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346638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问题的提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兴衰成败的战略措施。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重视教育,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中国也不例外,占全国大半人口的农村是中国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21 世纪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如果大批学生中途辍学流入社会半途而废就会造成大量新的文盲,普九成果就会付之东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异突显,农村的发展的滞后成为我国社

2、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最大障碍,而农村教育的落后,农村人口素质的低下是农村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而农村初中生辍学又是农村教育的难点,目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十分严重,已对我国的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构成严峻的挑战,因此这一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二、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教育状况已有了很大改善,但种种迹象表明它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仍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究竟是什么原因制约着农村地区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与提高?经济问题如今是否依然存在?还是其他新的因素在影响着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辍学?作为具有 9 亿人口的农村,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

3、作用。现在,无论是舆论方面还是政策方面都给予农村基础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重视。2006 年,国家开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这似乎昭示着,全国在“十一五”期间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计划已经拉开序幕,真正完全免费的全民义务教育似乎就要到来。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正确认识和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和问题,认真分析对策,探索农村未来教育的发展前景,对于我们此行来说,是一项更加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所以,文章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调查研究。找出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我们能够尽可能快的消除城乡差异,改变以往“城市取向“ 的大一统教育模式,加强农村的经济、文

4、化建设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农民对义务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义务教育法的执法检查力度,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问题。三、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研究综述)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日益成为一个困扰各国教育发展的世界性难题,对辍学问题的关注更是具有了国际性和普遍性。无论是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还是美国、日本这样的经济、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辍学问题都是普遍存在并引起广泛关注的。从国外研究状况来看,人们对辍学问题的研究首先涉及到对辍学问题的定性上。在此方面,D.W. Kelly 在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中对“辍学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提

5、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即学生辍学是学生自己自动退出学校还是学生被学校推离出去的。前者认为学生辍学是其个人的自主行为,而后者认为学生辍学是学校对弱势群体子女的必然行为 1,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两种不同的观点说明,在对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有侧重、有区别的进行分析,切忌千篇一律。(一) 国外研究概况在对已辍学学生展开研究的同时,一些学者还在传统辍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辍学学生的返校行为及在校外获得同等学历的情况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经济系 Hwei-Lin chuang 经过研究指出,辍学者的辍学行为并不是一个永久行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许多辍学学生会返回学

6、校重新完成学业或获得相应文凭。Ekstrom(1987)、Wehlage 和 Rutter (1987)及 Kolstad 和 Kaufman(1989)等人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果。针对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者主要围绕三个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即与在校生相比,辍学生的典型特征是什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导致学生辍学?辍学的后果和影响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不同的研究者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不同的数据来源、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分别进行了各自的回答,其中在对辍学原因的分析研究上,已经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即把影响学生辍学的因素主要归纳为学生的个体特征、家庭背景、学校环境和当地劳动力市场状况四个方面,从而建立了较为

7、稳定的辍学率计量分析框架。(二)国内研究概况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是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动态变化的教育问题之一。对辍学问题的科学、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教育生产过程中教育内部诸要素、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等诸种社会现象间的客观联系,从而为制定科学的教育决策奠定基础。与国外相比,国内对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问题也相当重视。特别是在基本实现“两基”后,针对农村地区出现的“辍学率反弹” 现象,教育研究人员、社会学家、新闻媒体等都对辍学问题投入了更多的关注,也有许多有影响的辍学研究成果。但总体上看,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是围绕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而对学生辍学原因和解决对策等方面所做的思考和

8、努力。与国外此类研究相比,中外关于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特别是在辍学原因分析方面,都是从学校、社会、家庭及学生本人等角度出发对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进行研究和阐述。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目前我国在对西部地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全面的关于学生辍学原因方面的分析思路和解决对策。但与对西部地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相比,目前对我国老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的关注还存在较大的不足,还缺乏更加系统、连贯、深入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老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的严重性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对辍学问题的控制和治理也还没有真正作为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头等要事来抓。特

9、别是与国外研究相比,目前对老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关于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的绝大部分研究都是以非计量的描述性研究为主,只有极少数的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当然,定性研究对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的重要性不容否认,但对辍学问题的定量分析更可以科学地描述学生辍学的规模及分布,并可对影响辍学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客观的量的分析。所以,要对辍学问题的重要性进行充分的阐述和深入的刻画,定量描述不可或缺。特别是在我国教育研究缺乏量化研究传统的背景下,加强对老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的定量分析将更有利于为科学教育决策的制定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另外,在对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我

10、国大量的辍学研究报告大同小异、缺乏创新,除了有一些区域性数据差异外,对辍学原因的说明、对策建议等基本一致,缺乏对研究地点新形势、新情况下辍学行为走势的新判断和具体描述,难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真正提出能够有效解决当地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的有针对性的具体可操作性策略,这也是笔者开展本研究的重要动因之一。四、课题理论依据:自 1994 年以来,全国中小学入学率逐年提高,在校生辍学率逐年下降,但是近年农村初中在校生辍学率又连年回升,去年已达到 5.47。由此可见,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已经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原因了,作为具有 9 亿人口的农村,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无论是舆论

11、方面还是政策方面都给予农村基础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重视。所以,文章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调查研究。找出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五、研究重点、难点及价值1研究重点:对当地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的原因分析。2研究难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能够真正有效解决本校学生辍学问题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策略,从而为老区同类学校解决学生辍学问题提供有益借鉴,将是本研究的难点所在。3.研究价值: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已日益成为困扰农村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突出难题,老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同样如此。本研究在选取山东省安丘市庵上镇初级中学作为个案展开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导致此学校学生辍学的各

12、方面因素,并将重点从学校教育内部系统的角度来挖掘学校自身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在学生辍学问题上应负的深层次责任,最后针对当地实际情况提出能够有效解决学生辍学的相关对策,以期为老区同类学校解决学生辍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这是本研究的价值和目的。六、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对策建议第一部分:引言第二部分:正文(一)研究内容:即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据悉,自 1994 年以来,全国中小学入学率逐年提高,在校生辍学率逐年下降,但是近年农村初中在校生辍学率又连年回升,去年已达到 5.47。由此可见,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已经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原因了,如今,学生辍学受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和观念落后等多种因素的

13、影响。其中错误的观念,是造成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主要因素;教育政策的不公平以及高校录取政策、大学生择就业难等是其深层次的原因。文章主要从家庭,教育,学生自身,社会和政府等方面进行分析:1、影响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核心因素家庭(1)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经济困难仍然是学生被迫辍学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地处边远的山区、浅山区、经济欠发达的一些农村农民,加之有些家庭父母离异、病故和一些单亲家庭的子女,家庭经济更加困难,生活都难以维持,更无力支付学生上学的费用。(2)家庭教育影响:家长受教育的程度对子女辍学的影响。(3)家庭法制观念淡薄:在农村,很多家长不了解义务教育法 ,总认为孩子上不上学是他们家庭的事情

14、。(4)农村家庭“重男轻女 “的传统观念:使女孩受教育的权利被剥夺,造成了大面积的女童辍学。(5)家庭所处地理位置:由于很多在家庭偏远的乡村离镇中学较远,自然环境恶,加上交通不便,导致学生辍学。2、影响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关键因素教育(1)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其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教师待遇低,而教师的工作量又过大,导致教师流失率高;二是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农村学校设备简陋。(2)教师素质低:农村中小学的教师素质普遍较低,学历低,进修学习的机会少,知识老化,教育方法落后,观念陈旧。而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教师的不仅教学能力差、师德也不好。 (3)课程设置不符合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

15、脱离社会现实,同时,课程偏多、教材内容偏难,使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无乐趣可言。(4)学校教育质量低,管理僵化。3、影响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直接因素学生自身 (1)学生因学业失败,成绩落后,而自己失去上进心,产生厌学进而弃学心理,造成辍学。 (2)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初中学生大多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变化剧烈,个性突出,一般具有叛逆心理。4、影响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间接因素社会(1)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新的“读书无用”观念在一些农村地区滋生蔓延,这已成为农村学生辍学的又一个主要原因 (3)新的招生制度和就业形式与人们传统观念的冲突:农村孩子读完大学后在城市里找

16、不到合适的工作,使许多农村学生家长认为,读和没读一样,而且投资又大,还不如早日去学些手艺来维持生活。(4)社会用人用工方面的弊端挫伤了学生求学的积极性。 5、影响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重要因素政府(1)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不足。农村教育得不到应有的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差。(2)政府教育政策的不公平,国家教育政策的城市取向以及教育资源对农村学生的不公平促成了农村学生的辍学。(3)政府制止辍学力度不够,政府末能履行好义务教育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对家长缺乏必要的惩罚措施。(二)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带来的后果首先,中小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使农村教育走不出困境。其次,高辍学率已经严重制约农村劳动力队伍素质

17、。其三,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四,对下一代的负面影响。(三)解决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对策及建议(1)加强义务教育法的宣传、教育,加强教育督导,特别是政府要高度重视落实义务教育法 ,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对辍学学生的家长(学生的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处理,使其孩子重返校园。(2)政府要下决心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现象,要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解决贫困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设立贫困学生助学金,完善免费提供教科书办法,逐步扩大免费教科书发放范围,帮助农村贫困子女完成 9 年义务教育。(3)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学校应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防止学生厌学流失。学校还应采取扶资帮困、献爱心、减

18、免学杂费等措施,学校和教师要深入家访,解决家庭困难学生的学习费用。(4)在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火热牧区设立寄宿制学校,学生集中学习与食宿于学校中,也避免了义务教育地区间投入不均的问题。(5)社会要大力宣传义务教育的思想,号召全社会实施“关爱工程”。大力发展技术教育。七、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法。这是本研究前期工作重点采用的方法,即主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以了解目前国内外关于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的基本状况和相关信息,从而把握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为本研究的展开奠定理论上的支撑。2调查法。针对老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结合所选调查点的实际情况,编制并发放调查问卷,获

19、取学生、家长、教师及学校领导等对辍学问题的认识和导致学生辍学的相关资料,以此统计分析出影响当地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多方面因素和学生、家长、教师及学校领导对辍学问题的认识情况。3访谈法。初步拟定从已辍学学生、在校学生、已辍学学生家长及学校领导和教师中各抽取 10 名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学生辍学问题的不同看法和对学校教育现有状况的满意程度等。八、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1研究计划及时间安排:2006 年 10 月-2006 年 12 月 为调查准备阶段,并完成开题报告2007 年 1 月-2007 年 2 月为整理初步成文阶段,主要工作:积累资料;统计分析,写出课题思路和大体框架,初步成文阶段,并交

20、给指导老师指导2007 年 34 月初 成文阶段,写出完整论文,并交于指导老师2007 年 4 月中旬 修改论文,最终成文2预期研究成果: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能够找出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的相应解决措施。以便使我们能够尽可能快的了解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现状。同时,提高农民对义务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使社会重视这一问题,并有利于尽早解决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问题。九、参考文献1、张淑清: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 , 教育探索2005 年 03 期 2、廖其发著: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 ,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第 1 版3、袁振国主编:中国教育政策评论 , 作者:

21、袁桂林, 对农村初中辍学问题的调查研究 ,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1 版4、吴德刚主编:西部教育 ,作者:蔡宝朱, 西部贫困地区的成因及教育发展对策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5、肖起清: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及建议 ,广西玉林教育学院, 教育导刊2006 年 1月6、S 鲍尔斯 H 金蒂斯: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年7、 宫洪德.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成因及对策研究J. 辽宁教育研究 ,2002(10)8、桂建生. 对农村中小学“辍学”问题的反思J. 中国教育学刊,2004(2)9、黄晓红. 世界义务教育遭逢挑战当今辍学现象探析J. 比较

22、教育研究,2000(2)10、姜厮. 应试教育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深层原因J. 辽宁教育研究,2001(8)11、刘开. 浅谈农村初中生辍学原因与对策J. 教育督导 ,2002(2)12、覃章成. 农村实施素质教育:困境与反思J. 教育科学研究 ,2002(1)13、仝文义、王乃霞、宋吉顺. 中小学生辍学屡控不止的原因及对策J. 教育探索,2003(3)14、王恒孔. 关于制止当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几点思考J. 教育督导,1998(5)15、王廷继. 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相应对策J. 基础教育研究 ,2001(5)16、武剑麟. 防辍保学 巩固 “普九”成果努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J

23、.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4(1)17、徐宏升.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问题的思考J. 中州大学学报 ,2000(4)18、杨念鲁、韩民. 我国小学、初中学生辍学和留级问题研究J. 教育研究,1991(3)19、杨润勇、王颖、李晨英. 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现象成因探析小康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现象研究之二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2)20、杨润勇、王颖.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现状调查和规律研究小康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现象研究之一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1)21、袁桂林、洪俊、李伯玲、秦玉友. 农村初中辍学现状调查及控制辍学对策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2004(2)22、袁振国. 关于

24、辍学问题的中日比较J. 教育研究,1994 (1)23、张光喜、胡俊娟. 黄牌警告:我国基础教育中小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严重J. 中小学管理,1989(4)24、张明海. 西部地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心理分析J. 教学与管理,2002(10)25、张晓峰、田爱丽. 农村学生辍学:政策的视角J. 江西教育科研 ,2002(6)26、郑宏. 不能仅用“年辍学率”来评价“ 控辍”工作J. 中小学管理,2004(1)27、The World Bank Group, 2004,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Washington, U.S.A.: The World Bank)

25、.28、China National Statistical Bureau, 2004, China National Statistical Yearbook (Beijing, China: China Statistical Press).29、Shenggen Fan, Linxiu Zhang & Xiaobo Zhang, 2004. Reform, Investment, and Poverty in Rural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52, No.2, 395-421.30、Natriello, G., McDill, E.L, &Pallas, A.M.(1990). School disadvantaged Children: Racing against Catastroph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31、Fine, M. (1991). Farming dropouts: Notes on the politics of an urban public high school.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