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儒学-性善与性恶之争来源:商都 BBS 时间:2009-03-10 15:30:54 Tag:中国儒学 性善与性恶之争 评论: 0 查看 核心提示: “人性善“是战国时期孟子人性论的一句名言,见于孟子告子。孟子称“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生来心就是善良的。孟子又称“侧隐“人性善“是战国时期孟子人性论的一句名言,见于孟子告子。孟子称“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生来心就是善良的。孟子又称“侧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生来就有“不忍人之心“,即哀怜、同情之心。所以每个人都有“仁“、“义“的道德品质。孟子的人性论认为人生来本性善,后天接
2、触社会,产生物欲,放纵悖乱,而有恶性。主张用教育来扩充先天固有的“善“,而“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如果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则“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性善论为孟子伦理学说、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与孟子相反,战国时期荀子的人性论认为人生来本性恶,有“好利“、“争夺“、“嫉恶“、“残贼“之心,还有“耳目声色之欲“,所以人必好声色,意淫乱,至于后天表现出善,则是由于教育的结果,和孟子的性善的针锋相对。荀子认为古代圣人因人之性恶,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立君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苟子以为人性是可以改变的,“涂之人可以
3、为禹“(涂即途),而“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强调“君子“与“小人“可以互相转化,普通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不息,就可变成“圣人“。荀子的性恶论为其教育学说、法制思想的理论基础。其言论集中于荀子性恶篇中。1 楼作者:云尘子 人性究竟是本善还是本恶呢?从孟子开始,往后的几千年里,争论一直未断。除了直接说性善的和性恶的之外,有人说无善无恶,有人说性有三种(性三品)等等,似乎人们的观点至今也没有统一起来,不过从目前来看,大多数人认为“人性恶”。那么,人性的善恶问题,跟华夏文化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华夏文化必须要确定为“人性善”呢? 我们都知道 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的
4、开头两卦是代表天道和地道的乾坤,易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论语中说:“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后世的典籍文章,很少不从天地之道谈起的,因此,华夏文化就是要效法天地之道。 天道、地道究竟是善还是恶呢?老子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好象认为天地没有什么善恶的,但是,我们在理解老子的时候,不能只看这一句,还要结合其它语句来理解。比如:“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七十三章)。从这里来看,天地不是不
5、仁,而是不有意地表现自己是多么仁德而已。 作为儒学“六经之首” 的周易认为天地是善是恶呢?易传说:“易冒天下之道”,也就是说天道、地道和人道无不包容在易经之中;又说:“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由此可见,周易首先肯定的就是天地是仁德的体现。但是,我们依据大学所说的“止于至善” 的说法,也可以说儒学的最高境界就是 “至仁不仁”、“至善不善”。这就是“天无私覆,地无私载”,这就是“ 为天地立心”。 华夏文化就是建立在效法天地之道基础之上的,从天地各有其本位、各尽其本分,因而推导出了表现秩序的“ 礼”,又从天地各有其作用,不
6、能相替代,从而推导出了表现平等和谐的“ 乐”。地天交合而生人类以及万物,于是,人本身就有了“性善”的遗传基因,既生为人之后,还要效法天地的无私,所以,人性善是与华夏文化的根本精神紧密相关的,否定了人性善,基本上也就等于给华夏文化釜底抽薪了。 我们再来看西方文化的宗教经典旧约中的情况。上帝耶和华在造出了亚当和夏娃之后,他们在伊甸园里,无所谓善与恶,如果按照华夏文化的精神来理解,这种状态也就是“至善 ”、“至仁”的状态。但是,因为他们受到蛇的诱惑而偷吃了禁果,具有羞耻感、是非感,于是被逐出了伊甸园,他们在大地之上繁衍了后代,这些后代却互相争斗,绝大多数变得很邪恶,所以,上帝用洪水淹没了他们。不过,
7、我们不能忘记,还有一位挪亚不在被淹没之列,原因在于他们夫妻并不邪恶。从这里来说,伊甸园里的人是性善的,逐出伊甸园之后的人,却有了善恶,只是还有个别是性善的。那么,人性善是伊甸园里的观念,人性恶却是人世间的观念。 然而,西方人们从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而被罚,便认定了人类的“原罪”,他们没有要效法上帝的观念,而只有崇拜上帝的观念,没有效法亚当和夏娃的观念,却只有替亚当和夏娃赎罪的观念,所以,无法从中引申出“ 性善”论。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西方人,在现实之中所见到的多是自私自利、勾心斗角、贪婪奢侈,因此认定了“性恶”的观念。因为人性恶,所以,他们致力于制订法律;因为人性恶,所以,他们向上帝忏悔,请上帝保
8、佑。 从天地之道,从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我们完全可以说,人性善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华夏文化一直把效法天地之道作为根本原则,所以,一直保持着“人性善”的观念;西方文化虽然尊崇上帝,却从“ 原罪 ”、从现实而得出了“人性恶”的观念。于是,华夏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人性论” 就截然分开了。于是,华夏文化依据“人性善”而建立了我们的“ 修齐治平”的理念,西方文化则依据“ 人性恶”而建立了政教分开的制度。马东方同为儒家大师,孟子和荀子的观点截然相反,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前面我们经过分析,知道孟子是就人的同情心而论,结论是人性善;而荀子从人的欲望出发,认为人性恶。两者都有道理,到底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人性善恶?
9、要认识善恶,首先要明确何谓善?何为恶?这里我们先对善恶本身简单下一个定义:对他人有益的思想或行为,为善;对他人利益有损的思想或行为,为恶。孟子和荀子一致的地方认为善和恶源于人的本性,因此才有“性善” “性恶”的说法。后世的人性论者同样隐含着这样一个前提:认为人性天生是善恶之一种,两者必居其一,而且只居其一:善或者恶。我们换一个思路,从人性的根本目的出发认识善恶产生的根源和现实条件。根据我的分析,具有欲望、能力和同情心的人,其本性是为己的,是无善无恶的,其表现是有善有恶的;善恶之心的根源在于欲望和同情心,是否表现出善和恶则取决于能力。本性为己,无善无恶我们知道,人天然具有欲望、能力和同情心三个属
10、性。欲望和能力的目的是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同情心则是与人合作,提高自己生存能力的必要条件。三个属性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己”的,并不以“助人”或“损人”为目的。因此,人的本性是为己的,为了自己的生存和繁衍,对他人而言,是无善无恶的。思想行为,有善有恶为了自己的生存和繁衍,人有欲望需要满足,必然会与同类、与他人竞争资源。这种竞争对他人而言便是一种恶。这的恶的根源便在于人有自己的欲望需要满足。人有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增大能力的需要。这种合作和帮助的倾向,便表现为善。这善的根源也在于人有自己的欲望需要满足。一般情况下可以把欲望看做恶的根源,把同情心看做善的根源。 (实际上,做为一种需要,同情心同样
11、是一种广义的欲望,人的同情心也是为己的。 )能力是善恶的条件“穷生奸计,富长良心” ,从能力和善恶的关系上,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一个人能力越强,越容易产生善行。在人的三个基本属性中,欲望是恶的根源,同情心是善的根源,而能力则是人表现出善行还是恶行的决定条件。我们看这样几种情况:能力欲望:表现为善清新寡欲型:除了基本的生活欲望很少有其他的欲望,这样的人很容易帮助别人,但帮助的能力也有限。慈善家型:有非常强的能力,除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外还能帮助别人。比如比尔盖茨,可以成立自己的基金帮助他人。同情心是善恶的调节器前面我们说过同情心是善的根源,进一步讲,同情心也是善恶的调节器。能力欲望的人,同情心越强,越能增加行善的机会,增加善行,发扬善心。“万恶淫为首,原心不原迹;百善孝为先,原迹不原心” ,仔细体会这句话,你可以从中发现欲望、能力,善心、善行之间的关系。总结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做为人的本质属性,欲望、能力和同情心都是为己的,本来无善无恶,但由于三者大小关系比较的差别,最终会表现出善或者恶。因此,人性本质是为己的,无善无恶,表现有善有恶。