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毛概构建和谐社会论文.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9289763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构建和谐社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毛概构建和谐社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毛概构建和谐社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毛概构建和谐社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毛概构建和谐社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报告名称 构建和谐社会 年 级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任课教师 完成时间 成 绩 (报告在给出成绩的同时须由评阅人写出评语)课 程 实 践 报 告 评 语评阅教师签字:2构建和谐社会内容摘要: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从 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人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时刻起,中国就走向了独立富强之路。富强的道路固然曲折,但是中国人民从来没有过失望,因为那时的

2、人民都有着同一个信仰共产主义。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富强,中国人民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而在此时中国人民也要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和谐。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人民是普遍希望和平的,而和谐则是和平的升华,和谐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国家要富强,经济要发展,国防要现代化,人民生活要幸福,那么和谐就是基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

3、然要求。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没有和谐,中国就没有腾飞,没有和谐,中国也就不能富强。一 结构转型期是提出和谐社会的现实原由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结构转型时期,这是改革的攻坚时期,主要是解决经济社会结构问题,建立新体制。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这一时期是改革取得较大效果的时期,也是社会阶层激烈分化的时期,整个社会结构会逐步地分化为若干个阶层,这些阶层都有了自己特殊的利益和获得这种特殊利益的特殊渠道,产生了维护自身3利益的政治要求。改革面临的主要约束条件,是随着改革的深化所带来

4、的各方面的利益冲突。就整个改革进程来说,利益矛盾最尖锐的是这个时期。在这个时期,深化改革的关键,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并且让人民群众不断得到改革的实惠。执政党要合理协调利益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应运而生。结构转型期的改革,已经不单单取决于经济本身,不单单取决于经济体制本身,它已经使改革成为一个全面建设新体制的创新时期、创新工程。整个改革能不能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能不能协调地渡过这个时期。这个时期最大的危险在于,在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出现的社会失调。事实上,困难条件下出现的一些社会失调,在中外政治史上是比较好应付的。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上下同心同德,比较顺

5、利地度过。但是经济增长、甚至繁荣时期出现的社会失调,非常严峻。美国独立战争、英国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革命即十月革命,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四大革命,它们在革命的前夜都是经济高速发展、繁荣时期。人们欲望激发起来了,引发巨大的不平衡,所以起来闹事,进行革命;普遍贫穷,超稳定结构,不容易出事。在改革的转型期,由于利益矛盾十分尖锐,非常复杂,尽管经济在高速发展,但是一旦出现社会失调,对我们执政党来说,那是非常严峻的,真正考验党的执政能力。因此,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高屋建瓴的积极应对,意义不容低估。二 和而不同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毛泽东曾经精辟地说过,我们的事业为什么能

6、够胜利?不在于纯,而在于不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和而不同、丰富多彩。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兼收并蓄,厚德载物,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适度、适时、适当的和谐状态。世界是多样统一的,我们要认识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和谐社会应当是和而不同的社会,关注人们之间的4共同性和个性的差异性,人们的思想文化和精神追求将表现出丰富的个性差异,更加文明,更为开放。西周末年史伯答桓公:“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万物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平”是把许多性质不同的东西结合起来,使他们得到和谐。这是产生万物的基本条件。“裨”即把性质相同的东西相加凑

7、合在一起,这就没有新东西,也就是没有了创造力。只有把不同成分的原料组合在一起,才会产生新品种。“他”有“不同”的意思,在不同中找相同相近的事物或道理,也就是找“和”的过程。孔子在论语子路篇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论语集解说:“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则同,然各争利,安得而和?”这样便把“和”与“同”彻底地归于人的不同上来,君子的看法相同,但他们所做的不一定都一样。小人看似相同,那是为了利益,如果同伴中损伤了他们的利益,很容易生成内讧,如鸟兽散。和而不同是指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合并、融合、团结、和谐)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一味追求同,不仅不能使

8、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会使事物衰竭。和而不同,就是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实现差别共存,从而在本质上达到相近或相似。和而不同是多元一体的理论。承认不同,但是要和,否则就要出现纷争。只强调同而不能和,那只能是毁灭。和而不同体现了辩证关系。和就是要求在纷乱当中寻求到共同的、统一的属性。三 .构建和谐社会的三个基础(一) 利益均衡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5构建和谐社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而在这几个方面中,经济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物质基础性的作用,没有一种和谐的物质生活与经济活动状态,和谐社会的构建就会丧失其应有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而利益的分配则是物质经济活动的结果或最终形式,

9、这个结果或最终形式将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和带来很多其他方面的影响,并最终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利益的分配提出了要求,而这个要求即利益均衡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二)民主政治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人类的不和谐的根源产生于利益的差别和不平等,但是,通过有效的政治手段抑制这种差别和不平等,就可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基础。在任何一个时代以及任何一个社会,由于人的差异、社会分工、利益分化、资源分配等等方面的原因,使得社会成员在其生存条件、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等等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差别,如有的为民、有的为官、有的贫穷、有的富有,诸如此类。

10、这些是社会不和谐的基础,甚至也是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根源。但是,千百年来,人类通过政治价值观的探寻以及有效的政治设计,使人类的不和谐以及矛盾冲突得到有效的抑制,使人类社会的秩序得以越来越完善。人们注意到,在所有导致社会不和谐、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的根源中,为官为民、为贫为富,几乎已是无法消除的客观事实。因此要使社会达到和谐的,实际上不是铲除官民、贫富的差别、分野就可以的,而是应该努力构建一种公正合理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政治环境,使得这种差别、分野符合人类理性原则,从而能最大限度地达成广泛的社会认同和理解。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利益表达的制度化、规范化。利益表达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科学、民主决策的前

11、提。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要求和利益实现途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不能很好地表达,不能进行必要的沟通,不仅容易导致官僚主义,还会导致各主体之间因为对彼此的利益要求缺乏准确把握而发生误解和冲突。因此,要建立和完善能够充分反映不同主体利益要求的表达机制,使各利益主体能够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自己愿望,从而在相互沟通中相互理解、达成共识。同时,各利益主体还因此能够合理地参与或影响利益协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政策的合法性和可行性得到6加强。故而,从政府的角度来讲,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方面。政府应该对社会政策进行不断审视、调整、修改或补充。因此

12、构建和谐的政治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三)深层次的社会心态具有和谐内聚力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会状态,不仅表现为个体间、社会群体、社会区域、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和谐,而且表现为人们自我心灵的和谐,也就是社会精神文化和社会心态的和谐。和谐社会的核心是社会各种群体的利益和谐共存、协调实现。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并不是没有价值冲突和利益矛盾,而是矛盾和冲突能得到平衡和协调,被妥善限制、解决在非对抗范围内。由此,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中的作用便凸现出来,尤其是人们和谐、健康的心态,则是巩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道德力量。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和谐社

13、会最基本最主要的构成要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人的和谐最重要的则是一种内在心态的和谐,因为人外在行为的和谐是受其内在和谐所决定和支配的。所以,内在的和谐即和谐心态,就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稳定基础和评价因素。只有公众具备和谐心态才能成就和谐社会。倘若人的心态不和谐,其言行举止难免暴戾冲撞,难以符合社会价值规范,导致社会过程的不协调。所以,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社会状态,又是一种心理状态。和谐社会养育和谐心态,和谐心态造就和谐社会。不和谐的社会滋生不和谐的心态,不和谐的心态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和谐,彼此是相辅相成的。现代社会的发展急待呼唤整个社会产生稳定的内在秩序,每个社会成员应意识到和谐

14、的社会心态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结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过程,还是检验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尺,从而积极参与到和谐心态的培养、践行中,形成和谐内聚的社会心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筑牢良好的思想基础。四中国和谐的分类(一)政府和谐古人云,政通则人和,政府通明,那么每个人就安居乐业,则自然人就和谐了。而要做到政府和谐,那时任重而道远。首先,加强党和政府的建设,严厉打击贪污腐7败等不正之风。使得真正做到人人平等。如今,社会上的“我爸是李刚” ,则反映了了社会上的“富二代”因为其祖上的成绩,而在新的一代里享有特权,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公正性。试问在一个根本就不公正的政府的管

15、理下又怎么会带来和谐呢。(二)社会和谐如今中国人口已经超过了十四亿,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就业问题,医疗问题,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人或在世界上无非就是想要幼有所教,壮有所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可是现在的中国现状呢。失业率日益上升,贫富差距明显增大,医疗保障明显不足,有许多人,有病看不起医院。由于养老保障金投入不足,使许多老人到老来身无分文,最后是孤苦无依。试问在这种现状下的中国又到哪里去谈和谐呢?与此同时,社会的拜金主义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甚至吞没了道德的底线,形成了一种老人有钱就有儿有女,如果没钱就被儿子推出门外,让女儿置之不理。钱已经成为人们的价值观中的唯一因素。试问在一个用钱作为人们的衡

16、量标尺的社会里,还会有谁去谈和谐,还有谁去向往和谐呢。(三)家庭和谐家庭式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与家庭有关系的近的有左邻右里,远的有远房亲戚。这个单位小则几口人家,多则几十口甚至上百口人家。看上去这个单位较小,其实家庭问题是最为麻烦的。要不然古人云,清官难断家务案。也正是因此家庭的和谐也关乎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在家庭关系中,到的是关系着家庭和谐的主要原因。一个家庭中的每个家庭成员的素质的高低,是决定这个家庭是否和谐的决定因素。例如,法律规定了儿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可是如何去赡养呢?是给父母一笔生活费,让父母去自生自灭,还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关心,去照顾父母,那就要看儿女们的素质了。古人云,

17、家和万事兴,家庭和谐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也都会多一分的自信和力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生动而有序的社会,既富有活力,也保持稳定;既包含各方面不同利益,又能把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处理妥当。这是一种活而不8乱、活而有序、和而不同、矛盾统一的社会。没有和谐,中国就没有腾飞,没有和谐,中国也就不能富强。参考文献1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思考 作者: 吴爱芳,戴真真, 期刊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07 年 第06 期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陈耀, 期刊-核心期刊 妇女研究论 2005 年 第 02 期3 和谐社会发展机制的构建作者:唐娅辉, 期刊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8 年 第 02 期4 性别和谐与和谐社会建设 作者:曲鹏, 期刊 党政干部学刊 2007 年 第 04 期5 和谐社会建设的研究作者: 徐莉,张荣余, 期刊- 核心期刊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8 年 第 1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