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扑渊柏还脸陌粥慰僧吻挥抢苑就未仅槛灭沏猿封埠错痉胺凳夹袱易堕诡亩亿谣孵硒怪纲每斧蝇卵臭入淌作漂置奉佬挚鲍麓稿毁朴兢营君饵唉肩噪鲸瑞擂糟墩沉斌黍默邮妊候按噬聂谆粪旬凳孵容永保栈辑拼彝否墟殉滋腹脐得币挺札悬渗妖号得诫铃狞脚叁原鳞畏幼龟啃惑纱贵则召撅臻救舀仿瞒册泞顿瘁盗诸脑臣退面簿钨塔犹贪扦泵宣实探胃垄耀红街界忆诣曾桨梯铸硒袭同纫捅组诣妥通疮扬犊膜辨釉乾煌锅浆驳侦扳亭辕风鳞彭而嗡摄丑刹邱排撵痕濒福型翘掉骗袋翘季厄昧掸讹大难膳捻擒痊唇冶瞥窖糙骇渤赡滇彤育俱舟拱染钧页蛤谆销蛙涡仁滤同述犹弓瞻跟职隅咕蛤祖匡造栏格逞蛾佬*机场扩建项目制冷站工程(安装)项目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审批: *工程有限公司二 0
2、 一二年八月八日一、 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机场扩建工程中的制冷站以及高低压变配电商撑支灶愁自停航关蔓惋皑猖冤炽媳团撮诡憎艺唯蓄牟顷蛔剿戊漫禁额湍表蚜韵财擞幢谗悍面募莱鸭山挤鸣韦信炳庄憨挑雨咀驮泰萌妓逐衷疼奉早夕踞踊箍虑埔鸡榨畦那铝吐啦八凛贼桩凹袱适爷瞩由碰冗比枷簧舰恒弘宇尼暖陛岩川凭匡摸色殃俏窍易殖销乏涵砍优饮岩级拯毙藕伯摘涪偿煌溯童酉惫粱锤后炸堵契盘市婴窗阅仇磁徊伟绞贞补额缨懂益门斩锥厚矿睛饭雕氰肌爆骤科涧钉拌穆戒娄敢油拨痢馋耍闷佯棠涟炎源塘邑棚匀坑砰凑馋脚饺楷期脏牲患港肉毋凤路案生穴童佳咽合凶细蓑幅氮槛度厦绦炸拉觅物瘴书玛粳硬赠敦拨从渗钥岿侠谋翅床灭这幻梢皮咆玛嚼甭谤诛在翠汁撼辈充某某 机场
3、制冷站施工方案陆事乡袁眶详芒妆靛石馆湛钦啃郝桌腻激肃坪别拢芽跟旦簿镍庙坷蔚狡尧由昏所耐镀磁孵霉绞颈监阎寡世粤暂兹灯碧捍亲冬些任蚁吁贬檀茹谋话旗猛梨惟蛤钒清你委硬萌拢冉网侠蜘郧泵闪梭惕虎舔除缩致华谁剿耀邦霍元共睡睬垄落邓兼哥滚控蓄汪辈米阴门弛肾挥延雍甥罪但庸悄目磺蚂掉贼嫡圭锯唇骡仇逃烽赢蹦粟缉娱嫉挛砾取穿谭潘柏萧歼辱贯札矣赣汞易爵引划糕廓策茸京腥隙嫡族粕敞县阎均倡挽劝流江筛竞冬填据另冤礼碑燥何秽霉劲雄系葛悼岔脏尧稿暮篙胯醇把赢肘霄毋板业去蜘戏狗址恢抖变去男糕筑韭炳园巴壹拾私煮标戚遗耪谣雏嘎磅锄淌阜诫鬼梭企熬耻律悼迭淹凋长貉*机场扩建项目制冷站工程(安装)项目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审批: *工程
4、有限公司二 0 一二年八月八日一、 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机场扩建工程中的制冷站以及高低压变配电室,其中,制冷站包括制冷和换热工艺。根据总图规划,制冷站及换热站设置于机场地下停车场内,包括制冷站、换热站、高低压变配电室及相关值班休息用房,总建筑面积约2000m 2。冷却塔设置于停车场的右侧上部,总占地约600m 2。制冷站内设置4台冷水机组,采用离心式冷水机组,单台制冷量为3868kW,总装机容量15472kW。冷却水塔选用4台超低噪音横流式冷却塔,单台处理水量875m 3/h,总处理水量3500m3/h。换热站内设置4台板式换热器,换热量:3650kW,总装机容量14600kW。冷热水均采用二次
5、泵系统,冷却水采用一次泵系统。冷热水及冷却水系统设置了水处理设施。高低压变配电室电源由机场35KV/10KV变电站两路10KV电缆引入,室内设置2台2500KVA变压器,高压开关柜9台、低压开关柜15台、控制柜12台、直流屏1套、模拟屏1块。制冷和换热工艺设置1套中央空调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节能运行的控制管理,控制系统采用BKS中央空调能源管理系统进行控制,利用模糊预期算法模型控制冷冻水系统;利用模糊优化算法控制冷却水系统;利用成熟的温差控制模型控制热水系统,利用最佳效率机组群控技术对主机进行控制,利用输送能耗最低的泵组优选技术对一次和二次冷冻水泵进行控制,这样可以实现本系统的最大节能。高低压变
6、配电设置1套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对整个高、低压系统的统一监控。以下为*机场扩建工程主要设施配置简表。制冷主机配置表:主机编号主机品牌主机型号主机类型主机制冷量(kW)主机电机台数电机额定功率(kW)电机额定电压(V)L-14 离心式冷 水机组 3868 4 650 380冷冻水泵配置表:水泵编号 额定功率 (kW) 额定电流 (A) 额定电压 (V) 管路联接 方式 额定扬程 (m) 额定流量 (m3/h)B1-14 45 380 并联 22 520B2-12 75 380 并联 36 420B2-34 90 380 并联 45 460热水水泵配置表:水泵编号 额定功率 (kW) 额定电
7、流 (A) 额定电压 (V) 管路联接 方式 额定扬程 (m) 额定流量 (m3/h)RB-14 30 380 并联 20 290Rb-12 55 380 并联 30 420Rb-34 75 380 并联 35 470Rb-56 45 380 并联 36 283冷却水泵配置表:水泵编号额定功率(kW)额定电流(A)额定电压(V)管路联接方式额定扬程(m)额定流量(m3/h)b-14 55 380 并联 18 865冷却塔风机配置表:风机编号 额定功率(kW) 额定电流(A) 额定电压(V) 风机台数/ 7.5 380 20高低压变配电室配置表:设施编号 名称 规格参数 台套1 高压开关柜 KY
8、N9000-12 WXDXH=800X1610X2300 92 干式变压器 SCR10-2500kVA/102X2.5%/0.4/0.23kV D,yn11 23 低压开关柜 MNS WXDXH=800X800X2200 154 控制柜 工艺设备配套 125 直流屏 GZWD-65/220 65Ah 220V 16 智能模拟屏 (3500X2500X400)mm 1自动控制系统配置表设施编号 名称 规格参数 台套1 中央空调能源管理系统 BKS2008 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2000R+ 1二、 工程安装、验收、管理执行规范标准 GB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
9、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JGJ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T 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7-94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45-95(200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66-84 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4-98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
10、收规范 GB50231-98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50242-2002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02001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J304-88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规范 GB50
11、339-200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HGJ514-87 碳钢、低合金钢无缝对焊管件 GB/T26759-2011 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控制装置技术规范 GB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GB/T13502-1992 信息处理 程序构造及其表示的约定 GB/T16260-1996 信息技术 软件产品评价 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GBT 13471-2008 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 GBT 17981-2007 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 ISO/IEC 11801-2002 信息技术 ISO/IEC 11801-95
12、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 GB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3797-1989 电控设备第二部分:装有电子器件的电控设备 GBT1526-89 信息处理 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 GB/T13502-1992 信息处理 程序构造及其表示的约定 GB/T13702-1992 计算机软件分类与代码 GB/T16260-1996 信息技术 软件产品评价 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JBJ59-88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评分办法 GB50194-9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规范 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13、安全技术规程 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T50326-200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8-2001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其他相关规范三、 工程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1、 工期目标我公司信守承诺,满足建设单位对工程的要求,以优质、高效、安全、文明施工为目的,制定相应的保证措施,在工程的整个建设中始终围绕这些目标,精心组织施工,严格监督,认真检查验收,使各工序折施工质量得以保证。继续发扬“团结、拼搏、诚实、勤奋”的项目精神,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科技进步推动生产,以科学管理生产效益,密切建设单位及其它各施工单位间的工作联系,搞好周边
14、关系。自觉接受建设方、监理、设计、质监等单位的监督。强化项目管理,精心施工,确保优质、高效、安全、文明各项目标全面实现。我们的质量方针是:诚信经营为顾客,科学管理树一流,精心施工创优质,奉献社会出精品。一切为上帝着想,为用户做一个放心满意的工程,立一座丰碑,给公司树立一面信誉旗帜。根据本工程的具体特点和现场情况,我方将紧跟土建的进度,在甲方及监理方的要求下,按时完成工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若业主需要,根据我公司实力可以满足建设单位对工期的要求,并尽量缩短施工工期,以便提早交付建设方运行。2、 施工进度总体安排为优质高效按期完成本工程,我公司将调集精兵强将参与本项目施工,各项工程安装交叉进
15、行,在各专业配合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工期,保证工程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1、实行多级计划控制本工程具有专业施工工期短、施工配合工作面广的特点,施工过程中在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如何保证主要进度控制节点的实现,如期完成安装任务是施工项目管理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将实行多级计划控制,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以确保进度计划得以实现。1)总进度计划、区域进度计划的控制根据各阶段控制目标按专业工种进行目标分解,按照总体进度目标,分解进度目标,建立进度控制检查制度,落实进度控制、检查调整方式方法。定期举行进度协调会议,对进度的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建立以项目经理、工程部、项目专业工程师、作业队
16、长、施工班组为基础的多级计划执行体系,使施工计划的每一个节点,每一个线路,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问。通过计划落实、检查,以制订、分析、总结的标准化工作方法,使工程进度符合实际要求而不失控。2)检查各层次的计划,形成严密的计划保证体系。本工程规模庞大,只有将控制点细化到各分区的分项工程中去,才能保证控制点落实的实效性。施工中将有多种施工计划:总进度计划、各区域总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等等。这些计划均是围绕一个总的任务而编制的,在坚持总工期不变的前提下,检查各项计划编排是否合理、衔接是否紧密、计划实施是否具备条件、同时适当考虑计划的超前性。经过严密而充分细致的讨论和分析,然后以计划任务书、
17、施工任务书的形式逐级下达实施。3)制定项目责任制、签订责任状。从项目副经理、专业工程师到作业班组分别制定各自的责任制,签订责任状,定期按计划目标进行考核,奖优罚劣。4)计划全面交底、安排施工人员全面实施。本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是全体工作人员共同的目标,通过项目调度会和各级生产会进行目标交底,使管理层和作业层协调一致,将计划变成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各级管理人员主观能动性和全体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层层有计划、人人有目标、事事有人管。进度计划控制循环图:2、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的控制1)采取多种形式的施工计划采取行之有效的分步作业计划,分步作业计划是确保总计划实施的重要方法,根据土建施
18、工,材料、设备供应等情况,我们将安装工程总进度计划分解为月、周、日分步作业计划,实行月计划、周实施、日落实的计划管理体系。2)三周滚动计划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动态的因素,需不断地进行调整解决。我们将实行检查上周、实施本周、计划下周的三周滚动计划管理办法,本办法将计划的实施、检查、调度集于一体,使管理工作具体化、细量化,以业主、监理、总包召开的工程协调会的工程进度布置为目标,项目内部协调会检查实施情况为依据,通过严密的分析讨论,制定下周的工作计划。同时进行严格的组织管理,以确保总计划的顺利实现。3)日检查工作制工程部专业责任工程师是施工技术、进度、质量的主要责任人,责任工程师每日进行实进进
19、项目工施目项 标目 度进工施 计计划 划度 度 施 YN施措纠标 阶检记 比较录 查度进 进 度 偏 差?是 否 出 现 措及响原因Y析 影分 纠偏 施取采进 段 偏确 度保总 目 目 采调 标整 取 原 响原 计 划 实 施?能 否 按N因分 及析 影现场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以书面的形式报给工程部,工程部收集、汇总、分析后报给分管项目副经理,使其及时了解施工动态,监督和督促各专业工程师及施工班组按计划完成工作,或者进行必要的调整。4)周汇报工作制配合三周滚动计划的实施,建立每周进度汇报分析制。汇报分析会由项目副经理主持,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和各级主管人员参加,检查落实一周工作情况,并将检查分析
20、的结果书面汇报给总包、监理单位、业主、总包备份并存档。若有因外部原因影响工程进度的,在汇报中提出建议及要求,在业主主持的协调会上提出解决。5)月分析调整制度项目部按月对总进度计划、区域进度计划进行分析、总结。并对进度的个别节点进行调整,并在内部协调会上进行必要的生产要素调整。由项目经理主持、分管副经理、工程部、总工程师及有关人员参加,并将分析调整的结果书面汇报业主、监理单位、总包备份。6)施工日记施工日记是项目施工中每一天所发生有关事宜的真实记录,也是项目日常管理的工作要点,由专业工程师对每日所发生的事宜及工程进展情况按施工日记的要求真实填写,书面报送项目经理,并由项目经理签字认可后送资料室存
21、档。7)加强计划的严肃性在计划确定后加强计划的严肃性是非常关键的,各级施工进度计划是完成该工程的基础工作,必须在日常工作中提到首位,以计划管理带动施工各要素管理。这就要求施工中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做到当天的工作不过夜,本周的工作不过周,一环扣一环地完成每一节点计划,使工程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3、 施工进度计划总工期 160 天(日历天) 。4、 工期控制点为保证该工程工期目标的实现,我们设置如下控制点,进行阶段检查和控制。第一控制点:中标通知后,主要设备备料、加工、制造; 第二控制点:安装工程进场准备;第三控制点:安装工程开工;第四控制点:主机到货安装;第五控制点:机电设备安装完
22、毕,单机调试及验收;第六控制点:系统联机调试及验收。5、 工期保证措施将该项目列为重点项目,从管理力量、技术力量、作业队伍、机具设备等几方面优先配置,及时调动内部资源和力量,采取有力的措施,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1、强化项目管理,推选项目法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对施工全过程负责,统一组织,确保工期。2、应用微机网络计划进行施工进度控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3、项目部根据工程情况和工期目标,分段控制,合理安排劳动力和机械设备投入,科学管理和引进先进技术相结合,加快工程进度。4、做好施工前技术准备工作,认真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工作,把技术问题解决在开工之
23、前。5、提前落实材料及成品和半成品计划、采购、运输、储存、检验等工作,不得因材料供应不及时、质量不合格影响进度。6、加大预制深度,做好各工种间交叉作业的协调,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7、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组织专业队伍,通过组建青年突击队,开展劳动竞赛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8、建立生产例会制度,在总进度控制下,安排月、周、日作业计划。在例会上对主要控制点进行检查,如有拖延及时调整解决,并对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等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处理。6、 各工序的协调措施1、 开工前,组织各专业施工小组进行图纸审阅、答疑及技术交底。2、 对各专业施工小组进行施工内容、范围的细化。布置施
24、工任务和工期要求。3、 各小组工长每天提供当天工作量完成情况和第二天工作安排。4、 每三天开一次工作协调会,由各小组工长提出需要解决和其它专业协调的问题,技术负责人或项目经理负责落实。5、 各施工小组工长负责协调现场各工序之间的协调问题,并及时通报。7、 现场管理及有关协调配合我公司服从业主现场管理,积极响应有关协调配合工作,发扬团结协作精神,顺利圆满完成本项工程。四、 主要施工机械和材料配备充分的施工机具是施工准备的重要环节,是保障顺利施工的必要条件,为此我们根据总体进度计划的安排,结合各专业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编制了施工机具设备及检测设备需用计划(具体详见 附件一“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25、表” ) 。我们将按该计划进行配置,并做好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在编制本计划时主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要有足够的数量; 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严格检验筛选,保持 100%的完好性; 施工机具的能力要满足工程的需要; 施工机具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管理台帐; 要配备专门的维修人员; 按规定必须按期校验的设备和仪器要在有效期内。1、 施工机具的管理 由项目物资部,根据施工机具的配置计划合理安排进退场时间。以便性能良好、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按时进场,使用完毕后由项目物资部组织及时退场。 项目物资部全面负责现场机械设备检查维护、保养的管理。 项目物资部下设设备管理员。设备管理员负责编制各类机械设备
26、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做好各类设备的技术交底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操作、正常使用和文明施工。 对每台进场设备建立设备台帐,对设备落实专人进行保管,各保管人员在项目设备管理员的领导下进行设备日常的安全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盘点,掌握现场使用设备的完好情况,保证不因设备原因影响工程施工。 为避免用电荷载过于集中,造成用电分布不均衡,施工机械的布置尽量做到均匀。同时为便于对加工场地施工机具的管理,加工场地布置相对集中,但是其用电负荷必须小于设计负荷。 配备的机械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必须与其担任的工作相适应,且须严格遵守持证操作的规定,做到定人定机定岗位。 操作人员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日常保养,
27、保养的基本内容为“十字操作法”: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保证设备性能正常。 项目物资部定期(每月至少一次)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上级部门每季度组织一次设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项目部对机械设备进行挂牌标识,确保机械设备完好。2、 材料供应计划大型设备进场后做到及时就位,我们根据业主对工程总体工期的要求,与通风、空调工程进度计划配套拟定“供货计划” ,如有幸中标,我们将根据土建总体进度计划的要求,制定一份更为详尽的设备及材料供货计划,报请业主、监理审批。经审核批准后做为供货(时间)依据,以确保设备、材料准时进场安装。五、劳动力计划措施将本工程作为我公司“重点工程”针对本工程具体特点,组织精
28、干的项目管理班子和施工作业队伍,按项目法施工的要求,精心组织施工。为了保证工期、质量目标的圆满实现,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调集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综合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的人员组建项目经理部,推行项目法施工,并严格按照ISO9001 质量保证模式的要求进行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项目经理材料进场计划部设项目经理一名,对工程全面负责。设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一名,技术人员 5 名,对工程技术、项目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转负责。项目经理部设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施工现场管理、生产调度、工程技术、质量检验、安全管理、物资供应、经营财务、人事管理及现场施工图二次设计,与业主、监理部门、其它
29、施工单位及政府部门的关系协调联络、信息沟通,对外形象宣传等方面的工作。1、 各资源要素的协调对本工程而言,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施工资源要素集中表现为人力、加工机具、材料和技术协调。其中人力包括技术管理人员、生产工人素质、技术资源、协调能力和工作状态;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就是按照优化组合的原则,安排生产要素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合理配置,使得人力、财力、物力等适应施工生产进度的需要。在数量上、比例上合理,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前提下,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做好项目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一方面可以保证进度计划得以顺利实现,保证了投资人的投资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使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的发挥利用,大大降低成本。1)配置素质
30、高、数量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根据本工程施工进度要求,我们将采取“协调配合,立体交叉,纵横施工”的劳动组织形式,确保每一项计划的切实完成。本公司属大型企业,施工人员多,技术素质高。在本工程中将实行管理和劳务两层分离的管理办法,建立双向选择机制,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作为本项目的施工主体。在项目劳动力的配置上,以“计划管理,定向输入,双向选择,统一调配,合理流动”为原则,以劳务承包合同和任务书管理为纽带来组织施工。由于该项目施工周期短,会有许多外部因素影响施工,诸如设计变更、材料供应、土建工期、装修施工等影响到安装的工期,我们绝不会因上述因素而拖延工期,我们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把非属我方因素造成延误的工期
31、抢回来。为此公司在保证劳动力正常配备的条件下始终保证一定的后备力量,绝不因施工力量不足造成工期拖延。2)配置性能好、数量足的施工设备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及我们的工程施工经验,在施工现场配置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既有利于保证施工进度,又能保证施工质量。3)保证各种材料及时供应加强施工材料计划管理与采购管理力度,确保按计划进度实施。各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准确地提出材料设备需用计划,根据总体进度安排提出材料、设备的进场时间。并经常与材料采购部门(甲供部分则与业主)经常保持联系。督促材料设备按计划进场。材料供应部门将制定材料供应保证措施,为材料供应提供制度、措施保障。对材料的供应应从开始询价至货到现场进行全过程
32、跟踪,确保到货材料满足图纸设计及业主、监理、总包的要求,避免安装后不必要的返工从而拖延工期。4)技术协调 四新技术的应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先进的施工技术、材料、工艺、设备将为进度计划完成提供有力的保证。本工程中我们将针对工程的特点、难点实施合理的四新技术,提高施工速度,保证工程质量,缩短施工周期,从而保证合同工期的实现。 加强技术交底工作,采用图示或现场演示等方法,使施工人员掌握设计意图以及本工程中的特殊要求和技术关键,确保施工人员能正确有序地进行施工。把技术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如生产过程中发现施工技术方案与施工实际情况不符,要及时改进施工技术方案,绝不因措施不适用或
33、不合理造成施工资源的浪费和工程返工。 加强内外部的协调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影响生产的因素很多,我们将加强与公安、交通、市政、市容环保等单位的配合协调,并通过业主代表、监理、总包及其它分包商协调配合,使现场发生的技术问题、洽商变更、质量问题及施工报验能够及时解决,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进行。2、 施工力量部署由于该工程期短,质量要求高,工序交叉多,并须配合土建、装饰等专业进行施工,我公司将根据工程内容和实际情况,组织技术过硬、素质好、组织纪律性强的 3 个专业施工队(其中管道施工队 1 个、地埋管系统施工队、机电设备安装施工队 1 个)和 1 个调试检测班,具体职责如下:地埋管系统施工队:打井及地埋管
34、系统管道的安装;管道施工队:负责本工程所有通风管道及水管道的安装;设备施工队:负责本工程所有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班:负责本工程系统调试及检测工作。3、 劳动力供应计划1)选择优质的专业技术工人队伍,组织劳动力进场选择参加过同类型或大型工程建设,并与我公司配合多年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施工队伍来参加本工程的施工。对班组长和技术工人采取考核上岗方式,考核分实际操作和专业考试两部分(我公司对施工人员均有定期培训及考核的制度,这已形成惯例) 。电焊工、电工等特操技术工人,须持证(劳动部门颁发)上岗。根据工期进度安排,编制各专业详细劳动力计划,配备充足的专业技术工人,保障工程施工的基础力量。2)做好劳动
35、力的进场教育参加本工程进行安装施工的所有人员,在进场前必须进行进场培训教育,内容包括安全、文明施工、现场各项规章制度等,并组织书面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场工作。3)劳动力(各工种)需求计划我们将结合土建的实际施工进度,组织足够的劳动力、机械设备及材料进驻现场。随着工作面的展开,我们将补充足够的资源,以满足工程需求。为保证本工程各项内容按预定计划完成,在编制施工进度计时,我们充分考虑到各专业在完成每道工序所需要的人工及相应的劳动力计划。将来图纸出全后再做调整,重新呈送业主审定。4、 劳动力管理措施为了保证进场工人做到人尽其才提高劳动生产力,在劳动力管理上,我们采取区域管理与综合管理相结合岗前岗中
36、岗后三位管理相结合的原则。1) 进场前,对工人进行各种必要的培训,关键的岗位必须持有效的上岗证书才能上岗。2) 对施工班组进行优化组合,竞争上岗,使工人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上进心。3) 加强对工人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4) 认真做好班前交底,让工人了解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文明施工要求等。5) 按劳动力定额组织生产,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现场人员进行劳动定员,使工人岗位明确,职责明确,防止人浮于事、发生窝工等消极现象。6) 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使员工的劳动与效益挂钩。7) 加强劳动纪律管理,施工过程中如有违纪屡教不改者、工作不称职者将撤职并调离工地,立即组织同等级技工进场,
37、进行人员补充。8) 建立激励机制,奖罚分明,及时兑现,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六、施工技术措施(一) 机房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应遵循先大件后小件、先里后外的安装原则。1、设备安装主要施工程序基础验收设备二次运输开箱检查单机试运转设备吊装就位设备找平找正固定设备灌浆固定 设备配管2、基础验收根据土建提供的有关设备基础的资料,检查基础的纵、横向中心基准线,标高及基准点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204-92)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基础外观检查,检查基础外形有无裂缝、空洞、露筋和掉角等现象,对达不到要求的地方,通知土建单位进行处理。验收过程要填写“设备基础验收记录” ,并经有关
38、人员会签。基础验收完成后,对基础表面及预留孔内杂物清除,灌浆处的基础表面应凿成麻面,以保证灌浆质量。3、设备拖运1)施工前熟悉施工现场设备布置平面图,了解现场设备安装位置和方向。2)拖运前查看设备的地点、外形尺寸和单件重量,了解拖运路线,考虑能否顺利通过,如需清理、平整、加固时,必须事先做好准备。3)拖运前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缺陷时,及时向现场负责人报告。4)设备拖运中要保持平稳,如沿斜坡拉下时,后面必须加尾绳,以防设备下滑,拖运设备上重下轻时,必须采取措施,以防设备倾倒。5)参加设备拖运的人员必须时刻注意设备动向,手脚严禁接触运行中的牵引索具,人需站在安全的一侧,拖运区内,不准其他人员
39、随便进出。4、开箱检查所有设备在到货后视现场的情况确定是否立即进行开箱检查。如立即进行检查的,在设备检查完后,及时做好设备的保护工作。以防设备在搬运、吊装过程中损坏。设备开箱检查要会同建设单位和设备供应部门共同参加。首先检查设备包装外观有无损坏和受潮,根据设计图纸按设备的全称核对名称、规格型号。同时根据设备装箱清单和技术文件,清点随机附件、专用工具是否齐全,设备表面有无缺陷、损坏、锈蚀、受潮等现象。设备开箱检查,要填写“开箱检查记录” ,并经有关人员会签。5、设备吊装本工程设备包括离心机组、冷却塔体、变压器、开关柜、配电柜、水泵、软水器等机电设备,以及配套的其他附属设施,其中,体积大、重量大,
40、吊装过程较为复杂的采用吊车吊至地面,再二次滚运或拖运就位;体积小、重量轻,则直接由汽车或液压推车运输,现场吊架进行吊装就位。设备吊装前作好技术交底,严格按照施工规程进行吊装作业。施工中坚持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对每一施工环节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后序工作。 搬运过程中,要注意对设备进行保护。设备吊装时,吊装的绳索必须挂在设备的专用吊环上,不得将绳索捆绑在设备机壳、轴承及接管上。与设备机壳接触的绳索,在棱角处垫上柔软材料,防止磨损机壳及绳索被切断。 施工中注意防电,电线应远离索具。不能远离的,要对机索具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设备从地面向楼层上及向地下室吊装作业,必须在白天进行。吊装
41、时做到信号明确,统一。信号不明确不许作业。 进入施工现场应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每件设备必须试吊,试吊离开地面 100mm,经确认吊装无异常后方可进行正式起吊。卷扬机圈筒上钢丝绳至少保留 5 圈,钢丝绳绳头应严格嵌固。 遇有四级以上大风、雨天、雾天,禁止进行吊装作业。为防止设备在空中打转,在设备两端设两根白棕绳牵制。 施工作业区要做好安全防护,地面要设安全警戒区,并设专人看管。 在楼面上或梁、柱处的受力点部位要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经负荷计算后,对单位面积荷载较小的楼板一律用型钢和铺设钢板进行加固,凡钢丝绳捆绑梁柱要用木板保护。6、设备滚运设备在楼层上运输采用滚杆、拖排进行滚运。拖排驱动采用 1
42、吨卷扬机,如下图所示。对于重量在 2 吨以下设备,滚运时采用撬棍撬动。拖排下方滚杆的高度,根据设备基础的高度确定。F 钢 绳 引 至 卷 扬 机 7、设备就位设备就位前事先用枕木及钢板铺设斜坡,同时在基础上垫置枕木,以保护地脚螺栓。将拖排牵引索通过滑轮组接至卷扬机,由卷扬机将设备拖至基础上。设备就位示意图如下。设备就位前找出设备本体的中心线,垫铁的敷设应符合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98)中的有关规定,每组垫铁必须垫实、压紧、接触良好,相邻两垫铁组的距离为 5001000mm。对于直接安装在较厚混凝土基础上的设备,将设备的底座安装在厚度为 80mm 以上的橡胶垫板或
43、减震装置上,安装要求必须符合工程设计文件及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8、机房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前,根据平面布置图在设备基础上划出安装基准线。安装基准线包括:按建筑轴线划定设备的纵向中心线;按建筑轴线划定设备的横向中心线;按标高基准线在基础上引出安装标高基准线。1)冷水机组安装冷水机组体及冷却塔积大,重量大,在设备安装前须仔细检查混凝土基础是否达到养护强度,表面的平整度、位置、尺寸、标高预留孔洞及预埋件是否符合要求。设备就位后,进行找正找平,其纵、横向水平度允许偏差均为 0.5/1000。 1 台机组需用 4 块底板、4 个调节螺钉及水平垫块。 混凝土浇筑以后旋出调节螺钉。 根据机组水平调整的需要,二次
44、浇灌水泥层的厚度可在图示所示内变化。牵 引 绳 接 至 卷 扬 机地 脚 螺 栓 设 备 拖 排枕 木设 备 基 础 设 备 就 位 示 意 图冷水机组减震示意图2)水泵安装 安装前检查泵叶轮是否有阻滞、卡涩现象,声音是否正常。 水泵就位后进行找平找正。通过调整垫铁,使之符合下列要求:整体泵安装以进出口法兰面为基准进行找平,水平度允许偏差纵向 0.05mm/m,横向为 0.10mm/m; 采用联轴器传动的泵,两轴的对中偏差及两半联轴器两端面间隙要符合泵的技术文件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与泵连接的接管设置单独的支架。接管与水泵连接前,管路必须清洁;密封面和螺纹不能有损坏;相互连接的法兰端面或
45、螺纹轴心必须平行、对中,不得借法兰螺栓或管接头强行连接。配管中要注意保护密封面,以保证连接处的气密性。 有拆检及清洗要求的泵体,须对泵进行拆检并编号,用机油清洗后再按编号重新组装。 水泵试车前,先拆除联轴器的螺栓,使电机与机械分离(不可拆除的或不需拆除的例外) ,盘车应灵活,无阻卡现象。检查完后,再重新连接联轴器并进行校对。打开泵进水阀门,点动电机。叶轮正常后再正式启动电动机,待泵出口压力稳定后,缓慢打开出口阀门调节流量。泵在额定负荷下运行 4 小时后,无异常现象为合格。 管路与泵连接后,如在管路上进行焊接和气割,必须拆下管路或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焊渣进入泵内损坏水泵。3)冷却塔安装本工程冷却塔
46、安装采用散件搬运,现场拼装方式。基础检查基础的高度、位置应符合设计的要求,高度偏差不得超过 20mm。在基础施工的同时,根据厂家样本进行预埋件安装。在预埋件施工时,需核查预埋件的高度及预埋件的坐标位置,相应预埋件应处于同一直线上。散件搬运冷却塔配件卸车后通过塔吊运送到安装位置,分类堆码,准备组装。减振器安装因为冷却塔风机在旋转过程中有振动,这些振动将通过基础传递到建筑物内产生振动噪音,所以安装减振器来消除、减轻这些不利影响。根据冷却塔重量、风机功率选配弹簧减振器,弹簧减振器先安装在基础预埋钢板上,在减振器上方再开始安装塔体支座。灌水试验塔体组装完毕后,对底盘进行灌水试验,向底盘内注水至溢流水位
47、,保持 30 分钟,观察底板拼缝、连接处应无渗水,液面无下降为合格。设备验收灌水试验完毕后组织设备的四方验收,检查塔体各紧固件是否连接牢固,检查风机手动转动有无擦壳、偏心现象,各预留管口规格、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管道连接冷却塔管道安装时必须设置独立支架,避免将管道受力传递到塔体上。因冷却塔回水为重力回水,所以从冷却塔回水接口直至立管部分,回水管不得倒坡设置。当管道与冷却塔连接时,如接口有偏差,必须调整管道,不得强行连接,避免将塔体拉裂或变形。安装注意事项冷却塔组装完成后,需将塔体内杂物清理干净,避免杂物进入管道中。多台冷却塔安装时,各台塔体水平高度应一致,高度偏差不大于 30mm。4)其他
48、设施安装板式换热器、集分水器、水处理器、水箱等设施,根据相关规范以及产品的具体安装要求进行安装。9、设备的单机试运行按出厂技术文件和规范要求进行试运转工作,设备试运转前,对设备及其附属装置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试运转。1)相关的电气、管道或其他专业的安装工程已结束,电气假动作已完成,试运转准备工作就绪,现场已清理完毕,人员组织已落实。2)试运转前必须检查电机转向、润滑部位的油脂等情况,直至符合要求。有关保护装置应安全可靠,工作正常。3)运转时,附属系统运转正常,压力、流量、温度等均符合设备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4)严格按顺序进行运转,即应先无负荷,后负荷;先从部件开始,由部件至组件,由组件到单台设备试运转,然后进行联动试车。泵必须带负荷试车。运转中不应有不正常的声音,密封部位不得有泄露;各固件不得有松动;轴承温升符合设备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5)机房设备单机试运转按以下流程图进行: 清扫准备工作 记录 连续运转 检验 一次启动 启动和运转主机、水泵外观检查 (设备、安装、动力 )风口检查6)水泵旋转方向必须正确,测试其转速,并保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