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 释1选 自 经 进 东 坡 文 集 事 略 卷 一 , 这 篇 散 文 是 宋 神 宗 元 丰 二 年( 1079) 苏 轼 贬 谪 黄 州 ( 今 湖 北 黄 冈 ) 时 所 作 。 因 后 来 还 写 过 一 篇 同 题 的 赋 ,故 称 此 篇 为 前 赤 壁 赋 , 十 月 十 五 日 写 的 那 篇 为 后 赤 壁 赋 。 赤 壁 :实 为 黄 州 赤 鼻 矶 , 并 不 是 三 国 时 期 赤 壁 之 战 的 旧 址 , 当 地 人 因 音 近 亦 称 之为 赤 壁 , 苏 轼 知 道 这 一 点 , 将 错 就 错 , 借 景 以 抒 发 自 己 的 怀 抱 。 2壬 戌 :
2、 宋 神 宗 元 丰 五 年 , 岁 在 壬 戌 。 举 酒 属 客 (1 张 )3既 望 : 既 , 过 了 ; 望 , 农 历 小 月 十 五 日 , 大 月 十 六 日 。 4 苏 子 既 望 (4 张 )徐 : 舒 缓 地 。 5兴 : 起 , 作 。 6属 : 通 “嘱 ( zh ) , 劝 酒 。 7明 月 之 诗 : 诗 经 陈 风 月 出 有 “舒 窈 纠 兮 ”之 句 , 故 称 “明月 之 诗 ”、 “窈 窕 之 章 ”, 与 下 注 释 相 同 。 8窈 窕 之 章 : 月 出 诗 首 章 为 : “月 出 皎 兮 , 佼 人 僚 兮 , 舒 窈 纠 兮 ,劳 心 悄 兮
3、 。 “窈 纠 “同 “窈 窕 “。 9少 焉 : 不 一 会 儿 。 10斗 牛 : 斗 、 牛 , 星 宿 名 , 即 斗 宿 ( 南 斗 ) 、 牛 宿 。 11白 露 横 江 : 白 茫 茫 的 水 气 。 横 江 : 笼 罩 江 面 。 12纵 一 苇 之 所 如 , 凌 万 顷 之 茫 然 : 任 凭 小 船 在 宽 广 的 江 面 上 飘 荡 。 纵 :任 凭 。 一 苇 : 像 一 片 苇 叶 那 么 小 的 船 , 比 喻 极 小 的 船 。 诗 经 卫 风 河广 : “谁 谓 河 广 , 一 苇 杭 ( 航 ) 之 。 “如 : 往 , 去 。 凌 : 越 过 。 万 顷
4、: 形容 江 面 极 为 宽 阔 。 茫 然 , 旷 远 的 样 子 。 13冯 虚 御 风 : ( 像 长 出 羽 翼 一 样 ) 驾 风 凌 空 飞 行 。 冯 : 通 “凭 “, 乘 。虚 : 太 空 。 御 : 驾 御 。 14遗 世 独 立 : 超 越 尘 世 ,独 自 存 在 。 15羽 化 而 登 仙 : 道 教 把 成 仙 叫 作 “羽 化 “, 想 长 了 翅 膀 一 样 , 认 为 成仙 后 能 够 飞 升 。 登 仙 : 登 上 仙 境 。 16扣 舷 : 敲 打 着 船 边 , 指 打 节 拍 , 舷 , 船 的 两 边 。 17桂 棹 ( zho) 兮 兰 桨 : 用
5、 桂 树 木 做 的 棹 、 用 木 兰 做 的 船 桨 , 棹 ,一 种 划 船 工 具 , 形 似 桨 。 化 用 桂 棹 兮 兰 枻 _ 湘 君 18击 空 明 兮 溯 流 光 : 船 桨 拍 打 着 月 光 浮 动 的 清 澈 的 水 , 溯 流 而 上 。 溯 :逆 流 而 上 。 空 明 、 流 光 : 指 月 光 浮 动 清 澈 的 江 水 。 19渺 渺 兮 予 怀 : 我 的 心 思 飘 得 很 远 很 远 。 渺 渺 , 悠 远 的 样 子 。 化 用 目眇 眇 兮 愁 予 _ 湘 夫 人 20美 人 : 代 指 有 才 德 的 人 。 古 诗 文 多 以 指 自 己 所
6、怀 念 向 往 的 人 。 21倚 歌 而 和 (h)之 : 合 着 节 拍 应 和 。 倚 : 依 , 按 和 : 同 声 相 应 。 22如 怨 如 慕 , 如 泣 如 诉 : 像 是 哀 怨 , 像 是 思 慕 , 像 是 啜 泣 , 像 是 倾 诉 。怨 : 哀 怨 。 慕 : 眷 恋 。 23余 音 : 尾 声 。 袅 袅 : 形 容 声 音 婉 转 悠 长 。 24缕 : 细 丝 。 25舞 幽 壑 之 潜 蛟 : 幽 壑 : 这 里 指 深 渊 。 此 句 意 谓 : 使 深 谷 的 蛟 龙 感 动得 起 舞 。 26泣 孤 舟 之 嫠 ( l 离 ) 妇 : 使 孤 舟 上 的
7、 寡 妇 伤 心 哭 泣 。 孤 居 的 妇 女 ,在 这 里 指 寡 妇 。 白 居 易 琵 琶 行 写 孤 居 的 商 人 妻 云 : “去 来 江 口 守 空 船 ,绕 舱 明 月 江 水 寒 。 夜 深 忽 梦 少 年 事 , 梦 啼 妆 泪 红 阑 干 。 “这 里 化 用 其 诗 。 27愀 ( qio 巧 ) 然 : 忧 郁 的 样 子 28正 襟 危 坐 : 整 理 衣 襟 , 严 肃 地 端 坐 着 危 坐 : 端 坐 。 29何 为 其 然 也 : 曲 调 为 什 么 会 这 么 悲 凉 呢 ? 30月 明 星 稀 , 乌 鹊 南 飞 : 所 引 是 曹 操 短 歌 行 中
8、 的 诗 句 。 31夏 口 : 地 名 , 故 城 在 今 湖 北 武 昌 的 西 面 。 32武 昌 : 今 湖 北 鄂 城 县 。 33缪 : 通 “缭 “盘 绕 。 34郁 : 茂 盛 的 样 子 。 35孟 德 之 困 于 周 郎 : 指 汉 献 帝 建 安 十 三 年 ( 208) , 吴 将 周 瑜 在 赤 壁之 战 中 击 溃 曹 操 号 称 八 十 万 大 军 。 周 郎 : 周 瑜 二 十 四 岁 为 中 郎 将 , 吴 中 皆呼 为 周 郎 。 36方 其 破 荆 州 , 下 江 陵 , 顺 流 而 东 也 : 以 上 三 句 指 建 安 十 三 年 刘 琮率 众 向 曹
9、 操 投 降 , 曹 军 不 战 而 占 领 荆 州 、 江 陵 。 方 : 当 。 荆 州 : 辖 南 阳 、江 夏 、 长 沙 等 八 郡 , 今 湖 南 、 湖 北 一 带 。 江 陵 : 当 时 的 荆 州 首 府 , 今 湖 北 县名 。 37舳 舻 ( zh l 逐 卢 ) : 战 船 前 后 相 接 。 这 里 指 战 船 。 38酾 shi( 筛 ) 酒 : 斟 酒 。 39横 槊 ( shu 硕 ) : 横 执 长 矛 。 40侣 鱼 虾 而 友 麋 鹿 : 把 鱼 虾 、 麋 鹿 当 做 好 友 。 : 伴 侣 , 这 里 用 作 动 词 。麋 ( m) : 鹿 的 一 种
10、 。 41扁 ( pin 篇 ) 舟 : 小 舟 。 42匏 ( po 咆 ) 尊 : 用 葫 芦 做 成 的 酒 器 。 匏 , 葫 芦 。 尊 , 通 樽 。43寄 : 寓 托 。 44蜉 蝣 : 一 种 昆 虫 , 夏 秋 之 交 生 于 水 边 , 生 命 短 暂 , 仅 数 小 时 。 此 句比 喻 人 生 之 短 暂 。 45渺 沧 海 之 一 粟 : 渺 : 小 。 沧 海 : 大 海 。 此 句 比 喻 人 类 在 天 地 之 间 极为 渺 小 。 46须 臾 : 片 刻 , 时 间 极 短 。 47长 终 : 至 于 永 远 。 48骤 : 屡 次 。 49托 遗 响 于 悲
11、 风 : 余 音 , 指 箫 声 。 悲 风 : 秋 风 。 50逝 者 如 斯 : 语 出 论 语 子 罕 : “子 在 川 上 曰 : 逝 者 如 斯 夫 ,不 舍 昼 夜 。 “逝 : 往 。 斯 : 此 , 指 水 。 51盈 虚 者 如 彼 : 指 月 亮 的 圆 缺 。 52卒 : 最 终 。 消 长 : 增 减 。 长 : 增 长 53则 天 地 曾 不 能 以 一 瞬 : 语 气 副 词 。 一 瞬 : 一 眨 眼 的 工 夫 。 54是 造 物 者 之 无 尽 藏 也 : 这 。 造 物 者 : 天 地 自 然 。 无 尽 藏 ( zng ) :佛 家 语 。 指 无 穷 无
12、 尽 的 宝 藏 。 55适 : 享 有 。 56更 酌 : 再 次 饮 酒 。 57肴 核 既 尽 : 荤 菜 和 果 品 。 既 : 已 经 。 58狼 籍 : 通 “藉 ”, 凌 乱 。 59枕 藉 : 相 互 枕 着 垫 着 。 60既 白 : 已 经 显 出 白 色 ( 指 天 明 了 ) 。 通 假 字1、 举 酒 属 客 (“属 ”通 “嘱 ” 劝 酒 ) 2、 浩 浩 乎 如 冯 虚 御 风 ( “冯 ”通 “凭 ” 乘 ) 3、 山 川 相 缪 ( “缪 ”通 “缭 ” 环 绕 ) 4、 尊 ( “尊 “通 “樽 “) 5、 狼 籍 ( “籍 ”通 “藉 ”, 凌 乱 ) 6
13、、 则 天 地 曾 不 能 以 一 瞬 (“以 ”通 “已 ”停 止 ) 词 类 活 用1、 歌 : 歌 窈 窕 之 章 ( 名 作 动 , 歌 咏 ) 2、 羽 : 羽 化 而 登 仙 ( 名 作 状 , 像 长 了 翅 膀 似 的 ) 3、 空 明 : 击 空 明 兮 溯 流 光 ( 形 作 名 , 月 光 下 的 清 波 ) 4、 舞 : 舞 幽 壑 之 潜 蛟 ( 使 动 , 使 起 舞 ) 5、 泣 : 泣 孤 舟 之 嫠 (l)妇 ( 使 动 , 使 哭 泣 ) 6、 正 : 正 襟 危 坐 ( 使 动 , 整 理 , 端 正 ) 7、 南 、 西 : 乌 鹊 南 飞 西 望 夏
14、口 ( 名 作 状 , 朝 南 、 往 南 ; 朝 西 , 往西 ) 8、 下 : 下 江 陵 ( 名 作 动 , 攻 下 ) 9、 东 : 顺 流 而 东 也 ( 名 作 动 , 往 东 ) 10、 樵 : 况 吾 与 子 渔 樵 于 江 渚 之 上 ( 名 作 动 , 砍 柴 可 以 认 为 无 活用 , 渔 、 樵 本 身 就 为 动 词 ) 11、 侣 、 友 : 侣 鱼 虾 而 友 麋 鹿 ( 意 动 , 以 为 伴 侣 , 以 为 朋 友 )12.舳 舻 ( 连 接 ) 千 里 : ( 省 略 谓 语 )难 句 解 析 “物 与 我 皆 无 尽 也 ” “物 无 尽 ”好 理 解
15、, “我 无 尽 ”是 什 么 意 思 呢 ? 关 于 这 个 问 题 , 笔 者 看 到 的 最 权 威 的 解释 文 章 就 是 吴 赤 壁 赋小 如 的 读 苏 轼 ( 该 文 出 自 古 文 精 读 举 隅 一 书 ) 。 文 章 认 为 , “无 尽 ”就 是 不 朽 的意 思 。 并 用 “太 上 有 立 德 , 其 次 有 立 功 , 其 次 有 立 言 ”这 句 话 进 一 步 做 了 说 明 。 还 说“苏 轼 追 求 的 正 是 这 个 不 朽 ”。 其 次 就 是 刘 文 所 言 , “轮 回 思 想 是 解 读 赤 壁 赋 的 一 把钥 匙 ”。 “生 命 完 成 了
16、一 次 生 死 就 如 同 月 亮 完 成 了 一 次 圆 缺 ”, “生 生 死 死 , 循 环 不 止 ”。“生 命 又 怎 么 会 是 短 暂 的 呢 ? 今 生 功 业 未 成 , 还 有 来 生 呢 ”, “没 必 要 产 生 人 生 短 暂 、 功业 未 就 的 悲 伤 ”。 这 些 解 释 都 不 无 道 理 , 但 我 却 认 为 还 可 以 从 哲 学 的 角 度 进 行 阐 释 。 因 为 这 段 文 字 作者 苏 轼 就 是 从 辨 证 法 的 角 度 谈 事 物 的 变 与 不 变 ( 发 展 与 静 止 ) 的 。 现 在 我 们 以 文 中 的 “逝 者 如 斯 ,
17、 而 未 尝 往 也 ”这 句 话 来 说 一 下 什 么 是 “变 ”和 “不 变 ”。滚 滚 的 长 江 水 日 夜 不 停 地 流 , 却 总 也 流 不 尽 ; 几 世 几 代 过 去 了 , 长 江 永 远 是 一 条 奔 腾 不息 的 河 流 这 就 是 “不 变 ”。 而 从 另 一 个 角 度 看 , 正 如 人 不 能 两 脚 同 时 踏 进 同 一 条 河流 一 样 , 昨 天 的 长 江 已 经 不 同 于 今 天 的 长 江 , 今 天 的 长 江 也 不 会 同 于 明 天 的 长 江 。 长 江在 “瞬 息 万 变 ”, 其 之 所 以 不 变 就 在 于 “后 浪
18、 推 前 浪 ”。 我 们 又 可 以 做 下 列 较 为 有 趣 儿 的 推 理 。 设 若 从 静 止 ( 冰 封 ) 的 层 面 看 长 江 , 长 江 是不 变 的 , 则 长 江 中 的 每 一 分 子 也 是 不 变 的 。 设 若 从 发 展 ( 流 动 ) 的 层 面 看 长 江 , 长 江 也是 不 变 的 , 而 长 江 中 的 每 一 分 子 却 是 变 的 。 “我 无 尽 ”恰 恰 就 是 从 “发 展 ”这 个 角 度 而 言的 。 无 数 的 “我 ”构 成 了 “我 ”的 “长 江 ”, 一 个 “我 ”消 失 了 , 还 有 其 他 的 “我 ”在 ; 年 长
19、 的“我 ”死 去 了 , 还 有 年 轻 的 “我 ”在 。 人 类 的 长 河 也 是 永 远 不 会 消 失 的 , 那 么 “我 ”也 是 永恒 的 。 苏 轼 相 不 相 信 “轮 回 ”我 们 不 去 探 究 , 但 他 同 时 受 儒 、 释 、 道 的 影 响 是 事 实 。 首 先 ,儒 家 思 想 的 三 大 支 柱 “泛 爱 ”“民 贵 ”“仁 ”说 , 深 深 地 影 响 了 苏 轼 。 “泛 爱 ”就 是 抛 弃 了 “小我 ”, 是 对 整 体 意 义 上 的 人 类 生 生 不 息 的 崇 高 精 神 的 礼 赞 。 现 实 中 的 “我 ”( 小 我 ) 消失
20、了 , 却 促 进 了 后 代 无 数 的 “我 ”( 大 我 ) 成 长 , 那 么 “我 ”又 有 什 么 可 悲 伤 的 呢 ? 其 次是 “道 ”, 即 老 庄 学 思 想 也 深 深 影 响 着 苏 轼 。 特 别 是 当 仕 途 多 舛 时 , 他 淡 泊 了 名 利 和 得失 , 回 归 自 然 , 以 出 世 的 态 度 面 对 人 生 的 不 如 意 。 现 实 中 的 “我 ”( 小 我 ) 消 失 了 ,“我 ”便 化 做 了 大 自 然 中 的 一 棵 树 、 一 滴 水 、 一 粒 沙 , “我 ”( 大 我 ) 还 活 着 , 又 有 什 么可 悲 伤 的 呢 ?
21、“物 与 我 皆 无 尽 也 ”, 这 里 是 就 物 与 人 的 整 体 而 言 。 物 , 客 体 , 万 物 ; 我 , 主 体 ,泛 指 人 。 这 就 是 苏 子 要 阐 述 的 积 极 的 人 生 观 。 官 场 失 意 之 人 、 功 业 未 就 之 士 读 之会 产 生 共 鸣 , 但 不 是 继 续 消 沉 下 去 , 胸 中 之 块 垒 会 被 苏 轼 豁 达 的 思 想 光 芒 所 消 融 , 进 而有 了 直 面 人 生 的 积 极 心 态 。 再 有 , 作 者 以 “客 ”的 口 吻 拈 出 赤 壁 大 战 的 英 雄 人 物 恰 恰 是 败 北 的 曹 操 。 而
22、 念奴 娇 。 赤 壁 怀 古 中 作 者 却 是 把 周 瑜 作 为 “一 时 多 少 豪 杰 ”的 代 表 来 歌 颂 的 。 在 苏 轼 看来 , 后 者 是 胜 利 的 英 雄 , 前 者 是 失 败 的 英 雄 , 所 谓 成 也 英 雄 败 也 英 雄 。 虽 然 赤 壁 之 战 曹操 失 败 了 , 但 他 亦 不 失 一 位 盖 世 豪 杰 。 这 就 充 分 表 明 了 作 者 不 以 成 败 论 英 雄 的 豁 达心 态 和 开 放 的 胸 襟 。 有 了 这 份 超 脱 , 才 能 处 变 不 惊 , 不 以 物 喜 不 以 己 悲 , 在 穷 达 进 退 的波 峰 浪
23、谷 中 淡 然 处 之 。 心 态 豁 达 、 胸 襟 开 放 则 能 参 悟 自 然 万 物 、 通 透 古 今 人 事 , 才 能 有 “变 ”与 “不 变 ”的充 满 辨 证 法 的 哲 学 思 考 , 才 能 有 “死 亡 是 生 命 的 另 一 种 存 在 形 式 ”的 全 新 认 识 。 赤 壁赋 就 是 这 样 表 达 了 具 有 普 遍 意 义 的 人 生 哲 理 , 使 文 章 给 人 一 种 向 上 的 力 量 , 遂 成 绝 唱 ,流 传 千 古 吗 ? 神 也 不 知 道 !在赋体文章中,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这种现象叫做“对文”。注
24、意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相互关系,请你从本文中再找出几例加以说明,并仔细品味句子的韵味。1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2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3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参考答案:“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结构相同,“横”和“接”都是动词,意义相近,都有宽阔、广远的
25、意味。“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结构相似,“纵”和“凌”都有任意飘动的意味。“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和“友”是近义词,都是名词用做动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加点词语的意义是相反的,蜉蝣渺小,沧海博大;须臾短暂,无穷永恒。“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声色相对,无禁和不竭意思相近。韵味相同、相对或相反的词语和句子,构成形式和意义上的对举,起到对比、突出、强调的作用,读起来也音韵铿锵,琅琅上口。一、虚词1 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
26、)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连词,表修饰 )2. 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2)凌万顷之茫然(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 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 (2)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
27、(3)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词,在 ) (4)于是饮酒乐甚( 介词,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被 )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 介词,在) (8)托遗响于悲风( 介词,在 )4. 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形容词词尾)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形容词词尾 )(3)郁乎苍苍( 形容词词尾 )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 (6)相与枕藉乎舟中( 介词,在 )二、实词1. 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 ( 通“嘱”,劝人饮酒
28、)(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 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游戏方式(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3. 一词多义(1)东 a 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b 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2)望 a 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b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下 a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b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 a 纵一苇之所如 (动词,往) b 如怨如慕(副词,像)4. 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
29、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 (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 (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10)渺沧海之一粟(形容词用作动词,渺小的像 )(11)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三、文言句式1. 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 疑问句(1)何为其
30、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 (3)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3. 省略句(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 (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4. 变式句(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短语后置)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 (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 (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
31、)(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短语后置) 四、重点语句翻译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2.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文:任凭小船在茫茫无际的江面上自由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3.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译文:多么广阔浩瀚啊,我们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我们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界的神仙。4.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译文: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5. 盖其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译文: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