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931839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治疗方法的发展,内镜下切除术,息肉切除术粘膜下良性肿瘤切除术早期癌切除术,适应证 上消化道单发或多发性息肉,息肉直径2.5 cm,以有亚蒂或有蒂为宜。 活检病理检查排除恶变者 器械:各种不同规格的圈套器,高频电凝器或氩激光电凝器,注射针和金属止血夹(止血和预防出血)。,内镜下切除术,息肉切除术,息肉切除术操作步骤,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下行黏膜切除,深度可达黏膜下组织,可对黏膜病变进行诊断及治疗,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适应症直径2cm粘膜下肿瘤无淋巴结转移,浸润度浅的早癌食管-直径不超过3cm的m1或m2癌胃-粘膜内癌

2、中无溃疡糜烂的分化型癌 直径3cm以下有溃疡糜烂的分化型癌 2cm以下无溃疡糜烂的未分化型癌结直肠-m或sm癌,EMR术式种类,注射法粘膜切除术,透明帽法粘膜切除术,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透明帽法粘膜切除术,可用于切除平坦型病变,缺点是容易切除过深,引发穿孔危险,适用于具有较厚肌层的食管、胃及直肠等部位的病变。,直肠类癌透明帽切除,透明帽法粘膜切除术,放大观察,接合部有残留腺瘤,透明帽法粘膜切除术,放大观察:残余腺瘤完全凝固,优点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对较小平坦型病变一次可切干净对小型粘膜下肿瘤尤为适用无须特殊器材缺点切除深度不易掌握易损伤肌层,有引发出血和穿孔危险不适于较大病变,透明帽法粘膜切除

3、术,透明帽法粘膜切除术,注射法粘膜切除术,该方法适用于较小的平坦型病变,安全有效,切除LST尤为适用,但难度较大。原理:粘膜下层注入生理盐水,使病变基底隆起(将平坦型病变转变为隆起型病变)。利用带钩的圈套器套住病灶,收紧后使之成为假蒂息肉,然后用PSD切除。(将宽基病变转变成假蒂息肉)。,注射法粘膜切除术,注射法粘膜切除术,注射法粘膜切除术,优点损伤小,适用于结肠各部位的病变;对肌层无损伤,如操作正确,可避免穿孔危险;对小型平坦型病变可一次切除干净;出血发生率低,配合钛夹缝合可基本防止出血发生;切下标本电凝损伤小,便于病理观察。缺点操作难度较大需用特殊器材(注射针及带钩圈套器)不适于较大病变,

4、注射法粘膜切除术,进针部位选择:可选择病变口侧或肛侧的边缘进针,以口侧为佳,对病变深度较浅的病灶亦可于病变中央直接进针;进针深度:以进至粘膜下为最佳;生理盐水注射量掌握:对直径10mm大小的病变,一般注射2-5ml盐水即可,大者可适当增加注射量,如注射量超过5ml而病变尚无明显隆起,则表明进针过深已达肌层,此种情况易致操作失败;,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EPMR),适用于较大的平坦型病变,对大型的LST而言,EMR术无法一次切除干净,采用EPMR是最佳办法,否则,需外科干预。但对于很大的病变,EPMR术操作难度很大,要求术者具备较高的技巧,如无把握,最好转交外科处理。,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EPMR),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EPMR),EPMR术后一月复查,见原病变残基形成一线状浅疤痕,周边粘膜集中,染色后更清晰。,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EPMR),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EPMR),EMR并发症,出血穿孔,结 论内镜治疗的优点,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无脏器功能损害易于学术交流,受内镜下可切除组织大小的限制(2cm)如肿瘤大小超过2cm,需选择分块切除切口边缘的电凝使得术后病理分析困难分块切除的组织边缘可能会有肿瘤细胞残留,EMR的不足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