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黔电东送”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共大方县委副书记、县长 张 瀚 时(2011 年 8 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贵州发展电力的条件得天独厚。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西电东送工程的正确决策,为贵州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要下决心把贵州的电力工业搞上去,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贵州水能资源居全国第 6 位,煤炭资源列全国第五位,具有“水火互 济” 的独特资源 优势。为了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实施“西电东送” 作为加快贵州发展的战略重点,坚定不移地举全省之力推进“西电东送” 工程,力争用 3 至 5 年的时间在能源建设上实现重点突破,用 10 年左右的时
2、间把我省建设成为南方重要能源基地和西部能源强省。“西 电 东 送 ”工 程 的 实 施 ,为 贵 州 经 济 社 会 全 面 发 展 迎 来 了 千载 难 逢 的 历 史 机 遇 ,将 在 贵 州 发 展 史 上 写 下 光 辉 的 一 页 。2001年 11 月 ,国 家 计 委 副 主 任 张 国 宝 在 “西 电 东 送 ”第 二 批 工 程 项 目开 工 典 礼 上 说 ,在 国 家 先 后 实 施 的 两 批 “西 电 东 送 ”工 程 中 ,贵 州省 占 得 先 机 ,成 为 “西 电 东 送 ”的 主 力 省 份 。在 第 一 批 7 个 项 目 和第 二 批 9 个 项 目 中
3、 ,贵 州 省 是 承 担 任 务 最 重 、项 目 最 多 的 主 力 省份 ,贵 州 投 资 规 模 占 两 批 项 目 总 投 资 的 一 半 左 右 。2004 年 初 ,张国 宝 考 察 贵 州 时 再 次 指 出 :国 家 实 施 西 电 东 送 工 程 以 来 ,贵 州 省是 主 要 省 份 ,而 且 也 是 最 早 启 动 的 省 份 。贵 州 的 “四 水 四 火 ”工 程的 开 工 建 设 ,是 贵 州 电 力 建 设 史 上 从 来 没 有 过 的 ,应 该 说 ,“四 水四 火 ”已 经 发 挥 了 重 要 作 用 。特 别 是 在 去 年 全 国 电 力 普 遍 比
4、较 紧张 的 情 况 下 ,广 东 省 又 没 有 很 多 新 投 产 的 机 组 ,贵 州 发 挥 了 极 大的 作 用 。在 夏 季 用 电 高 峰 到 来 以 前 ,贵 州 就 新 投 产 了 140 多 万 千-2-瓦 装 机 ,全 年 投 产 266 万 千 瓦 。140 万 千 瓦 机 组 的 投 产 ,正 好 配合 500 千 伏 直 流 输 变 电 线 路 的 投 产 ,极 大 地 缓 解 了 广 东 省 的 用电 紧 张 局 面 ,而 且 也 支 援 了 广 西 一 部 分 电 。大 家 反 映 非 常 好 ,确实 为 支 持 广 东 、广 西 经 济 发 展 发 挥 了 很
5、 大 作 用 ,同 时 也 给 贵 州 自己 带 来 了 很 好 的 发 展 机 遇 。从 电 力 增 加 的 财 政 税 收 就 有 20 亿 元 。“夫 不 谋 万 世 者 ,不 足 以 谋 一 时 ;夫 不 谋 全 局 者 ,不 足 以 谋 一 域 。”在贵 州 能 源 开 发 形 势 喜 人 的 关 键 时 刻 ,我 们 必 须 始 终 保 持 清 醒 的 头 脑 ,认 真 研 究 和 解 决 能 源 开 发 过 程 中 面 临 的 新 情 况 和 新 问 题 。尤 其 是 要注 意 吸 取 两 大 教 训 ,正 确 处 理 好 两 大 关 系 ,推 动 贵 州 能 源 开 发 坚 持
6、 走可 持 续 发 展 的 道 路 。一、注意吸取“矿竭城衰”的教训, 正确处理好主导产业成长和相关辅助配套产业培育的关系,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贵州能源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西电东送,将使能源工业成长为贵州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贵州能源工业中,火电占主导地位。因此,与火电生死攸关的煤炭产业在贵州经济发展中具有较高关联度,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起、发展和衰退都将深刻地影响整个系统的发展。根据煤炭产业成长的生命周期规律,从潜在的危机来看,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产业将经历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只是时间的早晚和速度的快慢罢了。任何区域经济体系中,自始至终是一
7、个主导产业是不可能的,它必然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更替,原来的主导部门可能成为现在的辅助部门,矿业资源型经济更如此。如果矿业经济区域的主导产业衰退,新的替代产业尚未形成,出现主导产业“断档” 局面,就会发生 矿竭城衰的现象。据最新统计,全国现有矿业-3-城镇 426 座。全国地县两级城市 663 座,矿业城市占了 27,全国未建市县级行政单位 1682 个,矿业县占了 10.6。在这 426 座矿业城镇中,处于成长期的 84 个,鼎盛期的 291 个,衰退期的 51个。我国城市化率由 1949 年的 10.6提高到 1999 年的31,400 多座矿山城镇的兴起功不可没。据有关资料介绍,我
8、国的工矿城市中有一半以上的煤炭城市。这些煤炭城市大都是以煤炭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为支柱产业,煤炭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份额除少数几个城市外,一般都在 2060,煤炭工业职工及其家属占全市人口的比重也在 3070。然而,这些昔日的辉煌渐成历史,如今的矿业、矿工、矿山和矿城,即“四矿” 问题就像迟暮的英雄,正面临着深刻的危机。 “四矿” 问题 直接涉及的城镇人口有1 亿之多。有人将“三 农” 、“四矿”并称, 颇为中肯。 “四矿”问题如处置失当,不仅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直接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2000 年,依托百年老矿东川铜矿建立起来的云南省东川市,由于资源枯竭,替代产业建
9、设未能见效,不得不撤销了地级市建制,成为“矿竭城亡” 的第一个实例。因此,高度重视和解决“四矿” 问题 ,有着非常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任何煤矿都必将经历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生命周期,煤炭产业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由此而造成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波折、减缓、甚至于倒退也是不可避免的。当前,一个紧迫而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何一手确保“西电东送”任务完成和继续拓展黔电外送的市场空间,一手扩大省内电力市场和煤炭市场,尽快延长电力产业链和煤炭产业链,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高能耗工业,发展优势产业群体?能否深刻认识和积极应答这个问题,意味着能不能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快时间内,发挥实施“西 电东送
10、” 对 加快贵州发展的整体拉 动效应。 如果现在-4-贵州不抓住西电东送的宝贵机遇加快新的主导产业的培育,那么当煤炭产业走向衰退沦为弱势产业时,部分煤炭资源型城市(或地区)也可能将面临“矿竭城(区)衰” 的威 胁。因此,贵州必须吸取万山汞矿的教训,在煤炭资源开发形势喜人的关键时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随着电力工业和煤炭工业的做大做强,充分利用其产生的原始积累作为扩大再生产的启动资本,加快主导产业转换,适时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和经济增长。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优势互补 ,东西合作,互惠互利, 实现双赢” 的原则,把贵州的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组合较好的整体优势与东部甚至国际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
11、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强势企业参与煤电开发,鼓励企业打破行业界限、所有制界限、区域界限,实施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战略,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贵州能源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趋势是:在上游,通过大规模的电源电网建设,拉动煤炭、交通、运输、化工、建筑建材、机械等行业的发展。 在中游,大力发展小城镇,带动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下游,与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相同步,适时调整全省铝工业、磷及磷化工业、煤及煤化工业、冶金业、建材业等产业的发展规划,进一步理清延长电力产业链、发展高能耗工业的思路,实行煤电联营、电煤焦联合、
12、煤电铝联合、煤电磷联合、电冶联合,变单项优势为整体优势,加快把我省建成南方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适度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符合环保要求的高能耗工业,对于那些污染大、效益低、规模小的高耗能企业坚决进行限制和淘汰。创造条件,争取以贵阳和遵义地区为主建设铝电联营、上下游配套的大型铝工业基地。整合开阳、瓮福矿肥企业,力争建成全国-5-最大的磷矿肥生产基地。改革、改造、重组铁合金企业。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矿区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向煤化工、煤焦化方向发展,合理延长产业链,走出一条煤炭及其伴生资源精加工、深加工、就地转化增值,提高煤炭产品质量和效益的科学发展之路。尤其要密切跟踪煤变油技术的研究动态,超前作好前期
13、开发准备,力争国家在贵州建设建设煤电油一体化项目。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依托行业优势,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二、注意吸取“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教训,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恩格斯曾经指出:“我 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在能源开发过程中,贵州应当吸取山西“ 煤老大” 的教训。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每年销往外省的煤炭占到了全国煤炭调运量的80%。
14、全国每年用煤 10 亿吨,山西提供了 1 亿吨。有人形象地比喻,新中国成立以来外运的晋煤,装上火车皮一字排开,可绕地球 20 圈;在华北和东北地区每三盏电灯中,就有一盏是由山西点亮的。煤炭开发给山西带来巨大财富,也使山西背上“黑色包袱” 。由于历史欠账大, “九五 ”期间,山西环保投 资率连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最大相差 8.8 个百分点;全省用于环保的资金只占 GDP 的5.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一半。由于乱挖滥采,山西省地面塌陷面积达 120 万亩,因地质灾害迁移的村庄达 45 个。专家说,平均每挖 1 吨煤就要消耗 0.8 立方米的水量,山西采煤排水每年达 3亿吨,已造成 3000 多处泉
15、干枯、河断流,40 余万亩 水 地 旱 化 ,减-6-产 50%70%。全 国 30 个 污 染 最 严 重 的 城 市 中 山 西 就 占 了 13个 ;太 原 市 几 年 前 是 世 界 十 大 污 染 城 市 之 首 。污 染 主 要 是 大 气 污染 和 水 体 污 染 ,全 省 70%的 河 流 水 质 达 劣 5 类 。中 国 科 学 院 发 布的 2000 年 中 国 可 持 续 发 展 报 告 ,排 出 了 全 国 31 个 省 市 区 的 可持 续 发 展 总 能 力 及 5 个 支 撑 系 统 的 次 序 ,山 西 的 生 存 环 境 支 持系 统 排 在 第 31 位 ,
16、名 列 倒 数 第 一 ;发 展 和 环 境 支 持 系 统 分 别 排倒 数 第 5 和 倒 数 第 4,虽 然 社 会 支 持 系 统 和 智 力 支 持 系 统 分 别 排在 第 14 位 和 第 17 位 ,但 总 体 能 力 只 能 与 西 部 各 省 区 齐 名 ,居 于第 26 位 。煤 炭 工 业 在 稳 坐 山 西 经 济 头 把 交 椅 的 同 时 ,不 仅 使 生态 环 境 惨 遭 破 坏 ,而 且 也 使 经 济 结 构 严 重 失 衡 ,山 西 省 综 合 经 济实 力 从 1978 年 的 全 国 第 16 位 落 到 1998 年 的 第 26 位 。得 天 独厚
17、 的 晋 煤 本 该 是 山 西 经 济 腾 飞 的 翅 膀 ,不 料 却 成 了 沉 重 的 “黑 色包 袱 ”。山 西 因 挖 煤 、炼 焦 、发 电 造 成 的 环 境 损 耗 ,保 守 估 计 每 年达 56.71 亿 元 ,20 年 环 境 损 耗 价 值 总 量 为 1134.2 亿 元 。生 态 环境 的 日 趋 恶 化 ,由 此 引 发 和 加 剧 了 多 种 社 会 、经 济 矛 盾 。尴 尬 的现 实 令 山 西 人 痛 定 思 痛 :产 煤 是 山 西 之 长 ,产 煤 也 是 山 西 之 短 ,山 西 的 前 途 不 能 光 靠 煤 ! 1999 年 ,山 西 在 全
18、省 开 展 了 近 4 个 月的 大 规 模 调 研 ,发 出 了 10 年 解 决 结 构 不 合 理 问 题 的 总 动 员 令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今天的山西正脱胎 换骨,一步步远离黑色怪圈。而贵州也在脱胎换骨,一步步掀起煤炭开发热潮,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趋激烈。贵州省人口较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十五” 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大规模的能源开发,一方面使我省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另一方面由于全省水土流失和石质荒漠化严重,全省国土面积约 97%为山地,73%为喀斯特地貌,石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7.6%;全省土地明显侵蚀(水土流失)的面积为
19、 73291.32 平方-7-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41.62%;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煤炭生产结构极不合理,农村商品能源非常短缺,农民生产生活用煤十分紧张,不少地区农民被迫大量采伐柴草,造成大面积森林植被惨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尽管在清理整顿非法小煤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关井压产卓有成效,但局部地方“一去二三里,煤窑四五家,工人六七个,八九十乱挖”的现象屡禁不止,不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的破坏相当严重,煤矿环保管理工作十分薄弱;煤炭生产和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固体废物、废水和有害气体,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从长远看,贵州目前脆弱的环境容量,难以支撑粗放的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的超常增长。据统
20、计,2000 年,全省 72.7%的城市空气二氧化硫、45.5%的城市空气总悬浮颗粒物超过国家二级标准,55.6%的城市降尘量超过南方城市限制标准。黔中地区酸雨污染严重,88.9%的城市均不同程度出现酸雨,降水 pH 年均值范围为 4.076.92,个别城市酸雨出现频率高达 96.4%,是全国主要的酸雨区之一。如果不能有效实行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资源的开发可能对我省造成新的生态破坏,尤其是作为“ 西 电东 送” 工程的重点省份之一,到 2005 年,电力行业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将增加到 868 万千瓦,其动力煤的消耗将增加21002300 万吨,相应
21、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将可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外部不经济现象对我省污染物总量控制带来巨大压力,对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提出严峻挑战。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8-文明发展道路。 ”实施西部大开 发并不等于 西 部 大 开 挖 ,实 施 西 电 东送 不 等 于 把 清 洁 和 光 明 送 给 别 人 而 把 肮 脏 和 黑 暗 送 给 自 己 ,我 们 必须 牢 记 1998 年 长 江 特 大
22、洪 灾 和 2003 年 “非 典 ”爆 发 的 教 训 ,在 抢 抓“西 电 东 送 ”机 遇 ,加 快 能 源 开 发 的 过 程 中 ,警 钟 长 鸣 ,绝 不 重 蹈 山西 覆 辙 ,绝 不 为 了 一 时 一 地 之 利 而 做 “吃 祖 宗 饭 ,造 子 孙 孽 ”的 伤 天害 理 的 事 ,绝 不 以 牺 牲 环 境 为 代 价 来 换 取 经 济 的 增 长 。对 于 能 源 资源 开 发 ,不 是 “有 水 快 流 ”的 问 题 ,而 是 应 该 从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角 度 ,正 确 处 理 好 近 期 和 远 期 的 关 系 ,树 立 科 学 发 展 观 ,实 施
23、绿 色 能 源 战略 ,建 立 “能 源 工 业 循 环 经 济 新 体 系 ”,建 立 能 源 企 业 的 反 哺 机 制 与能 源 开 发 的 环 境 生 态 补 偿 机 制 ,实 行 资 源 开 发 与 环 境 保 护 并 重 的 方针 ,进 一 步 抢 抓 国 家 实 施 “长 江 中 上 游 水 土 保 持 和 治 理 ”、退 耕 还 林还 草 等 生 态 建 设 工 程 的 机 遇 ,把 生 态 建 设 项 目 与 能 源 开 发 紧 密 结 合起 来 ,统 筹 规 划 ,突 出 重 点 ,分 步 实施,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搞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 “以粮食换生态” 而决不以“生态换能源”,再造乌蒙秀美山川而不再毁乌江秀美河山,使资源开发与资源培植相统一,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努力为“两江” 长治久安提供可靠的生态屏障,努力探索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