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药理学总论练习.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9260411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总论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药理学总论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药理学总论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药理学总论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药理学总论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总 论一 .名 词 解 释1.药 物2.药 效 学3.药 动 学4.选 择 作 用5.副 作 用6.毒 性 反 应7.变 态 反 应8.二 重 感 染9.首 关 消 除10.肝 药 酶11.药 酶 诱 导 剂12.药 酶 抑 制 剂13.生 物 利 用 度14.表 观 分 布 容 积 Vd15.清 除 率 CL16.血 浆 半 衰 期 ( t1/2)17.稳 态 血 药 浓 度 ( Css、 坪 值 )18.极 量 ( 最 大 治 疗 量 )19.治 疗 量20.常 用 量21.安 全 范 围22.效 能23.效 价 强 度24.治 疗 指 数25.耐 受 性26.耐 药 性27.依 赖

2、性二 .填 空 题1.药 理 学 研 究 的 内 容 包 括 、 两 个 方 面 。2.药 物 的 基 本 作 用 有 、 两 种 类 型 。3.药 物 作 用 的 类 型 : 、 、 。4.药 物 的 选 择 性 是 相 对 的 , 常 与 有 关 。5.药 物 的 两 重 性 指 : 和 。6.药 物 的 治 疗 作 用 可 分 为 : 和 。7.受 体 的 调 节 中 , 向 下 调 节 是 指 长 期 用 药 使 相 应 受 体 数 目 减 少 ,成 为 某 些 药 物 产 生 的 原 因 , 而 向 上 调 节 是 造 成 某 些 药 物 停 药 后 出 现 的 原 因 。8.药物的

3、体内过程包括下列环节: 、 、 、 。9.药 物 在 体 内 生 物 转 化 的 方 式 有 : 、 、 和 。10.停 药 后 , 经 个 半 衰 期 药 物 基 本 消 除 ; 每 隔 一 个 半 衰 期 重 复 恒 量 给 药 一 次 ,2经 次 后 基 本 达 到 坪 值 。11.量 反 应 量 效 关 系 用 对 数 剂 量 作 图 , 量 效 曲 线 呈 型 , 此 曲 线 可用 以 观 测 药 物 的 、 、 , 有 利 于 对 同 类 药 物 性 能进 行 比 较 。 质 反 应 量 效 关 系 以 对 数 剂 量 为 横 坐 标 作 图 呈 形 曲 线 , 当纵 坐 标 用

4、累 加 阳 性 反 应 频 率 则 曲 线 呈 形 曲 线 。12.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的结果有_和_两种。13. 影 响 药 物 作 用 的 因 素 中 , 机 体 的 个 体 差 异 中 量 的 差 异 表 现 为 和 , 质 的 差 异 为 和 。三.是非题( )1.药物的基本作用中兴奋作用与抑制作用是绝对的,对机体只有其中一种表现。( )2.多数药物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由于用量过大造成的。( )3.药物产生毒性反应的原因多数是由于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等造成的结果。( )4.减少给药剂量可以避免变态反应的发生。( )5.受体的向下调节是因为长期用受体激动药引起的。( )6.舌下给药有首关消

5、除,因此第一次给药要加大剂量。( )7.药酶诱导剂可加速其本身的生物转化,因此给药剂量应增加。( ) 8.弱 酸 性 药 物 在 酸 性 尿 液 中 排 泄 多 。( ) 9.不 同 给 药 途 径 出 现 作 用 的 快 慢 顺 序 为 : 静 注 舌 下 皮 下 肌 注 口服 直 肠 皮 肤 给 药( ) 10.有 依 赖 性 的 药 物 要 避 免 长 期 应 用 。四 .选 择 题A 型题1.以下对药理学概念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 B. 药理学又名药物治疗学C. 药理学是临床药理学的简称 D. 阐明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E. 是研究药物代谢

6、的科学2.药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A.药物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 B.药物的作用及原理 C.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给药方法 D.药物的用途、用量和给药方法 E.药效学、药动学及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3.药物的基本作用是指:A.选择作用和普遍细胞作用 B.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 C.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 D.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E.以上都不是4.根据药物是否吸收入血,药物作用可分为: A.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 B.选择作用和普遍细胞作用 C.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D.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 E.副作用和毒性反应5.药物的吸收是指: A药物进入胃肠道 B药物随血液分布到各组织或器官 C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D药物与

7、作用部位结合 E静脉给药6.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变化和被机体排出体外统称为: A.代谢 B.消除 C.解毒 D.灭活 E.排泄7.药物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学基础是:A.用药剂量过大 B.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 C.用药时间过长 D.安全范围小 E.病人对药物反应敏感8.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说明该药容易产生:A.吸收作用 B.后遗作用 C.过敏反应D.副作用 E.以上都不是9.药物的副作用是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发生的:A.极量 B.治疗剂量 C.LD50D.最小中毒量 E.最小有效量10.下列对药物副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危害多较严重 B.多因剂量过大引起C.不可预知 D.与防治作用可相互转化 3E.属于一

8、种与遗传有关的特异质反应11.药物的排泄过程是:A.药物的解毒过程 B.药物的重吸收过程 C.药物的再分布过程 D.药物的彻底消除过程 E.以上都不是12.青霉素治疗肺部感染是:A.对因治疗 B.对症治疗 C.局部治疗 D.全身治疗 E.直接治疗13.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治疗结核,用药一个月后病人出现耳鸣、继而听力丧失是:A.副作用 B.继发反应 C.后遗效应D.变态反应 E.毒性反应14.用阿托品治疗胃肠绞痛后出现口干是:A.副作用 B.继发反应 C.后遗效应D.变态反应 E.毒性反应15.药物的变态反应与下列哪项密切相关:A.剂量 B.年龄 C.体质 D.治疗指数 E.用药时间过长16

9、.药物的特异质反应出现于: A.药物剂量过大引起 B.长期用药所产生 C.遗传缺陷的病人使用某药 D.过敏体质的病人使用某药 E.药物在停药后的反应17.受体部分激动剂的特点是:A.不具亲和力但有内在活性 B.蒹有较强内在活性和亲和力 C.有较强的亲和力仅有微弱的内在活性 D.既无亲和力也无内在活性 E.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18.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中:A.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B.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C.解离多,重吸收多,排泄快 D.解离少,重吸收少,排泄快E.以上都不是19.何种给药途径存在首关消除:A.静注 B.肌注 C.口服 D.舌下 E.直肠20.一般而言,同类药中与血浆蛋

10、白结合率高者:A.起效慢,作用时间短 B.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C.起效慢,作用时间长 D.起效快,作用时间长 E.以上都不对21.大多数药物的生物转化部位是:A.血浆 B.肺 C.肝 D.肾 E.消化道22.药物的肠肝循环可影响药物的:A.药物活性 B.分布 C.起效快慢D.作用持继时间 E.以上都不是23.一次给药后约经几个半衰期可消除97%:A.1 B.3 C.5 D.7 E.924.反复多次给药,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称为:A.耐药性 B.耐受性 C.习惯性 D.成瘾性 E.以上都不是25.下列何种给药方发法吸收最快?A.口服 B.皮下注射 C.肌注 D.舌下含服 E.吸入26.药物与受

11、体特异性结合后可以兴奋受体,亦可以抑制受体,其结果取决于药物的:A.作用强度 B.剂量 C.脂溶性D.内在活性 E.亲和力27.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下列哪一过程有关:A.吸收 B.分布 C.代谢 D.排泄 E.药物效应28.机体排泄药物的主要途径是:A.肾 B.汗腺 C.唾液腺 D.胃肠道 E.胆汁29.药物血浆半衰期的长短取决于:A.给药剂量 B.原血药浓度 C.吸收速度 D.消除速度.E.与上述均无关30.出现下列何种情况,停药后会出现“戒断症状”:A.习惯性 B.成瘾性 C.耐药性 D.过敏性 E.以上都不是31.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 50)是: A.抗生素杀死一半细菌的剂量 B.抗寄生

12、虫药杀死一半寄生虫的剂量 C.使50%人产生作用的剂量 D.使 5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E.致死量的一半32.主要影响药物作用强度的是: A.肝功能 B.吸收的快慢 C.药物的性状 D.药物的剂量 E.给药方法33.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速度可决定药物: A.药效发生的快慢 B.不良反应的多少 C.自消化道吸收的速度 D 用持续时间的久暂 E.临床应用价值的大小434.某药半衰期为 12 小时,按半衰期给药达坪值的时间应为: A. 0.5 天 B.1 天 C.1.5 天 D.2.5 天 E.5天35.引起毒性反应因素的叙述不包括: A.一般剂量应用过久 B.用药剂量过大 C.肝肾功能不良 D.特殊

13、体质有关 E.药物安全范围小36.血药浓度达到坪值(稳态血药浓度)时意味着: A.药物的吸收过程达到平衡 B.药物的体内分布达到平衡 C.药物的作用最强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 E.药物的消除过程已经开始37.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A.是可逆的 B.加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C.是永久性的 D.对药物主动转动有影响 E.促进药物排泄38.对同一药物而言,五者中的最大剂量是:A.最小有效量 B.最小中毒量 C.常用量 D.极量 E.治疗量39.药物的内在活性是指: A.药物的脂溶性高低 B.药物对受体的亲和力大小 C.药物水溶性大小 D.药物激动受体的能力 E.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40.能

14、使机体机能活动增强的药物作用称为: A.防治作用 B.治疗作用 C.兴奋作用 D.抑制作用 E.预防作用41.为了维持药物的疗效,应该:( )A.加倍剂量 B.每天三次或三次以上给药C.根据药物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D.每 2 小时用药一次 E.不断用药42.当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时,为了迅速达到稳态的血药浓度可将首次剂量:A.增加半倍 B.增加一倍 C.增加两倍 D.增加三倍 E.增加四倍43.属于后遗效应的是: A.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B.地高辛引起心律性失常 C.呋塞米所致的心律失常 D.保泰松所致的肝肾损害 E.巴比妥类药催眠后所致的次晨宿醉现象44.某降压药停药后血压剧烈回升此种现

15、象称: A.变态反应 B.停药反应 C.后遗效应D.特异质反应 E.毒性反应45.药酶诱导剂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是:A.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 B.代谢减慢 C.血药浓度升高 D.代谢加快 E.毒性增大46.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用药剂量应为成人: A.1/2 B.1/3 C.2/3 D.3/4 E.4/547.肺炎患者咳嗽应用镇咳药是:A. 对因治疗 B.对症治疗 C.补充治疗D. 安慰治疗 E. 以上都不对48.安慰剂是一种: A.可以增加疗效的药物 B.阳性对照药C.口服制剂 D.使病人在精神上得到鼓励和安慰的药物 E.不具有药理活性的剂型49.利用药物协同作用的目的是: A.增加药物在肝脏的

16、代谢 B.增加药物在受体水平的拮抗 C.增加药物的吸收 D.增加药物的排泄 E.增加药物的疗效50.药物相互之间的拮抗作用可用于:A. 使药物原有作用减弱 B. 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C. 解决个体差异问题 D. 增加其中一药的疗效 E. 以上都不正确51.利用药物协同作用的目的是: A.增加药物在肝脏的代谢 B.增加药物在受体水平的拮抗 C.增加药物的吸收 D.增加药物的排泄 E.增加药物的疗效52.药物的配伍禁忌是指: A.吸收后和血浆蛋白结合 B.体外配伍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C.肝药酶活性的抑制 D.两种药物在体内产生拮抗作用 E.以上都不是53.以下可评价药物安全性的是A.有效量

17、 B.极量 C.最小致死量D.半数致死量 E.治疗指数54.量效关系是指A.药物化构与药理效应的关系 B.药物作用时间与药理效应的关系 C.药物剂量(或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的关系 D.半数有效量与药理效应的关系 E.最小有效量5与药理效应的关系55.短期内应用数次麻黄碱后其效应降低,属于:A.习惯性 B.耐受性 C.成瘾性D.耐药性 E.以上都不对56.对肝功能不良患者应用药物时着重考虑患者:A.对药物的转运能力 B.对药物的吸收能力 C.对药物排泄能力 D.对药物转化能力E.以上都不对57.下列情况可称为首关消除: A.苯巴比妥纳肌注后被肝药酶代谢,使血中浓度降低 B.硝酸甘油舌下给药,自口

18、腔粘膜吸收,经肝代谢后药效降低。 C.青霉素口服后被胃酸破坏,使吸收入血的药量减少 D.普萘洛尔口服,经肝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E.以上都不对58.苯巴比妥中毒时应用碳酸氢钠的目的是:A.加速药物从尿液的排泄 B.加速药物从尿液的代谢灭活 C.加速药物由脑组织向血浆的转移 D.A 和 C E.A 和 BB 型题A.患者服治疗量的伯氨喹所致的溶血反应 B.强心苷所致的心律失常 C.四环素和氯霉素所致的二重感染 D.阿托品在治疗量解除胃肠痉挛时所致的口干、心悸 E.巴比妥类药物所致的次晨宿醉现象 1. 属毒性反应的是:2. 属后遗效应的是:3. 属继发反应的是:4. 属特异质反应的是:5.

19、 属副作用的是:A. 强的亲和力,强的内在活性B. 强的亲和力,弱的效应力C. 强的亲和力,无效应力D. 弱的亲和力,强的效应力E. 弱的亲和力,无效应力6. 激动药具有:7. 拮抗药具有:8. 部分激动药具有:A. 停药反应B. 后遗效应C. 副作用D. 变态反应E. 特异质反应9. 长期应用可乐定后突然停药可引起:10. 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可导致:11. 阿托品治疗胃肠绞痛可产生:多选1.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A.毒性反应 B.副反应 C.特异质反应 D.变态反应 E.抑制作用2.药物的毒性反应包括A.致突变 B.慢性毒性 C.致畸胎D.急性毒性 E.以上均包括3.联合用药可发生的作用包括

20、: A.拮抗作用 B.配伍禁忌 C.协同作用 D.个体差异 E.药剂当量4.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A.有利于药物进一步吸收 B.有利于药物从肾脏排泄 C.加快药物发生作用 D.两种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易发生竞争置换现象 E.血浆蛋白量低者易发生药物中毒5.有关副作用的概念正确的是:A.治疗剂量出现 B. 大剂量时出现 C. 一般反应轻,可以恢复 D.与药物的选择性低有关 E.每一副作用都是难以克服改变的6.可避免首关消除的给药途径为:A.口服给药 B.舌下给药 C.直肠给药 D.静脉注射 E.皮下注射7.下列药物作用属于对因治疗的是:A.阿司匹林用于高热 B.青霉素治疗流脑 C.解磷定用于有机磷中毒 D.度冷丁治疗胆绞痛 E.异丙肾上腺素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8.联合应用两种以上药物的目的在于A.减少单味药用量 B.减少不良反应C.增强疗效 D.减少耐药性发生E.改变遗传异常表现的快及慢代谢型9.药效学研究的内容是:A.药物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B.药物作用及毒性 C.药物效应的量效关系规律D.药物的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 E.机体对药物的处理过程 10.口服给药的缺点为:6A.大多药物发生首过效应使药效降低B.对胃肠粘膜的刺激作用C.易被酶破坏 D.易受食物影响E.易受胃肠道 pH 值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