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马哲笔记1.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9340891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哲笔记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马哲笔记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马哲笔记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马哲笔记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马哲笔记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马哲笔记 1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为指导,以反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剖析为基础,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状况,科学地阐明了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此,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指 18 世纪下半期至 19 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壮大和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包括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生

2、产方式已经建立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时期的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 19 世纪上半叶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19 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它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还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密切相关(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产生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

3、部各种社会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特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政治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历史时代。(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际中不断发展)1 马克思主义刚刚公开问世,就接受了 1848 年欧洲革命的洗礼,到 1871 年,又接受了巴黎工人起义和巴黎公社实践的检验,得到进一步发展。2 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列宁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斗争中,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3 马克思主义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4 总之,马克思主义不是封

4、闭僵化的理论体系,而是在解决时代和实践的重大课题中不断发展的科学。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理想)理想是人们关于未来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

5、理想)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为它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表现为它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统一。(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第一,关于与时俱进的含义。与时俱进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第二关于与时俱进的意义。把与时俱进规定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三,关于理论创新的长期性。理论创新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创新就要不断解

6、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四,关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当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马克思主义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就我国人民的社会理想而言,实现共产主义是最高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对于最高理想理想来说,就是进近期的具体理想,即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共同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其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

7、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第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第二,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第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实践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的科学性和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源就在于它同实际紧密结合。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就在于应用,是为了在实践中更好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现今时代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 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并提供了不少回答这些

8、课题的实践经验,为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契机。附: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政治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历史时代。2、如何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19 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它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还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密切相关。3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首先,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思辨体系,它永远面对现实世界,面对实际生活,关

9、注和研究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其次,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派主义体系,它能正确对待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对他们进行批判的研究,剔除其中错误的观点,吸收其中积极合理的内容。再次,马克思主义不是固步自封的体系,它具有自我批评意识,它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发现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把自身提高到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更加适应的水平。4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第二,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理论。第

10、三,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5 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其革命性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其科学性主要表现为它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在

11、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了统一。6 如何说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继承者都是与时俱进的典范。7 如何正确认识树立科学人生理想的意义?科学的人生理想对于人的现实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首先,理想是人生导航的灯塔。其次,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再次,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8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提供研究的方法,而不提供一切问题的答案。必须吧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9 如何正确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

12、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在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的伟大工具,全面提供人的素质。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10 如何正确认识当今时代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现今时代发生了许多引人注意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并提供了不少回答这些课题的实践经验,为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契机。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际1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2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它从人和世界关系的角度去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普遍的本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3

13、 哲学的基本问题:(1)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本体论)(2)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问题。 (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4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属于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能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5 世界的统一性: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世界上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如果有,世界统一性的基础是什么,即这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是什么?这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6 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14、,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7 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8 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则把某种“客观”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资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9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唯物主义哲学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

15、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0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的第三种历史形态,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形态。11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而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他指出物质是可以被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他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12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决定的。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

16、的运动。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量变到一定成度就会发生质变13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和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离的,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14 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15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实践的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题三种形式。实

17、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16 实践客体具有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17 实践的三个基本特点:(1)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谢物质活动。(2)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3)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18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物质生产实践。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第三,科学实验。19 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第一,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 (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即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自在自然一方面指人类产生以前的自然界,另一方面指人类实践活动目前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人化自然即与

18、人的实践活动相关系自然,或者说是打上人的活动的印记的自然。 )第二,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第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20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第一,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第二,物质产生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第三,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2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3 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

19、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都与周围的其它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存在,都是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不是各种孤立事物的机械堆积,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统一整体。4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5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所以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6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7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

20、的必然趋势,第二,新事物优于旧事物。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它必然战胜旧事物。8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观点。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的对立。9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的

21、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彻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第三,矛盾的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第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10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立统一规律又称亦称矛盾规律,其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 (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第二,矛盾双方相互沟通。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1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首先,矛盾

22、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12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第二,矛盾双方相互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着变化,为质变做准备。第二,在事物变化过程中

23、,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13 内因就是事物的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14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是第一位的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15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基本

24、国策。16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指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便产生出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商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的生产起了重要促进作用。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2 商品经济是怎样产生的?(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的分工的产生和存在。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最初的商品经济,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

25、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3 商品的二因素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4 如何理解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根据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的特点可以看到,生产商品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在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同时,将生产商品过程中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转移到新生产出的商品中,构成新商品价值的一部分。生产商品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它凝结到新生产出的商品中,形成商品的新价值,抽象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是商品价值的重要构成部分。

26、由此可见,任何一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由两部分价值构成的,一是在生产商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二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新创的价值。5 商品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jskksjdcxcvfvfb 商品的价值量,商品既然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因而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的多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制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就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所决定,第一,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所决定,也就是现时某一生产部门中大多数同类商品的生产所使用的生产资

27、料条件,以及所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所决定。第二,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由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决定。)6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最基本职能。 )7 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8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有什么作用?一价值规律的自身作用: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 (这种必然性越是得到贯

28、彻和实现,越是表明价值规律在有效地发挥作用,也就意味着商品经济得到正常顺利的发展。 )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 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 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9 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要深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必须阐明劳动者是怎样转化为劳动力的出卖者,从而形成了雇佣劳动制度;还应阐明资产阶级的货币财富是怎样转化为资本,从而在此基础上,揭示资

29、本的本质和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本质。10 为什么劳动力转化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成为商品的前提?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消费或使用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则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能为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这对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11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12 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体的外壳

30、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意义: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由全部资本由不变资本产生的,的剥削实质。 (通过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第二,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

31、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13 资本家产生剩余价值的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绝对价值的生产: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改变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的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14 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对雇佣工人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第一,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第二,剩余价

32、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和衰亡的全过程。15 资本积累的实质、后果、作用、和历史趋势是什么?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用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用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1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2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3 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使社会生产力从封建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获得迅速发展。用和生产社会化性质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

33、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就成为资本积累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16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其本质是什么?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17 为什么说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产物,是一切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所共有的观念,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是所有者的致理信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最高和最后形态,因而利己主义也已经发展到了顶峰,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34、1 产生资本循环的经历的阶段和采取的职能形式是什么?购买阶段(货币资本)生产阶段(生产资本)销售阶段(商品资本)2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一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 (即生产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身的周转速度。 )3 资本周转的速度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有哪些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的多少。4 什么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基本实现条件 引申条件 5 什么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

35、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7 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的?当剩余价值被看做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8 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各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结果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9 生产价格为什么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第一,生产价格是在价值基础上形成的,第二,从全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是完全相等的,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第三,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价值的变动所引起的。10 超额利润是如何形成的(超额利润: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36、)个别企业的生产条件比较优越,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其商品的个别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因而产生了超额利润11 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职能和作用是什么作用:第一,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第二,商业资本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第三,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第四,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缩短流通时间。12 商业利润的形成和来源是怎样的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的具体途径是商品的销售价格高于商品的购买价格,其间的差额就包含着商业利润。商业利润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3 借贷资本是怎样形成的,它的本质是什么?借贷资本是从职能

37、资本的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它的形成同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循环有密切的关系。 借贷资本的本质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14 利息的本质是什么?利息率是怎样形成的利息就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15 什么是股份公司和股票?股票价格是如何决定的?股份公司是以发行股票的方式集中分散的货币资本而合资经营的企业。 股票是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 股票价格实际上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也就是说,股票价格等于这样一笔货币资本,把这笔资本存入银行所得利息,

38、与凭借这张股票取得的股息相等。因此,股票价格取决于股息和银行存款利息率两个因素。16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级差地租形成条件是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 形成级差地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17 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原因: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源泉: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绝对地租就是这部分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18 土地

39、价格是怎样决定的?土地价格是由地租和银行存款利息率两个因素所决定的。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1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分为哪些阶段?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2 垄断是怎样形成的?垄断组织有哪些形式?;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 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3 垄断形成后还存在竞争吗?存在,首先,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资本主义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竞争当然不会消失。其次,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经济主体来看,虽然在某些部门存在着垄断组织,但也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经济主体之间仍然存

40、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即使是已经形成垄断的部门,也绝大部分是几个垄断企业并存它们之间本质上依然是相互竞争关系。因此,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着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度都较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有新的发展。4 什么是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垄断利润即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5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经济特征是什么?垄断在经济中占统治地位: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

41、分和重新瓜分世界6 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大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第一,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第二,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第三,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第四,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第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经济调控。第六,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7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当代国家垄断

42、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化来实现的8 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其具体表现如何?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促使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导致经济全球化的道来。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9 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有哪些新变化?生产力: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社会财富迅速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 生产关系:出现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势、采取劳资共决制、上层建筑;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职能的增强。10 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11 什么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12 怎样认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不仅是一个逐步的渐进的长期的过程,而且它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的、长期的历史过程。第七章 社会主义及其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