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过一片青山 留下遍地真情山东工商学院“书溢秦川”实践小组记事有一种笑容,只要体会一次就会沉浸其中,那是在志愿者活动中,大家携手努力拼搏时微扬的嘴角;有一种身影,只要见过一次就会为之倾倒,那就是骄阳似火,志愿者奔走山野间流汗的背脊;有一种眼神,只要遇到一次就会今生难忘,那就是山村儿童渴求知识的双眸;有一种情感,只要遇到一次就会感动得“ 一塌糊涂”,那就是在帮助村民解决问题时,他们紧握住你的双手无声的感谢。因为有了这样的情感,便会觉得心中多了一份 坚定、肩上多了一份 责 任。 9 天的社会实践已经落下帷幕,西部之行却时刻叩响着我们的心门。我 们与西部,心血相连。 激动的心,坚定的步伐为了深入学习
2、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提出的“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希望和在青年学生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紧密结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山东工商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肖烨老师带领 12 名大学生暑期志愿者跨越七省奔赴祖国西部,进行新农村文化宣传,并针对当地的教育以及生活消费情况深入到学校和农户,做了“农村基本生活调查问卷” “农村教育调查问卷” “教育状况调查(学生卷) ”调查问卷。此次三下乡志愿服务的主要任务是到贫困中小学义务支教,调查当地的基础教
3、育状况;在高校募捐书籍,在贫困中小学和农村建立流动图书馆,同时联系社会方面每年为其提供一定数量的书籍杂志;深入农村,调研留守儿童现状,宣传新农村文化;走访老红军根据地延安,领略革命老区精神。7 月 14 日中午 12 点整, “书溢秦川”暑期社会实践小组一行 13 人离开学校,踏上开往西安的列车,为期 9 天的西部之行就此拉开了序幕。由于行李很多,天气炎热,在烟台刚上火车时,大家便已大汗淋淋、气喘吁吁。旅程 25 小时,对于很多没有长途旅行的同学来说行程十分漫长。在西安火车站准备上车去绥德时,由于正值高校放假高峰时期,实践小组只买到站票,11 个小时的行程无疑成为大家前面最大的困难。为了买到餐
4、车的坐票,同学们一直排在候车队伍的最前方。开始检票,人潮流动很大,姜泽东同学为了赶时间一个人背负着 200 多斤的捐赠书籍,累得刚到车厢就一下就虚脱倒地,半天都扶不起来。那一刻,实践小组的每个人都很感动,也很难过。没有一句牢骚,却多了些鼓励的歌声,一路上大家敞开心怀畅谈自己的梦想。对于以往娇生惯养的同学们来说,这次旅程无疑成为一次磨砺自己的有利时机。服务西部,我们在行动下了西安到绥德的火车,沿着曲折的山路,实践小组到达陕西省绥德县石加湾沙滩坪村。沙滩坪村村民热情接待了我们。午饭后,实践小组成员挨家挨户做调查问卷。此时,我们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障碍语言沟通。我们试着努力放慢双方的语气,通过神态等外貌
5、特征来获取对方的信息。与村民交谈中我们发现村子里的房子大都建设很久,许多老年人出生时便已住在这些房子里,有些窑洞甚至已经住了五六代人。村里的留守儿童状况十分严重,基本上见不到村里的男劳动力,许多老人独自生活在山上。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已不容忽视。调查中,我们详细记录了每一户人家的生活状况,努力寻找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熬夜为他们制定了补习计划。第二天一大早便投入到新一轮工作当中。刚开始接触孩子们时,他们大都比较内向,不愿意和我们进行过多的交流。队员们变被动为主动,为他们讲述自己的童年趣事,逐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与那些孩子们的交谈中
6、,我们发现了他们的乐观向上,他们就象路边的野草,生活在贫瘠的黄土地上,虽然不高大,但是只要给他们一点阳光,他们就会茁壮的成长。整整一天我们都在帮助他们补习功课,带着他们阅读课外书籍,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并倾听孩子们的感受、想法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一天下来,小组成员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信任依赖的好老师、好朋友。培训结束时,许多孩子还主动要求和志愿者进行合影留念。当我们的汽车驶近达绥德县义合中学,原本嘻嘻闹闹的孩子们安静了下来。山村的学校总是很少有人参观的,孩子们疑惑的大眼睛注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当捧着我们为他们送来的书籍杂志,他们如饥似渴的读着,仿佛里面有着
7、无穷的奥秘。短短时间内,400 多本从高校募集来的各类书籍杂志已被翻阅一遍。喜欢书,但说不出具体需要的书名,我们的队员只好挨个给他们讲解、推荐各种书籍杂志。对于孩子们需要的书籍,队员们都一一做了记录。之后,我们做了“教育状况调查(学生卷) ”调查问卷,并为他们捐献了计算器、电池、中性笔等学习物品。在志愿者的辅导下,孩子们认真地填写着各项内容。有梦想才有希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他们大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将来比较迷茫。为了给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践小组指导老师肖烨书记当即作了一场主题为我的人生我做主的规划讲座。经过志愿者反反复复的鼓励,孩子们在讲座中踊跃站起来描绘自己的蓝图。对于每
8、一位同学的发言,肖老师都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随后,志愿者给孩子们送上了精心准备的节目,通过各种途径来展现大学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在歌曲 PK 环节,孩子们摆脱以往内向的性格敞开心扉演唱了一首首动听的歌曲。 “灿烂的阳光总在我心中,告诉自己,我能行” ,当肖烨老师带着大家一块高喊这句话时,孩子们的眼角湿润了,他们坚信,书籍能改变命运,自己一定能走出这座大山。临别时,志愿者与孩子们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希望能够长期帮助他们学习、成长。孩子们与我们挥手一一道别。淡去山村孩子的羞涩,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稚嫩的笑脸和一双双对知识渴求的双眼。90 多人挤在一间窄小破旧的教室里上课,住 20 多人一间的学生宿
9、舍,没有优越的学习环境,他们用心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没有美味的饭菜,他们用笔勾勒着美好的明天。孩子们坚毅的目光告诉我们,他们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希望。接下来的一天,实践小组走到田间地头,了解当地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情况,帮助村民们浇地、除草。看似简单的浇水、施肥、除草,应用到实际中便显得异常艰难,许多种植中的技巧也凸显出来。我们体会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现实含义。在陕北调研期间,队员们还有幸往延安参观了宝塔山、清凉山等一批红色旅游景点,领略革命老区精神。了解我们党的艰苦奋斗的历史和革命老区的历史,学习共产党员到那艰苦岁月中所磨练的意志品质。在这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更不应
10、该忘记革命老区的发展、不能忘记老区人民的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发展,也不能忘记老区人民的奋斗精神。通过走访革命老区,来了解历史、不忘历史,更应看到和关注到老区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学习老区人民的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甘于奉献的精神。西部之行,我们共同成长7 月 23 日,娄飞同学在社会实践结束返家途中遇到了陇海线铁路塌方,被困在路上 20 多个小时,没有多少吃的,没有多少钱 ,让我们所有队员都为他担心焦急,幸运的是最后大家都平安到家。通过 9 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与西部结下了深深的情缘。睡觉要爬半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山上窑洞,路上没有灯光,一边都是落差十几米的断沟,队员们只能借助手机微弱的
11、灯光前行;山上窑洞,到处都是蚊子和苍蝇,队员们打着手电在露天的“厨房”中做饭;简陋的厕所,洗澡时冰凉的井水,常见的雷雨大风天气,并没有阻挡住队员们社会实践的热情。当热心的大婶给我们送来自家种植的番茄和西瓜,当村民兴起时为我们唱上几段纯正的陕北民歌,当乡村里的孩子们依依不舍的和我们挥手道别,那一刻,所有队员的心中都装满了感动。雨后的山村,一道美丽的彩虹横跨天际,我们肩并肩齐声为自己喝彩,我们手拉手为他们祝福,我们看到了生命那美丽的弧线,我们看到了山村美好的未来。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认识问题不够全面等众多问题,但同学们虚心请教、认真对待,逐渐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师生们头顶烈日,始终坚持在社会调查和实践服务的一线,圆满完成了预定任务。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团总支2010 年 8 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