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504033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复习提问:,1、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原因 2、南水北调三条线路的比较 3、南水北调工程的深远影响,1、关于黄土高原的过渡性不正确的是 A、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B、从沿海向内陆过渡 C、从森林向荒漠过渡 D、从农业向牧业过渡 2、鲁尔区近几年将炼钢建到荷兰海边,主要是为了 A、就进获得从国外进口的大量煤炭 B、就近将工业废水,废渣排入海里 C、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D、便于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优点,缺点,煤炭,天然气,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比较,轮南,我国天然气的分布,陆上四大气区,东北、华北油气田已到中后期,西多东少,北多南少,新疆、青海、川渝、陕甘宁的鄂尔多斯,进入全面减产阶段,

2、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突出,西 部 地 区,东 部 地区,“产”“消”矛盾,能源丰富,经济水平低,能源生产量大,能源消费量小,经济发达,能源相对贫乏,能源需求量大,上海,1、读图回答:西起 : _途径 : _东至 : _,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甘、宁、陕、晋、豫、皖、苏,上海,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分布),2、影响管线走向的主要因素:,9个, 3次, 1次,西气东输工程在陕甘宁储气田向北弯曲,主要是保证天然气资源的稳定供应,、结合教材知识分析线路在黄土高原向北弯曲的原因,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思考:,4、西气东输由西向东依次

3、经过那些自然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西气东输主要经过多少个省区,跨越黄河多少次、 长江多少次?,1、西气东输工程所经过哪些地形区?说明什么自然因素对管道选线的影响?,2GO,4GO,5GO,1GO,5、从新疆到上海依次经历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有利、不利),A、利于西部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经济增长。 B、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缓解我国森林砍伐,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C、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内需,刺激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不利:,对西部地区的

4、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对东部地区的影响,A、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B、改善大气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C、促进能源及相关工业发展,利于轻重工业结构调整 D、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备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有利),对沿线一带经济的影响:,带动沿线相关产业的发展,西气东输工程队我国的重要地理意义:,这对改善中国能源结构,保障天然气供应,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国际能源合作互利共赢具有重大意义,并将大大有助于满足东部地区对天然气增长的需求及日益提高的环境保护的要求。,西电东送示意图,北部通道主要任务是将山西、内蒙古西部的火电(坑口电站)和黄河上中游的水

5、电送往京津唐地区。,中部通道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南部通道将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的坑口火电站电能,送往广东。,西电东送工程的建设,对东西部发展有什么益处?,1.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1.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2.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3.减轻东西向交通运输压力,山西省煤炭资源,山西省煤炭资源特点:,一、资源开发条件,1、资源条件: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 2、水资源较丰富 3、交通便利 4、临近消费区,市场广阔,山西煤炭能源基地与德国鲁尔区相比,哪些方面不足:,自然条件:水资源不足 社会经济条件不足:交通条件不足,煤炭外运能力不够,解决方法:,水资源不足:引黄入晋 交通条件:修筑铁路,加强煤炭外运,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多条铁路线经过 京包线石太线太焦线大秦线神黄线,三横五纵,大同,秦皇岛,神木,黄骅,焦作,兖州,日照,、适当扩大煤炭开采量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能源基地建设,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输出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由原料工业逐步代替采掘工业,分布差异,需求差异,资源调配,实现双赢,输出输入地的双赢,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原因,目的,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