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二历史必修 3 整册知识梳理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一、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根本原因)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政治:周王室的衰微 阶级关系:士的活跃,受重用。 思想文化:学在民间(学术下移,私学兴起)诸子百家针对各种问题,展开争论,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2、主要代表: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主张:无为而治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见后)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非功、节俭、尚贤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统治阶级所重视)3、
2、意义: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春秋孔子地位: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被推为“圣人” 。他死后,言论被编为论语 ,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主张和贡献:核心是“仁” ,就是“仁者,爱人” ,做到待人宽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 (保守性的体现)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 , (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包含民本思想。教育思想: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意义: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整理古籍:“六经”
3、 诗 、 书 、 礼 、 易 、 春秋 (即儒家的五经) 、 乐2、战国孟荀贡献:总结改造儒家思想,体系更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之大宗。(1)孟子:战国时期,亚圣。主张:发展了仁,提出“仁政”思想; 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即“民贵君轻” 伦理观:主张“性本善” ,要用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即“性善论” (2)荀子:战国末期,改造儒家思想,综合法道思想积极成分,使之更能适应社会需要。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 “以德服人” ;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即“君舟民水”关系。伦理观:主张“性恶论”但可以通过后天礼仪法治改造成为君子圣人。实例:列表对比孔子、孟子、荀
4、子思想的相同处和不同处。思想家思想比较 孔子 孟子 荀子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同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2第 2 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1、董仲舒地位:汉朝儒家代表,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著有春秋繁露一书。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1)新儒学思想的特点: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2)思想主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以思想上的统一来维护政治的统一)针对加强君权需要,大力宣扬“君权神授” ,提出“天人合一、
5、天人感应”学说。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 ,提倡孝道。“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二、儒学成为正统。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方面:用儒生参与国家大政。教育方面:兴办太学,立博士,传五经,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全国各郡设学校,推广儒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2、独尊儒术的结果:此后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定诗 书 礼 易春秋为“五经” 。立教官为“博士” 。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兴办太学,太学生员为博士
6、弟子,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意义: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时代为官的规矩,提高儒学的地位。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使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第 3 课 宋明理学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1)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的传播。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2)发展: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有了新发展。2、隋唐时期,儒学发展进入一个更辉煌的时期概况:(1)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儒学进一步吸收佛道精神,得到新发展。(2)唐朝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政策,推动儒学的发展。二、宋朝的程朱
7、理学1、理学特点: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儒学。2、代表: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和南宋朱熹3、二程思想:核心思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3认识论上,提出“格物致知” ,主张外在的探求。4、朱熹(1)思想主张: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天理即三纲五常(2)朱熹的影响:他是宋朝理学集大成者,孔孟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他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四书: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他的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还远及日朝以及欧洲。在日朝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南宋的陆九渊:“心”作为宇宙万
8、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反省内心。明朝中期儒学代表人物,王阳明把“理学”发展到“心学”的新阶段,更多吸取佛教禅宗思想。思想主张: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心即理,认为人心便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心外无物” ;致良知。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 ,以“致良知” 。 “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主张“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发挥了儒家“仁”的思想。资料:“破山中 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守仁)第 4 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离经叛道的李贽李贽,明朝后期人,著有焚书 藏书 ,自称异端。1、思想背景:官场多年,目睹官吏和道学家的虚伪,无能,不愿与之同流合污。2、思想主张:破除孔子思想
9、的迷信,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传统观念,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自由恋爱,寡妇再嫁,武则天)竭力赞颂改革,肯定农民起义。3、评价: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带有民主性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二、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1、共同的生活背景:明末清初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处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动荡年代,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都参加过抗清斗争。2、各自代表作: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王夫之读通鉴论 。3、进步思想主张:(1)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10、2)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3)王夫之主张唯物思想。主张物质第一性,物质变化是万物发展的规律,建立唯物主义体系。4、共同影响:他们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和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实例: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条件有哪些?经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 产生并缓慢发展,但重 农抑商阻碍商品 经济的发展政治: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君主专制强化并走向腐朽。4阶级: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 者阶层扩大,要求反封建。思想: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等扼杀个性,摧残思想。
11、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 5 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智者学派(哲人学派,诡辩学派)(一)历史背景:1、经济政治条件:BC5 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繁荣,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文化中心。2、面对人在社会中日益突出的中心地位,有些学者开始把研究重点转到人本身。(二)概况:BC5 世纪中叶以后1、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2、研究领域:从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人的眼光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等。3、思想主张:(1)人与法律关系问题上有分歧:有些人尊重习俗和法律,主张城邦公民应认真遵守。有些人则把自然和法律对立起来,要求建立与自然相符的法律和习俗。
12、(强调人的自然权利高于习俗和法律)(2)普罗泰戈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至高无上。(三)影响: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它关于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显得难能可贵。二、三大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1、苏格拉底:强调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 美德即知识(1)探究的课题:也把人类及环境作为课题,认为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是人类应该探究的重要课题。(2)主张:道德上:提倡善良的道德,他的伦理思想是知识就是美德,知德合一。教育对德性同样重要。资料: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无羞恶之心,
13、非人也孟子2、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 代表作:理想国意义: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资料: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第 6 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1、原因:政策:14、15 世纪,意大利出现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工商业城市,他们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位置:地中海航运中心。2、表现:佛罗伦萨的繁荣它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手工业发达,欧洲的金融中心。3、影响:新兴资产阶级兴起(金融家、工场主、商人)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要求进行思想变革。二
14、、文艺复兴(一)历史背景1、经济根源:14、15 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2、阶级基础:金融家、手工工场主、商人等形成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维护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3、文化因素:古希腊罗马的大量遗存和文化典籍和汇聚众多人才。(二)文艺复兴概况1、时间:1416 世纪 52、旗号: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3、实质: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4、主要内容:核心是“人文主义” ,即主张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反对禁欲苦行,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5、表现领域:文学文学三杰:薄
15、伽丘十日谈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歌集 、但丁:神曲 。艺术美术三杰:拉斐尔(善画圣母像) 、达芬奇蒙娜丽莎 、米开朗基罗6、进程:开始于意大利16 世纪拓展至西欧(如:英国莎士比亚)7、影响:把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挑战教会权威,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诞生。三、宗教改革(一)历史背景:1、文艺复兴的影响: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批评日益激烈,要求改革教会。2、教会对德意志的压迫:16 世纪时教会在德意志势力很大,德意志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3、导火线:1517 年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二)德意志宗教改革概况:1、揭开序幕1517 年,马丁路德 (路德教)贴出 “九十五条政纲”
16、2、路德主张:“信仰得救”简化宗教仪式圣经高于教皇教会,每个基督徒有直接阅读、解释圣经的权利君主权力来自上帝,可以处罚教士和教皇。(三)历史意义1、性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下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2、作用:(1)在欧洲形成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除路德派外,还有加尔文派、英国国教。(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2)进一步打破天主教会精神枷锁,解放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3)教会对人们思想和政治经济的控制渐弱,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第 7 课 启蒙运动一、历史背景:1、经济基础:17、18 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2、文化因素: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解放和自
17、然科学的发展挑战教会的权威。3、政治因素:17 世纪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引起广泛关注。4、法国社会现状:18 世纪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教会势力很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对封建统治和教会越来越不满。二、概况1、时间:17、18 世纪 2、进程:17 世纪开始于英国18 世纪中叶法国成为高潮扩展其他国家(德意志的康德)3、主要内容:呼唤理性的阳光,抨击教会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平等。核心是理性,即人自己思考。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号召人们用理性的力量构建更符合理性和人性的社会。民主法制社会!三、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
18、卢梭和德意志康德1、伏尔泰:哲学通讯 路易十四时代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 ,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主张三权分立,国家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就是理性的体现。3、卢梭: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思想,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4、德意志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继承弘扬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言论自由是人类进步的必要条件;法律应保护个人权利。但他又提出自由也要自律,不赞成为了自由进行暴力革命;平等也只有法律的平等而没有经济的平等。6四、影响:1、性质
19、: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2、影响:(1)对欧洲:破除对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思想,自由平等日益深入人心,冲击欧洲封建专制统治。(2)对法国:启蒙运动影响下,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专制王朝,建立共和国。(3)对世界:启蒙运动波及全世界,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和拉丁美洲鼓舞人民拿起武器,争取独立。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 (包括中国等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 8 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四大发明类别 成果 地位及意义造纸术 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火 药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朝时,火药
20、广泛使用;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骑士阶层衰落; 指南针 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北宋时,指南针运用于航海;促进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四大发明印刷术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宋代,出现彩色套印技术;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综述:四大发明对欧洲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重要作用。推动欧洲率先迈入近代社会。二、其他科技成就数学:东汉的九章算术成就:十进位值记数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马克思说是“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意义: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
21、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天文学:战国时期,天文学家石申,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的位置。他著有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1)汉武帝时已使用浑仪观测天象,是望远镜发明之前世界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元代郭守敬制成了简仪,精密度大大提高。(2)历法成就:元代的郭守敬授时历 ,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比现行公历早了 300 年。农书: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元朝王祯的农书 、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医药:(1)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2)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奠定了后
22、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3)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是对 16 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第 9 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诗经和楚辞中华民族的先民在劳动和生活中,产生原始歌谣,后发展出独立的诗歌。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7歌,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其中的精华部分,为民间歌谣。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基础。2、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称为“楚辞” ,又称“骚体” 。诗篇以离骚最为有名,古代最长
23、的抒情诗。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实例:把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在我国有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屈原文化上的贡献和他的爱国主义情怀。二、汉赋和唐诗1、汉赋(1)特点:在楚辞的基础上,吸收散文成分,形成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2)代表:西汉以气势恢宏,华美,代表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上林赋等;东汉以抒情为主,代表张衡二京赋等。2、唐诗:唐代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为诗歌发展创造了条件。时期 人物 名篇、名句 备注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初唐四杰之一初唐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反映社会现实,雄健高适 大漠穷秋塞草哀,孤城落日斗兵稀岑参 边塞诗人孟浩然
2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山水诗李白 早发白帝城 蜀道难 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盛唐杜甫 石壕吏等三史三别。 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其诗被称为“诗史” 。中唐 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秦中吟 、 新乐府 长恨歌 琵琶行强调诗歌反映民生疾苦晚唐 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江南春李商隐爱情诗尤为著名。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后人把他俩称为“小李杜” 。这两位诗人的咏史诗都反映了走向衰落的唐朝现实三、宋词、元曲1、宋词:(1)词起源于唐代,宋代称为文学的主流形式。(2)宋词繁
25、荣的原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3)代表人物词人 名句、名篇 备注柳 永 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他扩大了词的境界,也为元曲发展开启了门径) 北宋婉约派苏 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北宋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李清照 声声慢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等 两宋之际婉约派的代表辛弃疾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南宋,以豪放为主,婉约词8婉约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26、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不少。2元曲 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散曲是宋代民间兴起的一种诗歌形式。散曲成就:关汉卿的窦娥冤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四、明清小说1、小说的兴起和发展兴起于魏晋南北朝,唐代出现短篇小说传奇,宋代说话人的话本创作,为后来小说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明清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小说。2、代表作品: 书名 作者 时间 价值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中国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 中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西游记 吴承恩 明朝 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红楼梦 曹雪芹 清朝 中国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世界有重要地位。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儒林外史
27、吴敬梓 清朝 讽刺小说聊斋志异 蒲松龄 清朝 文言短篇小说集第 10 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书法艺术发展1、汉字起源和演变:起 源:汉字起源于六千多年前,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称为“图画文字” 。商代形成完整体系。演 变:总趋势由繁到简两大阶段:古文字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隶楷阶段正式书体:隶书(盛行汉代) 、楷书;还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2、书法艺术发展(魏晋为界限)第一阶段 魏晋前为“自发阶段” (重实用功能)第二阶段 魏晋以后“自觉阶段” (隶楷草行书法艺术化,重审美功能)a 楷书艺术:发展情况 -始于东汉,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盛行于隋唐,唐朝楷书步入盛
28、世。代表:钟 、王羲之初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特点: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有实用价值。b 草书艺术:起源于东汉,成熟于东晋。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审美价值高。代表: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盛唐张旭、怀素c 行书艺术:东汉到西晋,书体完全成熟。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代表:王羲之的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颜真卿祭至文稿 (天下第二行书) 二、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1、起源:新石器时代早期,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2、演变、特点、代表:夏商周三代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代表作
29、战国帛画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 。秦汉时期,绘画门类丰富。代表作: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和河南洛阳东汉墓夫妇宴饮图 ,是工笔重彩的杰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总结出绘画理论。9代表: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继承魏晋以来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代表:隋朝展子虔游春图 ,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初唐阎立本步辇图 。盛唐“画圣”吴道子善人物(含宗教画)人称“吴带当风” , 送子天王图 。此外,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同时绘画成为商
30、品,绘画艺术全面发展。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代表: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强调个性,借物抒情,写意。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写意画精品:元代王冕的墨梅 、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 、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三、国粹艺术清代京剧的崛起1、京剧的形成及条件清朝前期,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成为各种剧种竞争的场所。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进京,形成“徽汉合流” ,兼收昆曲、秦腔以及民间小调形成新剧种“京剧”2、发展: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清朝京剧逐渐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泛流行的剧种。民
31、国以来,又逐步走向世界。3、著名艺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绝”4、京剧表演特色: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管弦打击乐器伴奏;角色分生旦净丑,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戏曲歌舞并重,唱念做打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体系。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17C20C)第 11 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一、经典力学的形成和发展1、伽利略经典力学的奠基者(意大利人)(1)背景16 世纪中期以来,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科学逐渐从神学桎梏中解放出来,科学新时期开始了。(2)成就如下:物理学:发现落体定律,确定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两个概念。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基础。天文学:用自制望远镜证明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32、(3)意义:他的发现及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标志这物理学的真正开端。2、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牛顿(微积分经典力学)(1)标志:1687 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构成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2)特点:注重实验和数学化。(3)影响:科学预见性(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总结。经典力学体系建立,标志了近代科学的形成!经典力学及其后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促进了两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局限:无法解释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发生的现象。二、现代物理学的进步1、爱因斯坦(德国)的相对论(1) “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1905 年提出。内容:物体运动时
33、,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时间和空间则会随着物体运动10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发生“迟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2)1916 年 完成“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内容:空间和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3)意义: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2、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1)背景:19th 末 20th 初,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使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了原子内部。(2)量子理论提出:A 1900 年 普朗克(德)提出“量子假说”物质辐
34、射能不是连续的,而是以能量子的整数倍跳跃式地变化。B 发展:1905 年爱因斯坦提出 “光电效应”运用量子假说解释光的本质。(3)影响:A、是物理学发展中的一次革命,揭示微观世界的特殊运动规律,指出经典物理的使用范围。B、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创立,特别是发现微观物质的运动规律,为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第 12 课 破解生命起源之谜一、教会的禁锢1、世界上各种文化传统都相信世界是神创造的神创说2、欧洲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基督教神学宣扬上帝创世说,精神独裁,神学教义被视为天经地义。二、科学进化论的创立1、历史背景经济和政治: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
35、 1718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相继发生。思想:1418 世纪以来的思想解放洗礼,冲击基督权威。 (文、宗、启)科学:科学的进步思想文化更加开放。A、19 世纪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B、细胞学说确立,为进化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 进化论创立:(1)早期进化论:19 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2)达尔文进化论:1859 年物种起源标志着其诞生主要观点:a 生物进化规律:由低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b 生物渐变,而且变异c物种有共同的原始起源,物种变异是自然选择结果 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6、,自然选择” ,是普遍规律(优胜劣汰)3、进化论的历史意义:挑战封建神学的神创世,促进人类认识的飞跃把发展变化思想引进生物界,开创生物学的新时代在欧洲科学界,特别是宗教界引起轩然大波。达尔文堪称“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自然史基础;对近代中国思想产生巨大影响 (赫胥黎天演论 )第 13 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一、 “蒸汽时代”的到来1、背景:18 世纪上半叶,英国已知道用蒸汽机矿井排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机器越来越多代替手工劳动,需要高效新动力的支撑与推动。112、瓦特改良蒸汽机:18 世纪 60 年代,瓦特在汽缸后加了一个冷凝器,提高效率。后来将蒸汽机的动力臂改为连续均匀
37、的圆周运动,可以驱动其他的机器工作。被称为“万能蒸汽机” 。1785 年“万能蒸汽机”运用于纺织业,很快得到推广。3、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影响: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和工业国家。蒸汽轮船和火车出现,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使各地经济和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二、 “电气时代”1、背景:1831 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理论基础。2、过程科学实践运用:电能的产生1866 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比)电动机,电力开始成为一种新能源。经过科学家的努力,发电厂建立起来,同时,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也日益
38、成熟。到 20 世纪,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使用电力新发明的涌现,电进入人们生产生活各领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三、蒸汽机和电的广泛应用的意义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最直接的变化2、改变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同时,随着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3、推动了近代城市化的兴起发展和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四、互联网的诞生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1、背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诞生(美国),奠定 现代信息技 术的基础。20 世
39、纪 60 年代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加紧对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直接推动了互联网的产生2、诞生和发展:1969 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用电话线连接起来的实验网络。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信息网(WorldWideWeb) 。3、功能和特点:提供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网上聊天以及信息导航等服务,支持家用个人电脑。传播媒体,具有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的特点。4、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标志着“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促进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它本身已经成为巨大的实际生产力,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得到全面发展,信息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人们更
40、加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推动人类生产,信息技术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推动生活工作学习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工作和生活由分开到开始相结合,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引发学习的革命。5、面临的问题: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全球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也日益加剧,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互联网创造了一个虚拟社会,会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一些落后的有害信息的传播,更易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2第 14 课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一、开眼看世界1、历史背景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
41、起,加紧对外扩张。鸦片战争中,中国的有识之士被西方的洋枪洋炮惊醒,开始睁眼看世界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2、倡导者 海国图志(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编译四洲志 、 各国律例 ,收集、绘制西方战舰样图,交工匠研究仿制。(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介绍西方史地、科技、政治制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3、作用: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启迪作用。二、中体西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形势。2、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3、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 (中学,中国传统文化;西学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4、目的:巩固清政府统治5、实践:
42、19 世纪 6090 年代“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兴起(1)内容、评价(2)结果: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破产, “中体西用”思想失去原有意义。注:创办新式学堂的作用:为西学在中国更广泛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起了促进作用,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三、维新变法思想1、早期维新派:王韬、郑观应(1)背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和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时间: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3)主张:经济上,主张工商业、商战;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4)局限:尚未形成完整理论,未付诸实践。2、维新派:康、梁、严复(1)代
43、表人物康有为:主张“升平世” ,写成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系统阐发变法理论。其思想特点: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抨击封建顽固势力。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变法图存,伸民权,设议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和文教制度。(2)实践: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898.69)开始: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失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3)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以变法图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爱国性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试图实行君主立宪制,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进步性是一次思想
44、解放潮流。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促进人民觉醒。启蒙性第 15 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31、历史背景:经济:一战期间,中国民资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政治: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废除临时约法,实行专制,准备复辟帝制。思想文化: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等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遭抨击。 (直接原因)2、兴起概况:(1)标志:1915.9 陈独秀 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 ,倡导民主科学。(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3)阵地:新青年 (第二期起改为此名)和活动基地:北大主
45、要原因:蔡元培的“兼容并包、百家争鸣”方针,推动新思想在北大传播。(4)口号:“民主” “科学” (德先生、赛先生)二、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1、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思想解放文学革命(1)提倡民主(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反对愚昧、迷信(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思想) (提出 “打倒孔家店”口号)(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的开始: 1917 年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倡导文学形式白话文;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倡导内容革命反封内容。典范:鲁迅狂人日记 (最早) 、 孔乙己把反封建内容和白话文形式有机结合,成为新文学的典范。2、后期新发展
46、十月革命后,李大钊首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实质:前期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2、进步性:它动摇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它解放了人们思想,民主和科学得到弘扬,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基础;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3、局限性: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片面性。三、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1、首倡:1918 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 、 庶民的胜利 、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2、发展:(1)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其中还有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的介绍马克思主义。各
47、地还出现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一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翻译出版(1920 年的共产党宣言 )(2)劳动节纪念活动扩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20 年新青年等刊物出版劳动节纪念专号,各地举行五一劳动节纪念活动,提高工人觉悟,扩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宣传党的理论刊物新青年 、 共产党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有劳动界 劳动者 劳动音 工人周刊和办补习学校、识字班等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意义:这些宣传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二、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背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强大潮流。那时传人中国的还有无政府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观点,先进知识分子进行
48、认真研究比较,认为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3、实践建立中国共产党14建党:中共“一大”:1921.7.23 组织上建党中共“二大”:1922.7 思想建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第六单元: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 16 课 三民主义一、三民主义的提出(一)历史背景:1、政治社会状况: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各种改良方案失败(中体西用、维新变法) 。注:失败的原因是都想在维护或基本保持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2、经济阶级条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选择了革命道路。3、主观:1895 年,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流亡国外,一边攻读资产阶级理论,一边考察西方社会政治,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