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鲶鱼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9383410 上传时间:2019-08-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鲶鱼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鲶鱼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鲶鱼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鲶鱼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鲶鱼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鲶鱼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内容摘要】 学校大队部一则”请各班成立班队委,班委务必佩戴标志上岗”的通知, 在班里掀起轩然大波,人人都想竞选做”有标志戴的班委” 。这让笔者想起”鲶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班主任如何抓住这次班委改选的契机让班级焕发新的风采吗?笔者从”鲶鱼效应”带来的启示、运用策略两方面来谈谈。 【关键词】班委改选 鲶鱼效应 班集体管理 一、缘起“班委的改选”带来的新困惑,这个学期学校大队部下了一个通知,要求每个班级通过学生自愿报名,竞选演讲,民主选举成立每个班级的中队委和小队

2、委,这个学期要求大家务必戴标志上岗。教室里炸开了锅,每个人都来问了这次班委竞选的要求和“究竟哪些班委有得挂杠杠?”其实这些问题,通知上都有。 我班 31 人,有 29 来竞选了中队委,录取比例 29:6。没选上的第二天继续竞选小队长,录取比例 23:6。课代表竞选空无一人,理由是“没有杠杠挂” 。没有选上中队委和小队委的同学最后参加了课代表的竞选,3 天的竞选活动结束后,全班 31 人几乎人人有职务。大家制定了班级管理条约,其中有一条“只要是干部都可以参加每个月和期末的优秀班干部评选。 ”另外为了满足人人都有想当中队长的梦想,班级设立值日班长,任期两天,第一天适应,第二天正式考核工作,值日班长

3、同样佩戴中队委标志。此事让我很意外,其实我们班级一直有班委和各个岗位负责人,只是大家佩戴标志上岗的意识不强,于是大家只是“干活”的干部和干事,从不觉得“杠杠”有多么重要。没想到这次的大队部通知“务必佩戴标志上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居然那么热衷这左手臂上的鲜红的“杠杠” 。 二、思考“鲇鱼效应”的理论依据小学生心理学中对五年级学生心理的描述是“尊敬功课好的人、竞争心日渐增强、开始组织小团体、单纯的口头褒奖派不上用场了” 。这次“班委改选”事件的发生是正常和合理的。 “竞选班委”这件事情,还让我想起一个很有名的理论鲇鱼效应(Catfish Effect) 。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

4、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 ,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 ,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三、探索“鲇鱼效应”的实践与运用当一个集体的工作达到较稳定的状态时,常常意味着班干部工工作积极性的降低, “一团和气”的集体不一定是一个高效率的集体,这时候“鲶鱼效应”将起到很好的“医疗”作用。一个班级中,如果始终有一位“鲶鱼式”的人物,无疑会激活班干部队伍,提高工作业绩。 “鲶鱼效应”是

5、班集体激发学生和学生干部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班干部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有梦想,愿意为班级服务的同学加入班委,设立“值日班长” ,建立每月考核制,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班委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 ”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二是让每个同学都来管理班级,建立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培养每个人的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关于鲶鱼效应的应用,参考鲶鱼效应在人力资源管理学中的理论,结合班主任工作管理的实践来谈谈笔者的一些观点与做法。以中队委代表为本体,激发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中队委代表为本体,激发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代表为本体中队委即一个班级的领导核心,学生行为规

6、范和学习的榜样。通过前几个学期的共同学习和共同工作,在竞争已趋惰性的死气沉沉的沙丁鱼箱内,沙丁鱼就象征着一批同质性极强的群体,班级长期只选举了班长副班长和学习委员三大班委,已经缺乏创新和主动性,平时基本都是“活儿大家干,风头三人出” ,大家都希望给自己一个“名分” 。鲶鱼领导者的到来(或者内部沙丁鱼进化成鲶鱼) , 新官上任三把火,整顿纪律,规范制度,改造流程,合理配置岗位和人、物,正式的班委班子成立了,无能的沙丁鱼被吃了、赶走了,有能耐的沙丁鱼得到了正面的激励,这样整个机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大多数人的“中队长梦”得到满足了。在鲶鱼领导者的带领下,整个班级的活力都被调动起来,从而使集体的力量

7、更加强大,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队委员成了大家宣读就职演说时最频繁出现的词语。那么班主任也请中队委员给一个承诺“做到你们就职演说时说的!”6 份就职演说贴在教室的宣传栏里。从这个角度看,鲶鱼领导者应该具备如下特质:(排列不分顺序) 1、热爱集体、热爱同学:现在的学生只会接受爱,记住“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要学会爱人。既要把自己当作组织的一部分(相对于渔夫,鲶鱼领导者本身也是沙丁鱼,渔夫才是领导者) ,又要把自己看成一个小系统中的领导者,能够带动同学们,取得良好的成绩。 2、为民服务、无私奉献:干部干部,不为民干活,算什么干部,作为一个班委要有为集体,为同学服务的意识,你是同学民主选

8、举产生的,你就该做一头孺子牛。 3、团结和谐、勤奋好学:提倡团结和谐的班级氛围,创造勤奋好学的学习氛围,把自己在学习和生活的心得体会带给同学们,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4、办事果断、雷厉风行:迅速发现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科学地决策,并能够监督决策的执行,及时管理班级事务。 5、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素质教育提倡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鲶鱼应该是其中的佼佼者,就算目前不是,这也应该成为鲶鱼本学期的奋斗目标。 这一目标将成为全班同学共同奋斗的目标。 对于在中队委领导下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的班集体而言,如果中队委有鲶鱼特性,那么要生存下去的方法就是运动起来,激发自己的能量,至少要和鲶鱼同

9、步速度,并且要保证同一方向,这样才不至于被鲶鱼追上吃掉,或者被其他沙丁鱼挤到最后憋死。以班级中的普通一员为本体,激发班级活力与创新如果“鲶鱼”是以班级中的普通一员为本体,那么它就意味着新、奇、异,包括观点的不一样、行为的不同、习惯的迥异,正因为不同,才会激发智慧,一个班级由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不同个性的学生组成,如果都是清一色的木偶,那么这个班级存在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在注重班级建设、致力班集体沟通的今天,适当地调整一些鲶鱼加入班队委,会给整个班集体带来活泼的工作气氛, 带来创新,带来多赢。但是鲶鱼的数量应当加以控制,分个三六九等,全是鲶鱼的话,整个团队就会出现“个个是英雄、整体是狗熊”的现

10、象,因为个个鲶鱼都想坚持自己的观点,合作和沟通就不存在了,整个团队就乌烟瘴气了,所以日本有些企业信奉“一流管理者、二流员工”的用人信条,既然一条鲶鱼能够带动一群鱼翻腾搅动,那就没有必要再放第二条了,一山不容二虎也是这样的道理。从这个角度看,班集体中的鲶鱼分子应注重良性沟通、影响力的塑造,其他同学对待班集体中的鲶鱼,也应该在工作的基础上与其加强合作。当然,我们也可将“鲶鱼”泛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现在很多班委在日复一日同样的工作面前,加上同学们有的调皮捣蛋不配合管理,有些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不放心班委和课代表的独立工作,不合理、枯燥无味、没有前景、单调无聊的工作内容让

11、班委感觉像一桶拥挤的沙丁鱼一样没有激情,不愿意在岗位上多思考多改进,以致慢慢地形成了集体惰性。如果能够把工作扩大化、丰富化的鲶鱼效应应用到工作设计上, 那对班集体建设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如何培养管理能力强、工作充满激情的班委?这是一门学问。我主张从活动锻炼人才,班级里组织各种活动,如开设各种班会,如中队长和副中队长负责的“植树活动” ,学习委员负责的“低碳活动知识竞赛” ,体育委员负责的“运动会” 、劳动委员负责的“我为校园增添一份美” ,课代表进行收作业比赛等等,以搞活动带动班委能力的培养,也是增强集体凝聚力的一次机会。我主张运用“值日班长轮岗”的方式增长每位同学的管理能力,让他们工作中的

12、鲶鱼越游越欢, 这收获还是学生的自律能力。我主张在应用以上措施的同时还要注重人与岗位性格的匹配,鲶鱼就要做鲶鱼的事情,沙丁鱼就要做沙丁鱼的事情,岗位中既要有鲶鱼性工作内容也要有沙丁鱼性工作内容,最重要的是要发现同学的偏好,看那些工作能够让他们产生鲶鱼的动力与激情,只有匹配了之后,鲶鱼效应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不然虽然设置了鲶鱼性工作内容,却发现这种工作根本不能让同学为之动容、为之奋斗,那么这条鲶鱼就成了死鱼了。班委中的鲶鱼代表着丰富的工作内容、令人来劲的责权利、充满挑战的工作期望、新鲜的其他岗位体验等等。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鲶鱼代表的内容是不同的,每个人都可能是那条鲶鱼,每个同学的努力要和集体保

13、持同方向,不要往后游,否则就有被吃掉的危险,永远充满激情地向上游,也许某一天一个同学变成了鲶鱼,赶着一群沙丁鱼向上奋斗;那么其他的同学随时可能是鲶鱼,那就和他比拼比 拼,看谁翻腾的能量更大,同时,班主任要激励每个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保持强劲的势头发展,否则你也有被其他同学吃掉的危险。让鲶鱼工作越游越欢,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才会容光焕发! 【参考文献】 1 王耘, 小学生心理学 ,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年 8 月 2 陈永明, 班主任专业化和班集体建设实务学校新领导力与教育智慧书系 ,M,2006 年 3 月 3 伍爱,人力资源管理学 (第 2 版) ,M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