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剩下余粮怎么办?外汇储备的悲哀我国外汇储备截止到 2011 年 4 月份为3 万亿美元中国海量的外汇储备,不仅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也成了国内老百姓日常的谈资。剩下余粮怎么办?余粮借给谁?和把我的钱还给我不是真正的“还富于民”连续三篇讨论的都是和外汇储备相关的问题。剩下余粮怎么办?解释了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储备的低回报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自身的结构性问题导致的,简单的说就是生产强劲,内需不足。在这个结构性问题得到解决之前,无论以什么货币作为储备货币,都很难真正解决外汇储备回报率低的问题。余粮借给谁?回应了所谓“如果中国减持美元,美国就会断炊”的流行说法。中国减持美元,并不会减少中国外
2、汇储备的增长,即不会减少中国对外输出的资金。而这些输出的资金,在一个具有流动性的全球金融市场里,最终还是会流到美国这个最大的借款国。把我的钱分给我不是真正的“还富于民”是在批驳分外汇储备给老百姓的荒谬观点,犯这种常见的错误是不清楚中央银行其实不掌握真正的资源、外汇储备的最终所有者也不是人民银行的缘故。能印钱的机构未必是有钱的机构,任何一国的中央银行都是如此。一、剩下余粮怎么办?外汇储备的悲哀浪费粮食的最终根源还是来自王二,因为他的生产能力超过了自己的消费能力,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内需不足”。周小川行长在 2008 年秋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不久,发表了要设立一种超主权的储备货币来取代美元作为世
3、界储备货币的言论。此言一出,全世界的政界、金融界都为之震动。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甚至亲自出马回应超主权货币没有必要,美元仍然是安全的。作为一个政治姿态,周小川行长的言论无疑产生了敲山震虎的效果,以至于言论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国际金融危机责任的讨论,从专注于人民币汇率和中国的巨额顺差,转移到危机的肇始国美国身上,使美国人一贯咄咄逼人的攻势一下子变成了守势。不过,从经济现实说,即便真的有了超主权的储备货币,中国的外汇储备回报率较低,甚至遭受损失的情况恐怕也很难改变,因为储备货币是哪一种根本不是问题的根源。让我们想像下面这个例子,虽然看起来简单,其实是从主流的国际收支文献和模型变化而来:王二
4、生活在一个荒岛上,自己开荒种地。每年打下粮食,一部分留作种子来年用,一部分自己吃。开始,每年打的粮食不多,根本不存在剩余。后来有一年风调雨顺,多收了三五斗,在放开肚子吃和留下足够的种子之后,还有不少余粮。很快,夏天来了,余粮眼看就要坏掉,吃也吃不下,又没有多余的地可以播种。请问,王二该怎么办?也许没什么办法,除了看着粮食烂掉,还能怎么办?本来余粮可以用来酿酒、磨面或者做米饼,可惜王二都不会。接下来,我们假设王二不是一个人生活在荒岛上,他还有一个邻居,名字叫罗宾逊。如果罗宾逊有块空地,那么王二可以把自己多余的粮食借给他。罗宾逊把借来的余粮种子种下,等到秋天收新粮时,再把借王二的粮食还给他,也许还
5、可以多还一点,算作利息。这样对王二和罗宾逊来说都划算,王二多余的粮食有了去处,罗宾逊的空地也有了种子。到了秋天,两人都有更多的粮食可以消费。这是一个没有货币的二人世界,硬通货就是粮食。在王二把粮食借给罗宾逊的那一刻,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王二有了自己的(外汇)储备,罗宾逊有了自己的外债。储备也好,外债也罢,都是用粮食计价的,货真价实,不存在“贬值”问题。现在想像下面的情形:其实,罗宾逊根本没有空地,借来的粮食是自己吃了也好,烂了也好,扔在海里也好,或者证券化了也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粮食从来没有被种下去。等到秋天收获的时候,岛上的粮食产量并没有增加,罗宾逊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可用来还给王二。这
6、时候,王二去找罗宾逊收账,罗宾逊怎么办呢?有三种可能:一、勒紧裤腰带还了;二、赖了;三、还一部分,赖一部分。仔细想想中国的外汇储备,无论是何种货币形式,本质上还是:中国人打下了“粮食”,借给了一些国家(比如美国),这些国家没有把那些“粮食”种了,而是吃了、烂了或者证券化了,总之是“消费了”而没有进行“投资”。如果中国去要账,这些国家的选择将和罗宾逊的一模一样:一、勒紧裤腰带还了;二、赖了;三、还一部分,赖一部分。因此,如果这些国家采取的政策,不是“勒紧裤腰带还了”,那么中国面对的结果只能是被“赖了”或者被“还一部分,赖一部分”。这与采用何种货币进行储备没有任何直接的本质的关系。迄今为止,美国采
7、取的政策还没有勒紧裤腰带的迹象,不过全部都赖了也许不太可能,因此“还一部分,赖一部分”大概是必然的结果。罗宾逊在借粮食的时候,可以给王二打各种白条,叫它美元也好,叫它特别提款权也好,只要罗宾逊拿不出真金白银的粮食,到最后这些白条都是不值钱的。如果真的需要罗宾逊拿出粮食,就必须保证罗宾逊把借来的粮食种在地里,而不是吃了、烂了或者证券化了。话再说回来,假设罗宾逊执迷不悟,王二决定以后再也不把粮食借给罗宾逊。但是王二还是没有更好的办法处理余粮,粮食最后还是会烂掉,王二最终还是把粮食浪费了,只不过是烂在自己手上而不是烂在罗宾逊手上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浪费粮食的最终根源还是王二,因为他的生产能力超过了
8、自己的消费能力,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内需不足”。如果不想再浪费粮食,看来王二真的需要学习酿酒、磨面或者做米饼了只会种地是不行的。二、余粮借给谁减持有种无力感二、余粮借给谁减持有种无力感这个世界上,有被惯坏的债户,就一定有太大方的债主。以每年几千亿美元的速度向外借钱的中国,恐怕算是史上最大方的债主了。2010 年春节期间,一条新闻引起了不少波澜:2009 年 12 月中国减持美国国债 340 多亿美元。虽然 340 亿美元看上去不是一个小数,但是媒体的沸沸扬扬恐怕是过度解读了。340 亿美元,对中国 2.4 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说,不到 1.5%;而且,1.5%的波动也可能由其他技术性原因引起
9、,比如持有的债券到期但尚未投资新债券,或者直接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量下降但通过第三方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量增加。最重要的是,美元债仍然有世界上最深最厚的固定收益市场,而国家外汇管理局几乎每个月都要在国际市场上购买 300400 亿美元的资产,因此,可能没有哪个基金经理能够做到既以如此规模进行投资,又不增加美元债持有量,同时要求较好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话说回来,假设中国真的开始减持美元债,原因真的会像许多人说的那样:给美国人一点颜色看吗?很不一定,特别是在中国继续保持每年 30004000 亿美元国际收支盈余的情况下。剩下余粮怎么办?一文已经解释了为什么储备货币本身不是中国外汇储备收益率低的根本原因。现在
10、,我将继续这个王二的故事,解释为什么中国在不减少对外盈余的前提下,如果减持美国国债,结果未必会伤害美国。想像一下:一个岛上住着三个人,王二、张三和李四。王二干得多吃得少,每年都有余粮。张三是自给自足式的,一年到头正好吃光花光。李四有点好吃懒做,自己的粮食不够吃,每年都得找王二借。几年下来,王二手上全是李四打下的借条(俗称,外汇储备)。粮食的特点是没法放,不吃就烂了。因此,王二也有自己的问题,不把多生产的粮食借给李四,最后粮食也是烂掉,谁让王二自己吃不掉呢(俗称,内需不足)。李四一边找王二借粮食,一边还总是指责王二,怪王二生产得太多,把自己的生产积极性遏制了。李四认为,如果不是王二生产那么多又吃
11、那么少,他是不会这么好吃懒做的。于是,李四嚷嚷着要告王二倾销。王二觉得很委屈,又想起李四的其他种种不好,一咬牙决定从今以后再不收李四的借条(俗称,减持美元国债)。然而还有一个问题,不收李四借条没关系,可每年没吃掉的粮食怎么办呢。于是王二只能找到张三,说我这里粮食多,要不然借给你吃吧。张三想,昨晚李四说要来借粮,但是我这里的粮食仅够自己吃,何不这样办,我先借王二的粮食,打一张借条给他,等明天李四来的时候,我再把王二的粮食借给李四,收下李四的借条。从王二的角度说,他实现了不直接借粮给李四的想法,手上的借条由李四的变成了张三的。从李四的角度说,虽然不能直接从王二那里借粮了,但还可以从别的地方借粮。这
12、个岛上只有王二有余粮,所以李四借来的粮食最终只可能是王二的,只不过经张三转了一次手而已。张三在这里只是个中间人,他多出一堆债务,同时也多出一堆资产,一正一反,正好抵消。这个故事虽然做了很多简化的假设,但反映了中国外汇储备的现实情况:中国减持美元国债,本身并没有改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盈余国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赤字国这一现实。中国可以在外汇资产组合上做各种优化,但是放眼全球,真正借入钱的主要还是美国,真正借出钱的还是中国。减持,只是不直接将钱借给美国政府而已,到最后,钱还是会间接地流到美国。在外汇储备问题上,中国怎么做才能真正对美国造成最大的影响?不是减持,而是真正地缩小自己的国际盈余。正如上述提
13、到的小岛,如果王二没有余粮了,那么李四才会真的发愁,才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这个世界上,有被惯坏的债户,就一定有太大方的债主。以每年几千亿美元的速度向外借钱的中国,恐怕算是史上最大方的债主了。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上看,也许只有帝国时代的英国的盈余,才能与中国的媲美。三、把我的钱还给我不叫“还富于民”三、把我的钱还给我不叫“还富于民”光分外汇储备本身不会带来老百姓的财富增长。如果政府真的想还富于民,就得把真正属于政府的钱拿出来分。什么钱是真正属于政府的钱?政府的财政收入。前面两节里提到的王二,让人觉得的确很二,有那么多余粮,那么多外汇储备,干嘛不分给自己人,反而交给外国人糟蹋?于是,就有了分外汇储备的
14、提议。外汇储备不是多吗?分给老百姓不就行了,咱中国老百姓不愁钱多花不掉。只是,外汇储备真的不能分,因为那本来就不是政府的钱,而是民间的钱,哪有把民间的钱再分给民间的道理?很想把“外汇储备不能分“这件事说清楚,用一种让根本看不懂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人都能明白的方式。想了不少,虽然仍觉得不太满意,还是准备在这里野人献曝一下。且让我一步步来:提议一: 有人建议,为了还富于民,中央银行多印 13 万亿人民币纸币,然后给 13 亿老百姓每人发 1 万元。请问你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吗?恐怕不是。如果仅靠印钞票就能让老百姓变富,那么津巴布韦早已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了。前段时间该国刚刚发行了万亿面额的钞票,随后
15、不久便宣布将所有的货币去掉 12个零。很显然,靠印钞票发钞票,不会让老百姓变富,只是在制造通货膨胀而已。提议二: 既然直接印钱然后发钱不行,那么又有人提议,中央银行还是多印 13 万亿人民币纸币,但是不直接发给老百姓,而是用它在市场上购买等值的东西,比如电视机等,然后将实物发给老百姓。这下总行了吧,因为老百姓拿到的不是纸币,而是实物,多了一个电视机总不能是假的吧,这样就等于“还富于民”了。对不起,不行。这还是在制造通货膨胀。看起来老百姓多了一台电视机,实际上,老百姓持有的其他人民币资产会贬值,所以老百姓的财富不会真正增加。再想的极端些,如果中央银行可以这么干,那让老百姓变富也太容易了。人民银行
16、可以不停地印钱,然后在市场上购买东西发给大家,每人发一辆汽车,一套房子,每天发好吃的,总之什么都免费,要什么有什么,都由政府靠印钱买单,这样不就可以一天之内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了?现实里,这样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政府如果这么干,它印的钱很快就什么也买不到了。13 万亿看起来很多,可是比不上通货膨胀啊。前段时间,在津巴布韦这个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谁的钱包里没有几十万亿呢?提议三: 与提议二相当接近。有人建议中央银行印钱买黄金分给大家,这次是真金白银。对不起,还是不行。这同样在制造通货膨胀。理解提议二不可行的应该自然同意提议三也不可行,只要把提议二的电视机想成黄金就行了(一台高级的等离子电视可能比一枚
17、金戒指还贵)。一旦中央银行开始印钱买黄金,黄金的价格就会飞涨。如果大家都同意提议三不可行,那么我们距离最后的结论就不远了。为什么要提到金子?因为金子是硬通货,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外汇储备;它有很好的流动性,你可以随时把金子换成钱或者直接用金子购买货物。事实上,在很多国家的外汇储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黄金。人民银行也有不少金子,只是占中国外汇储备的比例较低而已。提议四: 人民银行印人民币钞票,然后在市场上购买美元,再将美元分给老百姓。这个提议也行不通。如果你能理解购买黄金行不通,你自然能理解不能购买美元的道理,两件东西都是硬通货,性质是类似的。但是,请注意,认为分外汇储备能够还富于民的人恰恰就是支持
18、提议四的人,因为人民银行持有的美元 99是靠印钞票买来的。人民银行自己不创造美元,它所有的美元都是从市场上用人民币购买的。人民银行的人民币是从哪里来的?对不起,都是他们印的。当然,现在已经不用在物理上印了,直接在电子账户上记一笔就行。 本质上,人民银行持有的美元,或者说政府的外汇储备,并不是政府的财富。就像你借了一百万元买一套房子,你不会因此在一夜之间变成百万富翁一样,因为你不仅拥有了房产,同时你也有了一笔负债。人民银行也是如此。它印制的人民币是它的负债,将人民币换成美元等外汇储备只是一笔交易,交易本身并不能给政府带来额外的收益。政府手中的外汇储备本身就是老百姓的财富。如果政府真的想要还富于民
19、,就需要把真正属于政府的钱拿出来分。什么钱是真正属于政府的钱?政府的财政收入。只有政府愿意减少自己的收入,比如减税,才可以真正实现“还富于民”。至于以何种货币形式还富于民,人民币也好,美元也好,黄金也好,都不重要。关键在于“还富于民”必须是一个财政行为,而不是一个货币行为。如果还觉得不够清楚,你可以这么想,上述四个提议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政府手里其实什么都没有,政府必须首先从民间购买东西,然后把这些东西重新分给民间。不管操作如何复杂,实质都是先取后予,把民间的财富收集起来再重新还给民间,老百姓的净财富不会因此而增加。如果政府可以通过不断地购买民间的财富使总财富增加,那么这个世界上就真的存在永动机了。只有当政府减少自身对整个经济的占有,把经济中更大的份额留给民间,民间的财富和收入才会真正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