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科学发展观关爱健康.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9227357 上传时间:2019-07-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科学发展观关爱健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科学发展观关爱健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科学发展观关爱健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科学发展观关爱健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科学发展观关爱健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学科学发展观 关爱健康平凉振中堂医院左中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执政党指导思想的重大进步。解放以来,中国社会经过两次指导思想上的重大转变,构成了三种不同的社会模式。1949 年解放到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以阶段斗争为纲” ,1978 年到 2002 年十六大,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十六大以来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三种模式下,领导方式和社会实践结果都是不同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就不断地搞运动,每次运动都要一分为二,不断地从自己队伍里分出去一部分人作为“敌人”或跟“敌人”跑而犯了错误的人。结果是队伍越分越小,天下大乱。科学保健都要冠以“封、资、修” ,预以批

2、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确立后,克服了不断搞运动的弊政,集中全国人民的精力搞经济建设,取得了持续 20 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一味抓经济建设,抓 GDP 的增长值,也出现了偏颇,这就是社会各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差别。现在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 ,正是吸取了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正反多方面的经验教训。吸取了国外成功与失败的理论与实践,非常及时地提出来的建国思想。对今后中国的发展将具有决定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解放后,长期以来,在如何对待“人”的问题上,我们经常违背着马克思关于“人”2的学说。马克思是非常关心人,爱护人的。马克思关心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的个

3、性,鼓励个人才能的发挥。马克思呼吁要把人从生产桎梏和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不只是“人民”的总概念,而是具体到每一个“人” 。马克思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强调人文精神,人本主义,大讲人道,人性,人权。我们却一开始就把资产阶级看敌人,“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因此,我们不提人文精神,人本主义,不断批判“人道主义” “人性论” ,把富有“人情味”的戏剧长期禁演,避谈“人权” ,几乎到了“谈人色变”的程度。现在好了,党中央正式提出要“以人为本” ,强调人文精神,倡导“人道” 、 “人性” 、 “人情” 、 “人

4、权” 。以上指导思想的进步,对我们医学界来说,是感到无比亲切的,中国古代,历来主张“上医医国,下医医人”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医国靠政治家,医人靠教育家,医病靠医学家。但贯穿其中的是一个“医”字,就是对人的关怀。关怀人的肌体健康,就要医病;关怀人的精神心理健康,就要医人;关怀人的生存环境,就要医国。我国医务界也确实有人从医病开始,进而医人的,最突出的代表就是鲁迅;也确实有人从医病开始,进而医人,医国的,最突出的代表是孙中山。因此,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国医人同旨医意,历来是我们医务界的信条。为此。我们医务界人士关心国家政治生活是顺理成章的事,国家3政治生活会影响我们的中医药事业也是题中应有之

5、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国家人民的医疗健康事业会大有希望。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社会环境出现了空前的变化物质丰富了,饮水饮食,进餐的形式多样化了,人的工作压力,竞争方式都有了变化,人对信息的获得的渠道也多元化,这些都成了影响人的健康因素。在实施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要求我们应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健康模式和医疗服务模式,今天就以养生保健谈些中医保健知识及原理等。启迪人们对健康的关爱。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 ”可见人体健康状态是人体内环境(包括身心两方面)之间和人体与外环境之间和谐、平衡的综合表现。这说明

6、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状态的界定不是单一层面的,而是整体,综合的概念,这与中医的整体观念不谋而合。中医学对健康的认识, 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 ”素问玉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伤寒论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云:“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4必自愈。 ”可见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 伤寒论均认为人体阴阳二气的运行协调平衡,才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若因某种原因导致人体阴阳双方失去了协调平衡,称为“阴阳失调” ,这标

7、志着机体生命活动存在某种程度的失常而为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状态,调和阴阳,使之于协调平衡,维护机体的健康平衡状态。是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最终目的。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不仅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它以人为中心,以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为背景,用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联系性原则对生命,健康,疾病等重大医学问题作了广泛讨论,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精神与形体以及形体内部的整体性联系。根据中医学理论,健康是指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而这种人体自身的稳态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协调的破坏。则标志着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的发

8、生。中医学在讨论生命健康,疾病等医学问题时,不仅着眼于人体自身,而且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各种影响。在防治疾病过程中,要求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既要顺应自然法则,因时因地制宜,又要注意调整病人因社会因素导致的精神情志异常,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由此看来养生,保健,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解决好人体内在环境的阴阳平衡,其次解决好人与自然环境的阴阳平5衡,再次解决好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平衡。中医学重视人体内环境,比如人患感冒,发热烧咳嗽了要到医院去,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知道到医院查体温也好,测血压也好,化验血、尿也好按西医的思路就一定要找到致病因子,即到底是什么细菌和病毒

9、使人患病,这恐怕是现代医学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已有几千种抗菌素还不够用。这是现代医学的最大困惑。中医学则不然,治病用草根,树皮。现在用的药方子还有两千多年前的方子,临床上还很有效,中医解决的是人体的内在环境,是依自然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养生的前提就是根据个人的具体身体状况不断调整,自身内在环境。如阴阳的平衡,脏腑功能的协调,等。这就是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的“恬惔 虚无、真气存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中医学认为养生必须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养生要适应自然,要顺四时,要和自然界微生物细菌等和谐共处每个人都生活在自然环境里,这个环境不是纯之有纯的,净之有净的。如果

10、我们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到医院作检查,可以发现从口腔到咽喉再到全身不知道要有多少细菌和病毒,虽然细菌存在病毒繁衍,为什人却不得病呢?这个问题从中医学的角度讲比较容易理解。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就是说人和自然之间本来是可以完全和谐的,大自然给予人的生存的权利,6同样也给予细菌的生存权利。这些细菌、病毒如果与人和谐共处,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不会生病。但如果外界受风寒署湿燥火等邪气影响。或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改使人体内部环境发生改变,给予致病因子发展的条件,并达到一定程度时,人就会生病。养生要顺四时,要顺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中医学认为要研

11、究四季养生的关系,必须先要了解人生存的环境。人活在气交之中,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根据春夏秋冬的自然法则完成生,长、壮、已的全过程。这就是中医学特有的一面,中医学认为人法自然,人要顺四时,如果按照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规律养生,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中医学把许多致病因子,异常气候等叫做虚邪贼风,这些都会导致人生病。所以夏天空调开的太凉,冬天暖气烧的太热,这些都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因为中医学认为冬天气血是潜藏的,如果太热,令气血耗散,冬不藏精,春天就要得温病。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中医学认

12、为:人的气血运行状态和五脏是直接相关的,而五脏又对应四季。春季易肝阴不足,产生春困;到了夏季,汗出得多,容易胸闷,气短;到了秋季,易感燥邪而干咳,少痰;到了冬季气血应该潜藏于内。所以说肝、心、肺、肾这四个脏器和春夏秋冬直接相关,在人的生命7过程中,要想很好地完成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在每一年,每一季注重养生是至关重要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在养生中亦是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病从口入”实际上在临床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尿酸,脂肪肝等疾病大多都是吃来的。因此黄帝内经中说的“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至今仍是我们膳食养生必须遵循的原则。其次,

13、养生,维护健康的重要方面就是人和社会和谐关系,我们以为人与社会关系就是人在一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中人是其中一员,家庭是其中的一个单元,现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们的生活氛围变了,物质条件变了,家庭也向微型化,社会化在转化,这就要求我们为了健康。要适应社会融于其中,获得自由和乐趣,拥有健康养生延年。俗话说:“英雄识时务,好汉入潮流,不识时务不英雄,不入潮流不好汉。 ”道法自然,遵重客观,适应客观,乐对客观,应变客观,悦乐之中度天年。总之养生保健是一门科学性且复杂的学问,是十分个性化,系统化,人性化的。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宜,要根据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要有动态意识,进行及时调整。坚决要反对盲目赶风潮的养生倾向。因为,每个人的养生方法都要依据自己的生命体征,当时健康状况和环境条件来定。时间,地点,条件变了,人的状态变了,养生方法也要随其变化而相应改变。8才是正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