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能演练强化闯关:第七单元第14讲.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9213459 上传时间:2019-07-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能演练强化闯关:第七单元第14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能演练强化闯关:第七单元第14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能演练强化闯关:第七单元第14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能演练强化闯关:第七单元第14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知能演练强化闯关:第七单元第14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013汕尾模拟)木兰辞 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南北朝诗歌。其中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诗句,下列各项对这一时期“市”的解读,正确的是( )A南北朝时期固定的“市” 已经广泛存在于城乡B “市”的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全国各阶层的需求C商品品种繁多,北方地区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D当时的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解析:选 D。自周秦迄唐代,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故 A 可排除。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市”的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的需要,故 B 可排除。宋以前,商业活动受政府的严格控制,故商品经济非常发达的说法错误,故 C 可排除。从材料中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出

2、售不同商品可以看出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故 D 正确。2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 “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 ”材料论述的是宋代出现的( )A街市 B坊市C夜市 D草市解析:选 D。抓住题干中的“ 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这句话,可以判断出这样的一种市场主要设立在城之外的地区,这种市场即为草市。故 D 项正确。3(2013铜陵高三检测)下图反映的是徽商老字号,图片反映了徽商的特点是(

3、)起源于今天安徽境内的长江沿岸 经营种类多 活动范围广 “贾而好儒”A BC D解析:选 C。徽商起源于安徽,排除 ;从图片反映的商品种类看,的确经营种类多、且活动范围广,正确;其经营墨,与读书人有关,但不能充分说明,至少从所给图片难以看出其贾而好儒,故可排除。4下图是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平面图,从城市布局上可看出其功能呈现出的变化是( )A城市商业的发展 B中央集权的加强C对外开放的扩大 D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选 A。都城平面图反映出了西市、东市到早市、夜市的变化及布局的变化,故 A 项正确。5 迷途的帝国一文中这样写道:“康熙大帝是一个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具备非凡过人的雄才大略。

4、使中国一举摆脱明末清初大动荡后满目疮痍的局面,成为东方最强大的王朝。然而,他最终却没能跨越封建体制雷池半步。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盛极而衰,很快滑向萧条冷落的帝国黄昏。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康熙帝( )强化君主专制 强调农商并重 推行文化专制实行海禁政策A BC D解析:选 D。把握材料关键信息 “没能跨越封建体制雷池半步” “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等可知选择。重农抑商是封建王朝的一项基本政策,在中国古代自始至终贯彻,故错误。6 苏州府志载,明朝中期以后,苏州城里出现“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听大户呼织,什百为群,延颈相望”的景象。这表明当时当地( )A已形成了劳动力市场 B失业

5、现象比较普遍C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D经济上以纺织业为主解析:选 A。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听大户呼织 ”说明手工业者内部出现分化,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逐渐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必需的要素劳动力已经具备。 “什百为群”并不能直接推测出失业现象比较普遍。故 A 项正确。7明清之际的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涉海居民私载海舡 (船),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永乐实录材料 2:田顺(14571464 年 )以后, “市舶权重,市者私行,虽公法荡然,而海上偃然百年,

6、此乃通商明验” 。中国的生丝、丝绸、瓷器等特产,以马尼拉(菲律宾地区) 为集散地遍销西班牙本土及其殖民地。中国对西班牙殖民帝国的贸易关系,就是中国丝绸流向菲律宾和美洲,白银流向中国的关系。林嘉林通过明清历史对比,初探中国落后原因(1)材料 1 中,明代中国政府的海外贸易政策出现什么倾向?从材料 2 看,这种政策的执行情况如何?(2)结合材料 2 和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明代中期以后,世界白银流向中国的原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禁民下海”可以判断;第二小问从材料 “市舶权重,市者私行,虽公法荡然,而海上偃然百年,此乃通商明验”获得认识。第(2)问流向中国的白银主要从欧洲流

7、入,结合殖民扩张分析原因,欧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与当时中国商品畅销和中国闭关政策有关。答案:(1)海禁,限制海外贸易;并没有严格执行,民间对外贸易盛行。(2)世界: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开始建立密切联系,西班牙等国殖民扩张,掠夺大量金银。中国:工商业繁荣,制造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商品行销欧洲;由于自然经济和海禁政策导致进口很少,贸易顺差(出超) 使金银流入。1(2013湛江月考)“牙行” 是清代寄生于商品流通领域中的居间经纪行业,在其经营过程中,向买卖双方抽取牙佣(佣金 ),牙行种类很多,如米行、豆行、布行、丝行等约有三百余种。 “牙行”的出现( )A是手工业分工的细化 B是资本主义萌

8、芽的产物C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避免了同行业间的竞争解析:选 C。根据题干“牙行种类很多, 约有三百余种”分析,说明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种类繁多。故 C 项正确。 A、B、D 三项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2(2013中山期末考试)“大同薛氏三兄弟,乔家大院的主人由商而官展玉泉盐商祭酒杨继美,崇尚仁德李明性票号始祖雷履泰金融大亨贾继英,豪门国戚孔祥熙”该歌谣反映了( )A晋商经营具有典型的家族性特征B晋商经营多元化且官商勾结C晋商分布广泛,经营遍及中外D晋商恪守职业道德,长盛不衰解析:选 B。该歌谣介绍了晋商名流,晋商经营多元化从事盐业票号等、并且不少商人由商而官。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

9、说法在材料中没有反映。3(2013杭州高三质检)南宋 岁时广记售农用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 ”上述材料表明( )A宋代草市方便了民众的生活B宋代才开始出现定期举行的草市C宋代草市开始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D宋代草市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解析:选 A。考查宋代商业经济。从题干材料可知宋代乡村出现了定期举行的草市,交易的物品是“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说明草市方便了民众的生活。B 项错误在于“开始” ; C、D 两项说法都有错误。4(2013广东六校联考)明史 中记载:明朝初年并没有“银法”(即使用白银作为货

10、币的规定),到明英宗时规定“ 弛用银之禁” 、 “朝野率皆用银” 。这一规定( )A意味着传统经济政策的改变B使白银成为唯一的货币C有助于白银的货币化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解析:选 C。据材料“没有银法 ”到“弛用银之禁” 、 “朝野率皆用银”可以推断出白银的使用越来越多,这对于白银的货币化能起到推动作用。5(2013哈师大附中高三检测) 今(明朝)贡舶与市舶一事也,凡外夷贡者,皆设市舶司以领之,许带他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矣。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明朝禁止对外贸易B政府特许与进贡国家有限贸易C禁止官商对外贸易D希望外夷向天朝上国朝觐纳贡解

11、析:选 B。据信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表明政府准许与外国(但必须是进贡国)做贸易。故 B 项正确。6(2013广雅中学模拟)旧唐书 郑注传记载:“上(文宗) 访以富人之术,(郑注)乃以榷茶(茶叶专卖制度)为对。其法,欲以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值分,命使者主之。 ”材料直接反映了( )A唐朝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B封建官府与百姓争夺茶利C唐朝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唐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解析:选 B。A 项与题干无关。 “官自造作”直接反映的是 B 项的内容。C 项重农抑商政策在唐朝有所松动,但表述成放弃是错误的。D 项属于本质方面的含义,可以排除。故 B 项正确。7经济发展与时

12、代特色紧密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1:汉武帝在位时兴修水利、穷兵黩武,使汉朝国力达到最高点,但同时也引发了政府的财政危机。新增的大批政府开支亟须新的收入,而终武帝王朝,为寻求收支平衡的努力一直未曾停止过。费正清传统与变迁(1)结合所学,列举出汉武帝为增加收入而采取的重大措施。材料 2:随着市场的扩大,手工艺制作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有时甚至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水平。景德镇的官窑为皇宫及官府烧制了大量瓷器,有的还专供出口。景德镇的瓷器在当时制瓷工艺尚不发达的欧洲,确实是无上的珍品,因而被欧洲人尊称为“中国器皿”(Chinaware)。同时,苏州亦成为国内商业、金融业和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纺织、

13、染色业) 的中心。附近的松江地区则是晚明时期棉纺织业的中心,当地人利用外地原料进行加工后,再将成品返销各地。广州的铁锅亦畅销内地、海外以及中亚地区。费正清传统与变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明中后期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并指出手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材料 3: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年代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摘自

14、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3)根据材料,概括晚清政府在税收方面出现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解析:第(1)问考查了对教材知识的再现,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汉武帝为增加收入而采取的重大措施。第(2)问需注意问题要求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手工业区域分工明显;品种多,技术水平高;部分民营手工业水平超过官营等,教材中应回答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手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一问是考查平时所掌握的知识点。第(3)问作为选择题考查时有出现。可根据“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按要求进行作答,分析时需特别注意工商杂税收入税额增长幅度较大这一点。这些变化的原因需要联系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15、半封建社会后经济领域多方面的变化。答案:(1)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 将最有利可图的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收归官办)、官营贩运,对工商业者征收重税等。(2)特点:手工业区域分工明显;品种多,技术水平高;部分民营手工业水平超过官营;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影响:手工业发展带动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促进了国内外贸易发展;有利于白银流入中国,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促进了工商业城市的发展;冲击贱商传统,带动了思想观念及社会风气的变化。(3)变化:总税额大幅度上升。农业税比重大为缩小;工商杂税收入税额持续、大幅度上升,取代了农业税成为清政府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并带动总收入大幅度上升。原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贸易发展,关税增加;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带动工商杂税大幅度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