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前教育 提纲.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9218031 上传时间:2019-07-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 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前教育 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前教育 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前教育 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前教育 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一章一, 名词解释:1 学前教育 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2 调查法是教师围绕某一教学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建议的一种方法。3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方法。4 恩物福禄培尔创立了一个独特的游戏体系。这一体系的特征是操作“恩物“。二 、选择 填空1 学前教育机构的形式几种?(1 ) 胎儿学校(医疗部门)对胎儿进行教育的专们场所,有医务部门管理(2 ) 托儿所(教育机构)对 0-3 岁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3

2、) 幼儿园对 3-6 岁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场所,有教育部门负责。(4 ) 一体化的托幼园所。(5 ) 幼儿班(学前班)。(6 ) 儿童福利院.(7 ) SOS 国际儿童村.1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法律篇,论述了儿童优生优育的问题。2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著有政治学、伦理学,他把学前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出身前的胎教,出身至 5 岁的婴幼儿教育和 5-7 岁的儿童教育。3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著有大教学论、世界图解,提出学前教育应遵循儿童的自然,感官教学是学前儿童学习的基础。4 法国教育家卢梭,著有爱弥儿,强调教育要回归自然,教育要适合于儿童,而不是使儿童去适应教育机构,他的教育思

3、想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分水岭。5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著有林哈德和葛多德,也提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教育都应以感官教育为基础,儿童学习最好的方式是操作,母亲是儿童的最好老师。6 意大利学前教育家蒙台梭利,著有儿童的发现、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法、蒙台梭利手册。创办了儿童之。8 瑞士心理学家、教育家皮亚杰,提出学前儿童认识的发展是 从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过渡到前运算阶段(2-7 岁).9 美国教育家埃里克森,认为学前儿童人格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0-1.5 岁);第二阶段是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5-3 岁);第三阶段是主动性对内疚(3-6 岁);第四阶段是勤奋

4、对自卑(6-11 岁)。10 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创发表了建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幼稚园之新大陆等论文。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提出了六个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针对幼儿园教育的“三种大病”,提出要把外国的幼儿园化成中国的幼儿园,把费钱的幼儿园化成省钱的幼儿园,把富贵的幼儿园化成平民幼儿园,通过“艺友制”,来解决有教师的培训问题。11 我国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三、 论述 简答1 简答或论述福禄培尔的的教育思想的建立。答:(1)他指出学前教育是很重要的,它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1837 年在德国勃兰根堡组织了新型的教育机关,并于 1

5、840 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2 )他指出学前教育要全面。幼儿园的教育方法应该是通过活动来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儿童的能力。(3 )他指出学前教育要遵需儿童的自然。要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就必须遵循儿童的的自然,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使儿童能在适合于自己的自然和宇宙的自然中受到教育。(4 )他指出学前教育要注意游戏化。在幼儿园游戏成为幼儿的中主要活动,游戏给他们带来无限的快乐、自由、满足、休息、平安。第二章 学前儿童观 一名词解释 1.儿童观是指成年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它涉及到儿童的特点与能力、地位与权力、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

6、题。二、论述、简答、填空1,儿童观的种类:a 儿童是 “小大人”;b 儿童是“白板“;c 儿童是”有罪的“;d 儿童是”花草树木“;e 儿童是”私有财产“;f 儿童是”未来的资源“;g 儿童是”有能力的主题“。2,1924年国际联盟通过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3,1989年 11月 20号,在第 44届联合国大会上一致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1990年 9月 2号正式生效。4,公约的基本原则是:(1)儿童优先考虑的原则。(2)尊重儿童人格的原则。(3 )尊重儿童意见的原则。(4 )一视同人的原则。5, 1995年 3月 18号第 8全国人大第 3次会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6,1996年 6月

7、1号原国家教育委员委发布了 幼儿园工作规程7,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每个儿童拥有的出生权、姓名权、国籍权、生存权、发展权、学习权、游戏权、娱乐权、教育权等,应该得到我们的承认、尊重和保护。7,儿童的成长受制于多种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类。生物因素是儿童成长的生理基础,生物因素主要指的是遗传素质,它是儿童从父母身上获得的各种基因,为儿童后天发展为一个正常的人提供了生理基础和物质条件。社会因素是儿童生长的关键条件,社会因素主要指的是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第三章 学前教育观一,名词解释: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

8、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二、 简答、论述、填空1 托儿所的保教目标 (查纲要里的目标)托儿所是对 0-3岁的儿童进行集体保育和教育的机构。保教总目标是:(1)(体)发展小儿的基本动作,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儿童的抵抗力。(2)(智)发展小儿模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语言及认识周围环境事物,使小儿智力个到发展并获得简单知识。(3)(德)进行友爱、礼貌、诚实、勇敢等良好的品德教育。(4 )(卫生习惯)培养小儿的饮食、睡眠、衣着、盥洗、与人交往等各个方面的文明卫生习惯及美学观念。2 幼儿园的保教目标 (查纲要里的目标)幼儿园是对 3-6周岁儿童进行进行集体保育和教

9、育的机构。保教目标是:实行保育与教养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1)促进儿童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3 学前教育观 的树立 (对应正确的儿童观)学前教育观是如何看待、对待学前教育目标、学前教育任务、学前教育内容、学前教育途径、学前教育手段、学前教育方法等观点的总和,拥有正确的教育观,是深化学前

10、教育改革的必要途径。4 热爱儿童 (对应儿童的地位及权力)(1 )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儿童,不论其性别、年龄发展水平等,均一视同仁。(2 )教师要关心儿童,爱护儿童。(3 )教师对儿童的爱要理智,而不是溺爱。5 尊重儿童第一, 要信任儿童。第二,要尊重儿童的隐私。第三,要鼓励儿童,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第四,要保护儿童的自尊心。第五,要杜绝体罚儿童。7 如何做到学前儿童的因材施教?答 第一,实现角色的换转换。教师从“专家”的角色转换为“指导者和协助者”,针对儿童的具体情况,扮演相应的角色,已促进儿童富有个性的发展。第二,深入研究儿童。教师要亲密接触每个儿童,要仔细观察每个儿童,要准确标签每个儿童,最

11、后要全面分析每个儿童。第三,构建独特的环境。营造尊重每个儿童的文化和语言环境,创建发展每个儿童的兴趣和能力的环境,构建促进每个儿童获得进步和成功的环境。第四,开展小型活动。小班化教育,小组教育,个别教育。第五,考虑孩子的学习方式。教师要重视儿童个体在学习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从每个儿童最擅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中找到切入点设计出与儿童个体学习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活动。第六,利用儿童的强项,发现儿童的特色,鼓励儿童的强项,改善儿童的弱项。第七,实行多元化评价。有多维度横向评价和多视角纵向评价,无论使用哪种评价教师都要把重点放在儿童活动的过程上和儿童所付出的努力上,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完善因人施教方略真正

12、实现教育的个性化。第四章 学前教育课程一, 名词解释:1, 什么是学前教育课程从狭义的角度看课程主要看做是幼儿园的学科教学活动,即幼儿园设置的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科目。从广义的角度看课程,认为学前教育课程是教育课程和教育计划相互作用的结晶,它包括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以及儿童的学习活动。2, 公开的学前教育课程即显在的、正式的学前教育课程。3, 隐弊的学前教育课程即潜在的、非正式的学前教育课程。是一种无计划、无意识的学习活动,是儿童获取信息所不可缺少的形式,具有潜在性和非预期性的特点。学前教育的公开课程和隐蔽课程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儿童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二, 简答

13、、论述、填空1 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观点?答:(1)成熟社会化的理论是以环境决定论和遗传决定论的代表理论,这种理论要求学前课程是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注意开放性。(2)教育训练理论是行为主义理论的一种,这种理论要求学前教育课程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认知发展的理论又称相互作用的理论,这一理论要求教育者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提供适当的环境,以保证儿童与环境进行有意义的相互作用。2 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原则答:(1)承认儿童权利。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首先应该在承认儿童权利的其础上进行。(2)反映民族特色。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应该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反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美德

14、。(3)面向世界 。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应该反映教育“面向世界”这一时代要求。(4)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在课程设计时,应该注意学前儿童发展的特殊阶段,不仅应反映出这一时期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要求,而且应该体现学前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5 )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要重视儿童的学习过程;要让儿童愉快的学习;要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要发挥儿童的创造思维。3 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答:(1)全面性。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覆盖幼儿身心发展的诸方面。是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是儿童整体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设计具体课程时要注意均衡及学科内容

15、的全面性。(2 )启蒙性。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不仅应是广博的,而且还应是浅显的,这是由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决定的,也是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需要。(3)社会性。倡导儿童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充分接触,在接触自然的生活中,了解自然关心自然。(4 )发展性。学前教育课程内容不仅要有规律性、稳定性,同时还应具有发展行、变化性有效地促进儿童从低一级水平向高一级水平迈进。(5)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适时进行调整、补充、修改、更换、创造性地构建富有弹性的课程内容。4 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策略答:在设计学前教育课程时,不仅要考虑教师应该如何教,更要考虑儿童是怎样学的。儿童学习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

16、样的,主要有:操作。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形式。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形式。模仿。是儿童学习的其本形式。交往。是儿童学习的积极形式。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学习方式和需要,为不同的儿童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要为儿童不断提供新的学习机会,鼓励儿童的自发活动;要为儿童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和材料;还要兼顾特殊儿童的需要,施与不同的课程策略。第五章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一 、 名词解释:1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具体来讲,它是指幼儿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形成积极的自然情感和社会情感,掌握与同伴、成年人相互交往 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以便使幼儿能有效地在社会中生存和发

17、展的教育。2 什么是幼儿社会化:(1)是指幼儿的道德发展,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2)是指幼儿对社会性的发展,及幼儿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社会交往的技能,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愿望、情感和态度,能够按照社会规范行为。3 幼儿社会化主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幼儿逐步了解社会关系、获得社会经验、掌握社会规范而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即从自然的人转化为社会的人的过程。二 、 简答、论述、填空1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答:(1)有助于幼儿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幼儿社会教育的过程事实上是向幼儿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幼儿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习有关社会的其本价值观念。(2)有助于幼儿良好

18、情感的陶冶。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能够丰富幼儿情感的内容,帮助幼儿从同情感、责任感转化到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还能增加幼儿情感的深刻性和稳定性,使幼儿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并能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3)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学会与别人进行社会交往的知识、技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而且还能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愿望和态度,作出适当的行为,是社会得到发展。(4)有助加快幼儿的社会化进程。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社会教育就是要把社会知识、社会技能、社会规范传授给幼儿,使幼儿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5)有助于幼儿未来的成长发展。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能有效的提高幼

19、儿的情感商数,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2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任务参照新幼儿指导纲要要背重点3 幼儿社会化的理论有几种?答:(1)统一论;( 2)冲突论;( 3)互动论;(4)主体论。4 幼儿社会化的成因有两个活跃的因素答:(1)教师及其教育的行为。A 积极的社会强化。不应轻易只用奖赏;不宜多用外部强化;应广泛使用认识的和非认识的强化。B 模仿和辨认。幼儿喜欢模仿、辨认教师的行为,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教师再交给幼儿有关社会知识、技能和态度除了给幼儿提供模仿的对象以外,还要给幼儿创设一个辨认的机会,不仅使幼儿模仿教师的行为,而且还要是他们能模仿教师的态度、价值观和情感的反应。C 期望和要求。教师应以友好

20、的、信任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幼儿,对他们抱有诚挚的期望,而不是对待好孩子和坏孩子的看法和做法不同,对待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态度和要求不同。D 特性分类 。特性分类有积极与消极之别。积极的特性分类主要是指,在教师与幼儿互相作用时,教师从正面看待幼儿,对幼儿作出肯定的评价。消极特性分类是指,当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时,教师从反面看待幼儿对幼儿作出否定的评价。(2)同伴及其相互交往。在幼儿的相互作用中,朋友、互助、冲突、社会地位等因素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显得格外重要。A 朋友。幼儿有一定的社会知识、技能与态度,他们具有与同伴相处、进行积极的社会交往的愿望。B 互助。幼儿具有同情心,能在同伴遇到困难或身体处于危险时

21、给予帮助,拥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和利他主意的行为;能够认识和思考别人的需求,彼此尊敬,想给予和帮助。C 冲突。儿童在冲突中成长。D 社会地位。儿童在同伴中的地位对其社会化也有影响。5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答:(1)考虑幼儿的现有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原则。教师在设计社会活动是,必须把重心放在幼儿身上,重视幼儿的年龄特征。另外,教师还要注意通过社会化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并为下一阶段的教育做好准备。(2)兼顾幼儿现实生活和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的原则。(3)有组织的社会教育活动与随机教育相互补的原则。(4)班内、园内与班外、园外教育相互结合的原则。(5 )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的发展相互统

22、一的原则。(6)面向全体幼儿与注重幼儿个别差异的原则。6 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的实施可通过设计正规的社会教育活动和利用非正规社会教育活动来进行。第六章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一 名词解释1 角色游戏-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2 结构游戏-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通过手的创作活动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3 表演游戏-儿童按照故事、通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游戏。4 体育游戏-以发展儿童基本动作,增强儿童体能,促进儿童身体健康为主的游戏。5 智力游戏-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使儿童在愉快的情绪中,丰富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游

23、戏。6 游戏的种类(1)从教育的作用上分 .a 角色游戏 ; b 结构游戏 ; c 表演游戏 ; B 体育游戏; e 智力游戏 ; f 音乐游 戏。(2 )从教师指导上分。游戏分为两类 a 幼儿自发游戏;b 规则游戏 (3)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上分 。社会游戏分为六种 a 非游戏行为(0-2 岁);b 旁观游戏(2 岁以后);c 独立游戏( 2 岁半以后) ;d 平衡游戏(2.5-3 岁以后) ;e 联合游戏(3.5-4.5 岁以上);f 合作游戏(4.5 岁以上)。(4 )从儿童认识的发展上分。A 机能游戏( 0-2 岁);b象征游戏(2-7 岁);c 规则游戏(7-11 岁)。7 幼儿游戏活

24、动的有哪些价值?答:(1)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游戏有利幼儿大肌肉的发展;游戏有利于幼儿小肌肉的发展;游戏有利于幼儿躯干肌肉的发展;游戏有助于幼儿感觉运动机能的提高;游戏有助于幼儿对身体机能的认识。(2)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游戏丰富了幼儿的知识;游戏提高了幼儿的感知能力;游戏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游戏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游戏培养的幼儿的语言能力。8 游戏是如何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答:A 游戏有助于摆脱幼儿以自我为中心;B 游戏培养了幼儿的合群行为;c 游戏提高了幼儿的交往技能;D 游戏发展了幼儿遵守规则的能力。9 幼儿游戏活动是如何准备的?答:(1)设定游戏时间。全日制幼儿园每日不得少于 2 小

25、时,寄宿制幼儿园每日不得少于 3 小时,其中包括每日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A 巧妙利用各种时间进行游戏。B 力争每次有较长的时间进行游戏。C 是室内游戏时间和室外游戏时间基本均等。D 合理安排集体、小组游戏和个人游戏的时间。10 如何布置游戏空间?(如何创设环境)答:(1)维持适当的空间密度。空间密度= 房间面积-不可用的空间面积幼儿人数(2)开辟各种游戏区域,教师在室内,要设立 4-6 个游戏区,可运用暂时性游戏区和永久性游戏区。(3)游戏场地要有吸引力。(4)保证游戏场地的安全。11 提供游戏材料答:(1)广泛收集废旧物品。(2 )变换游戏材料的陈列。(3)形成超级组合游戏材料单元。(5)教

26、师鼓励幼儿自由使用游戏材料。12 幼儿游戏环境是否具有安全性、刺激性、协调性和教育性。13 幼儿游戏环境评价表 P 178 页第七章 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指导1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价值?答:(1)有利于贯彻幼教法规;(2)有利于与世界幼教接轨;(3)有利于发挥幼儿教育的整体功能;(4)有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5)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发展。幼儿园有双重任务:(1)服务于幼儿。(2)服务于家长。A 服务好幼儿;B 正确引导家长;C 教育家长正确的育儿知识。也就是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 要满足于幼儿的需要,满足家长的需要。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目的是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教育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1

27、)促使家长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性质、任务、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手段,能与幼儿园配合、协调一致地教育孩子,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2)帮助家长获得教育孩子的基本知识和经验,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和艺术,增强教育孩子的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3)争取家长在经费、物质设施、人力上的支持和援助,鼓励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提高幼儿园的整体水平。4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任务?答:(1)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2)帮助家长养成良好的教育态度;(3)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4)支持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5)增强家长与幼儿园教育配合的意识。(6)鼓励家长全方位为幼儿园的发展服务。5 讲析家庭教育的

28、重要原则?答:(1)爱孩子的原则;(2)要求孩子的原则;严爱有加。(3)教育一致;A 家庭一致,B 家园一致,C 家庭成员自身一致,言传身教。D 与儿童天性一致。(4)全面发展的原则;与人交往全面发展。6 阐述家庭教育的若干方法?答:(1)讲解说理法。(谈话法、说教法,分年龄阶段)(2)榜样示范法。(替代强化,重在提高自我效能感 a成功的经验;b 别人的劝说;c 设定一个合理的参照物。)(3)表扬奖励法。(a 给想要的,正强化,想要他学习,就必须奖励。B 不给不想要的,负强化,当想要他出现学习行为时,就必须奖励。)(4)批评惩罚法。(抑制不良行为时,用惩罚法。)(5)提醒暗示法。(未成年人身体、精神都容易受暗示法的影响。)(6)实践活动法 。(7)陶冶感染法。(8)角色扮演法。6 简答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