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巧言令色).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9290269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巧言令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巧言令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巧言令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巧言令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巧言令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子曰:“巧言令色, 鲜 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这句话 很好理解,对儒家的道德标准来说,有仁德的人不是花言巧语和伪善的。单从词性上来解释在过去“ 巧言令色” 是一贬义词 ,但是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这些道德标准实在过于完满和高大,换句话说,如果在现代生活中一个人过于木讷,也永远不会有成功的机会,现代生活也是需要语言技巧的。上节课王老师提到“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一句话时,我感受颇深,与老师深有同感,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不去“夸” 你的瓜有多么的好,不去“夸” 你的瓜多么的甜,而是低 调行事,那么路人怎么会去买你的瓜,当然这个“ 夸” 是要有个度的,一

2、旦失去了分寸,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如何把握巧言令色的尺度?这个尺度很难把握的,没有人愿意让别人说自己谄媚,说自己逢迎拍马,只是一不留神留下个千古骂名。秦桧愿意整日罚跪在岳飞面前吗?他愿意被世人唾骂?他也是个饱读圣贤书的儒者啊!我们现在用的宋体就是秦桧的字体啊!仔细想想,还是这些人在把握的时候失去了分寸,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该怎么办呢?古人的例子只是个参考而已,它不能教我们如何把握分寸,更多的是应该在生活中自我完善,这个尺度不是一下就能定的,而是靠我们一辈子的经验积累,不断调整为人处事的方案,调之为最佳,这个方案不是固定的,比如,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任何话都是有情境的,都是2有针对性的,都是有感而发的

3、。换个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 “巧言令色”这句话出自春秋时代,对我们来说也算不上是什么古文,现代汉语词汇中也有次词,中国人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和这句话相关的地方甚多。在中国的文化中对那些喜欢“动 嘴皮子” 的人很鄙视,例如“ 胡搅 蛮缠”“吹牛不上税”“光说不做” 等,现如今生活中你不“ 吹牛 ”不“胡搅蛮缠”或过于沉默木 讷寡言,成功的大门对你来说是关闭着的,一句孔子的“巧言令色,鲜矣仁!” 具体是什么意思有谁知道,还不是大多中国社会对孔子这句话的理解,他老人的意思是什么?他为什么 这样说?谁也不清楚。而现如今的社会沉默寡言者在社会中常常颇受尊重,滔滔不绝者容易被人警惕。我本人对“巧言令色,

4、鲜矣仁!” 的理解并不是那么深刻,有人译过来说孔子说“ 花言巧语,一副讨好别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慈的”我想说的是你不是孔子,你怎么知道他是要表达这样的意思,与其说这是孔子的意思,还不如说是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呢,这样的解释无疑是以偏概全。众所周知,三国中刘关张三兄弟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下山的故事,如果不是刘备所谓的“巧言令色” 或者包括刘 备的肢体语言,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刘备所有的“巧言令色” 是装出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孔明下山,帮他打江山,因为我们不是刘备,对他的心里,只有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猜测,3就算是刘备的“巧言令色 ”还要三顾,孔明才肯下山,如果一开始采用张飞的“捆 绑式”

5、把孔明“请”下山,或 许后果会是另外一种情况,或许孔明不会为刘备效力,也不会有“出师未捷身先死”这 句话了,你能 说刘备的“ 巧言令色 ”是虚伪的吗?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同一所高校毕业的两名高材生去同一家公司面试,其中一名同学是所谓的“巧言令色” ,另一名则是所谓的“实力派 ”各方面的成绩都比另一名好,就是太过于木讷,虽然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对于所谓的“实力派” 的人充满了敬意,但是面对同一个主考官,我想主考官不会选择那所谓的“实力派 ”的,因为在很短的 时间内,他不会看出他所谓的实力,更多的是倾心于另一位同学的“忽悠” ,面试结束后“实 力派“ 的同学也 许还不明白,自己的各科成 绩都比他

6、强,为什么要他,而不要我,是不是面试官脑子有问题,或许对那所谓“巧言令色 ”的同学充满了痛恨,是他 抢走了我的工作。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同样是一名主考官,两名应聘者,只所以选择别人,而不选择你,说明问题出在你身上,面试的一瞬间,主考官不会太在意你的各科成绩,如果太在意你的成绩的话提交一份成绩单不就完了么,何必又面试呢,所谓的“巧言令色 ”在这 里就是抓住主考官的心里,一招 毙命,你就成功,他不选择你难道会选择那个木讷沉默的学生吗?除非他脑袋真的有问题!虽然现实生活中对“实力派” 比较尊重,对“巧言令色 ”比 较鄙视,但有时候有的 场合,巧言令色不4一定是虚伪,只要把握好分寸,或许还是你走向成功的

7、一把钥匙。现代生活中对这句话体会比较深的是在和上级领导打交道时所能体会到的,如果在平时工作中只埋头苦干,对待领导过于沉默木讷,领导对待你也会过于沉默,因为你不能让领导欣赏到你的才能,不能让他看到你的想法,如果你对领导“ 巧言令色 ”,当然不是拍 马屁,他也 许对会对你产生好感,进而提拔你,其实在我们中国有很多的领导都是这个样子的,你能说“巧言令色 ”是虚伪吗?只要你 “巧言令色”你就会实现你的梦想,达到你的目标,过于低调,就会一直低调下去!(当然这里所提到的“巧言令色”是在把我分寸的情况下,不要误解为拍马屁)其实孔子的这句话“巧言令色,鲜矣仁!” 也许 本身就存在 错误,只是我们 大多数人犯了

8、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盲目的相信权威,尤其是在知识和认知方面,并且认为越古老就越正确,其实古人也有犯晕的时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孔子的这句话也许只适合他所生活的年代,或者说适合在儒家,然而现如今的生活,孔子他老人家能不能预测到这句话适合不适合当今社会呢?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巧言令色的人少了,那么这个社会就符合仁的标准了,这个解释显然行不通的,因为这已经不是个人修养来讲了,而是涉及到整个社会层面。 “巧言令色 ”说者是无心的,但看的人会觉得轻浮、谄媚、无稽,每当看到孔子的这句话,心5里总是很是纳闷,看不到孔子说这句话时表情,也就不知道孔子在什么情况下说出的这句话,也许他是在劝导调皮的学生,也许他

9、在教育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没有对象和动机就不同了。 “巧言令色 ”这一次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 场合有着不同的含义,我们不能客观地去评价这个词的褒贬。尤其是近年来,儒家思想似乎成为了社会的热点,尤其成为主流精英们追捧的旋律,然而,在主流精英们的追捧中,实际上其很多行为恰恰是与儒家经典教义直接相悖的。比如说,很多官僚头一天还在主席台上慷慨陈词为国为民、民生挂在嘴边,结果第二天就入狱,结果一查就是拥有房地产多处、情妇多少人等,在任何企业单位都存在着巧言令色之人。巧言令色之人善于投机取巧,不会选择埋头苦干,因为埋头苦干毕竟很辛苦,而且收效也不一定很大。他们选择跟上司左右,察言观色跟在上司左右,察言观色

10、让上司开心。更有甚者为保住乌纱帽,可以放弃原则,违背良心,当面说人话,背面说鬼话。而实干者却很少在领导面前无事晃悠,而是他的时间精力有限,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讨领导开心,其实这样埋头苦干的人的结果往往不尽人意(这是根据以往经历得出的结论)。按说巧言令色和埋头苦干属于岗位分工不同,就像乾隆皇帝、纪晓岚、和珅那样,也能天下太平。但在现实生活中,巧言令色能投其所好,讨领导欢心,可以跟领导左右吃香喝辣,而埋头苦干的人只能任劳任怨,就像寓言故事说的那样各有所6好,各有所长,干的活不一样,所以待遇不一样,我个人认为这种现象的发生作为领导者更应该深思,所以我们不能片面地去评价“巧言令色 ”这个词的褒贬,因 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和事的理解都不一样,反正我看待不管是网上还是哪里对这个词的理解要是一味的去以贬义的评价去理解它而不结合现代生活的实际的话未免有些不妥,甚至可以说是肤浅!以上就是我对“巧言令色 ”的浅谈,纯属个人 观点,有不妥之处还望老师见谅,伴随古代诸子哲学与现代人生智慧的结业,我本人对待事物的看待的高度也有了一个新的提高和一个更大的格局,在此对王老师深表谢意!7浅谈巧言令色系别:水利系班级:水工实验 0902 班姓名:李汝卫学号:20090710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