朵” (选自读者2005 年第 9 期,有改动)18、给这篇文章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标题( ) 。 (2分)A、冬菇 B、冬菇焖鸡
16、 C、童年的回忆 D、大地的耳朵19、 “聪明的妈妈,察觉了我和弟弟的异状。 ”“异状”指的是什么?(2分)20、对下列句子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2分)A、 “觉得大好鸡肉被那可憎的冬菇白白糟蹋了,感觉就好似香喷喷的一锅白粥,无端掉了颗黑漆漆的老鼠屎。 ”这句把冬菇比做“老鼠屎” ,极写“我”对冬菇的讨厌。B、 “这种绚烂的风采是独树一帜的”一句,意在表明妈妈做的“冬菇焖鸡” ,其中的冬菇,鲜美爽口,口味独特。C、 “果然便养成了耳听八面的能力”一句,说明吃冬菇确实能使人听觉敏锐,从而印证了母亲的话。D、 “那些岁月,是人生的无尘岁月”一句,用“无尘”作比喻,写出了童年生活的纯洁
17、美好。21、文中的“母亲”具有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说一说。 (2 分)22、本文通过对吃冬菇这件事的回忆,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四、写作(50 分)23、 阳光是自然的,万物生长需要阳光,生命的勃发需要阳光;阳光又是生活的,生活中的阳光,可以是支持、鼓励,可以是理解、信任,可以是帮助、引导,还可以是一方自由呼吸的空间、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请以“给我一点阳光”为题作文,要求有真情实感,卷面整洁,字数在 600 左右。参考答案: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暴力电子游戏伤害青少年大脑4、略5、 “绿” “红”分别代替叶和花, “绿肥” “红瘦”分别形容
18、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6、C7、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8、大约、停留9、略10、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11、潭中景物、小潭源流12、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美13、晶莹透亮,让人看着舒服。 、形容说话油滑。14、对“有本事”的叫卖者的赞美。15、B 16、A 17、略18、D19、嫌它“丑”,把它比做“鬼”、“老鼠屎”、“巫婆身上诡谲的袍子”等;不喜欢吃,“筷子总绕道而逃”,“一见便皱眉”。20、C21、母亲聪明、慧黠,用“冬菇像大地的耳朵”这个新鲜的比喻和“吃了冬菇,就可以拥有耳听千里的能力”这样一个美丽的谎言巧妙地改变了我们对冬菇的印象,让我们喜欢吃冬菇。(抓住“聪明、慧黠”,意同即可。)22、对善良聪明的母亲的钦佩、感激、赞美;对温馨的伦常亲情的怀念;对快乐、纯洁、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留恋。(答到其中一点即可)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