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7.140.10X 55DB 51四 川 省 ( 区 域 性 ) 地 方 标 准DB 511181/ T 32015代替 DB 511181/T3.1-2010、DB 511181/T3.2-2010DB 511181/T3.3-2010、DB 511181/T3.4-2010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峨眉山雪魔芋种植加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2015 - XX - XX 发布 2015 - XX - XX 实施四 川 省 乐 山 市 峨 眉 山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511181/ T 32015I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产地
2、环境 25 种植园建设 26 种植采收 37 生产加工 58 技术要求 69 检验规则 710 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8DB511181/ T 32015II前 言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8号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GB/T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而制定。本标准按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编制。本标准由峨眉山雪魔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峨眉山雪魔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峨眉山清音食品有限公司
3、、峨眉山市农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晓、陈兵、粟胜欣、陈芳、秦伟。本标准代替DB511181/T 3.1-2010魔芋种植基地建设规程、DB511181/T 3.2-2010魔芋栽培技术规程、DB511181/T 3.3-2010峨眉山雪魔芋加工技术规程、DB511181/T 3.4-2010地理标志产品 峨眉山雪魔芋。本标准历次发布情况为:2010年12月30日第一次发布,2015年 6月1日第一次修订。DB511181/ T 320151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峨眉山雪魔芋种植加工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峨眉山雪魔芋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植园建设、种植采收、生产加工、技术要求、检验规则
4、、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以峨眉山市行政区域内种植的魔芋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加热搅拌、凝固、制丕、熬煮、冷冻、干燥、包装等传统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雪魔芋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峨眉山雪魔芋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354 大米GB 1886 食品添加剂 碳酸钠 GB/T 1921 工业锅炉 参数系列GB 2762 食品
5、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GB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5009.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GB/T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方法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 5009.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2 食品安
6、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 1的测定GB/T 5009.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6543 瓦楞纸箱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89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 10335.4 涂布纸和纸板 涂布白纸板GB 11680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DB511181/ T 320152GB/T 1577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GB/T 18104 魔芋精粉GB/T 20980 饼干J
7、B/T 7819 工业脱水机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2005】第75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2009】第123号3 术语和定义3.1 峨眉山雪魔芋是指在峨眉山市行政区域内种植,采用峨眉山市传统加工工艺制作的魔芋食品。4 产地环境4.1 海拔高度 800m1500m 之间;地下水位 100cm 以下;510 月平均气温不低于 14,78 月平均气温不超过 31,日温在 25愈长愈佳;79 月降
8、水量 20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RH)80%85%。4.2 魔芋种植园土壤、大气、水应符合 NY/T391、GB/T15772 的规定。4.3 土壤以质地疏松、通气排水、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吵壤土,PH 值在 6.06.8 之间。若土壤 PH 值在 5.0 以下,应加入适量石灰,将 PH 值调到规定范围。5 种植园建设5.1 规划5.1.1 魔芋种植园建设应做到集中连片、规划发展。5.1.2 开垦之前应规划好场部、道路、蓄排灌水利系统和积粪池等基础设施。5.2 道路等基础设施5.2.1 魔芋种植园道路要以场部为中心设置宽 5m6m 的主干道、宽 3m4m 支道、宽 1m2m 步行道,尽
9、量利用原有的道路,加固加宽。平地种植园步行道路设置成直线形,坡地种植园设置成 S 形。5.2.2 建立蓄排灌水利系统,做到能蓄能排,每 3.33ha 种植园设置 2 个3 个 50m的蓄水池,配套沉沙池。种植园蓄水池设置在集雨面大,工程量较小,取水方便的落凼荒坡、空隙地修建。排水沟规划在道路两旁、汇水集中的地方,与蓄水池相连,与背沟相通。5.2.3 每 0.33ha0.67ha 种植园应有一个 3 m5m的积粪池,加盖防蒸,可将畜禽粪堆积于坑内经腐熟后供种植园使用。 5.2.4 每 10ha 魔芋种植园建 510卫生设施,与积粪池配套。DB511181/ T 3201535.3 生态建设5.3
10、.1 种植区与常规农业区之间应有 50m100m 的隔离带。可以山、河流、湖泊、自然植被等作天然屏障,也可用人工林作为隔离带。5.3.2 种植魔芋区域生态环境良好,魔芋种植基地周边区域保持生物多样性。魔芋种植基地梯壁应保留原有植被,魔芋种植基地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5.3.3 魔芋内种植基地魔芋与经济林木、玉米等高杆植物间作,应依林木或玉米的行距决定间种几行魔芋,以调节魔芋的荫蔽度达 60%以上。5.4 基地开垦5.4.1 选择夏季较荫凉湿润,秋冬季较湿暖干燥的有山峦相互遮蔽或有树木遮荫、半阴半阳、空气湿度较高的倾斜、背风地带,有水源能灌溉,排水良好,夏季暴雨不致土壤严重冲刷的地块。5.4.2
11、坡度15 以下缓坡直接开垦,翻垦深度 50以上;坡度在 1530 改成水平台梯,其中1525,台面宽 1.7m2.0m;坡度在 25 以上的荒山荒坡不宜种魔芋,应植树造林或作草场子。5.4.3 新开梯魔芋种植基地要求台位规范清晰,大弯随势,小弯取直,同梯应等高、等宽水平。梯面外高内低呈 23 的反坡,靠外留梯梗 30cm-25,梯壁高控制在 1m 以内,应有 75 的斜角,并夯紧夯实。梯面平整无垮塌现象;靠内留背沟宽 25cm30,背沟与水沟相通。6 种植采收6.1 溯源管理6.1.1 应建立魔芋种植溯源管理制度。6.1.2 魔芋种植园每个地块(片)应建立完整生产记录档案,包括平面分布图、种植
12、园基本情况、农药购进和使用记录、病虫草害发生及防治记录、化肥采购和使用记录、鲜芋采收和流向记录。6.2 整地施底肥6.2.1 冬前深翻土壤 30 cm 左右,每 667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 3000 kg5000 kg,P 2O51.2 kg1.5 kg,K 2O 6.6kg7.2 kg(如过磷酸钙 10 kg12.5 kg,硫酸钾 20 kg25 kg),炕土。6.2.2 春后精细整地,按种植规格开沟做厢。土壤水分偏重的地块宜采用高畦窄厢,易受干旱的地块宜采用平畦宽厢。6.3 选种育种6.3.1 选种 6.3.1.1 应选择经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经本地区域试验适宜的优良品种。禁止未经
13、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种芋调入。6.3.1.2 应选择无病、无伤或伤口已愈合、球茎形圆或长圆、种芽肥壮、叶柄痕较小、芽窝浅,重量在 300g 以下的种芋。6.3.2 晒种将选好的芋种放在平泥地上让太阳晒1 d2 d(切忌水泥板,以免烧芋)。6.3.3 浸种DB511181/ T 3201546.3.3.1 浸种后须晾干。可选择下列方法之一进行:农用硫酸链霉素 2000 倍液浸种 1 h;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浸种 10 min;千分之一高锰酸钾浸种 10 min。6.3.4 催芽6.3.4.1 在播种前 15 d20 d,将消毒后的种芋置于温度在 15 25 、相对湿度 75 %条件
14、下,用温室、温床、冷床、薄膜覆盖等方式催芽。6.3.4.2 种芋顶芽向上伸长 1 cm 即可。6.4 播种6.4.1 时间通常采用春种,即清明前后气温回升到15时下种。6.4.2 方法6.4.2.1 魔芋的播种方法有窝播与条播两种。一般采用窝播。6.4.2.2 种植时,挖窝深 25cm 左右,窝底放少量腐熟有机肥,肥面上盖 2cm 细土,种芋与肥料不能直接接触,为了避免芽窝积水腐烂芋种,应将种芋向上斜放在窝内,最后覆土 5cm8cm。6.4.2.3 在地温较高、日照强度较大、雨水较少的地方覆土厚一些,在地温比较低、日照强度小、排水不畅的地区覆土相对薄一些。可用干草、麦草、谷草等覆盖,厚度 3
15、cm4 cm。海拔较高、温度较低、阴暗潮湿的地块应减少覆盖物或不覆盖。6.4.3 间种魔芋是半荫半阳性植物,宜与高杆作物(如玉米等)套种或在林、果树下间种。生产上主要采取与玉米套种,一般选用中偏晚的高杆玉米品种,以利造成荫蔽环境,减少病害发生。林、果园按其荫蔽情况间种魔芋,稀的地方多种,密的地方少种。已成的林地,树木根系发达,不宜间套魔芋。6.4.4 密度魔芋球茎大小不一,根据不同大小确定栽植距离,一般行距为种芋直径的57倍,窝距为种芋直径的35倍。土壤肥力较高、光照较强的田块种植密度稍大,土壤肥力较低、光照较弱的田块密度稍小。6.5 田间管理6.5.1 施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标
16、准。在生长期视情况可适当追肥,切忌伤叶。6.5.2 除草培土魔芋为浅根作物,不强调中耕除草,防止伤叶伤根。有草人工拔除,尽量不用农具。及时培土。6.5.3 理沟魔芋怕干忌涝,防止积水引起球茎腐烂。DB511181/ T 3201556.6 病虫害防治6.6.1 病虫害6.6.1.1 主要病害:魔芋软腐病、白绢病、病毒病、根腐病。6.6.1.2 主要虫害:斜纹夜蛾、天蛾、金龟子等。6.6.2 农业防治针对当地主要病虫控制对象,选用抗病性、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培育壮苗,合理浇水,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提高植株抗性。及时排涝,防止田间积水。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6.6.3 物理防治
17、播种前晒种,生长期利用频振杀虫灯、性诱剂、黄板诱杀斜纹夜蛾、天蛾等害虫。6.6.4 生物防治保护利用自然天敌,选用生物农药。6.6.5 化学防治6.6.5.1 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NYT 393 的规定。6.6.5.2 不允许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宜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与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且不同农药应交替使用,任何一种化学农药在一个栽培期内皆只能使用一次。6.6.5.3 绿色食品魔芋生产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药剂与使用剂量见附录 A。6.7 采收6.7.1 魔芋的地上叶片一般在 10 月份以后逐步开始干枯,若温度仍在 15 以上,地下球茎继续膨大,到 11 月才
18、成熟,通常植株枯黄倒苗后 15 d30 d 为采收适期,宜在晴天进行。6.7.2 应细挖轻放,避免损伤。摊晾在地面,掰去芋鞭,除净泥沙,适当摊晾,待皮层无水时即可贮运。6.7.3 包装技术应符合 NY/T 658 规定。6.7.4 根状茎和小球茎可作种用。7 生产加工7.1 人员、环境卫生安全7.1.1 人员7.1.1.1 参与雪魔芋加工人员均须体验,健康合格者才能上岗。7.1.1.2 上岗必须进行雪魔芋加工技术的培训,完全掌握相关技术与质量卫生、安全知识后方可操作。7.1.1.3 人员在操作前后必须进行个人卫生清洗,禁止车间内吸烟、随地吐痰。7.1.2 设施设备DB511181/ T 320
19、1567.1.2.1 加工厂环境、设施与卫生管理应符合 GB/T18104 的规定。7.1.2.2 加工用水、冲洗加工设备用水应符合 GB5749 的规定。 7.1.2.3 加工设备应符合 GB/T1921、JB/T7819 的规定。7.1.3 厂区环境7.1.4 厂区在生产季节前后必须进行除尘、除杂、除废处理。7.1.5 设备在生产前后或产品转换前后必须进行清理。7.1.6 严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直接堆入地面或混堆。应离地离墙并与屋顶保持距离,垛与垛之间也应有适当间距。7.1.6.1 慎防加工运输过程中因操作引起的污染情况。7.1.6.2 及时对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以免污染雪魔芋和厂房、厂
20、区。7.2 加工工艺流程清洗 切片 烘干 粉碎 配料 加热搅拌 制胚 熬煮 冷却 冷冻 解冻 脱水 干燥 分选 包装 入库7.3 加工制作应严格遵守峨眉山市雪魔芋传统加工工艺要求进行加工制作。7.4 分选、包装、入库烘干凉却后的雪魔芋经整理、分选后定量包装入库。8 技术要求8.1 原辅材料要求8.2 魔芋精粉应符合 GB/T 18104 的要求。8.3 大米应符合 GB 1354 的要求。8.4 碳酸钠应符合 GB 1886 的要求。8.5 生产用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要求。8.6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感官要求项 目 要 求 检验方法色泽 呈米黄色组织形态/性状 固态,呈蜂窝
21、状滋气味 具有本产品固有的滋、气味杂质 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取适量样品置于白色器皿中,在自然光线下,用肉眼观测其色泽、形状、杂质,煮熟后嗅其气味,口尝其滋味。8.7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 2 理化指标DB511181/ T 320157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水分(g/100g) 15 GB 5009.3碱度(以NaOH计)/% 10 GB/T 20980淀粉% 25.060.0 GB 5009.9蛋白质% 2.5 GB 5009.5总砷(以As计)/(mg/kg) 0.5 GB/T 5009.11铅(以Pb计)/(mg/kg) 0.5 GB 5009.12黄曲霉毒素B1(g/kg)
22、5.0 GB/T 5009.22二氧化硫残留量(以SO2计)(g/kg) 0.2 GB/T 5009.34六六六/(mg/kg) 0.05滴滴涕/(mg/kg) 0.05GB/T 5009.198.8 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 2761的规定8.9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8.10 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GB 2763等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8.11 食品添加剂应符合GB 2760的规定。8.12 净含量及允许短缺量按【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执行,依照JJF 1070中规定的方法检验。8.13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GB 14881的规定。9 检验规则
23、9.1 原辅料检验原辅料入库需经本单位检验部门检验合格或索取产品检验合格证明后方可入库。DB511181/ T 3201589.2 出厂检验9.2.1 产品出厂需经工厂检验部门逐批检验合格,附产品合格证方能出厂。9.2.2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要求、水分、二氧化硫残留量、净含量及允许短缺量。9.3 型式检验9.3.1 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型式检验:产品定型时;当原料来源发生变化或主要设备更换,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出厂检验的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停产 3 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9.3.2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技术要求中的全部项目
24、。 9.4 组批以同批原料、同一配料、同一班次生产的产品为一批。9.5 抽样方法和抽样数量9.5.1 出厂检验每次在每批中随机抽取不少于 0.5kg(不低于 4 个最小销售包装)的成品进行检测,样品分为两份,一份作为检验样品,一份作为备样样品。9.5.2 型式检验抽样应在出厂检验合格批次中随机抽取不少于 1kg(不低于 8 个最小销售包装)的产品作为检测样品,样品分为两份,一份作为检验样品,一份作为备样样品。 9.6 判定规则所检项目全部合格判为合格。若出现不合格项时,可加倍抽样复验,复验合格则判为该批产品合格;如仍有不合格项目,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10 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
25、期10.1 标签、标志10.1.1 获得使用地理标志产品峨眉山雪魔芋专用标志的生产者,应按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规定在其产品上使用防伪专用标志和峨眉山雪魔芋保护名称。10.1.2 标签应符合 GB7718 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10.1.3 产品的包装贮运图示标志应符合 GB191 的规定。10.1.4 生产合格证应标明产品名称、检验印章、检验员号、检验日期。10.2 包装10.2.1 内包装用纸和标签分别符合 GB11680、GB7718 规定。内包装材料聚丙烯、聚苯乙烯塑料薄膜应符合 GB 9688、GB9689 的规定。10.2.2 外包装材料纸盒,应符合 GB/T 10335.4 的规定。10.2.3 运输包装材料是瓦楞纸箱,应符合 GB/T 6543 的规定。10.3 运输DB511181/ T 32015910.3.1 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无异味、无污染;10.3.2 运输过程中必须防雨、防潮、防暴晒。10.3.3 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10.4 贮存10.4.1 产品应贮存于清洁卫生、通风、防潮、防鼠、无异味的库房中。10.4.2 产品贮存时应留有一定间隙,隔墙离地,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存。10.5 保质期在符合本标准规定条件下,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为12个月。 A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