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和评估技术.docx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9400369 上传时间:2019-08-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和评估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和评估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和评估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和评估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和评估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07.060A47备案号:中 华 人 民 共 和 气 象 行 业 标 准QXQX/T 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评估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regional drought events(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19 年 5 月 28 日)-发布 -实施中 国 气 象 局 发 布QX/T I目 次前言 1 范围 12 术语和定义 13 单站干旱过程的确定23.1 干旱过程确定 23.2 干旱过程强度23.3 干旱过程最强时间24 固定区域干旱过程的确定34.1 固定区域 34.1 区域日干旱强度 34.2 区域干旱过程确定35 非固定区域性干旱过程的

2、确定35.1 非固定区域 35.2 相邻监测站点 35.3 区域性干旱日45.4 区域性干旱过程45.5 过程持续时间45.6 区域性干旱过程评估指标46 区域性干旱过程评估等级5参考文献 6QX/T II前 言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40)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气候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要明、张存杰、邹旭恺、叶殿秀。/T 1 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评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区域性干旱过程的监测、评估的具体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区域性干旱过程的监测、评估业务和科研。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3、标准。2.1气象干旱 meteorological drought某时段内,由于蒸散量和降水量的收支不平衡,水分支出大于水分收入而造成地表水分短缺的现象。GB/T 204812017 气象干旱等级2.2气象干旱指数 meteorological drought index根据气象干旱形成的原理,构建由降水量、蒸散量等要素组成的综合指标,用于监测或评价某区域某时间段内由于天气气候异常引起的水分短缺的程度。GB/T 204812017 气象干旱等级2.3气象干旱等级 classification of meteorological drought描述气象干旱程度的级别。GB/T 204812017

4、 气象干旱等级2.4气象干旱综合指数 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 综合考虑前期不同时间段降水和蒸散对当前干旱的影响而构建的一种干旱指数。GB/T 204812017 气象干旱等级2.5百分位数 percentile 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并计算相应的累计百分位,某一百分位所对应数据的值即为这一百分位的百分位数。QX/T 2 GB/T 336702017 气候年景评估方法2.6综合强度指数 index of Integrated Strength 综合反映区域性干旱过程强度的指标。2.7综合强度等级 grades of Integrated S

5、trength index 综合强度指数的级别。3 单站干旱过程的确定3.1 干旱过程确定当某站连续 15 天以上出现轻度及以上干旱,且最强干旱强度达中旱以上,则发生一次干旱过程。干旱过程时段内第一次出现轻旱的日期,为干旱开始日;干旱过程发生后,当连续 5 天气象干旱等级为无旱时,则干旱过程结束,干旱过程结束前最后一天气象干旱等级为轻旱或以上的日期为结束日。干旱开始日到结束日的总天数为干旱过程日数。3.2 干旱过程强度3.2.1 干旱相当强度干旱过程 n 天相当干旱强度(S)按公式(1)计算:(1)S=I1+I2+I n 式中:n干旱持续天数;I1、I 2、I n第 1,2,n 天的干旱指数;

6、a权重系数,通常取 0.5。3.2.2 干旱过程强度干旱过程强度(Im) ,取能反映干旱过程内最强相当干旱强度持续天数 m 的强度值,按公式(2)计算:(2)m=(,)式中:n干旱过程总天数;m干旱过程内最强干旱持续天数;QX/T 3 S(i)i 天的相当干旱强度,按公式( 1)计算;max表示通过不断滑动干旱过程内天数 i(i=1、2、n )进行组合,找到能反映干旱过程的最大相当干旱强度来确定。4 固定区域干旱过程的确定4.1 固定区域某区域内至少有 2 个及以上监测站点,且具有相同的气候特征,如省(区) 、市(县)等行政区。4.2 区域日干旱强度当某日固定区域内监测站点平均干旱强度为轻旱及

7、以上,且最强干旱强度达中旱以上,则认为该日发生区域干旱,其区域日干旱强度为 Ia,按公式( 3)计算:(3)Ia=I1+I2+Ik式中:k区域内总站数;, , 某日区域内气象干旱等级达轻旱及以上的干旱指数。1 2 4.3 区域干旱过程确定通过上述方法求得逐日区域干旱强度后,按单站干旱过程的确定方法来确定区域干旱过程开始日,结束日以及区域干旱过程强度等指标。区域干旱过程强度 Id 按公式(4)计算:(4)=(,)式中:n区域干旱过程总天数;m区域干旱过程内最强干旱持续天数;i区域干旱过程内的任意天数;S(i,n,d)d 区域 i 天的相当干旱强度,按公式( 1)计算;max表示通过不断滑动区域干

8、旱过程内天数 i(i=1 、2、 n)进行组合,找到能反映区域干旱过程的最大相当干旱强度来确定。5 非固定区域性干旱过程的确定5.1 非固定区域区域范围较大且气候差异明显,需要通过站点之间的重叠率来判断干旱过程,如全国区域。5.2 相邻监测站点指站点之间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全国区域性干旱过程推荐 200Km)以内。站点A(LonA,LatA)、 B(LonB,LatB)之间的距离 D 按(5)计算:(5)180i)cos()cos()sin(arco PLnBALatBALatBARD QX/T 4 式中:R地球平均半径,取6371Km ;LonA,LatA站点A的经度和纬度;LonB,LatB

9、站点B的经度和纬度;Pi常数,取 3.14。5.3 区域性干旱日某日监测范围内有大于等于某一百分比(全国区域性干旱过程推荐 5%)的相邻监测站点出现中度或以上强度的干旱,则定义为 1 个区域性干旱日。5.4 区域性干旱过程划分当连续的区域性干旱日之间站点重合率大于等于某一百分比(全国区域性干旱过程推荐 50%) ,且持续时间在一定天数( 全国区域性干旱过程推荐 15 天)以上时,则定义为一个区域性干旱过程。满足区域性干旱过程判定条件的首日为区域性干旱过程开始日;区域性干旱过程开始后,当连续一定时间(全国区域性干旱过程推荐 5 天)出现中旱或以上强度的站点数小于区域总站点数的某一百分比(全国区域

10、性干旱过程推荐 5%)或者与前一天的站点数重合率小于某一百分比(全国区域性干旱过程推荐 50%)时,即表示该次干旱过程结束,并将前一天确定为该次区域性干旱过程的结束日。5.5 过程持续时间(T)区域性干旱过程开始日至结束日之间的天数为该次区域性干旱过程的持续时间,单位:天。5.6 区域性干旱过程评估指标5.6.1 单日干旱影响面积(At)区域性干旱过程内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 MCI 达到和超过中旱以上程度的干旱面积,单位:平方公里(KM 2) 。5.6.2 过程干旱影响面积(A )区域性干旱过程内单日干旱面积(A t)的平均值,单位:平方公里(KM 2) 。干旱过程影响面积 A 按公式(6)计

11、算:(6)T1tT5.6.3 单日干旱强度(It)区域性干旱过程内某日干旱达到和超过中旱以上程度的所有站点的干旱指数的平均,按公式(7)计算:(7)MIMm1tQX/T 5 5.6.4 过程干旱强度(I)区域性干旱过程内单日干旱强度(I t)的平均值,按公式( 8)计算:(8)T1tT5.6.5 综合干旱强度(Z)依据一次区域性干旱过程中的干旱强度、影响面积和持续时间确定其综合强度,按公式(9)计算:(9)TAI)T,A(f式中:Z干旱过程综合强度指数;I区域性干旱过程的平均强度;A区域性干旱过程的影响面积;T区域性干旱过程的持续天数。6 区域性干旱过程评估等级采用百分位数,基于最近三个整年代

12、(1981-2010 年)的各次固定或非固定区域性干旱过程强度,将区域性干旱过程划分为四级:一般、较强、强和特强(见表 1)。表 1 区域性干旱过程综合强度划分等级和标准等级 综合强度指数 Z 的百分位数特强 95%强 95%80%较强 80%50%一般 50%QX/T 6 参 考 文 献1 GB/T 204812017 气象干旱等级.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2 廖要明,张存杰. 基于MCI的中国干旱时空分布及灾情变化特征.气象,2017,43(11):1462-1469.3 安莉娟,任福民 . 近50年华北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的特征分析.气象,2014,40(9):1097-1105.4 李韵婕,任福民等. 1960-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的特征分析,气象学报,2014,72(2):266-2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解决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