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3气象服务数据接口规范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2016 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施意见,提出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大力发展智慧气象和农业遥感技术应用,进一步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在大力发展“智慧气象” 的 过程中,会越来越多的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气象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但是气象数据种类繁多、标准不统一,从不重复投资的角度出发,现急需建立相关标准,完善数据接口规范,引导气象现代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1)任务来源该标准由河南省气象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
2、具体组织实施,标准名称为气象服务数据接口规范。任务来源于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年 7 月 30 日发布的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 2018 年第一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豫质监标发2018 236 号),任务编号20181210081。(2)编制原则和依据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 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结合产品的特点、生产和检验需要进行编写。本标准编制的原则是科学性、适用性和规范性。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河南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河南省气象局关于建立全省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库的通知(气减函20141 号)、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智能网格预
3、报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的通知( 气发201837 号)和河南省气象局政策法规处关于下达 2018年河南省气象标准预研究项目计划的通知(豫气法函20185 号)的要求编写。三、编制过程(1)成立起草组接到标准编制任务后,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于 2018 年 7 月组建了“公气象服 务 数据接口规范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组”,确定主要负责人,明确起草组人员及相关职责。(2)收集资料2017 年 8 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起草组成员收集了相关规范、要求,以及我省气象服务数据接口的建设框架以及数据接口的传输方法,总结出数据接口在访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形成标准草稿在调研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
4、起草组成员进行了多次集中和认真讨论。2018 年 9 月,经过起草组成员反复修改和研讨后,形成标准草稿。(4)起草组讨论,形成征求意见稿标准草稿形成后,起草组成员进一步对河南省气象数据接口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统一认识,并于 2018 年 9 月底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四、主要内容的确定本标准规定了河南省气象服务数据接口传输办法。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参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CIMISS 气象数据统一服务接口的相关接口文档,总结了近几年河南省气象服务相关经验,借鉴和吸收了国内相关标准规范和指南的优秀成果,并结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提出了气象服务数据接口规范。本标准主要内容如下:(1)范围。
5、本标准规定了气象服务数据的访问方法、授权机制和接口说明。本标准适用于气象行业和相关气象服务信息应用单位和个人进行气象服务信息系统设计、研发和维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列举了编制本标准引用的文件及使用情况。BG/T 2260 中华人名共和国行政区域代码 RFC 2616 超文本传输协议RFC 2818 基于安全套接字的超文本传输协议RFC 1738 统一资源定位器(3)术语和定义本部分对气象服务数据接口相关术语进行了定义。(4)数据接口访问步骤本部分主要包括授权数据接口访问步骤和气象服务数据接口访问步骤。(5)服务请求本部分主要包括请求字符串、请求地址、请求参数、请求协议和操作。(6)服务响应本部分主要包括服务响应数据编码、服务响应返回格式和内容等。(7)效能要求本部分主要包括气象服务数据接口的并行性要求和响应时间。五、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没有冲突。六、标准实施的建议随着“智慧气象 ”的进 一步发展,为了进 一步服务于其他行业,建议本标准通过审查后尽快在全省范围内得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