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 1978 年建立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大熊猫等珍贵稀有野生动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总面积为 213750 公顷,其中核心区 97329 公顷,实验区116420 公顷, 护区内森林茂密,物种丰富,是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缘,被誉为岷山东端的物种宝库。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的最南端,地处岷山东端北坡,整个保护区地域呈带状,东西长 110 公里,南北宽 20 公里。 保护区管理局下设七个自然保护站,在海拔 2350 米的大熊猫栖息地建立了大熊猫驯养繁殖基地,保护区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关于发展自然保护事业的方针政策,以保护和驯养繁殖大熊猫为中心,全面保护好自然资源
2、,并结合保护事业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保护区属岷山山脉,海拔 5004017 米。 保护区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湿润多雨,冬季受蒙古高气压影响低温少雨,农耕区年平均气温14.9,月平均最低温度出现在每年 1 月,为 2.7,月平均最高温度出现在每年 7 月,为23.1,降水量 5001000 毫米,无霜期 260 天左右。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在动物区系上属古北界与东洋界的过渡带,既有隆肛蛙、啄花鸟、太阳鸟、毛冠鹿等典型的东洋界物种,又有红隼、蓝马鸡、斑羚等古北界物种。区内有陆栖脊椎动物 265 种及亚种,鸟类 180 余种、昆虫 2000 余种,这里
3、不仅动物资源丰富,而且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保护区内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珍贵稀有野生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绿尾虹雉、金雕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短尾猴、林麝、大鲵、水獭、斑羚、鬣羚、蓝马鸡、灰鹤、红腹锦鸡等。区内植物种类很多,森林茂密,自然景观完整,共有高等植物 3000 余种,列为国家和省级保护的珍贵树种有珙桐、马尾松、铁坚杉、香樟、油茶、麦吊云杉、红豆杉、三尖杉、黑壳楠、杉木、乌柏、紫玉兰、黄檀、水曲柳、紫薇、紫荆、香果树、水青冈树、七叶树、连香树、红椿、杜仲、银杏等。同时还蕴藏着大量的淀粉植物、纤维植物、油脂植物、鞣料植物、芳香油植物、树脂树胶植物、药用植物、食用植物
4、、色素植物、饲料植物、蜜源植物、观赏植物等野生经济植物,真菌类植物蕴藏量大,种类多。 丰富的竹类资源为大熊猫提供了良好的食物条件,计有竹类 7 属 15 种 1 变种,占全省竹子种类的 95%。大熊猫喜食的有缺苞箭竹、糙花箭竹、青川箭竹、龙头竹、团竹等 5种, 竹林面积为 6.08 万公顷,蕴藏量为 53.52 万吨。区内盛产药材,主要有纹党、天麻、杜仲、厚朴、猪苓、细辛等中药材 300 余种,土特产有生漆、茶叶、栓皮、黑木耳、花椒、猕猴桃、蕨菜、薇菜等。新疆博格达生物圈保护区博格达生物圈保护区是 1990 年 3 月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授权其主席团所做的决定,该保护区
5、是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组成部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个、我国第七个被纳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保护区。博格达生物圈保护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境内的天山博格达峰北麓,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南缘,全区总面积 2170 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为 4806 平方公里。生物圈保护区是由新疆阜康天池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和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两单位合并组成。阜康天池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是一个森林生态野生动物类型的保护区,1980 年 6 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区划总面积为 38069 平方公里。随着天池保护区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野生动植物的垂直分布结构十分明显。
6、野生动物以北山羊、雪豹、暗腹雪鸡、兀鹫、斑翅山鹑等适应高寒开阔式岩石裸露地带的种类为代表;森林地带的代表动物有猞猁、马鹿、狍;栖息于低山带的动物有狗獾、石鸡、红嘴山鸦、红尾伯劳和花条蛇等。在天池保护区内共录到兽类 24 种,鸟类 50 种,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 6 种。 在保护区范围内种子植物约 200 余种,其中有经济利用价值的占 90%以上。天池是天池自然保护区内的一个高山湖泊,海拔 1910 米,面积 3 平方公里,是新疆的一颗明珠。 新疆阜康荒漠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于 1987 年建立,是中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网络重点站之一,该站专门对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生产力提高途径进行研究。该区
7、域属温带荒漠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 66,最高温度 426,最低温度416。7 月份平均气温 256,无霜期 174 天,年降水量 164 毫米,年蒸发量 2000 毫米左右,冬季积雪 329 厘米。博格达生物圈保护区南北狭长,从保护区北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经三工河谷上行至博格达峰,海拔 4405440 米, 相对高差达 5000 米。在这南北仅距 80公里的范围内,却包含着高山冰雪带高山草甸带亚高山草甸带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沙漠带,是研究荒漠生态系统及环境要素生态递变规律不可多得的理想场所。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位于欧亚大陆东北部中朝边境,是一座气势雄伟、景色
8、秀丽的高大火山锥体。来到长白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观赏到从温带到北极的植被景观,即从河谷至山顶依次分布着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高山苔原四个完整的植被垂直带。登上山顶还可以领略到壮观的火山湖的风姿。火山湖即著名的长白山天池,是我国最大、最深的火山口湖,也是中朝两国的界湖。天池略呈椭圆型,水面海拔 2155 米,南北长 4850 米,东西宽 3350 米,池水面积 9.82 平方公里。平均水深 204 米,最深 373 米,总蓄水量 21 亿立方米,水主要来源于地下水和大气降水。天池内还有温泉多处,形成几条温泉带,长 150 米,宽 3040 米,水温常保持在42,隆冬时节热气腾腾,
9、冰消雪化,故有人又将天池叫温凉泊。长白山是一座古老而优美的山体,它的主峰白云峰,海拔 2691 米,是我国东北第一高峰,同其他 15 座海拔在 2500 米以上的兄弟群峰环绕在天池四周。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合浦县东南部的沙田半岛东西两侧,区岸线总长 50 公里,海陆域总面积各 4000 公顷,其中有林面积约 720 公顷。该保护区是 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1992 年 7 月加入中国 MAB 网络,是全国首批 5 个国家级海洋类型保护区之一。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本区属北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北热带与南亚热带区的边界地带。年平均气温 22
10、4,极端高温 374,极端低温-0.8,年降水量 18165 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 818。区内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本区红树林地处东方红树林分布区的北缘。区内分布有红海榄、木榄、秋茄、桐花树、白骨壤等 8 科 12 属 12 种红树植物。其核心区英罗港内大面积分布具有 70 年林龄的红海榄纯林,在我国海岸已极为罕见,十分珍贵;高大通直的木榄林,是广西海岸唯一成片幸存者。据调查,区内与红树林相伴生的大型底栖海洋动物有 111 种,分别为 49 种贝类,44种甲壳类,11 种鱼类和 7 种其它动物。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洋动物有光裸星虫、可口革囊虫、文蛤、锯缘青蟹、中华乌塘蹭、鲍罗豆齿鳗、弹涂鱼、
11、长毛对虾、 鱼、 鱼等。其附近海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儒艮和培育“南珠”的马氏珍珠母贝的天然繁殖区.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西部,属大巴山脉的东部延伸部分,地处亚热带的北缘,无论是地形、气候、土壤等非生物因素和动植物种群,都呈现出我国南北过渡地带,西部高原向华中山地丘陵、平原过渡的趋势。区内最低海拔 398 米,最高 3105 米。是华中山地唯一保存较好的原生性森林区域,总面积 70467 公顷,分东西两片,东片以老君山为中心,面积 l0467 公顷,西片以大、小神农架为中心,面积 60000 公顷,森林覆盖率为 85,立木蓄积量约 415 万立方米。神农架保护区气候为
12、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季风过渡区,主要受亚热带气候环流控制,有明显的垂直和水平气候的差异。高海拔地区夏秋之间雾雨连绵,气候寒冷潮湿,每年一般从 9 月底到翌年 4 月底为冰雪期;低海拔地区则较温暖,有明显的干湿季。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区系丰富多采,具古老、特有和珍稀等特点。已知维管束植物 2062 种,分属 779 属和 167 科。特有种 33 种,如珙桐、连香树、水青树、香果树、杜仲、鹅掌楸等。保护区内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野生经济植物也不少,估计药用植物有 1600多种,观赏花卉 253 种,油料 208 种,淀粉糖类 190 多种,香料 180 多种,蔬菜 1601 多种,纤维 50 多种;
13、作物和果树等种质资源也不少。神农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区系也十分丰富。脊椎动物 336 种,其中兽类 7 目、22 科、69 种,鸟类 15 目、45 科、193 种,爬行类 3 目、7 科、26 种,两栖类 2 目、6 科、13 种,鱼类 4 目、9 科、35 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 54 种,其中一级 5 种,二级 49 种,像金丝猴、华南虎、华南金钱豹、黑熊、黄喉貂、大灵猫、金猫、林麝、白鹳、金雕、红腹锦鸡、白冠长尾雉、勺鸡、红腹角雉等都是很著名的。湖北长江天鹅洲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暨豚为水生哺乳动物,属于一种小型齿鲸类,成熟个体长约 22.5 米,体重一般150 公斤左右,仅生活于我国
14、长江中、下游干流中,是地球上现存的 4 种淡水豚之一。我国政府将白暨豚和大熊猫一样视为国宝,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把白暨豚列为第二批世界最濒危的 12 种动物之一。1992 年国务院正式批文同意建立“湖北长江天鹅洲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鳍豚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石首市境内,它包括 89 公里长的长江石首江段和 21公里长的长江天鹅洲故道水域。长江天鹅洲故道,于 1972 年 7 月间长江自然截弯形成,位于江汉平原的南端,洞庭湖的北面,离石首市城区约 20 公里。保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6.4,年降雨量 146 毫米,年日照时数 1844.3 小时,年辐射总量 106 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 261 天,相对湿度 82,海拔高程 3136 米。天鹅洲故道水域天然鱼类资源丰富,渔获物年均产量在 40 万公斤左右,共有 7 目 11 科 29 种。而适于白暨豚的饵料鱼约占 45,即 18 万公斤左右,可供 30 头体重 100 公斤的白暨豚食用,放养白暨豚无需人工投饵,可以节约大量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