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毕业论文 乡村旅游的负面效应及应对策略.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9289693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 乡村旅游的负面效应及应对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毕业论文 乡村旅游的负面效应及应对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毕业论文 乡村旅游的负面效应及应对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毕业论文 乡村旅游的负面效应及应对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毕业论文 乡村旅游的负面效应及应对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乡村旅游的负面效应及应对策略摘 要:随着乡村旅游在我国的不断普及,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越来越显著,但与此同时也产 生了多方面的负面效应,影响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乡村旅游的内涵、特征、负面效应及其应对策略,应对乡村旅游负面效应的策略包括: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综 合接待能力,鼓励和支持社区参与旅游活动,加强监管力度。关 键 词 : 乡 村 旅 游 负 面 效 应 应 对 策 略一、乡村旅游的内涵和特征乡村旅游是指在城市边缘的郊区和远离城市的乡村,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景观、农事活动和传统的风土民情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融观赏、学习、参与、购物、

2、娱乐、休闲、度假等于一体,以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求知求新、体验参与等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在拓展旅游空间、推动现代旅游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扶贫致富及促进城乡交流、构建和谐农村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由此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所以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发展至今,在我国迅速升温。但在其蓬勃发展的背后,却透露出负面效应,影响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具有乡村性、文化性、生态性、体验性的特征。1、乡村性。包括资源的乡村性、景观的乡村性、范围的乡村性和经营的乡村性。乡村旅游的资源是具有吸引力的乡村自然和文化事象,包括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景

3、观资源以及民俗文化资源等。乡村旅游的景观是乡村景观,乡村景观是城市景观以外的具有人类聚居及其相关行为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人类活动强度较低,景观的自然属性较强,乡村景观的核心在于乡村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乡村特有的田园风光。乡村旅游以乡村特有的人居环境、农业生产及其环境为基础开展活动,其范围限在乡村地区。就我国而言,应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市的城市市区和县城以外的广大区域,包括城市郊区、建制镇及其它农村地区。但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毫不相干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特殊环境保护地带开展的旅游不属乡村旅游的范畴。乡村旅游的资源丰富多样,而其产权大多归集体或私人所

4、有,这使得乡村旅游具有小规模和分散经营的特点。显然,区别于城市的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远离尘嚣,真切体验,回归自然,回归传统。2、文化性。乡村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性使其成为旅游资源,相反,乡村是由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文化特点而变得富有魅力。现代社会已进入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时期,而传统农业文化还基本保留在乡村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文化无论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都与工业文化存在巨大反差。而最突出、最直观的是乡村地区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以及生活工作的休闲性和丰富性。乡村作为传统农业文化的保留地,具有“原始、古朴、真实、自然”的独特性,不仅契合了现代旅游者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求和

5、愿望,而且在当今城市国际化、信息化和飞速发展的激流中,乡村传统文化愈发显示出地域文化的特色和归宿。因此,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充分挖掘根植于乡村文化的传统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至关重要。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如何将传统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自然真实地融汇到旅游产品中去,是非常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实践。3、生态性。乡村是较少受到现代工业影响的地区,传统农业仍是大部分乡村地区的主要产业。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纯朴的民俗文化,使乡村保持着人与自然的真实接触,体现了传统农业社会“天人合一”的精神本质。乡村旅游发展的目的之一在于调整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从

6、旅游需求的角度看,乡村旅游者的主要动机是逃避城市现代工业社会的拥挤、喧嚣和紧张,回归大自然。因此,生态性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特点。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其生态特性,尽可能不破坏原来的生态环境,减少人工作用,促进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4、体验性。绝大多数的乡村旅游具有城市居民消费和短距离的行为特征,也有跨区域的长线旅游。乡村旅游的市场与行为取决于乡村旅游地的资源类型、特征以及区域组合。从乡村旅游行为体系看,乡村旅游是以体验农耕文化和乡土传统为特色的旅游,乡村旅游着重强调在生活中去感受和体验。二、乡村旅游的负面效应1.造成乡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一,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随着旅游人数和

7、旅游活动的增加,会产生各类废弃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例如:乡村旅游的普及,大量游客借助于各类交通工具向乡村地区涌入,交通工具的频繁使用,导致废气排放量的增加,造成乡村旅游接待地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各类旅游设施排放的污水,会造成水体污染;由于部分旅游者素质不高,随意丢弃垃圾,还会造成乡村接待地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第二,在乡村景点的开发、道路的修建等相关设施的建设中,会导致对当地背景环境的破坏,尤其是未经科学论证与规划,盲目开发、超载使用旅游资源,会使乡村地区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一些乡村居民为迎合旅游者的需求,急功近利,从事商业活动,不适当地使用甚至破坏当地动植物资源,导致珍禽异兽被大量捕杀

8、,林木被伐,造成当地动植物种类减少,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减退等。2.对乡村人文旅游资源的破坏第一,对乡村文物古迹的破坏。由于乡村闭塞、偏远,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保存完好,但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展,盲目开发建设,致使一些珍贵的古民居、古街道等被拆除、毁坏,加上游人对文物古迹的践踏、触摸、乱刻乱划,破坏了文物古迹的原始风貌。第二,乡村文化遭受城市文化的冲击严重。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有一定差别,城市文化随着城市游客的到来单向传入乡村地区,乡村居民盲目模仿、生搬硬套城市文化,促使乡村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化,逐渐削弱乡村文化氛围,乡村文化势必被城市文化削弱、同化。另外为了迎合城市游客的需求,一些乡村习俗被“商

9、品化” 、 “快餐式”利用,使乡村文化被扭曲,失去其内涵及应有的价值。3.对乡村居民正常生活秩序的影响游客数量的增多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超过当地的综合接待能力,必然会扰乱当地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例如:景区的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地价上涨,影响当地居民对土地的正常使用;外来资本的注入,会使乡村居民丧失本应由他们经营的旅游业,从而失去就业机会,减少乡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旅游者分享当地公共设施,侵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尤其在旅游旺季,过多的旅游者还会导致当地物价的上涨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使乡村居民非但没有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获得应有的利益,反而承受着由此所带来的困扰,使原有平静和谐的生活

10、环境被破坏。这样最终会造成乡村居民对游客的抱怨甚至仇视。4.过分依赖旅游业,导致乡村农业生产受损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扶贫效应” ,但目前许多地方对其经济作用过分夸大,乡村旅游过热,盲目发展,甚至完全放弃传统的农业生产,把旅游业作为当地经济增长的唯一支柱。其实乡村旅游是一个十分脆弱的高风险行业,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例如客源市场的经济状况、国家政策等因素,这些都是乡村旅游地所不能掌控的,而且乡村旅游的黄金时间较短。所以,过分依赖旅游业,会使当地农业及经济蒙受巨大损失。5.影响社会风气,产生社会问题第一,城市游客在乡村旅游的同时,会将城市的一些恶习带入乡村,使乡村的淳朴、富有人情味的文化

11、因子受到侵蚀,乡村居民逐渐转为对物质和金钱的崇拜,善良朴实的农民学会了对游客的蒙骗欺诈,淳朴民风逐渐丧失,乡村居民传统道德观受到严重考验。第二,当地居民在参与旅游活动中,有的发家致富,扩大了居民间的贫富差距。第三,城市居民的衣着及高消费,会使乡村居民产生自卑感,不利于乡村健康的社会风气的形成。第四,由于女性与生具有的善于与人沟通、细心周到的天性,很多地方,她们成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有些女性却成了招揽游客的赚钱工具,导致家庭的破裂,同时还会助长黄、毒违法犯罪活动。 三、应对乡村旅游负面效应的策略1.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第一,资源与环境状况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

12、在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之前,一定要充分论证,合理规划。做好近期安排,长远计划,对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环境影响和效益评价,进行环境承载量的科学评估,严禁在旅游旺季,对旅游资源超负荷使用;在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谁破坏谁负责”的原则,以避免生态破坏问题的产生。第二,鉴于乡村旅游具有季节性、旅游旺季时间短的特点和旅游业本身的脆弱性,为了确保乡村地区的经济利益,应不断创新,将旅游业与农业生产有机、巧妙地结合起来,采取农旅结合的“双腿走路”的方式较为稳妥。第三,针对造成环境问题的不同原因,应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将这一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例如:由于游客发生空间位置转移而导致交通工具大量

13、使用等客观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应通过对交通工具的改进、燃油品种的更换等方法加以解决;而对于由于游客本身素质低下造成的环境问题,应采取宣传教育、加强监管等措施来提高游客的素质,杜绝破坏环境行为的发生。2.加强建设,提高乡村旅游地的综合接待能力乡村旅游负面效应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乡村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时,只注重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略了对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致使接待能力低下而造成的。所以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同时,还要多方面筹措资金,增加投资力度,加强与旅游活动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当地的综合接待能力。主要包括道路建设、垃圾与污水处理等设施的建设及涉及游客吃、住、

14、行、游、购、娱等相关行业的发展。3.鼓励和支持社区全面参与旅游活动通过参与旅游活动,当地居民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使乡村更加和谐;乡村居民在获得旅游发展利益的同时,还会逐步改变对游客的不满情绪及冷漠的态度;在与游客的接触中,乡村居民会认识到自身所拥有的乡土文化的珍贵,从而使他们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强对其文化独特性的保护,从而避免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同化。因此,当地政府应高度重视乡村居民对旅游活动的参与,要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使他们广泛参与到旅游服务、旅游政策规划的制定、旅游活动的监管等工作中。政府部门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乡村居民的参与能力。一是整体培训,普遍提高他们的参与

15、意识、环境意识、服务意识。二是分层次、有针对性培训,提高不同类别.群的参与能力,从基本的旅游服务和经营,到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与决策,保证人人都有一技之长,都具有参与能力。4.正面引导,加强监管力度第一,政府部门要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加强正面引导和宣传教育,对他们进行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当地居民自尊、自爱、自强的意识,营造对游客具有亲和力的淳朴民风,提高他们对不良现象诱惑的抵抗力。第二,要健全管理体制,依据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制定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以此来加强对旅游活动所带来的不良现象的监管力度,坚决杜绝、严厉打击一些违法犯罪活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只具有积极意义,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产生负面效应,影响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利大于弊。各级政府部门只要对其负面效应有清醒的认识,高度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防范,乡村旅游一定会健康地发展下去。参考文献:1 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旅游学刊.2003.1.2 严文芳,罗萍萍: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保护与开发.福建农业,2007.6.3张艳、张勇: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经济地理 2007.054付启敏、吴刚:简论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4.125许贤棠、胡静: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旅游资源利用研究.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