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言学必看.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9323572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必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言学必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言学必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言学必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言学必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语言学必看语言不但是人类的交际工具,而且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为什么这么说呢?除了语言之外,人类还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等。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了重大的作用。但它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的历史。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我国有 55 个少数民族,可是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却不是很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语言的发展而演变。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

2、际工具语言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人类这种语言能力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中经过许多代的艰苦磨练而形成的。它一代一代遗传下来,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今天,凡是正常的人,都能从小自然而然地学会一种语言,这是人类祖先给我们流下来的一份遗产,是“非我族类”的其他动物所无法享有的。所以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至于运用这种能力学会一种语言,那是后天的事情。一个人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就学会什么样的语言。先天具备的语言能力只是潜在的东西,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它便无从诱发。即使是掌握语言的成年人,如果离开人群而长期孤独地生活,他的语言能力也会衰退,甚至不会说话。语言环境

3、对潜在的语言能力变成现实的语言能力或者维持已经具备的语言能力,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类以外的动物不具备语言能力,自然不会学会人类语言。因此语言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无法逾越的鸿沟(gap)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重要的基本概念1.语言的社会变异:不同的社会集团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2.语言的风格变异:语言因使用的场合不同而表现出的不同变异。3.思维: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4.抽象思维:指以语言为工具,运用逻辑形式来进行的思维活动。5.语言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表现为人类的运用能力。重要的概念1.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是由形式和

4、内容两部分构成的结合体,它与所代表的事物没有必然的联系。2.征候:是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可用它指称事物。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之间的结合是任意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完全是社会约定俗成的。4.语言符号的强制性(依存性):指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任何人不得随意变更。5.语言符号的依存性:指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成语言符号以后,它们就具有相互依存关系,人们在使用时就不能随意改变。6.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指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7.组合关系:

5、是语言符号按线性次序组合起来所形成的关系。或: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的关系。8.聚合关系:指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的语言成分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他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彼此所形成的关系。第三章重要名词解释1.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2.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物体振动的频率。3.音重/音强:指声音的轻重或强弱,它决定于振幅,即振动着的空气粒子的压力。4.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5.音标: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最通行的是国际语音协会 1888 年制定的国际音标。6.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7.音位变

6、体:属于同一音位的几个音素彼此不对立,是这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叫做音位变体。8.音位的条件变体:指的是在相同的语音条件下不能同时出现的音位变体。9.音位的自由变体:指的是在相同的语音条件下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位变体。10.音位的区别特征:指能够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11.音质音位:从音质的不同来确定的音位是基本的音位,叫音质音位。12.非音质音位:从音高、音重、音长等方面确定的音位,叫非音重音位。13.调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高变化。14.重位(势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重音。如英语中的重音。15.时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长短音。如英语的 beatb

7、i tbitbit.16.音节: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或:音节是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17.复元音:同一个音节里两个或三个元音组合起来构成的音叫复元音。18.复辅音:同一个音节里两个或三个以上的辅音的组合构成复辅音。19.成音节辅音:在音节中音峰落在辅音上的音。20.开口呼:没有韵头而以、为主要元音的韵母叫开口呼。21.齐齿呼:凡是以为主要元音或介音的韵母叫齐齿呼。22.合口呼:凡是以为主要元音或介音的韵母叫合口呼。23.撮口呼:凡是以为主要元音或介音的韵母叫撮口呼。24.语流音变:语流中一个音由于受到前后音影响或者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等因素的影响而在发音上产生某种变化,

8、这种现象叫做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25.同化:指两个不同的音位,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变成跟它相同或相近的音位。26.异化:指语流中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其中一个由于某种原因变得跟它不同。27.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这种现象叫做弱化。28.脱落:语流中有些音或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丢失的现象。 掌握的重要概念1.社会方言:是因适应社会分工的需要而产生的全民语言的分支,包括行业语、科学术语、阶级习惯语、黑话等。2.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它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语音上,语音也是划分方言的主要依据。方言还可以细分为次方言和土语等。3.亲属语言:

9、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称为亲属语言。或: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几种独立的语言。4.语言的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或: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凡是组成一个语系的具有的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可以根据其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支、语群等。5.基础方言:能够形成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如北方方言是汉民族的基础方言。6.民族共同语(标准语、通用语):一个民族内部的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它是在社会打破隔阂,走向统一时出现的,并且总是以一种方言为基础逐步形成。它取决于客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条件。7.民

10、族交际语(国语):是多民族国家里各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如汉语为 56 个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前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语,加拿大的英语、法语,瑞士的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罗曼希语。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1.语言接触:指不同民族语言的相互语影响。它有不同的类型,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双语现象、语言融合、语言的混合。2.借词(外来词):指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借词是民族关系的一种见证。3.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仿译词也是意译词。4.仿译词:意译词的一种,其特点是用本民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也把它的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

11、5.语言融合: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语。它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和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有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两种类型。6.双语现象(双重语言制):指一个社会集团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是语言融合过程中重要的、富有特征性的现象,是两种或几种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过渡阶段。7.洋泾浜语(皮钦语):是指非正规学会的不登大雅之堂的外语,特别是英语。洋泾浜语是出现在世界很多通商口岸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不是中国所特有。其特点是:语音通过当地语言音系的适当改造,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词汇项目比较少,往往要借助于迂回曲折的说法指称事物,它只有口头形式,用于和外国人交往的特殊场合,洋泾浜语是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8.克里奥耳语(混合语):指在语言接触中出现的一种可能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并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的语言现象。是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2、洋泾浜和克里奥耳语的共同点和区别洋泾浜和克里奥耳语都是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形式。它们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种语言远渡重洋,立足异域,或作为特殊语言使用于有限的范围,或者在那里落户生根。在这个过程中,它必定和当地语言产生密切的关系,吸收对方的一些成分,放弃自身的一些特点,结果在基本保持原有素质的条件下使自己增加一种变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