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 13 统筹方法 1 走近作者 华罗庚 (19101985), 中国现代著名数学家 , 是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也是我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把数学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 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 “ 优选法 ”“ 统筹法 ” , 并大力推广。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下了 统筹方法平话 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 优选法平话 等科普读物。 2 文体知识 事理说明文:以说明事物存在 、 发展 、 变化的原因 , 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 , 称事理说明文 。 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 “ 为什么 ” 的问题 。 写作事理说明文需要遵循三个原则: 了解事理 。 可以通过亲自观察 、 研究或
2、者是向别人请教 、 查阅资料来了解事物的道理 。 只有自己先弄懂了道理 , 才可能向别人介绍 。 安排写作顺序 。 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首先是逻辑顺序 (事物的因果 、 递进等关系 ), 也就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认识事物的规律 。 逻辑顺序不但要运用在段落关系上 , 句子之间也要按照这种顺序来写 。 选用合适的说明方法 。 3 主题解说 本文在说明统筹方法的概念之后 , 设置烧水泡茶的例子 , 运用举例子、配图表、下定义等说明方法 , 由现象到本质的说明了统筹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方法及应用价值。 4 重点聚焦 什么是统筹方法?统筹方法的本质是什么?作者在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时使用里哪些说明方法? 统
3、筹方法的定义及本质:统筹方法 , 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文中使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明确了统筹方法的定义。统筹方法的本质是数学方法。为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作者使用了举例子、列图表、做比较的说明方法。 5 难点突破 作者为了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使用了 “ 烧水泡茶 ” 的具体实例来说明。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中先后举了几次 “ 烧水泡茶 ” 的例子?一个例子多次举有什么用意? 课文先后举了三次 “ 烧水泡茶 ” 的例子。第一次举例说明统筹方法的主要问题在于 “ 安排好工序 ” , 使读者对统筹方法的应用有了初步的认识;第二次举例安排好工序的关键又在于抓住主要环节 , 从而说明了统筹方法的应用
4、价值;第三次举例说明统筹方法要合并次要环节 , 再次强调了统筹方法的应用价值。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统 筹 ( ) 耽 误 ( ) 千头万 绪 ( ) 缩 短 ( ) 关 j i n ( ) 效 l ( ) chu dn x su 键 率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如果学习态度不端正、方法不当的话 , 到考试时往往会 “ 临事而 迷” 。 B 这部小说的迷人之处 , 在于情节 错综复杂 。 C 今天是我的生日 , 丰盛的饭菜都准备好了 , 只剩爸爸买的 蛋糕还没有送来。真是 万事俱备 , 只欠东风 啊! D 作为中学生 , 每天玩游戏对身体 不无
5、裨益 。 D 3 (衡阳中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 , 约 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 杨绛创作的 我们仨 , 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 “ 孝 ” 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 , “ 孝 ” 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 , 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 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 “ 修旧如旧 ” , 恢复了中国古书院 “ 讲学 ”“藏书 ”“ 祭祀 ” 的功能。 B 4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统筹方法 , 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 ) (2)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 , 后
6、两种办法都 “ 窝了工 ” 。 ( ) (3)有如走路要用两条腿走 , 吃饭要一口一口吃 , 这些道理谁都懂得。 ( ) 下定义 作比较 举例子5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 , 为什么? ( 1 ) 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总共 不过 4 分钟 , 大可利用 “ 等水开 ” 的时间来做。 不能删。“不过”表示所需时间之少的意思,若删去,不能表示这个意思。 (2 ) 但稍有变化 , 临事而迷的 情况 , 常常 是存在的。 不能删。“常常”表示通常情况下是这样,也不排除有例外的时候,这样表达更加准确。 6 (鄂州中考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 , 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阿凡题 1069326) 这
7、些关于算盘计算功能之外的引申 , 把算盘深深地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之中。 在北京东岳庙的瞻岱门内两侧各挂着一副大算盘 , 左右批有 “ 毫厘不爽 , 乘除分明 ” , 以示赏善罚恶 , 公正严明。 在民间 , 常会听到 “ 金算盘 ”“ 铁算盘 ” 之类的比喻 , 形容的也多是“ 算进不算出 ” 的精明。 自古以来 , 算盘都是用来算账的 , 因此也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 , 在某种程度上 , 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A 比如 , 它被当作象征富贵的吉祥物 , 为人们所推崇。 除了与钱财相关的象征意义以外 , 算盘也常被用来象征出入平衡 , 分毫不差。 A B C D 7 阅读下面的材料 ,
8、写出一个从材料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阿凡题 1069327) 一颗钉子惹的祸 国王查理三世和公爵亨利准备拼死一战 , 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 战斗进行的当天早上 , 国王派一个马夫去给自己最喜欢的战马打铁掌 , 他要骑着这匹马打头阵。打铁掌的铁匠钉到最后 , 发现少了一颗钉子。正准备去找 , 马夫不耐烦地说: “ 算啦 , 等不及了 , 就少用一颗吧。 ” 铁匠在马夫的催促下 , 只好让一只马掌少钉了一颗钉子。两军交锋了 , 国王冲在最前面。战争进行到最关键处 , 国王战马的那少钉了一颗钉子的马掌突然掉了 , 战马受惊 , 国王被掀在地上 , 士兵见国王落马 , 军心大乱 , 国王最
9、终输掉了这场战争。事后 , 国王痛心地说: “ 一匹马 , 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一匹马! ” 也许国王永远不知道 , 导致他失败的并不是一匹马 , 而仅仅是一颗钉子! 示例:细节决定成败;越是紧要时刻,越要严谨认真;对人对事负责是做人根本。 结合课文内容 , 回答问题。 8 文中用了列图表的说明方法 , 请你说说它的作用是什么。 用列图表的说明方法 , 简单明了。具有直观形象、清楚醒目的特点。 9 “ 如何应用呢? ” 这一设问有何作用? 这是读者最关心的问题 , 最能引起兴趣;结构上又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0 作者用烧水泡茶这一设例引出的是什么原理?体现在哪些方面? 作者一例多用 , 在
10、第二段第一层里 , 已将统筹原理应用到生产管理方面了。但这还不够 , 于是又采用 “ 拓展深入 ” 的手法 , 再画出两幅图表 ,由 “ 抓烧开水这个环节 ” 引出在近代工业管理中要抓住主要环节 , 主要矛盾。 11 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否可以削减? 这是全文结束语 , 意在说明: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更有利于统筹方法的广泛应用 ,因此不能删减。 精准预测天气有多难 (杭州中考 ) 人们渴望预知天气变化 , 真正做到 “ 未雨绸缪 ” , 但 “ 天有不测风云” , 精准预测天气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基本原因是大气运动自身具有随机性。大气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 , 充满了各
11、种各样的可能性。对此 ,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 罗伦兹有个生动的比喻: “ 巴西丛林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 ,可以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飓风。 ” 这就是大家熟知的 “ 蝴蝶效应 ” 。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 , 任何一种预测结果 , 都是要担风险的。人们对天气形成初始状态的观测 , 总是会有某些误差 , 而哪怕是很小的误差 ,也会使预测结果大相径庭。 各种复杂地形也会给大气运动带来影响。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 , 受到太阳辐射后温度上升 , 尤其是夏天 , 它便成为高空大气环流的一个热力源;当气流经过时 , 要么从上面越过去 , 并被加热 , 要么从旁边绕流过去 , 从而形成天气系统比如西南涡等 , 这些
12、 , 使得整个大气环流形势变得十分复杂。可见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 , 也是个爱添乱的“ 捣蛋鬼 ” 。 何况 , 不同的天气类型 , 预报准确率差异很大。像高温、寒潮、梅雨这些空间范围较大、时间尺度较长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就比较高。全国 24小时晴雨预报和最高、最低温度预报 , 能够做到 “ 八九不离十 ”。但有些天气发生得突然 , 具有很强的局部地域性特征 , 例如强对流天气 , 也就是短时间内发生的冰雹、强降雨、强雷电、龙卷风等 , 预报准确率就非常低。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 , 预报的难度当然就增大了。这如同玩拼图:如果只有 8个板块 , 儿童也能拼出来;如果是 800块 , 成人可以拼出来;但
13、如果是 8000万块 , 甚至更多 , 那 “ 神 ” 也都无法拼出来了。 不过 ,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数值预报手段的改进 , 天气预报准确率正在不断提升。英国气象局正在开发一种新的计算机模型 , 气象人员可以利用它发布面积仅为 1平方公里地区的天气预报。不久的将来 , 人们可以即时获取更小区域内精确的天气信息。 届时 , 气象学家发布温布尔登网球赛天气预报时 , 将不会像现在这样 , 只能预报温布尔登所在的伦敦东南部的天气 , 而可以把精确度定在比赛场地 500米的范围内。 12 为什么说精准预测天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 大气运动自身具有随机性;各种复杂地形会影响大气运动;对不同天气类
14、型的预报 , 准确率有很大差异。 13 阅读下列句子 , 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 1 ) 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 , 任何一种预测结果 , 都是要担 风险 的。( “ 风险 ” 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 “风险”具体指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意味着预测失败。 ( 2 ) 可见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 , 也是个爱添乱的 “ 捣蛋鬼 ” 。 ( “ 捣蛋鬼 ” 在文中有什么表 达效果? ) 用“捣蛋鬼”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使大气环流形势变得十分复杂。 14 文中画线句写了有关温布尔登网球赛天气预报的内容 , 有什么作用? 具体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 , 将来人们可以获取更小区域内精确的
15、天气信息;使说明内容通俗易懂 , 更具吸引力。 15 下列诗句描写了不同的天气 , 预报这两种天气类型有难有易 ,请运用文中相关知识分析。 (1)“ 黑云翻墨未遮山 , 白雨跳珠乱入船。 ” (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苏轼诗句描写的是暴雨天气 , 因为暴雨发生得突然 , 具有很强的局部地域性特征 , 所以预测困难。 (2)“ 黄梅时节家家雨 , 青草池塘处处蛙。 ” (赵师秀 约客 ) 赵师秀诗句描写的是梅雨天气 , 因为梅雨天气空间范围较大 , 时间尺度较长 , 所以预测容易。 16 课文介绍了生活中运用统筹方法的好处 , 请你试着用这种方法 , 将下面的设例绘成统筹图表 , 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出来。 李强每天下午放学后 5点 10分到家 , 他要做这几件事: 做作业 (30分钟); 烧饭 (40分钟 ); 叠衣服 (8分钟 ); 洗碗 (2分钟 ); 整理书桌 (2分钟 )。他必须在父母亲 6点 10分下班回来吃饭前完成以上几件事。 图表略。李强在烧饭 (40分钟 )的同时先做完作业 (30分钟 ),再整理书桌(2分钟 ),叠衣服 (8分钟 ),最后洗碗 (2分钟 ),总共花费时间 5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