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茶蚜茧蜂保育利用技术规范标准文本征求意见稿.doc

上传人:lxhqcj 文档编号:9410056 上传时间:2019-08-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蚜茧蜂保育利用技术规范标准文本征求意见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茶蚜茧蜂保育利用技术规范标准文本征求意见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茶蚜茧蜂保育利用技术规范标准文本征求意见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茶蚜茧蜂保育利用技术规范标准文本征求意见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茶蚜茧蜂保育利用技术规范标准文本征求意见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140 B 05备案号:XXXXX-XXXX DB52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DB 52/T XXXXXXX茶蚜茧蜂保育利用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phidius teaiiXXXX XX XX 发布 XXXX XX XX 实施贵 州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DB52/T XXXXXXXXXI目 次前言III茶蚜茧蜂保育利用技术规范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保育利用技术 .25 基础设施及仪器设备 .26 寄主 .37 饲

2、养及繁殖 .48 收集与释放技术 .69 田间保育技术 .7DB52/T XXXXXXXXXI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到则 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遵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贵州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遵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遵义师范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展茂魁、陈华、赵斌、司徒春南、王健、赵孝刚、付甫永、路纪芳、蔡静芸、杜文先、方维业、杨朝应、王淑君、孙亚茹、唐艳龙、王小艺、杨忠岐。 DB52/T XXXXXXXXX1茶蚜茧蜂保育利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茶蚜茧蜂基础设施及仪器设备、

3、寄主、饲养及繁殖技术、收集与释放技术、田间保育技术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茶蚜茧蜂的室内大规模繁育和田间种群保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2063.1 天敌昆虫室内饲养方法准则 第 1 部分:赤眼蜂室内饲养方法NY/T 2063.2 天敌昆虫室内饲养方法准则 第 2 部分:平腹小蜂室内饲养方法NY/T 2063.3 天敌昆虫室内饲养方法准则 第 3 部分:丽蚜小蜂室内饲养方法NY/T 2063.4 天地昆虫室内饲养方法准则 第 4 部分:

4、七星瓢虫室内饲养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茶蚜 Toxoptera aurantii半翅目蚜科声蚜属昆虫,一种趋嫩性较强、较专化刺吸茶梢汁液的重要害虫。 3.2 茶蚜茧蜂 Aphid parasitic wasps茶蚜的重要寄生蜂,特指:日本柄瘤蚜茧蜂 ( Lysiphlebus japonicus) 、 燕麦蚜茧蜂(Aphidius Haliday)和印度三叉蚜茧蜂( Trioxys indicus) 。3.3 保育 conservation保护和繁育,使茶蚜茧蜂长期保持一定的种群数量。3.4 僵蚜 parasitized aphids被茶蚜茧蜂寄生后,僵硬、不透

5、明的茶蚜死亡虫体。DB52/T XXXXXXXXX23.5 成峰蜂 adult parasitoid茶蚜茧蜂的成虫。3.6 羽化 pupa emerhence茶蚜茧蜂成蜂破僵蚜而出的过程。3.7 蚜蜂比 aphid bee ratio田间释放时,茶蚜和茶蚜茧蜂的比例数值。4 保育利用技术保育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a) 蚜茧蜂的室内人工繁育;b) 蚜茧蜂的田间保育。5 基础设施及仪器设备5.1 茶蚜育种、保种温室5.1.1 育种温室应搭建通风、透光、遮阳、隔离性好的大棚,大棚占地面积宜 1520。大棚应设置遮阳网,育种室温度应保持在 1727,相对湿度在 50%80%之间。5.1.2 保种室

6、和育种温室应分开搭建,相邻即可。应搭建通风、透光、遮阳、隔离性好的大棚。大棚占地面积宜 1520。大棚应设置遮阳网,保种室温度应保持在 1015,相对湿度在 40%70%之间。5.2 茶蚜茧蜂育种、保种温室5.2.1 育种室应搭建通风、透光、遮阳、隔离性好的大棚,每个大棚约 15,大棚应设置遮阳网,育种室内温度在 2527之间,相对湿度在 70%80%之间。安装 60目防虫网组成空间大小相同的间隔。5.2.2 保种室和育种室应分开搭建,但不宜相隔太远,保种室建成约 15的空间即可。保种室温度应控制在 35之间,相对湿度调整在 60%70%范围内,室内应设置分层支架,用以存放保种僵蚜。5.3 扩

7、繁室扩繁室主要用于种蚜和种蜂的扩繁,扩繁室应选择室内搭建,占地面积宜1520。扩繁室应搭配温湿度检测系统和温湿度控制系统。5.4 替代寄主萝卜蚜育种、保种室替代寄主繁殖室建设同5.1茶蚜育种、保种室。DB52/T XXXXXXXXX35.5 茶叶种植室5.5.1 茶叶种植温室应搭建通风、透光、遮阳、隔离性好的大棚,面积宜 50,应以结实材料作为框架。5.5.2 在大棚内宜按大行距 150cm,小行距 40cm,株距 26cm33cm 的规格开建定植沟。5.5.3 在定植沟内靠沟壁开 2条深 10cm的种植小沟或打窝,为茶苗定植做准备。茶蚜、茶蚜茧蜂保种和育种所需茶苗均由茶叶种植室提供。5.6

8、接蚜器选择质地柔软的毛笔。5.7 茶蚜茧蜂收集器茧蜂收集器由吸蜂嘴、导蜂管、盛蜂容器、隔离网、吸力装置、控制开关等部件组成。5.8 其他仪器设备其他仪器设备包括:a) 洗卵机;b) 制冷器;c) 加湿器;d) 加热器;e) 烤箱;f) 光学显微镜;g) 恒温培养箱;h) 紫外灯;i) 自控温度湿度记录仪。6 寄主6.1 茶蚜饲养及繁殖6.1.1 茶蚜育种茶蚜作为茶蚜茧蜂的主要寄主,应从茶园收集未被寄生的龄、龄无翅若蚜,装入无菌塑料瓶,立即带回茶蚜育种室进行育种、保种。6.1.2 茶蚜接种待茶苗定植长出幼嫩叶片时,应用接蚜器轻轻挑取若蚜接种在茶叶幼嫩叶片中间部位偏叶基部的背面。每株植株接种203

9、0头若蚜。6.1.3 茶蚜的繁殖与管理6.1.3.1 繁殖时间茶蚜从接种之日起,繁殖周期为5d7d。DB52/T XXXXXXXXX46.1.3.2 繁殖方法茶苗接种茶蚜后,应保持育种室温度在1727,相对湿度在50%80%之间,一个繁殖周期收集一次茶蚜。6.1.3.3 繁殖管理育种室在育种前应清除室内其他昆虫,并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保持茶蚜育种室温度应在1727,相对湿度在50%80%之间。加强茶叶植株水肥管理,保证水肥需求。茶蚜繁殖周期在5d7d,接蚜后应注意育种室内卫生状况。6.2 替代寄主饲养与繁殖6.2.1 萝卜蚜收集萝卜蚜作为茶蚜茧蜂的替代寄主,应收集其未被寄生的无翅若蚜,装入无菌

10、塑料瓶,快速带回替代寄主育种室进行育种、保种。6.2.2 萝卜蚜接种待萝卜长出幼嫩枝叶后植株移至育种室,用接蚜器轻轻挑取若蚜接种在幼嫩叶片中间部位偏叶基部的背面。每株植株接种2030头若蚜。6.2.3 萝卜蚜繁殖与管理6.2.3.1 繁殖时间萝卜蚜从接种之日起,繁殖周期约为5d。6.2.3.2 繁殖方法萝卜长出嫩叶后接种萝卜蚜,保持育种室温度在1727,相对湿度在50%80%之间,一个繁殖周期收集一次萝卜蚜。6.2.3.3 繁殖管理育种室在育种前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应保持育种室温度在1727,相对湿度在50%80%之间。接蚜后应注意育种室内卫生状况。7 饲养及繁殖7.1 种蜂采集及提纯选种7.

11、1.1 种蜂采集应从茶园大量收集茶蚜(被寄生的和未被寄生的)带回实验室,在温度1727,相对湿度50%80%的条件下进行培育,待有寄生蜂羽化出蜂后,收集寄生蜂,并进行鉴定。7.1.2 种蜂提纯选种DB52/T XXXXXXXXX5将6.1.1项收集得到寄生蜂在育蜂室内接种茶蚜,在温度25、相对湿度65%70%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待其羽化出蜂。如此连续繁殖23代后去杂提纯。并对种蜂寄生率、繁殖力、性比、对靶标害虫卵的搜索能力进行鉴定,确定优良种蜂。7.2 种蜂保种技术7.2.1 保种时间室内保种时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宜在种蜂的一个保存周期(30d35d)内繁殖保种一次。7.2.2 保种方法茶蚜茧蜂的

12、保种应主要采用僵蚜冷藏的方法进行,将种蜂寄生2d3d的僵蚜转移至茧蜂保种室,在20条件下放置6h8h;在15条件下放置6h8h;10条件下放置6h8h(逐级降温)。最后在35,相对湿度60%70%条件下低温保存,保存周期为30d35d,期间可视情况繁殖一次。7.2.3 保种管理保存周期内,应始终保持温度35,相对湿度60%70%,期间不应将保种僵蚜取除,一旦取出不应再次存放。7.3 种蜂复壮和扩繁7.3.1 种蜂复壮为了保证种蜂的优良性状和较高的寄生率,在扩繁的同时要防治种蜂的退化。采用萝卜蚜与茶蚜交替繁殖的方式进行,并将种蜂的蜂卵比控制在5:110:1。7.3.2 扩繁时间在一个保存周期(3

13、0d35d)到期后至少要扩繁一次,期间可视情况提前扩繁。7.3.3 扩繁方法复壮后的种蜂应在育种室接种茶蚜,待僵蚜羽化出蜂。7.3.4 扩繁管理扩繁应在1725、相对湿度65%70%的条件下进行,扩繁应结合复壮技术进行,扩繁期间应减少人为干预。7.4 茶蚜茧蜂饲养7.4.1 种蜂消毒将即将羽化的寄主放入密闭容器中,用高锰酸钾和甲醇溶液(1:2W/V)消毒1h2h后取出,待气味挥发完之后置于育种室羽化出蜂。7.4.2 接种7.4.2.1 茶蚜的接种选择龄或龄的无翅若蚜,按每株茶叶植株2030头的接种量接种茶蚜。具体操作方法同5.2。并在与5.3相同的条件下进行5d7d的育蚜处理。DB52/T X

14、XXXXXXXX67.4.2.2 茶蚜茧蜂的接种收集经消毒处理后羽化出蜂的成蜂,按1:501:100蜂蚜比将成蜂放入繁蜂室内,不施加任何干预任其寻找茶蚜寄主。7.4.3 繁殖条件繁蜂室内温度1725、相对湿度65%70%,繁殖周期约为25d。接种10d后应降低繁蜂室内光照强度,同时保持繁蜂室卫生及通风情况。7.4.4 羽化率检测在不同时期应抽取一定数量的僵蚜分装于小试管中,在25,相对湿度65%70%的条件下进行培育,待其发育至羽化出蜂。检查记录羽化出蜂数、僵蚜遗留蜂数、畸形蜂数、雌雄蜂数,最后计算羽化率。7.4.5 计算方法性比、寄生率、羽化率、遗留蜂率计算方法按照NY/T 2063.1、N

15、Y/T 2063.2、NY/T 2063.3、NY/T 2063.4的要求执行。8 收集与释放技术8.1 僵蚜收集提前在育种室大量繁育僵蚜,当茶叶叶片上80%的叉蚜形成僵蚜时,去除未被寄生的茶蚜,采集整个叶片并进行消毒。8.2 成蜂收集在育种室大量繁殖出茶蚜茧蜂成蜂,用经过消毒处理的茧蜂器具收集成蜂,用经过消毒处理的容器盛放茧蜂。成蜂在容器中的保存时间不宜超过3h,温度不应超过30。8.3 运输运输时应选择带有遮阳棚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货箱内壁覆盖塑料薄膜。运输时长不应超过3h,温度不应超过30。8.4 释放时机应实时对茶园进行监测,与茶蚜始发期进行第一次放蜂,以后只要再监测到叉蚜即进行第二次

16、、第三次放蜂。8.5 释放前准备8.5.1 释放前一周不应在茶园喷洒各种杀虫剂及农药。8.5.2 对盛蜂容器及存放空间进行消毒。8.6 释放量茶蚜茧蜂的释放量应按照约5:110:1的蚜蜂比而定,茶蚜发生程度对应放蜂量见表1。DB52/T XXXXXXXXX7表 1 茶蚜发生程度对应放蜂量参照表释放量头/hm茶蚜发生程度 茶蚜数量头/株 单行条栽 双行条栽 始发生 110 405020250 1335066750轻度发生 1115 2025030375 66750100125中度发生 1620 3037540500 100125133500重度发生 2130 4050060750 1335002

17、002508.7 茧蜂释放8.7.1 释放时间茶蚜茧蜂的释放应主要集中在4月5月和10月11月。在茶蚜初发的23月可进行少量的释放。8.7.2 释放方法8.7.2.1 成蜂释放法成蜂释放时间应为上午。将盛有大量茶蚜茧蜂成蜂的容器运输至释放地点,打开容器,一边移动一边放蜂。下雨天气或强风天气不应进行放蜂。8.7.2.2 僵蚜挂放法应采用五点挂放法将有大量僵蚜的叶片挂放在茶园茶树的背阴枝条上,待僵蚜自动羽化飞出。羽化结束后应清除茶园中的僵蚜载体。9 田间保育技术9.1 地点选择地点应选在茶园地势较高,土壤肥沃的区域建立保育区。在日照强烈的地方或季节应设立简易通风遮阳棚。9.2 保育蚜种(替代寄主)

18、的选择在保育区选择萝卜蚜作为茶蚜茧蜂的替代寄主,一定程度上减少茶蚜的来源。9.3 繁蚜作物的选择选择容易栽培,生长快速的萝卜作为繁殖替代蚜虫的作物。9.4 保育区建设按照每50亩设置一个保育区进行保育区建设,保育区应搭建简易通风遮阳棚,保育区面积宜在20 m30m范围内。9.5 保育时间及管理DB52/T XXXXXXXXX89.5.1 3 月:在保育区应进行替代寄主人工接蚜,并在保育区挂放少量的僵蚜。9.5.2 4 月5 月和 10月11 月:在茧蜂释放结束后,在保育区应大量栽培繁蚜作物,并开始大量繁殖替代寄主萝卜蚜。9.5.3 6 月8 月:可视具体情况在保育区进行人工接蚜,保证保育区应有少量萝卜蚜和少量茧蜂。9.5.4 12 月翌年 2月:冬季保育区应主要以保护僵蚜、保证僵蚜数量、防止重寄生蚜为主。 A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