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DB 41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DB 41/ TXXXXXXXX番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河 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41/ TXXXXI前 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河南省庆发种业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宣杰、蔡毓新、马凯、杨凡、贺兰胜、牛莉莉、唐艳领。本标准参加起草人:赵秀山、赵肖斌、程俊跃、赵德新、陈绘利。DB41/ TXXXX1番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番茄工
2、厂化育苗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设施设备、品种种子、育苗技术措施、病虫害防治、商品苗质量、包装运输及生产档案管理。本标准适用于番茄工厂化育苗。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6715.32010 瓜菜作物种子 茄果类GB/T 191652003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NY/T 21182012 蔬菜育苗基质NY/T 21192012 蔬菜穴盘育苗 通则 NY/T 23
3、122013 茄果类蔬菜穴盘育苗技术规程NY/T 50102016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 术语和定义 3.1 工厂化育苗利用先进的设施和设备装备种苗生产车间,综合环境调控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技术,以现代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的过程。3.2 育苗基质用于固定、支撑作物幼苗,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通气性能及根系固着力,理化性质稳定并能够满足蔬菜幼苗生长需要的轻质材料,组分包括草炭、蛭石、珍珠岩、木屑、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3.3 种子包衣指在种子外面包上一层含水药剂和促进生长物质的外衣。3.4 EC值DB41/ TXXXX2即电导率值,反映基质中可
4、溶性离子浓度的参数。4 产地环境选择避风向阳,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光照通风条件良好,有电力条件,交通方便的地块,符合 NY/T 50102016 的要求。5 育苗设施及设备5.1 育苗设施选用坚固、抗灾能力强的大型温室或连栋温室,具有避雨、防虫、肥水补给及环境调控等功能,符合 GB/T 191652003 的要求。5.2 育苗设备5.2.1 苗床宜选用热镀锌防腐防锈处理的金属床架、钢丝网床面、铝合金窗框的移动式苗床。5.2.2 精量播种设备可选用针式自动播种机或滚筒式穴盘播种机。5.2.3 灌溉和施肥设备应选用具备不会堵塞滴头、喷头、渗管的水过滤器及能方便追肥的灌溉施肥装置。5.2
5、.4 环境控制设备应包括加温系统、降温系统、保温系统、补光系统及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6 品种种子6.1 品种选择应选用适合当地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在生育期、产量、品质、抗病性及经济性状方面表现优良的品种。6.2 种子质量选用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16715.32010 的要求。7 育苗技术措施7.1 设施消毒7.1.1 硫磺熏蒸法按每 667 m2 棚室 2 kg3 kg 硫磺计算,加锯末后点燃,密封条件下熏蒸一昼夜。7.1.2 高温闷棚法DB41/ TXXXX3夏季高温晴好天气,密闭棚室,持续高温 5565两周以上,有效杀灭棚室内病原菌、害虫及虫卵。7.2 基质7.2.1 基质选择宜选用
6、质轻、保水透气性好,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有机物质和矿质元素)的材料配制,质量应符合 NY/T 2118 的要求。7.2.2 基质配制配制比例为 3/4 草炭+1/4 珍珠岩。初始基质溶液 pH 值应为 5.56.8,EC 值应小于 0.75 ms/cm(1:2稀释法) ,适宜的含氮量范围应为 240 mg/kg280 mg/kg,含磷量范围应为 120 mg/kg160 mg/kg,含钾量范围应为 100 mg/kg120 mg/kg。7.2.3 基质消毒7.2.3.1 福尔马林消毒法播种前 20 d,用 40%福尔马林 200 mL300 mL 加水 25 kg30 kg,消毒基质 1000
7、 kg。充分混匀后盖上塑料薄膜,堆闷 7 d,然后揭去覆盖物,晾晒 2 周左右,待基质中福尔马林气味散尽后,即可使用。7.2.3.2 高温消毒法将配制好的基质放在密闭的棚室中摊开(厚度在 10 cm 左右) ,接受暴晒与蒸烤,使基质温度达到60,保持 7 d10 d,消灭基质中的猝倒病、立枯病、黄萎病等大部分病菌。7.2.3.3 化学药剂消毒法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消毒。7.2.4 基质装盘将配制好的基质的含水量调节至 55%60% 进行装盘。选用 72 穴或 105 穴黑色标准穴盘,尺寸为 540 mm280 mm。每个空穴都应装满基质,且装盘后各格室清晰可
8、见。7.3 种子处理包衣或丸粒化种子可直接播种,未包衣或丸粒化种子需采用温汤浸种进行消毒。具体消毒方法参照NY/T 23122013。7.4 播种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将种子点播至每个孔穴内,播种深度应在 0.5 cm0.8 cm,采用基质或蛭石覆盖,通过喷淋设备将覆盖后的穴盘喷透水,至穴盘底部排水孔有水渗出。7.5 苗期管理7.5.1 温度夏秋育苗宜采用遮阳网、风机水帘等设备进行降温,冬春育苗宜采用多层覆盖,加热系统等设备进行保温。播种后出苗前白天气温保持在 2627,夜间 20。幼苗出齐后,白天气温保持在2025,夜温 1718。2 片子叶展平后应逐渐降低温度,白天气温保持在 20左右,夜间1
9、213。DB41/ TXXXX47.5.2 水肥7.5.2.1 水分播种后应浇透水,使基质最大持水量达到 200%以上,以利出苗。秧苗出齐后,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45%65%。子叶展开到 2 叶 1 心,基质水分含量为最大持水量的 65%75%。3 叶 1 心后,水分含量以 60%65%为宜。7.5.2.2 肥料每立方米基质应添加 1600 g2800 g 启动肥料。出苗期至 2 叶 1 心期,施用水溶肥料浓度范围在50 mg/kg70 mg/kg,3 叶 1 心期至成苗期,施用水溶肥料浓度范围在 150 mg/kg200 mg/kg。使用频度视苗情及天气情况而定。7.5.3 湿度空气相对湿
10、度应保持在 60% 70%,可通过洒水、喷雾等措施增加湿度,通过加热、加强空气流通等措施降低湿度。7.5.4 株型控制高温季节应视苗情喷施 10 mg/L20 mg/L 多效唑控制秧苗徒长。冬季短日照和低光照条件下,秧苗嫩弱且易发生徒长,应通过补光系统适当增加光照强度。8 病虫害防治8.1 防治原则番茄苗期病虫害主要包括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病毒病、蚜虫和白粉虱等。在防治过程中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原则。8.2 农业防治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合理灌溉施肥,保持设施环境卫生,对育苗基质、种子、工具等进行消毒,避免病虫害发生或减轻其危害
11、。8.3 物理防治采用高温闷棚,覆盖遮阳网,设置防虫网,铺设地膜,悬挂粘虫板(每 667 m2 设置 30 块50 块)等措施进行病虫害的物理防治。8.4 化学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 GB 4285、GB/T 8321 的规定。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 1。表 1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病虫害名称 防治方法猝倒病 72.2%的普力克水剂 400 倍液或 60%的氟吗锰锌(灭克)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雾。立枯病 发病初期,20%的甲基立枯磷乳油 1200 倍或 95%的恶霉灵原药 3000 倍液喷雾。DB41/ TXXXX5早疫病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12、 倍液喷雾。病毒病 40克毒宝可溶性粉剂 1000 倍液喷雾。蚜虫 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 2000-3500 倍液喷雾。白粉虱 10%联苯菊酯乳油 1500-3000 倍液喷雾。8.5 生物防治通过生物菌肥,抗生素和植物抗菌剂等的施用防治病害,通过赤眼蜂,寄生蝇等害虫天敌的应用防治虫害。9 商品苗质量苗齐苗壮,茎秆短粗,节间密,叶片肥厚,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根毛浓密,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株高 12 cm17 cm ,茎粗大于 0.3 mm,叶片数 4 片5 片。10 包装和运输10.1 包装可采用瓦楞纸箱、木箱、木条箱、塑料箱等包装,包装容器应有一定强度。包装过程中不要对秧苗造成机械损伤。10.2 运输宜通过汽车运输,以减少中间装卸环节。冬季运输过程中,应通过炼苗、喷施植物低温保护剂、覆盖保温等方法预防秧苗受冻。夏季运输过程中,应通过避免高温装箱、喷施秧苗保鲜剂、增加湿度等方法预防秧苗灼伤。11 生产档案应建立番茄秧苗生产过程管理档案,并妥善保存。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